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自由行之三坊七巷

作者:w1z2m3 显示图片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由三个坊、七条巷组成,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许多传统的福州小吃。坐高铁从厦门到福州,安排好住宿(最好住在地铁站附近,方便你市内游),就去三坊七巷,开始夜游打卡模式。


在此吃过晚饭,经过达明美食街,徒步到南后街北口。


福船是美食街中间的摊位档口


看着这美食,一定会让你的胃发疯的。



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所谓三坊,指的是南后街左边的巷子,依次是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所谓七巷则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后街牌坊。有楹联。内联: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外联: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琉璃厂是闻名中外的古京城文化街,客寓榕城的清末举人王国瑞把福州南后街与之相媲美,可见南后街的盛况。





南后街上的网红打卡点,“爱心”树





文儒坊乡约碑。相当于现在的“村规民约”。


三坊七巷街区,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下图为一枚铜印章,反字能认出来不?“谁知五柳孤松阁,却住三坊七巷间”



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林觉民为推翻旧世界慷慨赴死,谢冰心为建造大爱屋而终生从文。林觉民为有牺牲而永生,时年24岁,谢冰心为有爱心而长寿,享年100岁。


为天下人谋永福



正屋,有楹联。内联:存忠孝心,立修齐志。外联: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林觉民不喜科举入仕,在童生试中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表达其决绝态度。积极参加反清革命,立志报国


林觉民参加同盟会,在进攻并焚烧两广总督府后,与清军交战中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林觉民遇难后,林家变卖家产离开这里。这个宅院由冰心的祖父购得,这里就成了冰心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小门墙壁上有“知之当乐,能忍自安”字样。


冰心纪念馆正室,有楹联。外联: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身是后凋松。内联:学如上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郎官巷名字的由来。有楹联:“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枌榆”,描绘了三坊七巷的文化氛围



这里有个林祥谦文化站,林祥谦何许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是1923年2月4日震撼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江岸地区总负责人。2月7日遭北洋军阀逮捕,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表现了林祥谦的坚定意志。 2009年9月14日,林祥谦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严复故居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尽管严复于此的居住时间不长,但仍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


大厅有几幅楹联。外联:起傍梅花读周易,就书新竹记离骚。墙壁上的楹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庾信文章老更成,谢安舟楫风还起。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几道,今福州市人,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吾宗之光: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这幅楹联表现严复的自信与坚持。他的意思是说,是王者为了兴业肯定会从他那里获得智慧,就算是圣人对我有意见,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看法。



楹联:尽黜才华见真性,总来辛苦为黎元




名家评价严复先生。



且凭诗酒勤春事,长共松杉斗岁寒。斗的繁体字“鬭”,同闘。






非遗项目:同利肉燕。


这些门面积攒着各自的与众不同和特色。




水榭戏台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东口北侧,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最初为郑姓商人的住宅,后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成为孙翼谋(清代布政使兼按察使,得左宗棠器重)家族的产业,并长期由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这座宅院逐渐扩大,成为全坊最大的宅院。


建筑艺术


主座大院,进深三间,有匾额“德并燕山”及“德赞坤元”。



水榭戏台,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在花厅内建水榭戏台,这在福州是独一无二的。戏台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体现了声学原理,使得在此观看戏剧演出时,水清、风清、音清。




黄巷。黄姓人聚集于此,而形成黄巷。这里有黄巷的标志性建筑----小黄楼,相传它是唐代文学家黄璞少年时期攻读的祖居旧屋。黄巷内还有一处外姓故居------郭柏荫故居。原来黄巷内建有衙门,后被郭姓人郭三阶购得,这个郭姓人五子皆登科第,称此宅为“五子登科宅”,这就是外姓人同一大帮同姓家族人生活在一起最好的生存之道,很牛。



小黄楼,门上有牌匾《较文讲艺之斋》,为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手迹。作品成交价860余万元。





安民巷名字由来:是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出示安民告示而得名。当年黄巢的部队进入福州,那些逃难到这里的衣冠士族的后代,自然惶惶不可终日。于是进城的黄巢部队就在所到之处,张帖布告,告诉大家不要惊慌,还是安居乐业。也许,最早看到布告的是在这个巷口,也许其他地方的布告后来都被揭掉了,人们就记住了这个巷口贴过安民告示,所以把巷子改名安民巷,以为纪念!



看看这个狮子的造型,应该有些年代了



塔巷,旧名修文巷,巷因曾建过育王木塔,所以称"塔巷"。有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



南后街牌坊北面楹联。内联: 文事重名区,记曾笔走他州,书藏旧肆;人情欢盛世,看又灯迎元夜,塔展中秋。外联:城开闽越,源溯昙山,听浩歌一路;凤翥江南,龙腾海左,驰俊彩九州 。


三坊七巷里有很多故事,需要慢慢品。著名的林则徐纪念馆就在附近,离南后街步行街南口不到200米,需要用时间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