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回的游记,我们一行六人离开乾隆皇帝的裕陵和香妃墓及其妃子的墓葬群,向西东行不远就到达了慈禧太后普祥峪和慈安太后/travel-scenic-spot/mafengwo/84637.html{普陀} 峪定东陵,由于时间的原因/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070.html{咸丰} 皇帝的定陵我们没有去,只好将遗憾留给下次的重游……
定东陵座落在定陵之东,埋葬着/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070.html{咸丰} 帝的两位著名皇后,即后人称为东太后的慈安和西太后慈禧。两太后各自建陵,各有名称,普祥峪定东陵位于西,是慈安的陵;菩陀峪定东陵位于东,是慈禧的陵。两陵并列,中间仅隔着—条马槽沟。
到了定东陵举目一看,慈安和慈禧的墓相依相伴,此处流水音音,红墙明瓦,蓝天倒影相伴,景色宜人,风水绝伦,……
这两陵是在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二十日同时动工兴建的,到光绪五年(1879)六月同时竣工,历时六年,慈安陵用/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226.5万两,慈禧陵用/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227万两。每座陵的建筑面积部是2265平方米,两座陵都建有神道碑亭、神厨库、三孔神路桥、东西朝房、隆恩门、隆恩殿、东西配殿、明楼、/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0562.html{方城} 、宝城、宝顶、地宫等建筑。这两座陵设制完备、材料精良、恢宏壮丽,在现存清代皇后陵中,是上乘之作。特别是慈禧的陵墓,曾经重修,而月-大大逾制。
有关于慈禧的故事大家想必听到的太多了,传说也好、正史也罢,反正大家都看过慈禧的画像和照片,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都有展示,但是有关于慈禧年轻时候的画像可是听闻者少了。
/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2.html{美国} 女画家卡尔,1904年8月进入清朝宫廷为慈禧太后 画像,与慈禧朝夕相处九个月之久,将自己的亲见亲历,记录于《慈禧写照记》中。在书中她写道: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其实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姣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
以现在的审美眼光看来,慈禧的面容真的算不得什么有姿色,但是看到了这张慈禧年近七旬的画像之后画像后,想必年轻时候还是很得/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070.html{咸丰} 皇帝心仪的……
慈禧正式场合用的“慈禧端佑皇太后之宝”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出生于/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户口所在的:紫禁城,原居住地:西城区辟才胡同。满洲/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834.html{正蓝旗} 人也有说法是汉族人,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中国} 四十七年。
1852年5月,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
1854年,晋懿嫔。
1856年,生同治,当日晋懿妃。
1857年,晋懿贵妃。
1858年 英军进攻/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88.html{广州} 软弱的清廷被迫签订《/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320.html{天津} 条约》又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 英法联军攻进/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英法俄强迫软弱的清廷签订《/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条约》(主内容为割/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005.html{九龙} 司地方一区给/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22.html{英国} 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等)
1861年,同治即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8月22日 发动辛酉政变,遂掌握最高权力48年。
1862年,同治上徽号慈禧太后。
1874年,同治帝崩,慈禧太后令光绪继位。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满清政府战败,签订《/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070.html{马关} 条约》。(主内容为赔偿/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83.html{日本} 军费2亿两/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割辽东半岛、/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684.html{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066.html{澎湖} 列岛给/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183.html{日本} 等等无理要求)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书》宣布维新开始。
1898年9月21日,宣布停止戊戌变法,变法103日,史称“百日维新” 。
1900年,义和团运动,百万义和团扶清灭洋。慈禧对11个国家下战帖,最终战败。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逃离/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
