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去香港办点事,一如往常:选择一个很少涉足的区域,深度体验一下,最好附近有能徒步的路线。选择愉景湾实属偶然,之前在东涌长住过二十多天,在东涌地铁站旁经常看到愉景湾的专车,有A/B两条线路,一直好奇是怎样的一个居住区。在网上大致看了看,愉景湾交通不太便利,私家车不允许入内,区内只允许公共巴士和出租车运行。所选酒店有巴士到西九龙高铁站(往返)、东涌(购物)、欣奥(出行)、迪士尼,虽班次有限,基本上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1977年香港兴业把愉景湾作为抵押,向苏联国营银行莫斯科纳罗尼银行借贷,但无力偿还债项,愉景湾的土地随时被莫斯科纳罗尼银行没收。查济民听说这一消息,为免香港土地落入俄罗斯手中,斥资数千万港元购买大屿山愉景湾的大片荒地,收购及掌管香港兴业,把愉景湾发展成一个优质生活社区。
有别于香港其他大型的发展项目,愉景湾内的所有开发工程基本都属私人建设,当年那里一片荒芜,既没有道路,亦无水电,只可由海路前往,却没有码头。所有区内的基建必须由头开始,这些开发工程需要庞大资金的投入,动辄最少六亿港元,而且风险很高,工程技术上的挑战亦绝对不少。凭着“要在南海一个仿如睡梦中的小岛建造一个独特社区”的梦想,查氏家族把困难一一克服,如斥资建水塘、人工沙滩、隧道及铺电缆,锐意打造充满南欧风情的小社区。愉景湾的各项建设,甚至是政府属下的消防局、警局,政府资助的本地小学,以及私家水塘,均由发展商私人兴建。政府主要是担当审批的机关,整个发展计划的进展是按照正式的规划总纲进行。
愉景湾第1期发展,以欧洲式低密度豪宅为蓝本,并配以基础设施;第2,3,4及5期则以后现代风格设计;第6期以休闲式商场及后现代风格手法打造成愉景湾的地标;璧如台则以中式现代手法设计。
愉景湾第7,8,9,11及12期的发展,以南欧风情的低密度豪宅区为主题,吸引了一批向往外国生活形式的居民入住,第10,13,14及15期以独特而时尚的手法设计,专针对年青或心境年青的目标顾客;并使愉景湾成为在港外国人的主要聚居地。随着政府在1990年代开展香港机场核心计划,愉景湾的居住人数大增。香港兴业国际作为发展商不断开拓新的住宅用地,更在愉景湾建立豪华酒店、高尔夫球场、游艇会,并兴建配套基建,将之发展为一个度假式综合住宅项目。如通往小蚝湾的愉景湾隧道。该隧道于2000年5月27日通车,是香港首条由发展商自行兴建的收费行车隧道。愉景湾的发展仍在进行中,而欣澳站亦成为就近愉景湾之铁路中转站。截至2018年3月,香港兴业国际在愉景湾已完成15期项目,常住人口约为两万人(逾50%为非中国籍人士)。愉景湾由上世纪70年代末开发至2018年初,40年来仍在持续发展,是香港兴业国际集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整个项目开山劈石、从无到有,似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临时出行,准备有点仓促
1、机票:首先关注机票,选择相对方便且价格比较合适的入手,现在平台上的机票裸票难买,买了带保险的机票(来回都延误,赔付了高铁和飞机票抵用卷)
2、酒店:香港酒店都是取消扣全款的,订了机票再订酒店保险些。愉景湾区域只有一个愉景湾酒店,别无选择。
3、证件:身份证(高铁、机票)、港澳通行证(通关、酒店入住)
4、签注:突然想起签注还没有办,好在机器签注,到办事大厅机器上一分钟搞定。
5、网络:某猪上买流量,按实际需要买,不用换卡,入境自然激活。
6、信用卡、港币现金少量(八达通已绑手机,比支付宝方便)
7、常用药品:感冒药、去火药、防虫叮叮.... 这一段咽干有点咳,另加带了慢严舒柠含片和龙角散。8、衣物、防晒用品
9、转换插头、充电器
本次行程五天四晚,主打一个休闲,愉景湾 - 梅窝徒步定在周六,主要是担心工作日徒步的人太少,走在山里看不到人心慌。
Day 1 :郑州 - 深圳 - 香港愉景湾; 住:愉景湾酒店
Day 2 :愉景湾 - 东涌购物; 同上
Day 3 :愉景湾 - 中环 - 浅水湾; 同上
Day 4 :愉景湾 - 梅窝 ,徒步; 同上
Day 5 :香港 - 深圳 - 郑州
香港已多次到访,最近几次大多是选择一个区域深度体验,这次不想和之前一样一天天事无巨细、长篇累牍的记录了。选两个值得的记录的行程记录一下。详细分享一下愉景湾内部与周边的交通方式。
愉景湾全区不可开私家车;仅红色的士可以到达北边(愉景北);愉景湾入口有指示牌提醒,也有车牌扫描。区内换乘巴士有很多,大多几分钟一趟;看到酒店旁的住宅楼楼下停有几十辆类似于高尔夫球场使用的小车,上网查说售卖200万,月租7000港币(不知真假)。
