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岩地貌是与丹霞地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并列的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主要见于太行山脉中南段的河南省焦作、新乡、安阳、山西省晋城、长治、河北省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级市,拥有许多著名景区。从追本溯源的角度出发,我对嶂石岩地貌的首次探访,目标定在在它的命名地——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嶂石岩风景区。
1972年,在那个特殊年代,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康先生坚持科学探索与研究,在太行山考察中发现了一种气势壮阔的红崖长墙砂岩地貌。后经多年考察研究,正式将该地貌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本篇主要记录九女峰的行程,圆通寺与纸糊套见下一篇。
嶂石岩风景区的游记不多,蜂友“碧海银沙”的九女峰游记如下:
@https://www.mafengwo.cn/i/23831370.html,对我的帮助颇大,在此表示感谢。
我原本定于6月18日周三出发,但在17日周二看周四、五的天气预报,都是多云,间有小雨。这两天是原定在嶂石岩景区活动的时间,有些不妙。再查周六、日的天气,皆为晴天。于是改签到周五出发。
近来铁路改签要收费了,由于在开车前24小时内才改签,广州南-郑州东区间的改签费用高达108元,吓我一跳。幸好后来实际游玩时天气很好,不虚此行,才对得起改签费。
广州南站有一趟高铁到高邑西站,7:58开车,太早了,要5:30起床。于是我选择了9:31出发的,在郑州东站换乘。这趟车便是5月16日我乘坐前往青岛北站的,没想到这么快就与它重逢了。
在郑州东站有40多分钟换乘时间,从容地吃了碗河南烩面。
16:20多分到达高邑西站,出站口一堆黑车人员:
出租车与网约车上车点在上图远处,广场的尽头的马路边上。
当天天气令人有点无精打采,原本定于这一天游圆通寺景区,幸好改签了。
广场尽头右边路旁有高邑9路公交车:
9路车从高邑西站旁边的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东门]站开往高邑县城东边的东江村。
高邑西到赞皇县无直达公交,16:47上滴滴车,17:15到达赞皇县中医院,28分钟。19公里,48元。
嶂石岩景区官网与微信公众号都说先到石家庄市区的南焦客运站,再乘前往赞皇客运站的班车,然后前往赞皇县中医院乘前往嶂石岩的班车。我从南边来,到北边的石家庄,绕远了。高邑西站是到赞皇县城最近的高铁站,不超过20公里,比较快捷。
至于不少旅游笔记都说从南焦客运站乘班车到赞皇客运站,立刻可以转乘前往嶂石岩的班车,纯属不知道从哪里抄的,然后以讹传讹地不断传播。幸好我不为所动,根据嶂石岩景区微信公众号与“碧海银沙”兄游记的意见,坚决前往赞皇县中医院乘车。路上经过赞皇客运站,在县城北部的城乡结合部,门前冷冷清清,看起来没多少班车。
位于赞皇县万坡顶北街的中医院正门:
正门右边斜对面是这个十字路口:
往右(向西)一拐,嶂石岩班车停在太行西路上:
17:17分上嶂石岩班车,等到37分,我感觉不妙,下车一问,说18:30才开。“碧海银沙”兄10月份来,末班车是17:30。它这班车时间不固定,服务于嶂石岩镇的居民,顺便捎几个游客。这方面应该改善,8:00-18:00,每小时一班,比较合理。然而嶂石岩景区对此不重视,除此之外。景区的对外宣传力度很不够,造成外来游客不多(每年固定来此避暑的比较多),对不起嶂石岩美景。
我当天6:20起床,坐了7个多小时高铁,又累又困。这公交车没有空调,没开动时,坐在车上热得要死,无法再等,赶紧到路口呼叫滴滴车:
当时是中考结束的回家时间,路上比较堵 ,司机好一会儿才来。司机说平台要截留费用,不如取消订单,我按平台的预估价扫码给他,走高速公路,高速费不用我出。我同意了。
中医院到我的民宿,路程50公里左右,用时55分钟。平台预估价137元,我多扫一元,138在粤语里是“一生发”的谐音,司机一听也乐了。河北省的物价不高,50公里,在广东省一般在160元以上。