1901年,与1900年与8国战争失败被迫签定《辛丑条约》。(主内容为清政府向各国赔偿/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在/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中国} 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中国} 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等等)
1898年囚禁光绪帝于瀛台。
1899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 懿旨立爱新觉罗·载漪之子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
预定1900年正月初一光绪禅位大典兼爱新觉罗·溥儁登极大典,年号宝庆,爱新觉罗·溥儁之父爱新觉罗·载漪支持义和团,导致八国联军进攻/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慈禧知道原因后废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
1908年10月13日立醇亲王载沣之子爱新觉罗·溥仪为皇帝,年号宣统。
1908年11月14/travel-scenic-spot/mafengwo/59477.html{日光} 绪帝逝世。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大约在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逝世。
1908年12月9日,慈禧太后 出殡
1928年,以孙殿英为首的盗墓者盗掘了金碧辉煌,极尽奢华的慈禧太后定东陵。
进得慈禧的隆恩殿,这里可是整个/poi/6588622.html{清东陵} 的精华所在,最主要是看大殿的主体结构,木材全部选用上等的/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938.html{海南} 黄花梨木精心修建雕琢而成,木雕纹饰,极尽考究奢华,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在宫中过60大寿,第二年割地赔款,国库空虚,又逢全国大旱,民不聊生,路有饿殍。慈禧全不管这些,下令把修好22年的菩陀峪三殿全部拆除,并严令原来的材料丝毫不能迁就,这项重建工程一直持续子14年,直到慈禧死了才算告成竣工。
慈禧陵三殿的梁枋架木,门窗桶扇,全都是用黄花梨木制作的,不用披麻作底帐,原木外露,呈现的是木料的本色,在木上直接沥粉帖金,至今已105年有余,仍然坚固异常,没有丝毫剥落。这三殿的帖金和玺彩画,也是在原木上用赤色和黄色的金叶子直接沥粉贴金而成龙、云、蝠、寿锦纹。三殿内外粉画,共有2400多条金龙,千姿百态。
慈禧隆恩殿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的重檐屋脊兽,请注意他死后的隆恩殿并没有像故宫太和殿那样安排了10个屋脊兽,而是规规矩矩的9个……
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在三殿64根柱子当中,除隆恩殿7米高的金柱、中柱为包厢外,其余均为直径1米、高3.65米的独根笔直的原木。这些名贵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美之一绝。大殿精美的汉/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638.html{白玉} 石栏图雕,他是号称建筑工艺水平最高的隆恩殿。
慈禧陵大殿周围三十二块栏板一改了帝后陵栏板为荷叶净瓶的图案,雕刻的是凤在前龙在后的图案,与凤在上龙在下一样,把凤放到了主导地位。
隆恩殿周围的汉/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638.html{白玉} 望柱栏板都是凤引龙图案,74根望柱柱头,打破了历来一龙一凤相间的“龙凤望柱”的格局,而是所有的柱头都雕翔凤穿云,在柱身里外各雕一条升龙出水,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凤压在两条龙的龙头之上。人们认为这是暗寓慈禧曾主宰同治、光绪两代皇帝。
慈禧隆恩殿前,建陵初置的陛阶石和慈安的一样,都是风引龙浅浮雕。后慈禧嫌原来的那块不好,她要压过慈安一头,便把原来的那块埋入地下,重新刻了一块高310公分,宽160公分的“凤引龙”陛阶石。现在,原来的那块也挖了出来,陈列在宫门外。
其它清代帝后陵墓的隆恩殿内,只有四根明柱上帖金,一般是做成缠枝莲花或盘龙行云。就连封建王朝最高级的建筑金銮殿(即故宫太和殿),也只是六根帖金明柱。可是,慈禧三殿内外,却有64根帖金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帖金,是用铜做成半体镂刻的盘龙,铜上镏金,看上去闪闪耀目,尤其是金龙头上安装带有弹簧的龙须,借助于空气流通,龙须能够自行摆动,活灵活现地现出群龙嬉戏的场面。可惜这颇具匠心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金龙如今连一鳞半爪也不存在了,只有残留的殿柱上,还依稀可见金龙盘柱的痕迹。
慈禧明楼前面的石五供为象征性的祭祀物品,上有香炉一个,烛台二个,花瓶二个,象征着皇家的香火永旺,石五供下方的须弥座为两块整石组成。
明楼的正中既是地宫的入口……
慈禧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监李连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据他和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头部上首为翠荷叶;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价值1千万两/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060.html{白银} 。身旁放金、宝石、玉、翠雕佛爷27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8尊,玉石18罗汉,共计700多件。葬殓完毕,又倒入四升珍珠,宝石2200块填棺。
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慈禧遗体被抛出棺外,嘴里的宝珠被抠走,上衣也被扒光了……
盗案发生后,溥仪派载泽、耆龄、宝熙等人到东陵对慈禧的遗体进行了重/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870.html{新安} 葬。载泽等人钻进地宫,见慈禧遗体趴在棺盖上,头朝北,脚朝南,左手反搭在后背上,在地宫里已暴尸40多天,遗体上出现了许多斑点,长满了白毛。
慈禧地宫中的兽头/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580.html{石门} 佩环,雕琢非常精美,纹路非常细致但是再精美勇猛的石兽也没有阻挡住孙殿英的炸药洗劫……
