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广元附近,决定再次2日游。
去皇泽寺知道了千佛崖,就决定找机会再去一趟广元。促使再去一次的原因还有乘坐高铁去广元,主要景点享受门票7折优惠。这羊毛得薅,晚了也许就没有了。
广元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剑门关,2年前从成都专程去过。那次行程知道了昭化古城,但当时时间有限,选择了知名度更高、离广元不远的阆中古城,而且偶遇了汉服季,体验非常棒。这次有2天时间,决定去昭化古城住宿,体验下这座三国重镇的古城民风。其它选择求助了下MFW排名,翠云廊万株古柏很有吸引力,一般是与剑门关同游,当年去剑门关时并未关注到,如果单独去,交通就略显不便,各种攻略暗示的意思就是公共交通时间不受控,放弃了。这次的放弃,估计未来去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可以偶遇各种野生动物,不尤得就联想到霍顿平原徒步,也很吸引人,可惜有点远了。综合比较,其它选择了明月峡,吸引我的是“蜀道的咽喉”和“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备选了广元地标建筑凤凰楼。
宝成铁路从明月峡通过,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虽然中学地理学过宝成铁路,但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似乎让当年的壮举淹没了。
大学班主任在成都上的大学,她说真的是喜欢成都,但最终毕业还是放弃了成都的工作机会。当时出行还少有飞机,她说每年夏天离开成都回家都是件困难的事情,买不到票是一个方面,经常因为铁路塌方,一堵就是好多天,她经常走的就是从成都-宝鸡的宝成铁路。她当年毕业去北京面试,因为宝成铁路中断,不得已改由重庆水路出来,好一个折腾。现在出差去四川,基本都是飞机;而成都-汉中-西安的高铁也异常便捷,除了汶川地震听过隧道塌方的报道,真的是觉得出入四川是天堑变通途,不会想到蜀道有多难。
以前一直以为成都-西安的高铁走的就是宝成铁路,但上次出行去汉中,偶然发现所有的高铁都是经汉中去西安,并不走宝鸡。又查了下成都-宝鸡,发现给出的高铁方案都需要从西安中转,成都-宝鸡间就没有直达列车,那宝成铁路还在用吗?
查去明月峡的坐车方案,偶然看到广元-朝天南有火车,普速6064。顺便查了下,广元-朝天南-宝鸡每天就这一趟车。好事,又逐个站查了下全线,运行在这条线上的客运列车只有2列,一列是广元-宝鸡,一列是汉中-宝鸡-西安,上一次去勉县坐的8362阳平关-汉中是这条线路的支线。看来至少宝成铁路从广元-宝鸡这段,客运是基本被广元-汉中-西安替代了。
广元-朝天南6064只要5元,比去坐城乡公交还要便宜,且能体验下宝成铁路,就毫不犹豫地订了。
宝成铁路自宝鸡站向南,跨过渭河,经过27千米的展线群爬升680米通过秦岭隧道,到秦岭站后沿嘉陵江而下,经过甘肃省后穿过大巴山区,到广元站继续向西南,过剑门山进入四川盆地,经过绵阳、德阳两市到达成都站。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首条干线,结束了 “蜀道难” 的历史,让四川融入全国经济网络。同时,支撑了 “三线建设”,带动了广元、绵阳等沿线城市发展。其建设彰显了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 “宝成精神”,也为后续电气化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经验。(摘自百度百科)
买票时12306上显示是只剩下16张硬座,赶紧订上了;但上车却发现整节车厢就没几个人,这种情况已不是第一次碰到,也不知12306这是啥策略?!