上图是赞皇县老城区,我感觉市容市貌与十年前的涞源县差不多。河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一言难尽。
从嶂石岩开来县城的班车时间也不固定。
比如我回程前一晚,电瓶车司机把班车司机的电话号码告诉我。司机先说第二天去县城的发车时间还不知道。停了一下,又报出6点,7:20,10点三个时刻,乘坐点在往纸糊套路口的大石头边上。
回程的发车时间我也对不上,头一晚预约了滴滴快车,179元,65公里,直接到高邑西站。广东省的65公里一般超过200元。
嶂石岩景区是世界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自然遗产。景区距河北省会石家庄86公里,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774米。
嶂石岩景区有多个看点:
世界地质奇观:嶂石岩景区以“奇峰、幽谷、丹霞、云海”四绝为特色,拥有雄浑壮阔、丹立翠横、三层叠起的赤壁红霞,有“百里赤壁,万丈红绫”之称。
神奇音乐殿堂: 景区内弧长310米、高103米、弧度250度的“天然回音壁”,是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天然回音壁,置身其中声振寰宇,回音袅袅声达数里,是非常神奇的自然音乐圣殿。
避暑胜地: 景区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98%,植物计98科654种,是华北地区保护很好、品种很全的“天然植物园”,被誉为“燕赵自然宝库”。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气温22.1℃,有“北方凉岛、天然氧吧”之美誉。
景区图如下:
上图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古怪方向 。
嶂石岩的门票为65元,2天有效,包含4个子景区,按上图的标注,分别是:1纸糊套、2圆通寺(主峰)、3冻凌背、4九女峰。
上图是平面地图,实际上这个景区是两山夹一谷,1纸糊套、2圆通寺(主峰)、3冻凌背在西边的嶂石岩大山崖上,最高处1700多米;4九女峰在东边的另一条山脊上,较低一些,最高处1500米。两条山岭夹着的中间谷地,散布着嶂石岩村、西格台村、永富台村、软枣会村等村落。
其中冻凌背景区的看点是冰瀑布,只有冬季开放,夏季不开。
圆通寺景区的名字取得不好,无法概括其景观类型,它其实不是看寺庙的,圆通寺只剩遗址,而且不知道在哪里。该景区主要景观是攀登嶂石岩三层大山壁,并在1700米以上的峰顶俯瞰嶂石岩镇诸村庄与九女峰。
嶂石岩景区的景色壮美,65元的门票,性价比非常高。
这4个子景区,我按景区的面积及景色壮美程度分为两大两小:两大是圆通寺与九女峰,两小是纸糊套与冻凌背。
在冻凌背景区开放的前提下,嶂石岩景区可安排两个白天,每个白天一大一小。
夏季冻凌背不开放,嶂石岩景区可安排一天半。一个整天,从圆通寺与九女峰两大景区中选一个与纸糊套搭配,另一个大景区用半天或大半天。
个人建议将纸糊套与九女峰搭配。纸糊套景区需要上午的顺光,可以在8点钟一大早去,一般10点前可以结束游览。剩下时间给九女峰,九女峰既需要上午自东向西照射的阳光,也需要下午自西向东照射的阳光。上午10-12点,可以在九女峰景区的凤凰台与老君顶观景台自东向西观赏有阳光照射的嶂石岩三层大山壁,以及擎天柱。下午可以反过来观赏有阳光照射的仙人顶、仙人峰、骆驼峰、九女峰。这样一天时间刚刚好。
圆通寺景区,如果双程缆车,半天足矣。单程缆车+单程徒步,需要大半天时间。如果双程徒步,则一整天才宽裕。
嶂石岩景区的主入口在北边,叫苏家台游客服务中心,离核心区域的索道下站与电瓶车站有6公里多。
按官方的说法,自驾车不得入内,必须停在苏家台游客中心的大停车场,然后换乘景区的电瓶车入内,沿途有许多停靠点,终点是嶂石岩村最南端(山坡公路最高处),即上图的“停车场”。该处树着“圆通寺景区”大石头,是圆通寺景区的徒步入口。
上图经过我的标注。从游客中心到停车场,我用黄色的长箭头标,即沿主干公路行驶的电瓶车路线,长约7公里,往里走一直是上坡,越往里坡度越大。停车场往里一点就是圆通寺景区的步行登山入口。
九女峰、纸糊套、冻凌背三个子景区依靠电瓶车沟通。
上图用两段红色箭头标的是索道下站(电瓶车总站)到九女峰的,下坡后,向东拐弯上坡。
上图用两段绿色箭头表示的是索道下站(电瓶车总站)到纸糊套的,下坡走较长一段,向西往村里拐。
