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平均海拔1400米,为亚高原喀斯特地形地貌,拥有峡谷、石林、溶洞、石笋、地下暗河等天然景观,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康养胜地”、“避暑天堂”之称。
3分钟短视频,感受夏日清凉曾家山。
唐代时,曾家山称为“大漫天岭”,因山岭高入云端天空而得名。元代时,曾家山称为“藁本山”,因山中生长草本植物“藁本”而得名。清道光以后,曾家山称为“曾家河”,因有曾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
2006年3月,为推行曾家山旅游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朝天区人民政府将“曾家河”更名为“曾家山”。2006年6月30日,曾家山旅游正式对外推出。
曾家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3°C,适合避暑;旅游风景道环线宜居宜游,一路都是景观;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纯天然绿色氧吧。
据网上信息,2019年,曾家山第三次荣获“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称号;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这些名号出处不详,但亲测此地的气候、景观、道路、设施、人气,曾家山算得上是优良避暑胜地。
在曾家山避暑的朋友为我们联系了曾家山荣乐养生谷的吃住行事宜。7月10日上午9点44分,成都出发,乘成都东至烟台的G2088高铁,在广元朝天站下车,前往曾家山。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川内夏季避暑胜地。
中午12点6分,和谐号列车到达广元朝天区高铁站。行车时间全程2小时22分,途中经停新都东、德阳、绵阳、青莲、江油、江油北、广元。买票的时候没注意乘车时间有点长,中途停了七个站,第八站才到朝天站,相当于是高铁中站站停的“慢车”了。
出朝天站,坐接站的酒店中巴车到曾家山养生谷。其间还有个小插曲:接站车的车牌号不是事先通知的车牌号,我们怕上错车,打电话找联系人求证,联系人也不知道换了车,最后才弄清楚是原接站车驾驶员先开车走了,临时把我们留给了现接站车的驾驶员。下车伊始就吓了大爷大妈一跳。
曾家山交通便利,高铁到朝天站后有班车直达,广元汽车站亦有专线到达。
在高铁上看到的这座横亘的远山就是广元的曾家山,避暑的地方就在海拔1300米的山上。在朝天站下了高铁坐汽车,顺着上山的公路翻到山的背面,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曾家山荣乐养生谷。
山上的旅游公路修得很好,只是到养生谷的最后一段路正在扩建中(现已竣工),上山的车到了曾家镇后要绕行十多公里山间老路。这段路相当折腾人,又窄又烂又是陡坡又是急弯。其实车开慢点也将就了,但中巴车师傅当成过山车在开,乘客犹如在波峰浪谷里颠簸,直甩得晕车。这段烂路多绕了一个小时,午后一点半过才到达养生谷华美达酒店。不过一路上的山景真是很美,青山如黛,山花烂漫。
曾家山地处秦巴南麓,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平均海拔1400米,森林覆盖率74%以上,夏季平均气温23°C,天然避暑胜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天然氧吧”。
荣乐养生谷位于曾家山核心景区内,海拔128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投资方投资70亿元打造集旅游度假、避暑康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旅康养基地。
养生谷内的环境、道路都规划得不错。
华美达度假酒店位于曾家山荣乐村,是曾家山景区内规模最大的度假酒店。
曾家山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23度,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不需要空调。
