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绪不好,不想工作,不想看书,不想运动,对出去走走也有点提不起兴趣,但是城市牛马难得有假期,跟十元约了出去。
我们更换了很多目的地,机票劝退了济州岛,首尔。最后看国内,长白山延吉,珠海的伶仃岛,云南的西双版纳,芒市,浙江丽水,潮汕,最后浏览了机票,确定了泉州,十元之前做过攻略,我几乎无脑跟,去之前简单的网页浏览,记忆点仅停留在梧林古村落,和古民居。
却意外的觉得不错。
不想刚好手机内存太满,就整理一下泉州所见。
DAY1:早班机,落地泉州上午9点钟。
洛伽寺-永宁古城
DAY2:浔埔--泉州非遗博物馆
DAY3:西街:关帝庙-承天寺--开元寺 下午:梧林古村落 晚班机6:25离开
算下来是比较完整的3天。
看天气预报,第一天是稍微好点的天,后面两天是雨天。所以我们把原本放在最后一天的海边挪到了第一天,下飞机,直奔海边。半阴着天,偶尔冒个头的太阳,虽然没有蓝蓝的海天一色的壮观,也算是吹着海风,听着海浪,满足了。
巧的是,我们以为的必然是雨天的最后一天,结果在梧林顶了一天的大太阳。想象一下今天的海边,一定是天然滤镜的蓝。水天一色。
你看总是要有点遗憾的。
尽管如此,依然很满足。
放几张图。先感受一下。
▲在打卡洛伽寺的游客。
▲海边小憩一下。
▲终于住在了海边,站在阳台能看到海边的房子。
▲这个建筑美学,不得不记录一下。
▲永宁古城里的水泥浆记录的古城建筑。
▲钟情簪花的十元。
▲没有竹骨的灯笼。还有针雕工艺。
▲转红色的屋檐,雕塑灵动鲜活。
▲梧林古村,开的正盛的凤凰花。
我们住在海边,躺床上就能看到海的那种,
海边踩水的话,微微凉。
隔着小堤坝,能远远看看洛伽寺的,
还有洛伽寺。
清晨醒来,天光正盛,水天边界模糊,只有远远的船只像悬空在一幅画上的上端,很大的留白更加扩大的海的边界。
▲这个面朝大海的房子是不是很不错。
▲趟床上都能看到海,很意外抓到了这张照片。
我们坐在洛伽寺的堤坝上,海风吹着,海浪的声音,真的很治愈。真的能跟背后的熙熙攘攘隔绝。
很多人来观光,但我记住了洛伽寺牌坊上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洛伽寺的进门能看到的风调雨顺,出门能看到的是国泰民安。
▲很意外的站位,互不相识的是游客,十元拍到的众生像。
▲荡着脚,得来的闲功夫,很舒适。
▲能听到海浪的声音。
太早起床 中午回去补了个觉。
上午本来稀稀拉拉的人突然爆满了洛伽寺,我们规划的行程比较悠闲,你说如果中午赶一下,逛个洛伽寺,应该也是可以相对错峰一些
就可以不用扎堆:一生要出片的中国人,到处都是选着雕梁画栋的屋檐拍照的人群。黄色的墙体,红色绿色的木雕,色彩浓烈的屋檐建筑。
不过视觉冲击真的很大。跟海边很适配。
骑着小电驴,我们去了永宁古城。
一个很安静的小城,更像个小镇,几乎没有游客,几乎没有商业,安静的小巷子,能听到住户房间里放电视的声音,还有唯一一家不营业的小酒馆。
还有一家水泥浆,印象深刻。用混凝土做的迷你版的建筑模型。记录了20世纪几十个(可能20-30个)建筑,有的还在,有的已经随着改造在建,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我有点偏爱这个,于是手机的相册里,留了不少。
一个有温度的记录。混凝土在这里于是是个有温度的代名词。
上个世纪的建筑,大理石屋面,南洋风情,还有三步一个寺庙的闽南屋檐。。。。
站在古城的城楼上,刚刚暗下的天际,能听到夏日的虫鸣。
▲并没有营业的小酒馆。
于是十元放弃了说要我喝醉的想法。
DAY2:浔埔--泉州非遗博物馆
十元钟情于泉州簪花,我偶遇了一个“小娘惹”,便喜欢上了。这个跟南洋很很多链接的侨乡,突然觉得是个不错的体验。
一个不错的化妆师。自信满满的背着相机的我们,拒绝了馆里的摄影师,终于在一张张咔失败的照片中放弃了,最后还是现场抓了个摄影师跟拍,被意外的种草了。
价格很美丽,服化100块,摄影20张99块。摄影师自带反光板的那种。
沟通好你想要拍的风格或者想要取的景,你就能发现本土摄影师的厉害特别之处了,各条小巷子了穿梭,找到很小众却意外好看的取景处,物超所值。我的小伙伴摄影师3个场景拍了47张,底片全给。我们最开始担心野生摄影师会不会都是流水线,能不能选出来满意的照片。跟着小伙伴观望的我成功被种草,也成功的让原计划拍10张的我选了20张的套餐。
事实上,很满意。