6064车厢上刷着“公益慢火车”,让人联想到报道中经常提到的运行在大凉山的那趟公益慢火车。不过,这趟车人不多,也没有看到赶着羊、挑着菜去赶场的景象。
列车一路沿嘉陵江而上,风景如画。车速极慢,且在冉家河站临时停车,到朝天南站不过40分钟。擦肩而过的全是货运列车,看来作为货运,这条线路还是很繁忙。
朝天南站建在嘉陵江畔,几乎紧依山体,车站都有悬空之感。车站小到没有发现候车厅,感觉是出站进站一个口,是不需要检票,而是上车补票的那种。本来以为转到车站前可以看到进站厅,结果车站前面的高架路只是绕车站而过,并未与车站建筑有任何的接触。
选择坐火车去明月峡,还有个原因是查BD地图,发现从朝天南站走到明月峡游客中心不过1km,可以走过去。行前担心有问题,特意去deepseek上问了下,结果给出的答案是走路不可行;追问了下为什么BD给出步行方案?回复是BD不对,可能的原因是:定位误差,某些地图可能将明月峡景区入口与游客中心位置分开标注(游客中心是购票/服务区,入口需再步行500米栈道);定位偏,若地图误将“明月峡”标在朝天南站附近(实际景区主体沿峡谷延伸7公里),会错误计算距离;路径算法缺陷,地图可能规划了一条直线穿越山体的路线(实际被嘉陵江和山体阻断),或误判废弃小路可行(如旧国道G108旁已封闭的步道);数据未更新,明月峡游客中心近年搬迁至新址(原址现为栈道出口),旧位置可能残留在地图数据中。
Deepseek收集的信息还是很广范的,但实测,从朝天南站走到明月峡景区游客中心确实只有1km左右,边走边沿嘉陵江拍拍照,用时不到20分钟。Deepseek的结果也不能全信!
明月峡游客服务中心并没有明确公示乘坐高铁门票可以7折,但购票时工作人员都主动提及,出示了12306的购票记录,就按7折出票了。
虽然是周六,但明月峡游客不多,除了偶遇一个广东旅行团外,散客极少,以至于整个行程没遇到几个人,找个拍照的人都不可得。
沿嘉陵江走去明月峡游客中心,才发现刚乘坐的列车正是从江对面而过,与明月峡栈道隔江相望,坐在列车的另一侧,并没有发现。
明月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鸟道、栈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6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发展的活化石。
景区宣传的交通博物馆确实挺吸引人,但现场的指示并不明显,失了许多对照乐趣。鸟道指远古时候山民们走出的羊肠小道,眺望对面的山体,搜寻那些看似的小路,但也不确定哪些是远古山民的羊肠小道,如果能走一走会更有体验感,哪怕是复建。栈道指先秦时官府倡导在峡壁建立的栈道,以及后世不断修建留下的痕迹,那400多个古栈道孔眼确实存大,但并不醒目,让人联想不到当年的壮观,现代复建的栈道有点新,没有一点复古的感觉;纤夫道指峡中江边船工们修建的纤夫道,也是怎么也搜寻不到影子,极力去搜寻对面山体边缘看似的道路,似是而非。水道是指嘉陵江上的船道,嘉陵江仍在,古码头似乎也在,但已不再行船,就少了许多感觉。公路是指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原108国道,有些感觉,至少道路还在。铁路是指川陕公路对面的五十年代修建的宝成铁路隧道,江对面的隧道、依山体而建的轨道清晰可见,偶有列车通过,还是很震撼的!