黑色三角形,我用文字标注为“乘车大石头”的,指的是主干公路向左拐向纸糊套的路口。这里树着一块大石碑,上书“纸糊套”三个字。从嶂石岩发往赞皇县城的班车,一般在此处发车。司机说“在大石头”上车,即指此块石头。只有较多的人事先声明在南边更里的地方上车,司机才会开上去发车。
索道则原图已经标示得很清楚了。
电瓶车始发站在嶂石岩村的中心区域:
上图左部是往纸糊套景区的发车点,右部深处则是往九女峰景区的发车点。
只有电瓶车总站——纸糊套、电瓶车总站——九女峰这样的线路,没有纸糊套——九女峰的线路。游完一个景区,需要乘电瓶车回到这个停车场换乘去另一个景区的电瓶车。
夏季冻凌背景区不开放,没看到乘车点。冬季开放时,肯定在此处乘车。
每辆电瓶车上都印着观光车收费标准:单程票15元/人,双程票20元/人。实际上这个收费标准早已废除,只要扫码付15元,当天可以任意次数乘坐电瓶车。
圆通寺景区不能乘电瓶车,不想步行,须乘缆车。索道下站就在上图电瓶车站的背后,从上图右部的红色建筑往后方过天桥就可以到达。这种设计,方便圆通寺景区与其它景区的换乘。
索道双程票90元,单程50元,是老式两个一组的车厢,速度很慢。
一般情况下,至少应该在嶂石岩景区内往一晚。从苏家台游客中心到圆通寺景区步行入口,即整条电瓶车行驶线路的沿线,都有村庄,内有民宿,价格不等,可在订房网查询评价后再作选择。
嶂石岩镇镇政府在景区以外,苏家台游客中心以北两三公里处。
嶂石岩村村委会在电瓶车发车点与索道下站北边坡下200米处,所以,嶂石岩村是景区接待的中心区域。
我个人往在电瓶车发车点与索道下站北边坡下100多米的民宿,方便乘坐电瓶车与缆车。
我这个民宿不仅地理位置好,而且软硬件设施不错,要210元一晚。上图是它的外观,已经接近于宾馆。一般的当地民宿 90-110元就可以了。
房间也不错:
门口有停车场与餐厅:
这一家餐厅主要是大桌子吃鱼的,我刚到,在这里吃晚饭,一个人,只能点饺子与炒饭,花了60元。后两晚便外出到路边餐馆吃晚饭。
西边抬头可见嶂石岩大山壁:
虽说自驾车不得入内,实际上,在我住的民宿,以及周围的许多民宿的停车场,都停了不少自驾车。据我向当地居民询问,得知只要民宿老板与景区沟通并接应,自驾车可以驶入,否则生意没法儿做了。
我坐的滴滴车是近19点到达的,游客中心已经下班。我估计只要目的地是嶂石岩村的民宿,出租车与网约车在上班时间也可以进。
晚上出去遛,公路的坡度挺大,往上走,一路都是餐馆与超市:
以及民宿:
晚上出来逛,穿短袖衣,感觉挺冷的,需要快速走动御寒。这里果然是避暑之地,官方总说“来嶂石岩享受21度的夏天”。嶂石岩村的海拔估计在1000米以上。
这是第二天的晚饭:
这是第三天的晚饭:
在不同的餐馆,一整条鱼,不管是干烧还是红烧,都是45元。这么大条鱼,在广州的餐馆肯定超过100元。相比之下,嶂石岩的物价比较便宜。上面两天的晚饭,一个90元,另一个98元,不算太贵。主要是走了一天的山路,饿了,所以来整条鱼与大窑汽水。否则只吃面,更便宜。
一早起来,天色大好:
我建议的路线是先去纸糊套,再去九女峰。但我自己是一大早便 前往九女峰了,皆因天色大好,对九女峰的景色又有很高的期待,所以兴奋得很,直冲过去。
民宿离电瓶车始发站很近,上坡步行一分钟到达。
景区8:00开始营业,但它不会8:00立刻发车,则是要等几个乘客。
进门先是往纸糊套的乘车点:
往九女峰的乘车点在最里面:
8:12开,20分到,路程1.9公里。我扫码付款15元,可在一天之内任意乘坐电瓶车。但实际上当天只往返九女峰,共两趟而已。
九女峰的电瓶车上、下车点:
一
如上图所示,步行上山的路线有两条,分别是最右边的虚线木栈道,以及最左边的深褐色实线。
另有两条省力的代步路线,分别是上山的魔毯与下山的滑道,单程都是40元。注意:魔毯只能上山,不能下山;滑道只能下山,不能上山。二者的上站不在一处,中间隔着600米左右的平路。
纯步行有两种方案:右上左下,左上右下。
以下为右上左下的线路示意图:
有一些路段与关键点是景区图没有标的。路段我用黑色虚线表示了,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黑色三角形,其顶点处代表九女峰观景台,另一个是黄色圆点,代表一米崖南边停车场。
按照上图的红色箭头走,其中有三段要走回头路:凤凰台(上图称为玻璃观景台)、擎天柱、老君顶。
具体如下:
入口走木栈道→魔毯出口→玻璃观景台(凤凰台)→返回魔毯出口→从南天梯上台阶→大金门垭口→擎天柱观景台→返回大金门垭口→一米崖与老君顶的分路口→老君顶→回头经过分路口下到一米崖→下台阶到九女峰观景台(景区未标)→停车场(景区未标)→走土路(景区未标)到滑道入口→在星空之境路口观骆驼峰与仙人顶→左路下山。
