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龙潭公园

作者:zugsee 显示图片

龙潭公园简介


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从简介中可知这个公园超过1000公顷(即10平方公里),其中可游览的区域也有3平方公里,确实当得起“大龙潭”这个名头。

虽然下面这幅地图的名称是“湿地范围图示”,但其实比导览图更好用。要理解“大龙潭”的布局,镜湖是关建。整个公园按镜湖展开。而镜湖被湖光桥和风雨桥分为三段,我称之为:
- 西段:雷龙胜迹区到湖光桥。雷龙胜迹是大龙潭的古迹区;
- 中段:湖光桥到风雨桥。中段的北侧时卧虎山,南侧是仰狮山,一狮一虎,风光无限;
- 东段:风雨桥到东门。北有孔雀山和龟山,从山上看出去不如狮虎二山。
民族风情园在风雨桥的北侧,孔雀山和龟山的西侧,很大一块地方。



我9:30骑车到达公园北大门(由于龙潭地处柳州的南郊,所以北大门是最接近柳州市区的门,也是正门),17:00离开,用时整整7.5小时,也只是逛了个大概。大致游程:从北大门入,左拐沿公园最东侧的道路游览民族风情区,至风雨桥不过继续向东到东门后原路折回风雨桥,过风雨桥上仰狮山,从仰狮山下穿过镜湖上的湖光桥(石孔桥),上卧虎山,从卧虎山下来沿镜湖西段湖岸北上穿过龙山和镜湖的孔道到雷龙胜迹区,最后回到北大门出。


上图是公园推荐的最佳游览路线,我个人并不同意。最大的质疑来自:
1)雷龙胜迹区不可不去:柳宗元的《雷塘祷雨文》就在那里;
2)仰狮山不可不登:可以看我在本文中从该山拍摄的照片,证实此言非虚。

龙潭公园同时也是“柳州市亚热带岩溶生态植物园”,所以下面这幅地图和上页的地图完全一样,只是没有标注景点,而是标注了该区域的主要植物种类。


柳州市亚热带岩溶生态植物园简介


龙潭公园观光车简介。注意:地图不是上北下南,而是上南下北。


龙潭公园北大门


美女峰前的人工湖


美女峰前的人工湖


民族风情园


这是龙潭的景点介绍牌,别具一格。


民族风情园的东侧有龟山,少有人爬,我小试牛刀。因为山在公园的边缘,景观不佳。


民族风情园,包括苗寨,瑶寨和桐寨。其中以桐寨最为出色。


桐寨大门


侗族鼓楼前


侗族鼓楼简介。

站在鼓楼前并不是拍摄鼓楼的好角度,有关鼓楼的照片见下。


完全不起眼,很容易就错过了,我是循着音乐声走过去的。


鼓楼前的水榭,题额为“临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水榭的名字。


演奏者是三位老者。左侧是月琴(少见),是三者中水平最高的,尤其是琶音;右侧是二胡,两者想必一直搭档。第三个没有在照片中,从语气中判断应该是一个职业的音乐老师,手里拿的是电吉他,应该是客串的。

我听了很有一段时间,临别鞠躬致谢。




水榭离风雨桥很近,但因为角度无法拍到风雨桥。

从风雨桥东侧桥头拍摄


桥的东侧有曲堤


从风雨桥看曲堤。在这里有大量旅拍的人员,标准镜头就是摄影师在风雨桥上,而被摄者在曲堤上,由于距离颇远,所以被摄者须佩戴耳机,摄影师用对讲机指挥其位置,姿态等,煞是有趣。




从风雨桥的西侧(春花岛景区)拍摄


从风雨桥西侧桥头拍摄


风雨桥,或侗族风雨桥简介


前景是卧虎山,山上两个建筑应该是舒啸亭和翦风阁,但是哪个是哪个,我已经记不得了。左下角是“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馆”。在龙潭所有山中,仰狮山是最值得登临的,因为其位置在龙潭正南,北临镜湖,公园的核心景点一一在目。


仰狮山,左为风雨桥,右为鼓楼。


前景是鼓楼,稍右就是水榭。


左为风雨桥,右是曲堤。


向东门方向看出去,近处是鼓楼,稍右是水榭。


左为风雨桥,稍右是曲堤,右下角是鼓楼。


向南看已是公园之外了,近处应该是鱼塘。


从春花岛景区看湖光桥


在湖光桥附近的位置看“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馆”(右下角)


从湖光桥看卧虎山


前景是风雨桥




卧虎山呈马鞍状,有两个山头:翦风阁和舒啸亭。下山的路经过伏虎岩。


伏虎岩上的诗,颇有禅意。



辛柳友谊园,美国的辛辛那提和中国的柳州是友好城市,辛柳友谊的名字从此而来。


辛柳友谊园简介


民族饭店。可惜我到民族饭店已是14:30,早已过了饭点。




侧山楼。崖壁有石刻,楼侧倚崖壁,故称“侧山楼”。从这里往前,到石壁(即雷山)右拐就可以进入雷龙胜迹区,这是进入雷龙胜迹区的南路(龙潭之南)。





雷山,从雷山看湖光桥(右侧)和卧虎山(左侧)。所谓雷龙胜迹指的是雷山(南)和龙山(北)挟持下的两个潭,稍大的是龙潭(东),稍小的是雷潭(西)。龙潭北侧,龙山脚下有雷塘庙。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是雷龙胜迹。


龙潭


龙潭


祷雨文碑亭简介。

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时做《雷塘祷雨文》,后人为纪念此事将此文刻石,进一步地,为保护这个石刻,又建了这个亭子。


《雷塘祷雨文》石刻

显然这是骈体文,虽然确实写得不错,但柳宗元和韩愈之所以是唐宋八大家,因为这两人提倡古文运动,也就是反对魏晋以来的骈体文。这多少有点让我哭笑不得。


龙潭


龙潭


龙潭


龙潭


龙潭


雷龙胜迹牌坊背面。该牌坊位于雷龙胜迹区的北路(龙潭之北),就在雷塘庙的东南。



雷龙胜迹区简介


雷龙胜迹牌坊正面


很巧,这个展示馆正好在2025-1-16(我游览当天)正式对外开放。

“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馆”正门


“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馆”全景,位置在侧山楼对面,即地图上的“贝丘遗址”。


用牙齿的磨痕来测定年龄我知道,但这样清晰的表是第一次看到。学到了。


鲤鱼嘴遗址保护展示馆”

布展人用了“尼格罗人种”这个音译的名字是别有深意的。尼格罗人种在人种学上=黑人,你看:
* 左面是甑皮岩人:桂林出土,距今9000-7680年;
* 中间是大龙潭人:柳州出土,距今21000-7000 年;
* 右面是柳江人:柳州出土,距今大约10万年;
你可以清晰看到甑皮岩人和柳江人应该是“蒙古人种”,即黄种人,而中间的大龙潭人是明显的黑人。但这个结果大概率会惊吓到一些很少接触考古,人种等知识的普通民众(这是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所以布展人不辞幸苦用“尼格罗人种”而不用黑人,也算是一种缓冲。其中良苦我能理解。


镜湖西段,归途中。



远处是卧虎山。


北门门口等待游客骑马


北门门口的广告


从北门进来的场景,已在一片暮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