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想法,利用周末在周边城市进行深度游,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阳。
安阳位于河南省北部,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是一座承载着三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名城,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6处之多。
安阳的建城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300年的商代晚期。盘庚迁殷后,这里成为商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甲骨文的发现更是将中国历史推进至三千年前。殷墟遗址出土的16万片甲骨、司母戊鼎等青铜重器,见证了商文明的璀璨。此后,历经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建都。文王演《周易》、西门豹治邺、岳飞精忠报国等典故皆源于此。郭沫若曾赋诗赞誉:“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道出了安阳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地位。
安阳还有一项福利,购买“安阳文旅一卡通”可以包含21个景区门票(曹操高陵、五龙洞、洹河峡谷风景区、珍珠泉、仙台山、刘家古庄园、双峰山雪花洞、瓦岗寨、殷墟、红旗渠游览区、太行大峡谷游览区、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万泉湖景区、天平山风景区、太行屋脊景区、黄华神苑景区、二帝陵、袁林、天宁寺)
上午处理完单位的杂事,T254次郑州站12点31分开,2点21分到安阳。
第一站是天宁寺。从安阳站下车步行可达。
天宁寺位于安阳古城西北隅,最显著特点就是文峰塔(天宁寺塔)罕见的上大下小的伞状形态。
天宁寺始建于隋代,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建筑主体为清乾隆年间重修。 成人门票20元。
天宁寺鸟瞰图(网上图片)。
山门也是检票处。
天宁寺布局中规中矩,山门内供奉的是哼哈二将。
穿过山门后第一座大殿就是天王殿。
天王殿左侧就是天宁寺塔。我先沿中轴线游览。
天王殿供奉的是弥勒佛。
两侧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
弥勒佛背后是韦陀菩萨。
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
殿中间有三尊释迦牟尼塑像称为“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
两侧为十八罗汉。
殿内壁画为佛教故事。
背后是观音菩萨。
大雄宝殿后应该是藏经楼,可能是历史的原因损毁后没有复建。
大雄宝殿左侧为寺庙办公的地方。
天宁寺塔又称文峰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清乾隆年间重修,砖木结构,密檐式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五层八面。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卜承塔身。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希望上天保佑天下安宁,曾下令在重要州府建设天宁寺。于是各地有新建天宁寺的、也有旧寺改名天宁寺的,目前全国天宁寺多达几十座,比较有名的有扬州天宁寺、常州天宁寺、衡水天宁寺等等。
安阳天宁寺始建于公元601年的隋朝, 迄今已有1420多年历史; 文峰塔(天宁寺塔)始建于952年的五代后周,迄今也有1070多年历史。 两者前后相差350多年,所以是先有寺后有塔。
401年至580年的南北朝时期,古相州治所设在邺城,历经180年。 580年属北齐的邺城被北周杨坚(后来的隋文帝)攻占,随后焚毁邺城,并下令将相州和邺县的治所及百姓迁至距邺城20公里的安阳,安阳由此成为州治所和县治所所在地, 称为新邺城。20年后即公元601年,天宁寺在新邺城诞生,成为设施齐全并且有官方背景的佛教寺院。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圆窗。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líng]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
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基上为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塔的正南门前有一平台,高约2米。登平台进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目前不能登塔)
天宁寺在1722年的清代乾隆年间,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塔时在塔门横额上题写了“文峰耸秀” 四字,天宁寺塔因此得名“文峰塔”。
出了天宁寺,沿文峰南路步行前往城隍庙。
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安阳是相州、魏州和魏郡的治所地。公元1115年的金代,安阳由相州升为彰德府,直至明清均未有改变,1300余年一直都是郡、州、府治所地。
很不巧,因大风天气,景点关闭。
旁边还有一个高阁寺也未开放。
我们的晚餐。
早上7点出门,从我们住宿的地方步行200米就是人民公园。
媳妇的广场舞跳起来。
我就进公园溜达一下。
桥旁这个不起眼的石狮也是大有来历。
早餐是极富安阳特色的扁粉菜+油饼。
扁粉菜,看似简单,实则内藏乾坤。以红薯粉条为主料,搭配上新鲜的青菜、豆腐和猪血,再佐以精心熬制的大骨头高汤,在大锅中炖煮至食材相互交融。
刚出锅的扁粉菜,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粉条晶莹剔透,爽滑而富有弹性,吸满了浓郁的汤汁。青菜鲜嫩翠绿,为整道菜增添了一份清新。豆腐软嫩,猪血细腻,两者在口中交织出别样的口感。
吃完早餐,公交车去殷墟。
殷墟是5A级景点,包括三个部分殷墟博物馆、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两者间相距5公里,景区内有免费摆渡车,半个小时一班,凭门票上车。
这一大片草坪叫殷墟遗址公园。
殷墟博物馆新馆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馆,原馆在殷墟宫殿遗址。
博物馆匾额上的三个字,均为甲骨文,为“大邑商”,这里需要单独购票,所以我们没有游览。
一卡通包括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遗址距离博物馆1公里,隔洹河相望。