载泽等人见内棺尚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于是命旗妇用一块黄绸子将慈禧遗体盖上,将一件黄缎褥铺在遗体一侧,然后慢慢翻转尸身,正好将遗体仰卧在黄缎褥上。只见慈禧面色灰白,两眼深陷无珠,颧骨高隆,嘴唇有伤痕……众人帮扶着,用如意板将慈禧遗体抬入棺内,如意板未撤出。遗体上盖上一件黄缎被,把从地宫里拾到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掉的牙用黄绸子包好,放在被上,载泽又将当年得到的慈禧遗物 — 1件黄缎袍、1件坎肩盖在被上,盖上棺盖,用漆封上棺口,重殓完毕。
登上明楼近观宝顶,俯瞰整个定东陵,神道、石五供清晰在目,
慈禧,这样的一个女人……
北大历史系教授房德邻先生认为,慈禧确实是一位“清末女政治家”,但政治家也有好坏恶劣之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是政治家,但是慈禧作为政治人物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明大事,根本不懂得世界局势与变化……
对于这些评价我非常的赞同,封建王朝的腐朽思想下统治的社会,归路在何方?我想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了。但是直到今天,中华人民/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525.html{共和} 国已经成立了64周年,我们的社会还是伴随着很多的官僚、封建思想,这些东西深深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和生活,我们如何发展一个新社会,而且是可持续的发展,重/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6306.html{新建} 立它的辉煌时代,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并付之于行动的……
慈安太后是正宫娘娘,是后宫的一把手,位于慈禧太后之前,慈安,钮祜禄氏,满洲/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2821.html{镶黄旗} 人,/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810.html{广西} 右江道穆扬阿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慈安比慈禧小两岁。/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070.html{咸丰} 二年(1852)二月,15岁以秀女入选,封贞嫔。五月,晋封贞贵妃。六月,立为皇后。
可是,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死去。
慈安太后死得突兀,才45岁,正当盛年,人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因此,她死的当时,就产生了很多流言,有的说是被人谋害的,有的说是吞物自杀的,也有的说是正常死亡的。在流言中,谋害慈安的凶手就是慈禧了,慈禧谋害慈安的记载,在野史、笔记中流传甚广,几成泛滥之势。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流言呢?到底是不是慈禧谋害了慈安呢?
《翁同龢日记》光绪七年一月记道:“云慈禧圣体渐起,十日如此,可保无事。”慈禧患病期间慈安不得不出来处理政事。慈安的知识容量、决策水/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4551.html{平和} 应对能力都远远不如慈禧,她感到十分吃力。因疲劳过度引发脑出血,是极有可能的。
她的病至少发作过三次,一次是28岁,一次是34岁,一次是45岁,最后这次没有醒转过来。
慈安应是正常死亡……
面对慈安太后的隆恩殿,我无语与对,至少从容貌判断,这份好感比慈禧强得多,起码没有讨厌的感觉,《两宫皇太后》也看过多遍,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颇,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五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内忧,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
在决定朝政大端,慈安优于德,而慈禧优于才,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而“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张,仍要征询慈安的意见,由此可见,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权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办法的。
大约下午15:00左右,我们来到了顺治帝的孝陵,孝陵位于瑞山主峰的南麓,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的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体现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
顺治的孝陵是/poi/6588622.html{清东陵} 里唯一未被盗掘的帝陵,是因清初火葬缘故,一般未陪葬许多珍宝,故躲过多次民国盗墓风潮。
顺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 --- 1661年2月5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戌时生于盛京,为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母为孝庄文皇后。在位18年(1643—1661)。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年2月5日)子时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24岁。葬于/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07.html{河北} /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463.html{遵化} /poi/6588622.html{清东陵} 的孝陵,庙号世祖,谥号:体天/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4600.html{龙运} 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顺治皇帝的小碑楼为/poi/6588622.html{清东陵} 最典型的,也是最为精美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这可是/poi/6588622.html{清东陵} 的第一个小碑楼啊……
石碑上记载着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基座下的石刻分别雕刻着螃蟹、鲤鱼、乌龟、大虾的造型,但没有聘请导游,求解??
