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线路值得一游(之二)
——景德镇、望仙谷、婺源、徽州古城
平凡
(2025.4.19—26)
14:00又出发,去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途径九江市濂溪区,一路左边是庐山余脉浅山丘,右边是一片平原绿地,居民房均为四面倒水的两三层红顶白壁的别墅,基本属于村庄式聚居点。过鄱阳湖大桥,雁列山一、二号隧道,再过湖口县、都昌县、鄱阳县。车上导游介绍了景德镇的来历和四大名瓷。
景德镇原来不景德镇,这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这里设镇于始于东晋,史称“昌南”镇,后改名“新平”镇,到了唐代又叫“浮梁”镇。因为北宋宋真宗赵恒登基(1004年)叫景德元年,这里的青花白瓷很好,被选为贡品,于是下诏改镇名为“景德”,宋真宗以年号赐名,这就是景德镇的由来。这里制陶业技术继续发展,元明清还设立官窑,任命陶官,使之有了很大创新,使他不但是中国的陶都,而且还远销东南亚、阿拉伯、非欧多地,郑和七下西洋就带了很多景德镇的陶瓷,特别是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这四大名瓷器,受到国内外的欢迎。
16:00到了景德镇。先听介绍,后参观手工作坊、展示厅。
青花瓷以釉下蓝色纹饰图案清新明丽、经久不衰、宁静雅致而闻名;玲珑瓷是以镂雕工艺打造亮孔,如繁星闪烁,极具美感;粉彩瓷是因珐琅瓷影响而创新的工艺瓷器;颜色釉瓷是以釉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烧制,使其呈现不同颜色的瓷器。这四大名瓷被誉为人造宝石。这是因为景德镇的四大名瓷,都是用该镇的高岭村的高岭土(呈白色或灰白色)纯手工制坯,经1300度的高温烧而成的。用差的原材料且低于400度烧制的陶瓷器具是不好的,会分解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制陶原料主要有六种:高岭土、瓷石、麻仓土、釉浆、敦子、钴土六种最好是前三种。
鉴别陶瓷的好不好:一是看白如雪,薄如翼;二是敲之,声如磬;三是用电筒或灯光照里面,如灯泡一样洁白透明。四是用手沾水摸其口,发出共鸣声,声如乐曲,会唱歌的瓷器,他人摸之有小震动感。
我们参加当天的宣传活动,还得到两个景德镇的珐琅瓷赠品饭碗,我们中有三四个人得到了这样的赠品,有一个得到更高级更多的名瓷餐具。接着,我们参观了景德镇的陶瓷展示厅,这里各种名瓷器太多太多,价格从十几元至千、上万元不等。我们游伴中,有几个买了陶瓷茶杯的。
16:40离开景德镇3A级景区,去万仙谷景区。途径景德镇市的浮梁区——江西上饶市婺源县、德兴市(县级市)这一路过来,车外平原绿水向后飞奔,车轮滚滚向前;车内,歌声嘹亮,《呼伦贝尔大草原》、《娥嫚》、《再见吧妈妈》、《北国之春》、《画你》、《山茶花》·····帅哥美女,一曲曲,一首首,歌声充溢整个车厢,不知不觉来到了上饶市华坛山镇,在一个叫“小胖厨”餐馆用过晚餐,19:50到了上饶市德兴市(县级市)的望仙乡,进了望仙谷景区。
我们是晚上进入的景区,这里是集赣民俗、山水人文、风味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它是香港九牛文旅公司花26亿打造的人工椭圆形景点,景点的三条峡谷构成“丫”字形状,长1200米,右进左出,上午9:30开门,晚上11:00闭景,一景是60米的挂壁瀑布,二景是清末民初的岩铺村庄,三景是白鹤岩有两层民俗11间房,全部用钢化玻璃做成,地毯拉开全是悬空的,四景是白鹤岩有三层悬岩栈道,下层是普通栈道二层是玻璃栈道,三层最高,是看全景的。整个景区以山水峡谷、村寺林田为基本底色,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山水、植被、悬岩、溪流,加以人为的灯光打造,使之交相辉映,呈现给人们美轮美奂的一幅仙境画面。
远远地望见“望仙谷”三个大字悬在远处的高空。
峡谷间小桥横竖飞架,弯弯拐拐,桥下流水潺潺,桥身两侧,上上下下,彩灯满布,整个村庄,三条峡谷,山高谷深,松竹摇曳,凉风习习,壁坡陡岩,悬崖中的村庄民俗,从山顶到谷底,彩灯四射。
站在沟谷的右边,张望两边山崖,看不到顶,望不到边,全是灯光点点,熠熠闪烁,一幅幅一片片,这才叫遥望瀑布挂前川,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景象。这就是麦积山似的挂壁民俗。
当我们从美食一条街折回来,站在谷底的左边,再望右边山坡一片,恰似西藏布达拉宫的夜晚灯光,“之”形的布局形状,宫殿高墙围抱,错落有致,非常美丽壮观。哦,我明白了,这就是上饶版的布达拉宫。左边90度的悬崖陡坡上的三层栈道民俗,三层栈道都归一个出口,不怕走错路。
22:20走出望仙谷景区。在附近分散住在几个民俗农家乐。
2025.4.21日7:05在民俗农家用过瘦肉蘑菇面早餐,就直奔安徽省的世界名山——黄山而去。