酒店有中餐厅和自助餐厅,这里是自助餐厅,一日三餐就餐的住店客人很多。
入住华美达酒店两天,我们都在自助餐厅吃饭。喜欢大鱼大肉者会感到不过瘾,吃得清淡的大爷大妈觉得还行。
荣乐古街位于华美达酒店旁边,并不是真正的古街,是投资方打造的荣乐·养生谷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2022年5月1日开街。
从古街上的村委会招牌上,看到这里的行政隶属是“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荣乐村”。
荣乐古街算得上是荣乐养生谷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从早到晚人气十足,热闹非常,吃喝玩乐一条街,白天是农贸市场烟火气,晚上是文化娱乐不夜城。
曾家山可供游览的地方很多,到处风景如画。距离荣乐养生谷最近的一处景观地是吊滩河。在荣乐古街下面的山谷里,沿着谷底往上游走不多远,就能到达这个巴适得很的秘境。
吊滩河是一条全长5千米的地下暗河露出地表部分,河谷以高山台地喀斯特地貌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著称,现已成为曾家山一处集徒步、探洞、亲水、农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地。
从荣乐古街街尾牌坊外左拐出去几百米,就进入吊滩河谷。此时还看不到河,眼前只见满目青山、绿植草茎、山花遍野。
住在荣乐养生谷的业主、康养旅居者,很多人晨起就到吊滩河谷徒步锻炼,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山谷绿道用旧枕木铺成,走在上面很有旧时光气息,绿野仙踪一般。
清晨的团山牧场上,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我们回程时,太阳大了,牛哥们不吃草了,躲到树荫下乘凉去了,日子过得舒适。
团山牧场路对面有座圆木搭建的清风桥,桥里面有个清风洞,走进去看看。
清风洞是一个喀斯特洞穴。曾家山地区的岩石种类以石灰岩为主,地貌特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包括石林、石芽、峡谷、漏斗、溶洞等多种地貌景观。曾家山被誉为“溶洞王国”。我们在吊滩河山谷中看到了好几个洞穴,山上有,山脚有,河谷中也有。
清风洞就像一个打开了门的冷冻库,白色的冷气不断从洞中涌出来,冷飕飕地,在洞前站一会就冷得要赶快离开。短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清风洞冒冷气的景象。
洞穴是通过对流的空气来调节气候。冬天洞外温度低于洞内温度,夏天洞外温度高于洞内温度,这就使得站在洞口能感受到洞穴的冬暖夏凉,这叫“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是指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气压差驱使气流从温度低、气压高的区域流向温度高、气压低的区域。具体而言,夏天洞内温度低于洞外温度,洞内气压高于洞外气压,这就使得洞内的高压空气流向洞外,形成了凉风。冬天正好相反,洞外温度低于洞内温度,洞外气压高于洞内气压,使得洞外的高压空气流向洞内,因此表现为洞穴吸入空气。
在清风洞外的草坪上都能看到从洞里飘出来的白色冷气。走外面的路上经过,一下就感到好冷,就像这里有强制冷的空调。
过了清风洞,继续前往吊滩河:
吊滩河到了,河水清澈,两岸喀斯特地貌,绿意盎然。
吊滩河流域以峡谷、溶洞、溪流为主,沿途有原始森林、悬崖峭壁、草甸等自然景观,溶洞内石钟乳、石幔等形态各异,神秘感十足。
吊滩河是地下暗河露出地表的部分,先是从荞皮洞暗河出来,在地面上流淌5公里,一路上形成三十三处险滩,最终又跌入落水洞重归暗河,被誉为“中国最短内陆河”。
吊滩河因其水流源于溶洞,在落水洞中“断绝”又重现,形成类似“吊挂”的奇观,故称“吊滩河”。
这里是吊滩河地下河入口——吊滩河地表河流段自荞皮洞流出后,蛇行5千米,自米仓古驿道绝壁下面的溶洞口潜入地下,又变成了地下河。
溶洞里有冷气往外冒,形成清晰可见的白色冷气层。
