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旅——一场迟到了五年的旅行

作者:nana在别处 显示图片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19年国庆节前讨论去哪里旅行的画面仿佛还在昨天,一眨眼的功夫,已是25年了。虽谈不上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但也经历了好多,对人生有了更多感悟,也让人更加珍惜当下。上一次因为车票,这一次别再错过。买好了去武汉的车票,订好了酒店,准备好行李,武汉,我们来了!

每个城市都有他独特的味道,武汉的味道肯定有一碗拌着芝麻酱的热干面🍜下了高铁的第一站就是打卡热干面。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确实如此!一碗面条下肚,之前的疲乏都得以缓解!走在开满樱花的路上,再来一碗藕粉,美!



好像每个城市都有个商业步行街,武汉的江汉路更不必说。
地铁坐到江汉路站下,人流量非常大,出站前就要选好出口,为了分流有的通道无法再掉头,我们误打误撞从D口出站,出来已是步行街中段,因为拖着行李本来也没打算从头走到尾,这个出口正合我意。


一出站就看到银楼小姐姐在跳舞💃🏻,只能感叹一句武汉的商业街已经到了next level



一路上人头攒动,几乎被人群推着向前,“人潮汹涌”在这里具象化了!


路的尽头就是江汉关大楼,1861年,英国政府迫使清政府将汉口辟为对外贸易口岸,汉口海关江汉关成立。 现在看到的江汉关大楼是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的,也是武汉百年地标建筑。



这里现在是江汉关博物馆,白天是可以进去参观的,我们行程比较紧,就在外围拍拍照吧。




汉口自开埠以来,英、法、德、俄、日等国在此设立租界,各国纷纷建造领事馆、银行、洋行等建筑,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汉口江滩建筑群。我们沿着江边散了会步,便打车回酒店了。


都说武汉是碳水之都,对我这个碳水重度爱好者再合适不过。武汉把早餐称为过早,比较出名的过早地点有粮道街,大成路,江汉路,山海关路,万松园等地,本想着挑一两处体验一下,无奈行程紧张,我们选了最高效的方式——外卖
热干面、豆皮、鸡冠饺、鲜鱼糊汤粉、面窝,种类实在太多,每样都想尝一下。
热干面点了几家,基本没有踩坑的,豆皮也不错,总体都很合我口味

今年的樱花季结束的有点早,但好处是不需要抢预约号,节假日排队就可以入校参观了。我对樱花也没什么执念,能在校园里走走就很好了。


▲武大牌坊


▲万林艺术博物馆




▲老斋舍


▲老图书馆


▲九一二操场


▲凌波门栈桥
午餐在湖滨餐厅用餐,可以刷支付宝微信,还是挺方便的。用完餐就打算去省博了,从凌波门出来就是东湖,好多小朋友在湖边挖沙子。我们从栈桥上走了一圈,走在上面头有点晕乎乎的😵


本打算从凌波门直接坐车去省博,但等车的人实在太多,打车也不好打,先沿着东湖绿道往外走。东湖确实很大,还是挺费腿的,走了一站路,车稍微好打些了,但省博那路况也是很堵,只能打到附近的地铁站,坐地铁过去。所以人多的时候不建议从凌波门出,交通实在不太方便。
地铁去省博还是很快的,不存在堵车的风险,出口离省博也不算远。
早就对省博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向往不已,也算这次武汉之行的重头戏。省博的门票一直很火,出行前一个礼拜订好了闹钟准时在公众号上预约门票,运气还不错预约到了。


博物馆展品主要在南北两个馆,我想看的展品比较集中在南馆,从北馆借了讲解器就直奔南馆了。

梁庄王展厅








曾侯乙展厅



▲曾侯乙编钟
真的到了现场才能体会这种震撼,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特意拍了这个角度,共情一下牛马


▲铜联禁大壶


▲冰鉴,也被称为我国最早的“冰箱”

从曾侯乙展馆出来,决定还是去排越王勾践剑。排队没有我想的那么久,因为是分批进,but,进到展馆里才发现想凑近看一眼是多么不容易层层叠叠的人,根本没有插脚的地方,最后还是娃凭借身材矮小的优势,挤了进去拍了一张



从越王勾践剑展馆出来,也快到闭馆的时间了,赶紧再去转一圈,又拍了一些。离馆前又去买了点文创,这下心满意足了。







晚上的行程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黄鹤楼附近逛逛。地铁坐到粮道街下,出来就是打卡点。正好赶上黄鹤楼亮灯。



提到黄鹤楼,耳熟能详的就是崔颢《黄鹤楼》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诗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在这拍了会照片,决定去粮道街补充能量。



其实这一天很不在状态,出发那天下午身体突然有点感冒的症状,到了第二天就有点轻微哮喘,怀疑自己是不是又🐑了,出来又没有带药,晚上满大街的找药房买药,就这一条街进了不下六七家药店。这情景有点让人恍惚,想想这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而现在这里熙熙攘攘,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走在这热闹的市井街头,还有什么比这更动人的!



回酒店前又拍了一些楚河汉街的夜景,体力不允许再逛了,回去好好休息。

晚上用了药,早上起来舒服多了,早饭还是继续外卖。点了李记和德华楼,小朋友更喜欢李记的热干面和绿豆沙。吃过早饭退房,开始新的一天行程。

打车到辛亥革命博物馆,父亲想去黄鹤楼,我们就分开行动。最近正好在看«人生若如初见»,演的正是这段清末历史。几个展馆看下来,还是挺有收获的,对武汉的历史也有更深入的了解。


















从博物馆出来,打车去码头,准备坐轮渡去汉阳,路过武汉长江大桥,它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


我们从2号码头坐大禹神话园专线,去往晴川码头,票价10元,每天固定时刻发船。坐船的人很少,体验感不错。




下船就是大禹神话园,简单游览一下






从神话园出来,去往晴川阁。晴川阁,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它的名字取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佳句。与黄鹤楼隔江对峙,形成“龟蛇锁大江,楼阁两相望”的独特景观 。











晴川阁出来,门口就有车站,我们坐到大智路下,一路步行过去。黎黄陂路,曾为俄租界,现在仍保留了不少欧式建筑,比较出名的有巴公房子。比较适合citywalk,有时间的话附近的纪念馆也可以参观一下。










三天的旅程接近尾声,有点意犹未尽,很多地方都是浅尝辄止,以后有机会再来吧。回程因为车票紧张的原因,多买了几站,被家人念叨了几句,总体还算圆满。希望下一次再来的时候车票好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