从德兴市望仙乡出发,在德兴境内上高速,道路两旁满山遍野的乔木,野白花点缀于绿树丛中,在婺源境内分路去黄山,途经婺源县城,建筑为青瓦白壁的小别墅形状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每家每户两边的山墙都是成“凸”字形状,很多两边还有两级阶梯,在当地叫马头墙,据了解,这是源于古代徽州山多,树木就多,房屋全是木质穿枓结构,墙壁都是木装板,说是徽州城有一家失火,就把整个徽州烧掉一大半,后来,就逐渐有了石头、砖砌墙,因此人们就把两边的山墙用砖石砌成马头墙,这样能有效阻断火源。马头墙这个建筑特点能防火,正因如此,此建筑在徽州及周边地区沿袭至今,如今也成为这一地区建筑的一大亮点。
我想,两边山墙高出房顶一米五左右,也多少能防止风吹翻小青瓦吧。
上饶:是上等富饶之意。这一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是朱熹、詹天佑、方志敏等很多名人的故乡,辛弃疾也曾长期居住于此。
婺源的坟山外观成葫芦状,也呈扑放的草帽形,就是上边一个草帽,下边吊一个小凹坑,草帽的大盘与山坡在一个平面上,中间凸出的帽顶就是葬人的吧,两三步梯子下凹坑,估计是方便后人依次去祭拜吧,也许是逝者为大在上,后辈在下的讲究吧?到底还有什么道理,不得而知。
9:40进入黄山市的休宁县,这里大雾弥漫山腰,在休宁服务休息20分钟,了解到休宁县称为“状元县,”据统计从南宋嘉定年间到清乾隆年间,共走出了19位文武状元,以吴潜、毕沅为代表的官至左丞相、湖广总督。这些状元们不但在学术有卓越成就,而且在其他领域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这些与休宁县历来重视教育、地理环境,家风家教传承密不可分。
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有两个历史名城,一个是安庆,一个是徽州,后来就把这两个城市名的前一个字各取一个字来命名省名,叫“安徽”,这也平衡了两个城市的级别。
省城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名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区而得名。原来是一个小城市,据说毛主席来此考察,觉得这里地处平原中心,拍板省城就定于合肥,它由原来只有5万多人的小城,发展到如今常住人口拥有700多万人的城市。
11:05到了黄山南鹿脚下的汤口镇,用过午餐,11:50到索道口,准备坐索道上黄山,但由于天下大雨,山上电闪雷鸣,为了安全,景区关闭,我们在此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天气好转,经请示金瑞旅行社同意,决定改行程为参观婺源宏村和徽州古城。
14:05冒雨到了宏村景区。
宏村,安徽黟县宏村镇下的村庄,始建于南宋年间(1131—1162年),从高处看宏村,就如一条耕田的青牛斜卧于山前溪边,人们称它“牛形村”。宏村北面有雷岗山为牛头,北侧的两棵古树为牛角,民居房屋为牛身,水圳为牛肠,人工月沼塘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河溪上架设的四座桥梁为牛脚,处于山环水抱的中心地带。房屋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徽式古建筑,白墙青瓦,马头墙排列工整,檐角上翘,总体讲究自然和谐、协调统一。如今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有140多座。宏村街坊巷弄,纵横交错,建筑雕刻,内外装饰具有徽派文化特色,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我们跟随陈导主要看了:月沼、私塾、承志堂、水圳、乐叙堂(明代的汪家祠堂)、古树、南湖七个景点。这里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5A级景区,中国传统村落。
走进宏村,雨越下越大,平地起水,把脚安过了,我们尽管买了雨衣、防水鞋套,还打了雨伞,仍然无济于事,走出来鞋裤几乎全湿透了,但雨也逐渐小了。
在参观中,我们一边拍照,陈导一边讲解:这里80%的人都姓汪,从宋朝迁此定居,其中有一个明永历年间叫汪思齐的人物,学识渊博,官至仕郎,对建筑、水利、地理、堪舆之说精通,为建月沼筹划运作,是宏村历史重量级人物,即便如此,他还三次请了当地高人,遍巡龙脉,查勘地形,规划建议,修建月沼、南湖;胡重,汪思齐妻,自幼饱读诗书,为建月沼、水圳等水利、消防设施出力颇多,使北边雷岗山高处的水顺地势引入牛形村水圳,从而解决村民的用水和消防问题,最后流入南湖,再回到溪河,是宏村历史的巾帼人物。这是乐叙堂的挂牌上八个人物介绍中的两个。挂牌摘自汪氏宗谱。
我看那汪氏祠堂、承志堂等几幢古建筑,这里的雕刻艺术,令人兴奋不已。
承志堂是其中一幢大型宏伟精美的民居,被誉为“民间故宫”、“古民居建筑博物馆”;这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个;整幢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书房、马房、保票房、鱼塘、水井、池塘,样样俱全。