明月峡景区的行进路线比较清晰,一条栈道走到头,再沿原108国道返回,单程超过2km,往返大概2小时。广东团走栈道,返程坐电瓶车。走栈道和国道,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如果体力好,都走走有不同的感受。
介绍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栈道一幕是在明月峡拍摄,在中国朝天栈道文化陈列馆里的电视上也看到火烧的场景,但总感觉是搭的场景,如果真烧那再建可不是要花不少钱。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也在明月峡老虎嘴取景。多了些这样的场景,就对明月峡有了更深的记忆。
对明月峡印象深刻的是金牛道的传说。《水经·沔水注》引来敏《本蜀论》记:“(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灭蜀,因曰石牛道,厥盖因而广之矣。”后世又称金牛道。
天气晴朗,明月峡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但游人确实是少。明月峡离广元市很近,交通方便,和剑门关、广元千佛崖和皇泽寺一起规划,是不错的选择。
明月峡游客中心咨询服务台立有返回广元的中巴电话,拔过去实际是调度,问清人数,回复了最近一班去广元司机的电话。打过去,司机10来分钟就到了,是顺便转个小弯到明月峡接人。
上车跟司机说了下去千佛崖,让找个合适的位置下车。迷糊间,司机说到了,下车一看正是千佛崖景区大门口,车费14元。
千佛崖售票处公示了打折的范围,学生免票、浙江身份证6折、陇南身份证5折,居然1周内进出广元的飞机票也可以5折,前段时间从广元飞过一次,刚刚好过了1天,早知可以提前规划下的;希望工作人员通融,被无情拒绝了。居然还有千佛崖+皇泽寺套票,也不知是否套票后打7折?!早知或许也可以提前规划下的。这些信息为什么都没有出现在官方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上呢?!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就在嘉陵江东岸,对岸的高铁几乎是每几分钟都有一班呼啸而过,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千佛崖始凿于北魏时期,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又不断开凿。其开凿历史之长,居四川首位,也是四川省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素有“历代石刻艺术的陈列馆”之称。千佛崖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内容具有显密双修的特点,特别是初唐至开元前后密教遗迹,为学术界专家所重视。无论其规模、内容和雕凿水平、洞窟形制、造像风格、布局等诸方面,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
千佛崖的第一眼,与麦积山石窟有些像,特别是崖壁上蜿蜒的参观通道。无法评判艺术价值,整体参观下来,体验感觉要比麦积山好许多。麦积山石窟的几乎每个窟都装了隔离网,还设了许多的特窟需要单独收费;而千佛崖是完全开放的,有些窟甚至触手可及。相较于麦积山石窟的不可参观性,也对千佛崖的保护性有些担心。
千佛崖下有金牛道遗址。千佛崖就修建在古今干道边上,而不是偏远山中,估计也是体现了光大和弘扬之意。
无论是站在千佛崖下仰视,还是站在参观通道上俯瞰四周,景致开阔,有一种平静之感。
千佛崖整个景区不大,但完整参观下来也用了近2个小时。
从明月峡-千佛崖过于顺利,让第一日的行程颇显宽裕,计划是预留了3小时buffer。原本第二日从昭化古城回来安排的凤凰楼,可以提到第一日。
选择凤凰楼,是因为上次来广元从皇泽寺远眺,凤凰楼异常醒目。回来查了下,凤凰楼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是广元城市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川北第一楼”、“川北明楼”。
“凤凰楼”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密切有关。据说,唐武德七年武则天出生时,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当即便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凤凰楼门票5元,没有电梯,爬上14层也略显艰难,还好每层都不算高。
凤凰楼几乎是广元的制高点,环顾四周,整个广元尽收眼底。
走去南河汽车站坐车去昭化古城。本来以为是过路车,结果终点就是昭化古城游客中心,票价9元。小黄车挺新,也很舒适。
抵达昭化古城游客中心,售票处直接摆在了门口。去许多古城或古商业街,都忽略了收费景点,感觉没啥可看。可能是因为7折作祟,来前预算就是买票看看。也确实是行程宽松,来得早了些,问工作人员说是18点关门,且门票2天有效,就触发买票了。奇怪的是收款账号是挂着昭化古城的个人号!分包了吗?