溶洞绝壁上方是修建于清嘉庆七年的米仓古驿道遗址,这条古道是米仓道至利州(今广元)白羊栈道的组成部分,现存战国时期栈道孔、清嘉庆七年维修路碑及清代摩崖造像等遗迹。白羊栈道为金牛古道辅道。
近年来,当地以生态康养旅游打造徒步、露营等休闲项目,吊滩河已成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旅游目的地,春季鲜花盛开,夏季绿意盎然,秋季风景如画。冬季康养的旅居者都转场去温暖地方了,不知道有没有游客来看雪景。
吊滩河生态农业公园于2023年9月建成,配套3.5公里旅游公路、3公里步游道、1.5公里骑游道,设有溪涧栈道、观光小火车、百亩花海等设施。
七月里,吊滩河谷金百合开放。我们来得晚了几天,花开得有些稀疏了。若早一个星期,河谷里一片金黄,灿若云霞。
不起眼的小白花,成片开放也美爆了山谷。
河谷里随意一拍都出片。
当地还有个关于吊滩河名称的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吊滩”的勇士战胜恶龙,拯救了乡民。人们为纪念他,将河流命名为“吊滩河”。
吊滩河崖壁上像不像有个戴头盔的古代勇士头像?我觉得很像,将他看作是“吊滩”勇士的化身,在这里世代守护家乡的父老乡亲。
上午8点半至11点,来回两个半小时徒步,粗略游览了吊滩河,运动量足够了。中午回到酒店吃饭、午休,下午再出门。
下午2点出发,朋友夫妇开车带我们去鸳鸯池森林公园。住地荣乐养生谷到鸳鸯池森林公园17公里,车程半个小时,一路上都是美美的生态景观。
鸳鸯池森林公园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海拔在1500至2000米之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2019年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负氧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离子,通常存在于自然界中,如瀑布、森林、海边等环境中,对人体有多种益处,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空气质量评估标准(浓度分级体系):
浓度(个/cm³) 空气质量 典型环境
小于500 较差 密闭办公室
1000-2000 清新 城市公园
大于5000 优质 森林瀑布
广元市气象局发布的曾家山鸳鸯池森林公园当时的负氧离子浓度是3941/个/cm³,空气质量相当清新。
鸳鸯池海拔约1600米,水域面积约20亩。两个水池据说是古代曾氏家族修建的,池水相连。
鸳鸯池森林公园入口处横匾题名“林海雪苑”,不知冬季里面是不是林海雪原。这里原是曾家山鸳鸯池林场,占地广阔,森林面积达2.13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3.89%,2016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鸳鸯池林场改建为鸳鸯池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路边有卖灵芝的摊点,第一次看到人工培育的灵芝是这样生长在木头上的。
培育灵芝的木头需选择木质坚硬、腐殖质丰富的树种,常见树种有栎木、椴木等,且需满足特定砍伐与处理要求。
鸳鸯池森林公园草坪边的山坡上有一处“川芝谷灵芝观光园”,进去看看。
顺着碎石子铺设的林间小道来到山坡上,山上长着高高的疏密有度的林木。
边走边看“灵芝观光园”在哪里,突然发现碎石路边的林间坡地上有很多嫩嫩的小芽苞,初看以为是刚长出来的野菌,仔细一看,原来这里就是“灵芝观光园”。树林中长满了灵芝,这就是林下灵芝。有的已经长大了,大量的还很小,正在生长中。
林下灵芝种植是一种依托天然林地环境,结合椴木栽培的仿野生种植模式,具有生态良好、品质优良的特点,已在国内多地形成乡村支柱产业。
野生灵芝是自然生长的,药用价值较高,但数量很有限。林下灵芝通过良性栽培方式培育,然后种植到自然环境中,依托原始山林生态、自然的光照、温度、湿度,在自然气候条件下生长,无农药化肥等人工干预。林下灵芝的多糖、三萜类成分含量比大棚灵芝更高,品质稳定,产量也大大高于野生灵芝。