房内屋外,木雕石雕砖雕,三项雕刻艺术令人惊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仔细看,房内梁壁门窗上,平板镂空木雕,比比皆是,精美绝伦,取材非常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兽鸟,游鱼百虫,云头闪电,建筑回纹,宝物文字,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等,图案生动,活灵活现,婉转流动,琳琅满目,每一幅图案都是一个典故,或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或极具欣赏价值。石雕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古纹饰、书法,以浮雕镂雕呈现出来。砖雕则为烧制雕,绘图刻雕,呈现远近,层次分明。
由于雨和时间关系如南湖书院、德义堂、敬德堂、敬修堂、树人堂、桃园居、彩绘壁画等都没有去观望。
16:40回到车上,赶往徽州古城,18:30到了古城。
徽州古城是一个免费的景区,走过长长的新安江公路桥,由于暴雨使江水猛涨,新安江河面显得宽阔,水流湍急。新安江的源头就在徽州各个山谷溪流。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占地面积近25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前221年),自唐代以来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个城市,形成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四个城门,还保留了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歙县从唐宋以来,建有400多座牌坊。
我们走进一道石城门,再走六七十米,又进一道石门,这时天就黑了,路灯亮了,陈导站在第二道门外指着两道城门讲:这两道门之间的空地,就叫瓮城,可容纳几千人,若敌人来了,假意打开第一道城门,放敌人进来,再把第一道门关掉,在城墙上就可射杀敌人,这就叫瓮中捉鳖。瓮城的作用就在于防御。
我们继续走到宽阔的大坝里,一层高很气派的龙饰四角上翘,六盏红灯笼吊起,中间四盏灯笼上“徽州府衙”四个字耀入眼帘。再右转弯,前面出现在眼前的就是高大的许国石坊。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越国公汪华在(公元617年)即迁于此;宋代府衙火毁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做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恢复府治。之后经过四次大修。此为2009年在原址上复修的徽州府衙,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看府衙气势雄伟,规模庞大,徽派气息浓厚。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常称“八脚牌楼”,立于十字街口。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许国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建立的石坊。该石坊不是普通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合围中国仅此一个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牌坊物证。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许国考取进士后官至吏部尚书,宋真宗批准他回家三个月建四柱牌坊,这在当时来讲,就已经是超规格了,结果他不但时间超了延至八个月,而且规格超四柱建成了八柱牌坊。他一回朝廷,就一头跪到宋朝皇帝面前说了实情,皇帝哈哈一笑,这一笑,算是不但不治他的罪,而且是批准了。因为许国主张并出谋参与决策在中国商人勾结缅甸军队的入侵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说明他也是皇帝的心腹之一。
由于天黑,加之鞋裤未干,大家留影后,转了一小段周围的老街,老街很窄,一层青瓦房,门面檐脊,灯光装饰,石板铺地,于19:18匆匆离开了古城。当然,还有些值得一睹的地方,就没去了。22:00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镇住宿。等待天气,明天准备登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