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春,雪峰山战役在溆浦龙潭打响。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是役,日寇集结数万兵力,进犯湘西雪峰山一带,旨在争夺芷江机场。中国军队以王耀武第四方面军为主力,利用雪峰天险进行阻击,龙潭战役就是湘西会战中最为关键的一次战役,是八年抗日的决胜战。此战役以龙潭为主战场,包括相邻隆回、洞口境内相关连的战事。我抗日军民奋战两个月,大败日军, 迫使其停止攻势,而于同年8月投降。
正因龙潭战役“功居榜首”,战役刚刚结束,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就乘直升飞机飞抵龙潭上空,盘旋视察、祭悼阵亡将士。蒋将鹰形山命名为“英雄山”,指示在英雄山南端龙形桥附近的弓形山修建“龙潭陵园”。
陵园建于1945年秋,由浩气门、英烈墓、纪念塔、千秋亭、碑墙及日军阵亡将士墓(即“倭寇冢”)组成。自陵园大门拾级而上,上七十级至浩气门,门上镌刻有蒋中正“浩气长存”和“陆军第四方面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的题字。再上195级石阶,是一座雄伟的炮弹形花岗石纪念塔,上有蒋中正、何应钦、冷欣、王耀武、施中诚、周志道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的题词。塔后为碑墙,墙面嵌有多块国民党原地方政要员的题词。再登24级即千秋亭,六角型的亭内竖有抗日阵亡将士主碑,碑体正面镌刻这次战役中阵亡将士的英名,其后为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钱钟书父亲)撰写的墓志铭。碑亭后为花岗石砌集的英烈墓,墓中安息着抗日阵亡将士的遗骸。在陵墓的右边,建有日军阵亡人员的“倭寇冢”。这座大型陵园,是我国对日八年抗战最后一战(雪峰山会战)留下的唯一纪念地,“文革”时期大部建筑被毁。一期复修工程于1992年4月17日奠基动工,次年4月竣工。已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