问工作人员一圈转下来需要多久?答复是1个多小时吧。感觉1个多小时能看完7个景点吗?实际转下来,昭化古城是真的小,收费景点是真没啥好看的,慢慢走下来,用了2个小时。没想到第一天就将第二天规划的古城收费景点和凤凰楼都逛完了。
昭化古城位于嘉陵江与白龙江的汇合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三国古城。昭化是四川最早建县的地方,昭化县城已经搬迁,古城成为一个镇。春秋战国时期昭化是一个小诸侯国,秦王灭蜀时就顺带灭了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县名曰:“葭萌”,成为北出四川的重镇。大宋年间,为了“昭示皇恩,以化万民”,皇帝赐此地为昭化。
昭化古城的城墙保护得不好,并没有环城一周。本来以为看到的城门也是现代建筑,但BD查了下,给出的答案是明代。
瞻凤门登城,结果向左右延展只有短短的一小段,感觉不足百米,体验感不咋地。跟工作人员抱怨咋这么短?答复是去临清门会长些。
介绍是昭化县署始建于唐。一个“始建于唐”再无别的注释,混淆了视听,许多人以为是唐代遗存,实际是现代重建。
作为一个收费景点,感觉县衙有点应付了,基本没有复古感,每个房间都非常的潦草!
考棚和文庙在一起,收费景点。
考棚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不如县衙历史悠久。现在看到的考棚同样是现代重建,历史不过20年。同样作为收费景点,感觉有点应付。
文庙始建于宋代,历经南宋、元、明、清四代,期间进行过七次大规模扩建与维修。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为明代重建遗构,清代咸丰年间曾对附属建筑进行修缮。原建筑群包括棂星门、泮池、大成门等礼制建筑,但多数建筑在历史变迁中被毁。同许多地方的文庙一样,这里也香火极盛,殿内挂满了锦旗,其中一面来自陇南考取清华的学子的锦旗尤为醒目。
敬侯祠,收费景点,又称费祎祠,是为纪念三国蜀汉大将军费祎而建的墓祠复合建筑群。现存门厅、诗廊、生平事迹馆、碑亭及全国唯一完整的费祎墓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神道直通墓园,保留清光绪三十三年昭化县令吴正光耀所立墓碑,碑文由其女吴正敬书写。认真看了下孩儿体,不懂书法,但还真的挺好看!
收费景点。登临清门,左右城墙比瞻凤门要长,但也短短不过1-2百米,可视点不多。如果能够环城,体验感会好许多。
收费景点。刘备入驻葭萌,他利用这里人丁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有利条件,广泛招兵买马,屯集粮草,为建立蜀汉政权作着充分的准备。剑刀坝就是当时刘备操练士兵的地方,由于这里每天剑飞刀舞,当时人们就叫它“剑刀坝”,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剑刀坝君臣园,是以三国时期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人物为素材,用石雕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蜀汉人物园林,其目的是反映那段历史,同时用其突出昭化古城的三国文化主题。园内的游道是以太极阴阳鱼眼图为布局,以斑竹为绿化主体,蜀汉人物雕像掩映于竹林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神秘而幽深的感觉。 君臣园共有蜀汉人物雕像11尊,除蜀汉先主刘备以外,还有张飞、马超、黄忠、庞统、魏忠延、费祎、姜维、霍峻、关索、鲍三娘等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将领的雕像,以展现他(她)们的风采。另外还有刘备的爱驹“的卢”。(摘自百度百科)
剑刀坝群臣园的竹林挺有意境,去时正有些风,吹动枝叶莎莎作响,似乎让人体验到刀剑声声。
所有的收费景点转下来,感觉有点不值。如果不是执着于来都来了,不花这钱也罢!
去预订的民宿入住休息,等夜幕降临华灯初放才出来,看古城的夜景。
不是旅游旺季,除了一些小红帽老年团外,感觉散客不多,街巷里人稀稀拉拉,不少门面早早就关门了。
本来预算了晚上要看场演出《葭萌春秋》,但看到古城冷清的场景,突然就没有心情,回去早早洗洗睡了。步数超过35000,有点累了。
预订的民宿虽然在主街上,但夜晚并不热闹,也没有感受到吵闹。
昭化古城三面临水,嘉陵江从古城东面由北向南,再转向西,从古城边上静静地流过。
早上7点就自然醒,去看看古城的早晨。大部分门面还没有开张,只有狗狗慵懒地躺在路中间。
不经意间就随农人的脚步出了城,并走到了嘉陵江边,感受到了最古朴的小城与自然的旖旎风光。惊异于嘉陵江水居然在昭化城外被堤坝截断了,此处的江水是如此的狭窄和波澜不惊,上下游的广元和南充江水为啥会很宽阔?!