林下灵芝需要采用20年以上树龄的椴木作为培养基,植入地表层以模拟野生环境。种植环境需要海拔800-1500米的中高海拔山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需要达到3000个/cm3以上,还要有年日照1700-2000小时、持续湿润气候及天然矿质水源。林下灵芝生长所需要的这些条件,在曾家山鸳鸯池森林公园都能够得到满足。
第一次看到半野生的林下灵芝是这样生长的,长见识了。
鸳鸯池森林公园这片林地很适合林下仙芝生长,小灵芝们在山林的庇护下,正在茁壮成长。
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采用仿野生种植模式时,灵芝从菌种椴木植入林地到成熟收孢子粉仅需半年时间。
灵芝观光园山坡上有个“川芝谷灵芝”的售卖点。一路观赏林下灵芝来到售卖点,和销售小哥聊起了林下灵芝。林下灵芝是把灵芝菌种接种在椴木上,然后把椴木植入林地中,让灵芝在野生环境中自然生长。图一是已经采摘下来的灵芝,图三是长在椴木上的灵芝。
销售小哥姓田。田小哥放视频给大爷大妈看灵芝孢子是怎么从灵芝里释放出来的,还冲泡川芝谷破壁灵芝孢子粉请大爷大妈品尝。破壁孢子粉的口感很细腻,有菌菇香,所含的多糖和三萜类活性成分较高。
离开灵芝观光园时加了田小哥的微信,请他公司搞活动卖优惠价时告知一声,大爷大妈好照顾他的生意。田小哥送我们一朵带孢子粉的灵芝,说可以分成两三次熬汤。带回家后,先摆在盘里当小盆景观赏,还带菌香。
来到鸳鸯池森林公园,连森林公园的大门都没有进,仅在灵芝观光园山坡上玩耍了。曾家山到处都能游玩一天半天的,以后有机会再来森林公园氧吧洗肺。
下午4点过,从森林公园返回时开始下雨,回到养生谷酒店雨还没停。不过山里的雨来得快,天晴起来也快。到黄昏时雨过天晴,青山苍翠,烟云飘渺,云蒸霞蔚,甚是好看。
早上的养生谷碧空如洗,阳光下迎来新的一天。
水池前,牌坊下,酒店员工的又一个工作日开始了。
观景台上看青山郁郁葱葱:
中午就要离开荣乐养生谷返程,上午的时间准备去山谷底走走,来养生谷两天了还没下去过,只在观景台上看到谷底景观很漂亮,像公园一样。
沿着荣乐古街牌坊旁边的栈道走下去,谷底真是一座山水公园,山清水秀,小桥流水,亭台水榭,花团锦簇。
垂钓的,散歩的,摄影的,练乐器的,各得其乐。
还有耍水的黑天鹅,我们看了它很久,不知它是怎么爬进“大澡盆”里去的,水池阶梯的坡度很陡呢。
山谷里面还在修建大型水上滑道游乐设施。
在曾家山养生谷仅仅住了两天,对曾家山的清凉夏季印象深刻。曾家山若干值得游览的景点如望远山、川洞天坑、石笋坪、汉王洞等还没有去过,更多的好山好景留待下次再来观赏了。
酒店的中巴中午12点从酒店出发,送一车人到广元。我们赶下午3点12分西安北经停广元站到成都东的D1935次动车回成都。
正是中午时分,利用扩路施工人员午休吃饭的停工间歇,中巴车从施工路段穿过曾家镇下山,没去绕行来时的山路,节约了很多时间,因此到达广元高铁站时间很早,距开车还有两个小时。广元相当热,我们只能在候车室里静坐,不敢去车站外面烤热浪。
2025年7月12日,西安北—成都东的D1935次动车,广元站15点12分发车,行车1小时51分,经停剑门关站、江油站、德阳站、青白江东站,17:03到达成都东站。
在动车上看到了横亘的曾家山。仅仅海拔高度的差别,就山上凉爽,山下火烤。
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这是由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气温也随之下降。通常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约6.5℃。
广元市区海拔约500多米,和成都海拔差不多。曾家山荣乐养生谷海拔1300米,一比较就知道,曾家山真是避暑天堂。
返程的动车沿途没有站站停,比去时的高铁少用半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成都东站。
17点10分,在成都东客站乘4路公交车到大慈寺站回家,在起点站上了一辆空车,之后好几站没人上车,一路上独享公交“空调专车”,有点意外。成都4路公交车线路长,从来都是等车久,车来人满为患。
从23度的凉爽曾家山回到38度的火热成都,一下车就热得遭不住,空气都是滚烫的,人被热浪裹住,反差太大了。(全文完)
(2025年7月30日,CL制作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