1)渡轮:最重要的出行方式,愉景湾有三个渡轮码头:
(1)愉景湾酒店后面,只开行一条航线:愉景北商场 -- 中环(仅在周日及公共假期开行);散步时发现的,很少在攻略上看到,我们没有享受到这个便利。
(2)愉景湾码头:最大的码头,开往中环,相隔半小时一趟,上下班高峰二十分钟一趟。
(3)愉景湾街渡码头:另一个公司的航线,工作日只有一个班次,估计是为来愉景湾上学的学生服务的,周六周日航班多,很少在攻略中看到。愉景湾的码头在最里面(巴士总站再向前坐一站),徒步时从傍边走,原计划返回时坐此航线,没过去看。只拍了一张照片。难点是返回的码头更难找,我们在梅窝吃饭时无意间发现,就在梅窝码头旁,麦当劳对面,一处不起眼的台阶旁。可惜回来时没能如愿坐渡轮返回。
2)巴士:
Db01:东涌;
Db02:机场;
Db03:欣奥;
比如我们从梅窝回愉景湾,可以坐巴士到东涌,再转Db01
3)的士:
价格较高,不受时间限制
1)愉景北的JOO Koren Grill&Bar,自助烤牛肉,抵达第一晚试吃,刚开始不太会烤,掌握不好火候,吃到最后技术就练好了,可惜没有机会再来一顿了。牛肉新鲜多汁,啤酒清凉爽口,赞!
2)愉景北的越不同:越南粉,走前最后一晚,徒步后很饿,去补充能量吃的,一份汤粉、一份拌粉;汤粉清淡,拌粉麻辣,份量大,没吃完。老板娘像网传的一样热情。当时十几名老外在喝酒聊天,下酒菜居然是虾片。
3)THE COFFEE ACADEMICS ,愉景南商场, 咖啡是一大特色,我们在这里吃了两次早午餐,咖啡口感很好,价格不低。
4)RASSERIE: 巴士总站旁,卷饼味道浓郁,就餐环境很好。
5)麦当劳:愉景码头斜对面,徒步那天为节省时间去的,餐品远高于预期。在港绝对是物美价廉的存在,就餐高峰店内一座难求。
之前去赤柱打卡,双层巴士上经过浅水湾时,高楼大厦、蓝天白云、沙滩海水都十分养眼,抽出一天时间体验一下也不错,顺便体验一下愉景湾渡轮出行是否便利;中环到浅水湾有多个班次的双层巴士可选。从酒店门前坐巴士9A到巴士总站有九站,沿途高楼耸立于路旁或山坡树林中,规模之大远超我的想象。早餐就在巴士总站旁的餐厅解决。一家临海的西式餐厅,有室外桌椅,可惜阳光普照,只能在室内进餐,餐厅内的顾客外国人居多,甚至于餐厅服务生都有老外,餐品还行。到中环的渡轮每半个小时一趟,穿过商场就到码头了。刷八达通进入,里面的休息厅舒适度明显好于之前所有的码头。3号码头下船,从国际金融中心穿过,到达中环交易广场巴士站,顺手拍了一张巴士站的车辆路线图,确定一下等车的档口。我们运气不错,坐在6X双层巴士二层第一排,观景拍照两不误。浅水湾下车,沿步道经过南区文学径就下到沙滩了。浅水湾在香港岛之南,依山傍海,海湾呈新月形,坡缓滩长,波平浪静,水清沙细,沙滩宽阔洁净而水浅,且冬暖夏凉,水温在十六摄氏度至二十七摄氏度之间,历来是港人消夏弄潮的胜地,号称“天下第一湾”,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沙滩。昔日,香江八景之一的“海国浮沉”,指的就是浅水湾的海滨浴场。和许多沙滩不同的是沙滩上种有树,我还是初次见到。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在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阴凉,几乎每棵树下都有人驻足乘凉。沙滩上还有很多鸽子趴在炙热的沙滩上,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沿着沙滩向左,我们发现了这么一座“很特别”的寺庙,有两尊十米多高、面朝大海的巨大塑像,分别是“天后娘娘”与“观音菩萨”,色彩丰富、大气磅礴,特别吸引眼球。再向里走,有长寿桥、万寿亭,以及万寿龙、鳌鱼献寿、三阳启泰等雕塑,气势宏伟,许多不同宗教、不同派别的神仙,可谓各路神仙齐聚一堂、和谐共处啊!甚至还能在神仙周围见到许多英文祈福内容,确实跟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遥相呼应,这应该就是中国“最特别”的天后庙了吧?再次怕台阶上到浅水湾路面,对面浅水湾地标建筑【影湾园】呈现在眼前 -- 富豪们的聚集地,风水绝佳,如同一座座宫殿,彰显着奢华与尊贵。 女儿提前预定了露台餐厅的午餐,相比沙滩上的阳光海风,餐厅里要适宜的很,看菜单后点了套餐和酒品,餐厅服务很好,菜品也不错,餐后上了甜品和茶,聊天品茶十分惬意。前身为浅水湾酒店的露台餐厅接待过不少名人,如海明威及其第三任妻子葛洪、诗人奥登和小说家伊薛伍德。据说,当时海明威夫妇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中环会见了宋庆龄等人后就选择了浅水湾酒店入住,因为其能彰显他的身份品味。