顺治六岁登位,由叔父多尔衮和堂叔济尔哈朗摄政,是清王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1644年多尔衮在明将吴三桂的邀迎下,乘明亡之乱率清兵入关,消灭李自成的顺王朝,定都/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建立一个占据全国的王朝,1650年多尔衮病死,十四岁的福临亲政,在位十八年。他注重整肃明王朝遗留下的腐败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王朝统治政权作出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创下基础。
东陵的整个墓葬群只有顺治皇帝的地宫没有被盗窃过,再加上我们的门票不包含皇帝祭天大典的表演,所以我们就没有进去,对于建筑形式而言,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不过他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而已,占据了天瑞山最为正中的位置而已……
透过围栏远观顺治皇帝的隆恩殿,经过了多年的表演踩踏,正中的道路已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真不知道我们的旅游资源还能够使用多久……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065.html{北京} 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康熙帝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收复/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684.html{台湾} (1684年),/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6285.html{平定} 准/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5312.html{噶尔} 汗/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5312.html{噶尔} 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6712.html{黑龙江} 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师/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6215.html{东北} 的热河营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293.html{蒙古} 族、藏族、哈萨克族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康熙帝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清)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爱新觉罗玄烨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六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4293.html{蒙古} ,他还亲自巡视/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8668.html{黄河} 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494.html{永定} 河河道。
另一方面,康熙/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6285.html{平定} 内乱,将/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2684.html{台湾} 收回,使/travel-scenic-spot/mafengwo/21536.html{中国} 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travel-scenic-spot/mafengwo/63612.html{兴安} 岭,/travel-scenic-spot/mafengwo/31808.html{西北} 到巴尔/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0468.html{喀什} 湖,/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6215.html{东北} 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被后人称为康熙大帝……
16:00左右。我们六人,来到了康熙皇帝的神路,看来神路可以是拐弯的,2根望柱笔直的矗立着,神路顺五孔石桥而下,优美的划了一道弧线……
清朝皇陵中的圣神功碑亭是由嗣皇帝兴建的,用以彰扬先皇一生的功业,景陵圣德神功碑亭建于雍正三年至雍正五年(1725-1727年)。按照雍正皇帝的意愿,亭内竖立了两块石碑,分别镌刻满文、汉字,用以记述康熙大帝60多年的赫赫功德。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是后世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珍贵史料。“景”就是“大”、“光明”的意思,所以以此宣扬康熙功德。
神路两侧的神兽雕像,小贾手持宝葫芦,飞跨麒麟,跃武扬威,大有除魔降妖,造福百姓,恰似天神福降人间之趋势……
神路两侧的石象、石马的石像生,临近轻轻触摸,它们是那样的巨大,默默地守卫了300多年,历经风吹雨大、兵马战乱,还是那样执着坚持着……
老路嗨皮的耍宝,尽情聊发少年狂,不惘神路单腿游,好一个不亦乐乎……
我们6人的第2张合影,老胡、老路站在了神路的正中央……此张照片胡总管终于张开了双目,充满自信的、大踏步的迈向了路的远方,与我们一起向着明天前进……
黄弋和小贾在神路的合影,小贾依然手持宝葫芦,就差那一缕佛尘了,颇有经天纬地大干一场的姿态,快乐的为大家保驾护航……
小胖子找到了和自己相同摸样的武将石像,很是高兴,试想如能有此般雄伟岂不快哉?横刀立马,谁与争锋?还是愉快的拍照吧,呵呵……
典型的清朝的文官、武将石像生,尤其是文官的帽子,太有特点了,说实话并不像电视剧和武侠电影里的那般夸张、硕大……
景陵神路的石牌坊的六个吻兽,也有叫做望天吼的,似乎还留有胡子?还是龙涎?……
景陵殿前的小碑楼和门前广场……
景陵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完工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规制基本仿孝陵而建,但在陵寝制度和丧葬制度上多有完善和创新,对后世清陵有重大的影响。在清代陵寝史上,景陵可以说是继往开来。其附属附陵寝有景陵皇贵妃园寝和景陵妃园寝。
道光十二年(1832年)正月,景陵的东西朝房的房檐先后起火,幸亏扑救及时,未造成火灾。道光帝知道后,极为震怒,严令迅速查明火因,缉拿罪犯。但此案一直未破,火因也不清楚。道光帝无可奈何,只得狠狠地惩处了护陵官兵。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日 早晨,景陵隆恩殿檐际突然起火,继而火光四起,迅速漫延。在陵上值班的八旗官兵和内务府官员赶来,打开宫门时,火势更加猛烈,金蛇乱舞,烈焰腾空,整个大殿已变成了一座火山。难耐的高温,加之瓦片石块乱蹦乱飞,人根本就不能近前。所以眼睁睁地看着隆恩殿在雄雄的大火之中化成一片灰烬。景陵隆恩殿内供放着康熙皇帝和4位皇后、1位皇贵妃的神牌。景陵大碑楼这场火是继光绪二年(1876年)孝陵神功圣德碑亭被烧后,/poi/6588622.html{清东陵} 发生的第二次大火灾。祖陵大殿被烧,事情何等重大!东陵守护大臣载泽、寿全和马兰镇总兵丰升阿急忙将这件事上报朝廷。光绪皇帝听说景陵的隆恩殿被烧了,非常震怒,立刻派户部尚书赵尔巽、军机大臣兼户部右侍郎铁良为钦差大臣专程到东陵查办此案。两位钦差大臣不敢怠慢,急急忙忙赶到了东陵,他们用尽了各种手段,折腾了十几天,既未查出火因,也未拿到凶犯,只得回京了。他们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说:火自上出,查无可疑形迹。对此光绪帝也无计可施,只得对守陵官员进行了一定的处罚,最后不了了之了……
就要离开了,让我们再看看这忠实的守卫者……也许他们还要这样默默地面对面坚持几百年,我们愿这个时代的历史大潮保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