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到北京东边工作,就跟北京焦化厂成了不远不近的邻居。
这么多年,居然还没去过那边儿,直到后来,焦化厂都废弃了,也还是没去过。
为什么?胆儿小呀,一大波儿污染严重的工厂扎堆儿......躲犹不及,没啥事儿,谁还往上凑?
某天(2021年12月,防控还有点儿严),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去拜访一下邻居。(焦化厂大门老照片,来自网络,鸣谢发布者)

北京焦化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兴建于1958 年,1959 年建成投产,是首都十大建筑配套工程和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献礼工程。
焦化厂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焦化厂、最大的商品焦炭供应和出口基地,以及首都主要能源供给基地,并研制国内第一台自主技术炼焦炉。 主要生产煤气、焦炭和煤化工产品 20 多种,焦炭年产量超过 200 万吨,出口量年达百万吨以上。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反映了当时国家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历程。
2006 年为适应北京市能源结构调整、落实奥运行动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停产程序。2018年,北京焦化厂历史建筑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对于研究北京乃至全国的工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列入”第七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
现在,这里,规划成北焦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园区内整体规划上,以“一轴一环、多点多脉”作为规划结构。将工业焦化炉、炼焦塔、传输带等工业遗存作为大地景观小品。
正在建设中,都被围挡起来,2021年12月,还能“溜”进去,现在,各“口儿”都有人看着,不能进入!
北京焦化厂废弃后的工业遗迹,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视觉景观,废弃的工业建筑转型为艺术区,它的独特魅力十足,适合拍照,“范儿”足足的!!!
现在的主要建筑遗存有:办公楼、厂房、炼焦炉、运输铁路、皮带运输通廊、管线、烟囱、冷却塔、工业设备等,这些建筑设施,见证了当时北焦厂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

焦化厂的质检楼,见证了焦化厂的生产质检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座三层小楼,跟我们单位那个年代建的办公楼一模一样。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炼焦炉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炼焦工业和城市煤气事业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其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焦化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很多个面积巨大的厂房,遗留了很多工业设备,可窥见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世纪之门,颇有纪念意义!

一个人在厂区里“转”,还真有点儿“怕怕”的。等以后开园了一定再来仔细探秘。





地铁7号线设有焦化厂站,运行间隔最长6分钟,人不是很多。

焦化厂站有a、b、c、d四个出口,通常都开放。建议走C口出,上来分两条路,南边的祈安街是大路,肯定进不去的。要走北边这条。网上有描述进焦化厂的办法,很详细。但,一定注意安全!

地铁站C口出,眼前是一片工地,沿着蓝色彩钢板一直往前走,右侧就是有人值守的入口,我们可以往左走,走到头的右手边是一道不算高的钢板铁架处,翻过后一直往前走,再翻过一个钢板就可以来到施工区,此时就能进入焦化厂遗址。
不知道现在是否也“行不通”啦!我决定等遗址公园开放了再来!
到焦化厂也有多路公交车,348、457、486、561、637、638等。公交站在化工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