左上右下的路线图如下:
入口沿左路上山→在星空之境路口观骆驼峰与仙人顶→沿土路(景区未标)到停车场(景区未标)→下台阶到九女峰(景区未标)观景台→上台阶到一米崖→老君顶→原路返回到一米崖与老君顶的分路口→下台阶到大金门垭口→擎天柱观景台→返回大金门垭口→从南天梯下台阶→魔毯出口→玻璃观景台(凤凰台)→返回魔毯出口→步行从木栈道下山。
但我不推荐左上右下,因为它一早上山,看骆驼峰与仙人顶是逆光。后来到达老君顶的时间较晚,往西看嶂石岩大山壁,光线已经不太好。到达凤凰台一般要过午后,往西看嶂石岩大山壁完全逆光。
以上是平面呼,不够直观。
附一张从圆通寺索道上站看九女峰全景的照片:
这样看,南北二寨非常清楚。
九女峰景区入口:
我到了这里才扫码购票,65元,两天有效。
两条步行道,最初的一段是并行的,如下图:
上午往景区里走,方向朝东,大大地逆光,用手机拍,并不太清楚。
下图是下午下山后用相机拍的,非常顺光:
蜂友“碧海银沙”兄从左边的石板路走左线上山,我当时不记得他在游记里写的上山路线。而且,与我同时进门的是一个全身都装备了登山装、手持两根登山杖的户外人士,他一进来就往左边的石板路撑着两根杖走。我一看,这是要与我等普通游客刻意保持距离啊,于是很老实地走了右边的登山木栈道。后来下山也走了这一条木栈道。
上图左部的山体是仙人峰与仙人顶,称为“北寨”;右部的山体是骆驼峰,这一带山体较大,称为“南寨”。南北二寨之间是600米的垭口(鞍部)。
上坡一小段,便可回望西边的三层嶂石岩:
这三层岩石,最下层的是变质岩,中间一层是石英砂岩。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最上一层竟然是石灰岩。这是到了嶂石岩才知道的,而且辉县的南太行也是这样的三层结构。以前我简单地认为,三层都是石英砂岩。
又上行一小段,路边搭建了一个拍照平台,配了圆环、兔子等道具。此平台也是回望嶂石岩的上好观景点,如下图。
晴天的阳光十分强烈,三层看起来都 差不多。上下两张图,只有认真辨认,才能发觉最上一层的石炭岩,稍稍白一些。
只有在圆通寺景区的索道上站近距离地观察第三层,才容易感受它的石灰岩真面目。
这个平台上午往东边上方的主景区看,明显逆光:
上图左为骆驼峰,右为九女峰。
九女峰独影:
这样看,几根石柱紧紧相依,称为“九女”不为过。
手机放大版:
再往上,山林渐密,回看嶂石岩的视野不太好了:
很快到了步行道 与魔毯通道的分道处:
路边一直有花:
后来发现是绢做的假花。上图便是魔毯。
步行台阶很陡:
上下二图中的游客走得很吃力,我也不轻松。为了避免心跳过快,我每走50级左右便停下来喘自成一会儿。虽然八点多钟在密林里,温度并不高。但向上攀登导致身体发热,很快便大汗淋漓。
后来路边出现一个小休息平台,有块牌子标示着“登天梯”,说明文字如下:
木栈道顶端,此段最为险要,坡度超过50度。向上望去可见蓝天白云,故称登天梯。
我感觉从魔毯分路口开始,每一段都超过50度。
最后一段陡的木台阶:
上到顶端后,向左转个弯,还有一段较陡的石台阶:
终于到达山顶区域,这是通往凤凰台的岔路口:
上图右侧的台阶去凤凰台,向左的平路通往南天梯,继而可往老君顶、一米崖等主要景观。
8:25进检票口,9:15才到达这个岔路口。坡度太陡,一路走走停停,用了50分钟。
转过头,路口有个小小的服务点:
有饮料与火腿肠出售,对面有干净的洗手间。我在这里买了一瓶脉动,10元。
这里我要指出嶂石岩风景区的两个小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景点名称,路牌写着“凤凰台”,景区图则标着“九女峰”,二者称呼不一样。我是后来才看到景区图写着“九女峰”,以为自己错过了什么景观。下山时特地按照景区图回到此处,问了上图小店里的姑娘,才确认“凤凰台”与“九女峰”是一回事。
“碧海银沙”兄是21年10月来的,他的感受最准确。那时候凤凰台叫“3号观景台”,他在游记里指出,在九女峰下修建了3号观景台。的确,凤凰台就在九女峰的东边的山崖根部。只不过,我吭哧吭哧地从密林里钻到此处,根本看不到九女峰,所以没明白过来。
第二个问题是景点距离。这个路口的路牌写着至老君顶300米,可是我走了300米平路,到达南天梯的起点,该处路牌却写着至老君顶500米,不减反增,这就很坑人了。后来下山返回途中,来到这个路口东边20米的魔毯上站出口,又有路牌:
上写:至一米崖观景台600米,老君顶800米。这才是正确的距离。
上台阶50米:
