在埃塞俄比亚的一天(续二)东非大裂谷

作者:Simon 显示图片

出差在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周末的时光要么用来加班,要么就找些活动,自娱自乐。这个周末当然选择了去一个新的地方 - 东非大裂谷。
不知道为何,时差老是改不过来,总是早上天没亮就醒,北京时间已是上午11时,而这里,太阳才刚刚懒洋洋地爬出来。


住在这个二星级酒店 - Ararat Hotel,酒店标价120美金,关系公司有折扣,还便宜一些。整个首都阿迪斯阿贝巴,最常见的现象,是经常地停水、停电,互联网网络也是时好时坏地(上传这篇文章,花了我三个小时的“凌晨时光”,只有在佛晓的时间段,网速才会快一些)。


埃塞俄比亚联邦共和国的人口已达到了一个亿,国土110万平方公里,就是说,埃塞拥有8%的中国人口量,和12%的中国国土面积。所以埃塞许多的国情很有点类似中国,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计划生育,近年来的人口数量持续暴涨,埃塞是非洲第二最多人口的国家,仅次于尼日利亚。


贫穷落后是这个国家的标签,当地司机的月薪大约1500布尔(大约455人民币),这已经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了,家庭的小保姆每月仅500布尔收入(约150人民币)而已。这里的失业率相当的高,竞争的原因使得平均工资水平无法提升。


埃塞首都的平均海拔2500米,空气稀薄,大气气压也就很低。从香港带过来的密封食物,到了这里都变得“涨鼓鼓”地。在这里烧开水,不到90度就开始沸腾(水汽化)。埃塞俄比亚素有非洲之脊的称号。


周末纠集了十几个筒子们,合租了这辆车,开拔去“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穿越了数个国家,其中也贯穿整个埃塞俄比亚。比较具特色的景点,位于首都阿迪斯阿贝巴以南130公里处,租了这辆车一天,租金3000布尔(约900人民币),连汽油、门票、一个简单的午饭,十几个人均摊,每人大约300人民币,玩一天这个价格很划算滴。


车子开到郊外,美丽的景色呈现眼前,心旷神怡。



路上经过一个小村庄,停下车来採风,看看当地人民居住的房子。 


广阔的原野。


当地的居民


当地的居民。


小孩子们,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他们的贫穷生活。


倒是他们的心态很好,很快乐。


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东非大裂谷景点。 


典型的埃塞民居。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的守护者 - 狒狒,与之朝夕相处。


勇敢的这个兄弟,离悬崖近在咫尺,无所畏惧。


一个小溪,汇流溪水到大裂谷谷底,然后形成一条河流。


一个小瀑布


东非大裂谷


在小溪之上,百年前有人建了一座桥,叫“蛋桥”(egg bridge),也许是因为桥孔的形状像蛋,而起了这个名字。这座桥是由葡萄牙人捐钱兴建,因此也称“葡萄牙桥”。


参观景点,当地人围了一个简陋的围栏,就向游客讨要每人30布尔的门票(约10人民币)。他们很有经济头脑喔。


野仙人掌


看门收钱的这位当地人。


大裂谷深四、五百米,掉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喔。


东非大裂谷


勇敢的小黑司机


到处都是狒狒,看到游客来,就知道有吃的了,全围了上来。


中午在当地吃了这个简单的午餐 - 土豆鸡蛋炒饭。


要问这个值不值得旅游,主要看得花多少银子,我们这次花销每人仅300人民币,这个价钱就很值,如果从国内千山万水的飞过来看,就十分值得商榷了。
其实,埃塞俄比亚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遍布全埃塞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当地的内陆机票十分的昂贵,两张内陆机票的价格就抵上飞去北京了,坐汽车?也行,沿着崎岖的山路,跑一天才到一个景点,花不起这个时间耶。
我希望能去的一个地方,是埃塞的南部OMO“莫尔西”族部落。打听了价格,最少一万人民币,还有最苦恼的是,来回的飞机转汽车所费的时间是整整六天,也就是说,最少要八天的假期才行。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假期时间。为过把瘾,在这里上传一些参考图片吧。各位有兴趣的筒子们,想结伴同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