▲这个是海蛎墙。浔埔这边的砌墙的特色。
▲簪了花的阿姨正在穿茉莉花手串。有点感动,低头的瞬间我没忍住,咔了一张。
▲妈祖庙广场上都是的簪花的小姐姐们。
▲酷爱这个砖红色的墙。
▲很喜欢这张抓拍的照片。
▲你看。连房子都簪了花。
放几张我自己的图,嘿嘿嘿,生图直出,木得修改。
下午非遗馆,有点被震惊到,那么多的非遗留下来了,除了傀儡戏,石雕,还有这个绣品,
南音还有很多。这种文化性的冲击。有那么些人认真的在做传承。
DAY3:西街:关帝庙-承天寺--开元寺 下午:梧林古村落
第二天晚上到西街时,遇到了一个非常棒的晚霞。
一大早,认真的去烧香。听说关帝庙很灵。很认真的烧香。
跟着小白车穿过泉州古城的街巷,用另外一种方式逛街。于是我们收获了一个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泉州古城,很宽敞的街巷和开阔的视野。
有时候很词穷。
先剪个视频吧。
▲露台上能看到的开元寺东西塔。
▲这个是主街,很难现象,昨天晚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比肩继踵。
▲这个是承天寺,很安静的古刹。
▲跟着小白车,再次路过关帝庙,烟火很浓。
▲开元寺进门就能看到的东西搭,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东塔还是西塔。
▲凤凰树花开了。
▲一个芒果味,一个香芋味。都有点忘了叫什么名字,糯米团子一类的。
▲牌坊套牌坊。我真是个天才,想到这个词。
泉州古城的钟楼,类似地标。
端午三日,见过了开阔的大海,体验了簪花小镇的独特,泉州古城的半城烟火半城仙,临别一日,来了梧林。
最爱是梧林。
砖红色的闽南建筑,灰白色的大理石南洋建筑,开的正盛的凤凰花,天很蓝,云很白,一个个着穿行的“小娘惹们”,一条条的小巷子,20世纪初期,可能有谁家的大小姐这里发呆看书喝茶;也有可能妈祖庙里阿婆们虔诚祷告,海浪小点,渔船安全回城;也可能有年轻的太太的们撑起抚养幼子照顾老人的一家之生计,候着来自南洋打工的书信;也有可能建了一半的房子,剩余钱款捐给了前线的子弟兵。。。。
这个时候,对福建人民心存敬意。
有3条路线,一条是南洋风情,一条是闽南。还有有一条是国情路线。
整个村子不大,我完全是随意走。
不没注意到底是走的是那条。
▲有注意到。有些亮亮的反光,多了一些浪漫的色彩。
▲最近在追藏海传,偶遇这个图。
▲在我眼里,这就是民国时候的大小姐。
▲黄博士最有情节凤凰花,于是我多拍了几张。
“放眼世界”,你看,这就是福建人的格局。
刷网到时候,刷到一个言论,我对“晋江”有了新的认识。
泉州是福建的,晋江是世界的。有很多人认可且点赞。
晋江人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生存且热气腾腾。
▲这个屏幕上的痕迹都是游客随手留下的 ,居然有种大师的手作的感觉。
▲在烧塔仔的旁边楼上喝了一杯“烧塔仔”的奶茶,类似加了草莓味的养乐多。不影响他好喝。
▲实在受不了头发黏糊糊的在脸上,勉强扎了个小揪揪。提前过上了盛夏模式。
我一个人顶着大太阳每个小道几乎逛了两遍,跟十元汇合的时候,十元已经在一家奶茶店的露台上吹风了。看着隔壁的“小娘惹”们在摄影师的指导下凹造型了。
砖红色的建筑群。开的正盛的凤凰花。特意拍了几个视频,准备剪好了给黄博士(厦门大学毕业的)。
整理了一下。成品视频。仅记录。
发现写这篇游记的时候,纯粹是记录,确实也看出来,有些敷衍,没什么太多情绪,一度卡壳,本着记录的想法,还是想着完成为主,正文也是配图为主。
也是写到哪算那。
正在经历一个crush的极限拉扯的阶段,倾诉或者摆烂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发现感情的事,都得自己去承受,没有人能帮上任何忙。孤独是常有的。唯一能做到就是分散注意力。
“整理”大概也是。
就当是给相册做个瘦身吧。
有个意外惊喜,摄影师还剩一个场景的时候接了个电话,口音发现居然是我老乡,于是我收到来着我老乡摄影师的60多张照片。(绝对超值)。且还问是否需要送我们去下一站。来自异乡的关爱。是另一份夏日清凉。
是个一个月,一直没有提交,翻出来简单多了改动,算是交卷了。
2025.7.1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