在凤凰台活动时间为:9:18-48,约半小时。
一上去便是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木地板观景平台,向西可以看到嶂石岩三层大山壁: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景观,特别是天空中有随意舒卷的云团。我一大早往九女峰景区进发,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向西看到这一面大山壁。嶂石岩虽然雄伟,但在谷地的村子里,由于离得太近,看不了全貌,而仰着头看,有些费劲。
嶂石岩实在是太宽了,虽然九女峰离它2000米以上,拉开了足够距离;虽然我的是16毫米超广角镜头,但只能拍下它的主体,而非全部:
中间是纸糊套景区东边的西格台村:
上图三层岩壁的最下一层的中间,有一块凹陷下去(在村庄的正上方偏左一点),那就是纸糊套景区的回音壁。
后来可以换到更好的观景角度,来个全景大扫描。
最左边(南边)是邢台市内丘县境内的大峡谷:
嶂石岩南段:
中段主体:
圆通寺景区的索道上站在上图的中部,东峰观景台在中部偏左一点的山顶,黄庵垴则在更左边的山顶区域。
北段:
纸湖套景区大约在上图中部村庄对着的山壁处,冻凌背则在图的右部。
最右边(北边)可以看到九女峰景区北寨的仙人峰:
上午九点钟,仙人峰仍处于逆光状态,只有个剪影。仙人台顶(又叫仙人台)则被遮挡,只能看到一点。上图最右部的横纹石英砂岩是九女峰自己的山体。
换个长一点的焦距看嶂石岩。最南部:
中南部:
中部:
中北部:
北部:
仙人峰:
手机放大一点:
上面10多米高处还有一个玻璃观景台,视角更好。
北望仙人峰与仙人顶:
这里仙人顶不会被遮挡。
手机放大看仙人峰:
这次换成从右到左(从北到南)扫描全景。
北望骆驼峰与仙人顶:
仙人顶与冻凌背、纸糊套一带:
冻凌背与纸糊套一带:
圆通寺方向:
南边:
重点看西南方向 :
圆通寺方向:
纸糊套方向:
下方的木质观景台:
在凤凰台区域停留了30分钟左右,接下来回到路口,沿平路向东进发。
在密林中挨着山壁走了300米,来到南天梯下的路口:
上图指示,离一米崖观景台300米,实际上这300米是陡而窄的台阶,走不快。
上图往左还有一条平路,走300米可以到达仙人顶下。但上午在那边有些逆光,我还是先从南天梯前往一米崖与老君顶。
这段陡台阶便是南天梯:
这段登山路比较陡,扣除从大金门垭口到擎天柱观景台的往返与观景时间,从下面的路口登到一米崖与老君顶分界路口,用了半小时。不过我拍照与认路花了不少时间,如果一气上去,15分钟即可。
沿台阶往上走,比较枯燥,于是时不时地往身后看。
类似人脸的崖壁:
人脸凝视着远方的纸糊套:
渐渐地,人脸降到了下方:
前面是通往擎天柱的岔路口。
路口指向擎天柱:
果然往前走100多米,便看到了一根顶天立地的大柱子:
放大一点:
放到最大:
这其实是九女峰的西侧面,从这个侧面看,它不是一排山峰,而是凝缩成一条石柱。
在凤凰台只能看到对面的大山壁,这里则加了一根擎天柱,景观更丰富。
我忘了拍这个观景台的全景,东西只有几米宽,南北倒有20米左右的距离。
往右(北)走到尽头,擎天柱化成一只羊驼:
放大一点:
往回走几米,羊驼侧着身子,而非横展:
北边可以看到仙人顶与仙人峰:
如果来到观景台的南部,羊驼的身体显得有些别扭:
柱子与驼身之间其实有一排密集的小峰柱,但在这里被驼身挡住了,要到南边山下的观景台才能看到一排如“九女散花”般的峰柱。
亦可以看到南边内丘县境内的大峡谷:
在最南部看,羊驼就卧在草里了:
10:10-20,在擎天柱观景台呆了10分钟。原路返回到路口。
再向上攀登一段台阶:
可以看到长着三个“人头”的石英砂岩山崖:
右边远处便是擎天柱。
路边有说明牌,标着“大金门垭”,说明文字如下:大金门垭是仙人台和母子崖之间的垭口,大金门顶海拔1330余米,在垭顶之上可观尽嶂石岩百里赤壁、万丈红绫的壮美景色。
莫非上下图中的山崖是母子崖?像一个母亲背着两个孩子。
其实不是,根据“碧海银沙”兄的游记,骆驼峰那一大片山体才是母子崖。大金门垭口就是南北两寨之间几百米长的鞍部平地。那么,“大金门垭”的牌子竖在这里,显然不那么合适。
随着台阶往上,看到的景观略有变换:
又有一块牌子:
说明文字如下:对面耸立在岩石平台上的巨石,形态奇特,令人惊叹不已。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但是我前后左右到处张望,都没看到飞来石。
于是产生了第三个质疑的小问题:是不是立错了牌子?