下雨了,雨中漫步古城也是一种宁静的享受。
偶遇“宫保鸡丁”,想起前日在县衙看到的丁宝桢碑。丁宝桢在四川任职期间捐金置产永免昭化民间夫马(旧时官员出行所用夫役、轿、马等的合称)经费,使昭化百姓得到大实惠。丁宝桢碑现立于昭化旧县衙旁,由昭化知县敖立榜撰写的一通“丁宫保捐廉置产为昭化夫马经费永免派民章程序”碑记述了其事。但此碑在县衙一进门左侧非常不起眼,石碑历经风雨已有些模糊,应该保护下吧?!
在昭化古城现场的某个介绍资料上,显示丁宝桢出生在昭化,但BD查却是贵州平远。虽然丁宝桢因其祖父曾在昭化担任县令,与昭化有众多渊源,但古城内与丁宝桢相关的内容却所见不多,宫保鸡丁算是一个。
(如下摘自网络)丁宝桢在大明湖一带私访时,尝到了一间茅草屋的厨子做的酱爆鸡丁,觉得味道鲜美,便将其带回家中,每次请客都用这道菜招待客人。后来,丁宝桢在四川任职时,将这道菜改良,加入了辣椒,形成了川味的宫保鸡丁。宫保鸡丁逐渐流传开来,并被不同地区的菜系收录,包括鲁菜、川菜、贵州菜等。丁宝桢因治蜀十年多有建树,死后被清廷追赠“太子太保”称号,其中“太子太保”别称为“宫保”,因此这道菜被命名为“宫保鸡丁”。
安逸地吃个早餐,决定看过汉城博物馆就回广元。
昭化汉城博物馆又名龙门书院,展出包括了纪念俑作品展、崖墓展示场景区、古玉展区、陶艺展区、乐俑展区、车马俑、青铜器、瓷器、杂件展区。但来得不巧,展馆2侧展区的一侧闭馆整修,没有看到古玉、青铜、瓷器等展区。
原路返回昭化古城游客中心,一辆去广元的小黄车待发。周末将过,一些回来过周末的小朋友被爷爷奶奶送回广元城里,小车几乎坐满了。
预订的高铁在晚上,中午就回到了广元,而且除了美食街没有规划其它景点,预算偏差有点大。
临时查了下市内景点,被南河湿地公园是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吸引,决定去walk下。
下雨了,漫步在南河湿地公园中,听着雨滴落在伞上、树叶上的声音,心情也变得平静了。
前不久刚刚去过汉中天汉湿地公园,不由得就与南河湿地公园作了比较。天汉湿公园感觉更大,周边的餐饮娱乐设施多,反而弱化了湿地本身的感觉,加上烈日当空无遮无挡,当时体验并不是太好。南河湿地更纯粹,更象是个湿地,周边绿树成荫,加上小雨的点缀,让人更感觉到身心愉悦。
在南河湿地公园就看到远处的廊桥,就决定走过去。
眼前的栖凤廊桥一楼并没有什么商业,就显得很是清爽。四川这地方还真是挺喜欢建廊桥,这一年在成都、在雅安都见到类似的廊桥。
时间有余,还想周边转转。搜索到了万安博物馆,结果走过去,没开门。
雨渐大,决定去火车站附近嘉陵江边的泊舫美食街吃个饭就提前回去。结果美食街转了一圈,没有提起胃口,辣真是吃不了,而这里的美食似乎全是辣。
改签,提前回了!又一个周末2日,加上上次几乎覆盖了广元的全部心仪景点。虽然还有念想,但估计不会再有一次专门的广元行了。翠云廊、拦马墙、唐家河…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