浅水湾酒店也被好几部经典电影在这里取过景,包括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和李安导演的《色戒》。现在的露台餐厅(The Verandah)保留了当年的浅水湾酒店面貌,它与半岛酒店的自助餐餐厅中英文同名,因为半岛酒店和浅水湾酒店都是由嘉道理家族所兴建和持有,两间餐厅的餐具用的都完全是同一款银器。嘉道理家族还拥有山顶缆车和凌霄阁。外面的阳光依旧刺眼,无可奈何地出餐厅到后面的公共场所打卡,餐厅后面的一楼有一个典雅的欧式中庭花园,可类比的只有同属古迹比露台餐厅多40年历史的1881(尖沙咀),是公共空间。二楼则是中式庭院设计,可开放给外来人士参观打卡。打卡完毕,原路返回。
最近几次来港,徒步是必须安排的。愉景湾到梅窝,全程6.3km,最高点260米左右,难度不高,已经接近六月底了,这条路线还可以走一走。从酒店坐巴士到巴士总站,麦当劳快餐解决温饱问题后径直走向徒步起点。网上大多是从中环坐轮渡过来的攻略,我们已经熟知这里的地形,直接从巴士站穿过,少走了几百米冤枉路。沿路向前走三百米的样子,路对面出现了一座白色的小临时房,右侧铁丝网就是到梅窝的入口了。急忙开启我的香港远足APP记录此次行程。沿海边走一百多米就进入了一处村落,村民十分友好,从村落穿过时有一岔路口我们犹豫不决时,远处经过的人好意提醒我们;有一段要从村民房屋前窄窄几米宽的院内通过,村民正在修正院落,马上好心提醒并将正在运转的小搅拌机停下,十分感谢。村落房屋旁香蕉树上已经结有小小的香蕉串了,田地里放了一个美美的稻草人,估计入镜率百分之百,甚至看到了一只长长尾巴的蜥蜴,这一段基本上是缓坡,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一处指示牌下,再向后就比较费力了。在一处急上急下之后,眼前的道路豁然开朗,路旁大树上出现了十字架,说明神学院不远了。经过神学院后就有一处岔路,地面上有梅窝的指示,印象里路面变窄,两旁的树木的枝干垂钓地面,地面上的树叶在雨水的浸泡下有点湿滑。身上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女儿包中的四瓶水已经干掉两瓶,看高度已经是二百出头了。我们途中没有像样的休息过,只是喝水时原地站立一下喘口气。再次经过一个分叉口,攻略上说右侧小路省力,我们选择了左侧的台阶,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上到最高点看最美的风景。其实台阶并不多,几分钟后就到达此次的最高点:红水山山顶,山顶有一块平地,可以站在树下阴凉处休息打卡拍照,山顶另一侧有一座红柱绿顶四角坊亭,坐在亭中吹风休息落落汗。再向后就几乎都是下坡路了,并且大多是规整的台阶,和上次徒步的龙虾湾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能是愉景湾住了很多的老外,他们喜欢这条路线,路上相遇的大多是老外,这条路径建筑的相当工整,对于我这种菜鸟十分友好。下山的台阶路在最后阶段十分陡峭,同一条线路,如果从梅窝 -- 愉景湾难度会大一些。历时两小时二十分钟,我们到达线路的终点-- 梅窝,途中拍照的时间去掉,也就是两个小时,速度还算可以了。终点附近有一个沙滩,旁边有卫生间及补给点,我们有午餐的目标餐厅,在沙滩旁走走停停,向我们的目标 -- 梅窝码头走去,这一段路程不算短,有1km左右,途中有些路段没有遮阴,阳光下让人无所遁形。经过码头旁修葺中的路段,再向前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路口麦当劳旁的一个餐厅(忘记名字了),没敢和老外一样坐在室外,我们坐在了有冷气的室内,点了招牌烤鱿鱼(带肉馅)和馅饼,两杯凉凉的啤酒下肚,想起来我的徒步路径还没导出,打开看时发现效果远不如龙虾湾那次,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闲聊时发现斜前方码头旁有几人似乎在等船,好奇旁边不是码头,十几分钟后发现一个无篷船停靠在岸边,看时间点就是坪洲街渡的时间点,终于找到我们回程的登船点了。饭后在旁边超市补充了水,打算去洪圣古庙和银矿湾转转,可惜天太热,看到崭新的洪圣古庙时失去了继续向前的动力,连码头都不想回了(离下个航班时间还早),索性就近坐上巴士返回东涌。我们上车时双层巴士上没有几个人,途中经过的站点陆陆续续有人上车,着装打扮大多是行山的,港人的郊游活动还是很多的,到终点东涌时,车上已经是满员了。我们运气不错,几分钟后酒店巴士到站,顺利撤回酒店。在酒店冲凉修整后,下楼吃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