又上一段台阶:
来到近山顶处,看到诸石柱的模样又发生了变化:
这其实也是九女峰诸峰的另一个侧面。
来到一米崖与老君顶的分路口:
左边有个带栏杆的小平台,可以俯瞰一米崖:
不过“一米”之处被上图的山崖挡了,看不见。
看内丘的峡谷倒是无遮挡:
再往左边一点,有块几平方米的平地,看一米崖更清楚:
上图一米崖左侧下方林间隐隐有一条小路,是从南边停车场前往仙人顶的土路。在“碧海银沙”兄的游记里看得很清楚,但此时是盛 厦六月,草木茂盛,所以只能隐隐地看到一点。
这一带是“碧海银沙”兄游览时景区命名的1号观景台,现在在景区图上被标为观景台①,与观景台②③一起作为前往老君顶路上的三个小观景台。
旁边几个游客商量着先去老君顶,后去一米崖。后来我的经历证明,这种走法是最合理的,因为老君顶是断头路,须原路返回。而一米崖处另有两条岔路,是开放式道路,选择更多。所以,先去老君顶,后去一米崖,不用走回头路。
然而我对一米崖的兴趣很大,比较兴奋,所以当时率先下坡前往一米崖。
从路口出发是10:46,返回路口是11:16,在一米崖区域呆了30分钟。
下的是陡台阶:
这些拴铁链的柱子, 有一些是松动的。
半坡开阔处可以看到一米崖所在的山体:
上下图中,较近的石柱更像前面路牌上标识的“飞来石”。所以,我又一次怀疑立错了牌子。
这个疑似“飞来石”,又把一米崖挡住了。
最后一段陡台阶:
下这一段台阶,大约要用5分钟。
右边有条路可以绕回擎天柱:
原先那批游客在上南天梯时没有去擎天柱观景台,所以他们先去老君顶,再到一米崖,最后从这个路口绕回擎天柱。
路口往左是个饮食服务点:
这是九女峰景区里最大的饮食服务点,可以吃热食。
旁边就是一米崖:
说明牌文字如下:
一米崖位于九女峰北侧背面,好似刀劈斧削的一座危崖石壁,既像儿童玩耍时高高摞起的长条型积木块,又像一堵巨型残墙,垂直耸立,奇险壮观。崖顶呈平台状,宽度不足2米,故称"一米崖"。游客可在崖顶来往行走,胆小恐高者至此,心有余悸,望而却步。
一米崖很窄,上面没有护栏,旁边也没有警示说明文字。而上面的文字看起来对此险景有些沾沾自喜。如果站在为景区设想的角度,那这段文字最好移去,改成警示提醒有危险的文字。
好象没有听说有游客在此坠崖,万一出现一例,景区难以说明白,肯定要承担责任,赔不少钱。
虽然嶂石岩景区知名度不高,但毕竟是阳光灿烂的周六,一米崖又面积不大,游客很集中,所以上崖要排队。
我只好先在入口处拍一下西边的嶂石岩南端:
上图左部绿色山岭中间凹下去一块,是从南面观赏九女峰的最佳位置。只是我在一米崖拍照时还不知道,后来去过,回家看照片才反应过来。
东边是翠岭,而非红崖:
就是这两个女游客占领一米崖达五分钟以上:
先是黄衣女士给白衣女士拍,拍完了俩人凑到一起看手机的回放,研究半天,感到不满意,遂调整策略重拍。之后换成白衣女士给黄衣女士拍,又折腾许久。
期间与她们同行的男士喊她们快点,一位女士用比较娇滴滴的声音说“等一下嘛”,然后节奏不变,继续研究。这又令我想起了在梵净山红云金顶狭窄道路上摆拍许久的人士。
在等待过程中,我甚至往后拍三县垴山体:
良久,二人终于让开,我赶紧上前拍照:
说是一米崖,实际上一般有两米宽,最窄处可能1.5米。
一米崖的中部是很好的观景台,西望嶂石岩:
东望碧岭:
不过我没有在崖上呆太久,皆因很快有三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并排上崖,其中一个口中发出很不正常的高声怪叫。三人并排上窄崖,亦非正常。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破坏力惊人,却无独立的刑事、民事责任能力,出了问题,家长很不想认账。所以,怕了他们,赶紧让位。
上、下图中的男孩就是三人集团的成员,下崖时他们倒是解散了。下图的蓝衣孩子就是怪叫者,听不出是恐惧还是兴奋。
上图可心看到崖顶有个小平台,就是刚才说的观景台①号。
一重新上陡台阶,回到路口,向北去老君顶。路程近300米,景区图上标示了三个小观景台。
11:17从路口出发,到了老君顶观景后返回到这个路口是12:00,在老君顶一带活动约43分钟。
很快就到了第一个,南望峡谷:
俯瞰一米崖全貌:
这下子没有别的岩石阻挡,窄窄的一米崖看得很清楚。
上图,一米崖山体左前方有条弯曲公路,转弯处停有汽车,那里已是内丘县地界。拐弯点有条路,进入密林,从一米崖的左边(东边)向北前往仙人顶。
前面有个视野开阔处可以看到东边的山岭:
这里不是三个观景台之一。
第二个观景台:
可以东望一条东西向的峡谷。
第三个观景台:
可以向北俯瞰到仙人顶,但看不到左边的仙人峰。
仙人顶默默地守望峡谷:
第三个观景台离老君顶已经很近了,好象只隔了二三十米。
观景台全貌:
“碧海银沙”兄21年来的时候,此处被称为2号观景台,现在取了个名字“老君顶”,顿时高大上。而且加装了一圈玻璃地面及护栏。
老君顶的主要景观也是西望嶂石岩,但比起凤凰台,气势更恢宏,景观更丰富。
正前方是整堵嶂石岩大壁:
正好有片云影投在嶂石岩村子附近,对于我来说,能造成明暗对比,求之不得。
右边是仙人峰与仙人顶:
凤凰台虽然能看仙人顶,但处于视野范围的末端同,而且只是平视。老君顶不但能俯瞰,而且可以轻松地看到仙人顶的东边:
连大峡谷也能看到:
来一组仙人顶的特写:
越来越大:
最大:
手机放大仙人峰:
右边的景观是仙人顶,左边则是九女峰:
九女峰与嶂石岩遥相呼应:
九女峰特写:
在这个角度看,九女峰既不是石柱,也不像骆驼,更不像仙女,而是有点平淡无奇。
不过可以看到九女峰前下方的凤凰台。
九女峰景区的南北两寨,我的16毫米超广角镜头也无法囊括。
往右摄入仙人峰:
但左边的九女峰则无法兼顾。
往左摄入九女峰:
但右边的仙人顶则不了了之。
我的12毫米定焦镜头与16毫米鱼眼镜头一般不带出来长途旅行,只有它们才可以在这里把九女峰与仙人顶一网打尽。
上图可以看到九女峰景区门口停车场与凤凰台之间有较长的绿色山岭,50度陡坡则看不出来。
用手机放大看九女峰停车场:
并可以看到嶂石岩村到九女峰停车场的公路。
老君顶的观景结束,看起来只剩下从南天梯下山,再往北去仙人顶这一任务。但是问题来了:景区宣传的九女峰正面照,在哪里看?回想一路上并没有看到相关标志牌。于是打开手机上的马蜂窝APP,找到“碧海银沙”兄的九女峰游记,看到他说一米崖前有个路口,可以下到九女峰观景台,于是决定重回一米崖。
以前出来旅游,不敢随意消耗手机的电量。这次独自带了一个充电宝,才敢用手机上网看游记。
重新下陡坡前往一米崖,回到上图的路口,我一看就明白了,当时兴冲冲地往一米崖,忽视了正前方还有一条下坡路。
需要指出的第4个小问题是,这个路口为什么不设立“九女峰观赏点”指示牌?而且修建了道路与观景台,景区图上却没有标注?然而景区的微信公众号与各种纸质宣传册经常以九女峰的南边正面照作为主打宣传图片。
已经过了12点,该吃午饭了,正好去左边的饮食摊吃饭。我下载了“碧海银沙”兄游记里的九女峰正面照,呈给老板看。老板证实,从上图的路口下去有个观景台,可以看九女峰正面。并说不必再登山返回这里,那边有条土路可以绕到仙人顶,与“碧海银沙”兄的游记所言一致。
我要了两张热饼子,一碗康师傅牛肉方便面与一瓶红牛,老板提供开水泡面,简单吃一顿,共30元。这里矿泉水不贵,每瓶才3元。
午餐后回到路口往下走:
穿出密林,南边有峰芽:
回看这段陡而窄的台阶:
前方绿野无垠:
近处怪石峥嵘:
侧上方是一米崖:
逐渐下到崖底:
回看走过的破碎石阶:
来到一个路口:
往左走200米上坡台阶,可到内丘方向 的简易停车场。
往右一转,下方有台阶路与小平台:
从一米崖路口到此,大约不到400米。
在下坡台阶的末段,终于向北看到了九女峰正面标准照:
拉近一点:
更近一点:
上图左部的并在一起的、中间高、两边低的三条峰柱就是九女峰,与在老君顶、擎天柱观景台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右边还有一片石芽状的峰柱,合起来大概是“九女”。
右边还有高大的峰墙:
此处视觉效果舒展:
后来起了一点云,效果更好:
手机放大看“九女”中的老大:
台阶下面的平台反而看不到九女峰,被绿色植物遮挡了,只能看到东北方向一米崖所在的山体:
小平台往西上几级台阶,还有一个废弃的石板观景平台:
它的四周长满树木,根本无法观景。否则,朝北应该看九女峰的角度可能更好。
在废弃平台只能东望一米崖所在的山体:
重新上台阶,回到观赏九女峰的最佳位置:
嶂石岩的主打景观是西边那一大面三层红崖绝壁,九女峰的峰柱(尚不能称为峰林)则丰富了嶂石岩地貌的景观。
天空中又来了几片云,衬托的效果更好:
这是嶂石岩景区仅有的石英砂岩峰林柱(或者可以称为“嶂石岩峰柱”)景观,景区不重视、不指路,我倒要好好观赏一番 。
在坡上最后一次回望九女的顶部:
回到路口,向东上坡:
还有一些破烂路面:
走出林子西望:
12:35从一米崖饮食点出发,12:57到达停车场,连走路带观景,22分钟。
在路口北望一米崖所在的山体,这时成了柱状:
这是“侧成峰”。
停有数辆车:
一米崖侧身西望:
右边有条砂石公路:
13:00-20,从这条路走到仙人顶下的滑道上站入口约20分钟,尘土太多,鞋子弄得很脏 。
对面居然来车:
上图的山体是三县垴。
下一段出现了密林:
仙人顶逐渐露面:
仙人峰也闪出了身影:
东望峡谷:
越来越接近仙人顶:
仙人峰特写:
手机放大:
13:20-40,在这一带观景20分钟。
来到饮食服务点:
西边通向南天梯与凤凰台:
往北一点是滑道上站:
仙人顶前有一段开阔地带:
原来仙人峰还有个景区正式名称“天然观音”。
景区的说明文字:仙人顶是仙人峰东面的一座平台状山峰,又称仙人台,周长1.6公里。山下四周,树木丛生,花草繁密,苍翠浓郁,宛似绿色围屏。
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大金门垭”,海拔1330米。景区把“大金门垭”的标志牌立在了南天梯的台阶旁边。
这一片开阔地带又称“星空之境”。由于光污染程度很轻,暑假嶂石岩景区开辟了夜游 项目,在此区域观星空,应该请允许搭帐蓬露营。
道路蜿蜒北去:
西望嶂石岩:
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嶂石岩处于逆光状态,观景效果大不如上午。
向南回望九女峰:
从北面看,它挺像小骆驼。
抵近仙人顶:
左边这条有栏杆的路被挡上了,右边的土路倒是可以走,但我想,钻入密林里,直抵仙人顶下,观景效果一般,于是没走过去。或许可以走到仙人顶与仙人峰的空隙处,近观仙人峰。但近观的效果不如远望。
回望南边,出现两只骆驼:
左边大的是三县垴 ,右边小的是九女峰。
西边嶂石岩处于大大地逆光状态:
下图是下山路:
但我还没搞清楚景区图上的“九女峰”是否被我错过,因此不想走这条路下山。
手机放大看仙人峰:
滑道上站往南一点,有个骆驼峰观景台,同时提供简餐服务:
抬头可见大骆驼:
这是三县 垴的另一造型。下午在这里看才顺光,上午逆光得很。
景区说明文字:
此处向南望去可见骆驼峰,骆驼峰形状酷似一头骆驼昂首前行,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西南方向的九女峰“小骆驼”:
弄暗一点,造成剪影:
小骆驼凝视嶂石岩:
嶂石岩大壁:
回南天梯路口约300米,一路上密林遮挡,无景可观。中间有道一米泉,亦近枯竭。回到路口后回望这段崖壁:
从南天梯路口又穿行300 米,回到凤凰台路口。向小店工作人员咨询后得知图上的“九女峰”就是凤凰台,我没有遗漏景点,于是准备下山。本来想返回仙人顶下的路口,从北路下山,但工作人员说那条路比较破,我就不再坚持走回头路,而是往熟悉的木栈道下山。
13:50-14:43,下山亦用时43分钟。皆因台阶太陡,不敢快步,又多次停下拍照。
下午两点左右开始下山,此时朝东北看仙人顶正是顺光,如上图。比上午八点多好多了。
开头林木太密,只能用手机放大拍偶尔从树影中闪现的仙人峰:
后来渐渐可以看到仙人峰与仙人顶同框:
渐渐地可以回头看到骆驼峰:
仙人顶越来越高高在上:
告别仙人顶:
告别骆驼峰:
在门口等电瓶车,只等了三分钟左右。
14:48开,54到。结束九女峰之旅。
下午三点到五点半,无处可去,剩下的时间乘索道上了圆通寺景区,在索道上站观景。
由于冻凌背景区夏季不开放,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打乱了计划。
这个时间,虽无电瓶车,但可以走路去。九女峰电瓶车下山,一出到主干公路的路边便是嶂石村委会,从村委会步行到冻凌背检票口3.4公里。这段距离可以走,但下午去到冻凌背,看嶂石岩山壁是逆光,近处的景点则处于大阴影里,只有回望九女峰是顺光。所以我不想费这个事。
如果早上先去冻凌背利用顺光,倒也可以。只不过来回步行7公里,还没算景区里的登山距离。这样会影响我去九女峰的兴致,所以也没有执行这一方案。
最合理的安排是一大早先去纸糊套,10点之后前往九女峰。这样一天时间正好不疾不徐。
而我对九女峰的景色十分期待,一大早上去,下午三点前结束。剩下的时间只好乘双程索道,去圆通寺索道上站观九女峰。第二天又乘单程索道上圆通寺景区。这种安排,没有借鉴意义,纯属个人兴趣。
“碧海银沙”兄的冻凌背游记:@https://www.mafengwo.cn/i/23813876.html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