19世纪末,安阳小屯村民常在耕作中挖到碎骨片。因传闻碎骨即所谓的龙骨,“龙骨”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掘出售卖至中药铺。1899年,清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鹤年堂买药时偶然发现“龙骨”上的刻画符号似古代文字,意识到此为珍贵文物,开始大量收购并研究,成为首位系统收藏、鉴定甲骨文的学者。
王懿荣去世后,其收藏的甲骨由好友刘鹗(《老残游记》作者)继承。刘鹗整理出版了第一部甲骨文著录《铁云藏龟》,首次公开甲骨文资料,引发学界关注。
殷墟遗址最大的考古成j就是:出土了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最大最重的青铜方鼎——司母戊鼎,最早的女性将军墓——妇好墓,还有最早的车马坑。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风尘仆仆地来到殷墟遗址视察。在殷墟遗址,习近平总书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洹河南岸的小屯是商代后期宫殿宗庙的所在地,是殷商都城的中心,面积约5万平方米。从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在此进行考古发掘,挖掘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已发掘的建筑基址有56座,分为甲、乙、丙三组,还发现了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在宫殿宗庙区附近,还散布着大量居民点、手工业作坊和墓葬。
殷墟出土了目前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原件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殷墟是商朝后期(前1300年~前1046年)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洹河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自盘庚由奄(山东曲阜)迁殷,历8代12王。
最早的车马坑展室。
这里发现了15座房屋地基,推断可能是宫殿性建筑。
甲骨文的福字,所以称天下第一福。
甲骨文碑廊。
甲骨文原文。
甲骨窖穴展室。
1936年6月12日在这个窖穴内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
经过研究,这部分甲骨文字大多为占卜内容。
甲骨文的寿字。
最早的女性将军墓——妇好墓。
入口。
妇好墓是殷墟考古史上唯一可与甲骨文联系起来并确定墓葬年代和墓主的一座殷代王室墓。
出了殷墟宫殿遗址,有景区车送王陵遗址,但还得等半小时。门口有出租车,和司机商量一下,100元送我们去曹操高陵,再把我们接回来送到文字博物馆。等我们跑到高陵,和昨天城隍庙一样,因为大风闭园,回到文字博物馆,也闭园,白跑了一趟。
调整计划下午去汤阴,游览羑里古城和岳飞庙。在文字博物馆门口坐安(阳)汤(阴)旅游专线,2元/人(旅游专线车半小时一趟,半点和整点从安阳东站始发,而且汽车站没有站牌,不是很方便)。我们正好赶上12点安阳东站始发的那趟车,所以还算顺利。
大约1小时车程,到达汤阴县城。
汤阴县有着“三圣之乡”的美誉,“武圣”岳飞诞生于这片土地,“文圣”周文王在此推演《周易》,还是“医圣”扁鹊庙均在此地。
羑里城又称文王庙,座北朝南,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 中国 历史上第一座国家监狱。后人在羑里城的遗址上建造了文王庙来纪念周文王,始创年代不可考,最早的庙宇只剩遗址,如今所看到的是明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重建。
进入羑里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文王铜像,他手握经卷,坚定而又从容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
铜像身后是一座青石牌坊,上面刻着“演易坊”三字,为明代石构建筑,虽有些残破,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但不失古朴简洁的风范。
牌坊后面是仪门。
仪门东西两侧各置一块巨碑。西侧巨碑上刻“周文王羑里城”六个大字,该碑原为指路碑,是明朝彰德府知府尚玑所题,立于明成化四年,即1468年。
东侧石碑就是著名的禹碑,相传,是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碑。
拾级而上,来到了周文王演易处,此门原为古羑里城的正门。
文王庙内古柏苍郁,碑石林立,历代统治者一直将周文王视为贤君的楷模,把他当作圣人一般顶礼膜拜,羑里城成了拜祭文王的胜地。
碑刻中包括嘉靖帝祭祀碑、乾隆御书诗碑、重修羑里祠碑记等。
山门。
山门中的龙马、神龟雕刻的栩栩如生,相传,伏羲氏曾见洛阳孟津县的黄河,有龙马负图浮出水面,称之为“河图”;大禹治水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文字,献给大禹,是为“洛书”。这就是“河图洛书”的由来。也有专家认为河图为宇宙星宿图,洛书为人体脉络图,前者讲宏观大势,后者讲微观奥妙,两幅神秘的图案成了华夏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其奥秘不为我等常人所能理解。
嘉靖帝朱厚熜南巡时曾路过汤阴祭祀周文王,立下祭祀碑以示纪念。
乾隆拜谒文王庙时诗兴大发,挥毫题诗,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座御书碑。
文王庙主殿是羑里城主要景观,现在所看到的是嘉靖二十一年重建,大殿前檐悬挂一副门匾,上书“万古臣纲”四个大字,两侧挂有一副楹联,上联是七年臣节敬能止,下联是万古天心文在兹。
进入大殿,抬头可见文王塑像,相貌魁奇,神态肃穆,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既是良臣的代表,又是仁君的典范,当然,历代统治者都会推举文王为做臣子的楷模。
大殿四周的壁画,完整地介绍了文王姬昌的一生。
文王名姬昌在位时励精图治,礼贤下士,注重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周的势力不断壮大,在各诸侯部落中 威信 愈来愈高,成了诸侯们的领袖,被商纣王所忌惮。纣王将82岁的文王囚禁在距离都城不远的羑里,方便监视,直到七年之后才重获自由。
这七年时间没有荒度,文王以超人的意志,将炼狱之地变成了他演绎非凡人生的起点,以耄耋之年将伏羲氏的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著就名垂青史的《周易》。出狱后90岁高龄的文王依然为灭商大业奔走着,就在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之时,文王与世长辞。他的儿子武王姬发伐纣,创立周朝,完成了父亲未竟的事业,尊父亲为文王。
演易台相传为文王演易之处,也是文王的囚禁之处,现有建筑为1993年在明遗迹上重建,部分台基,为明代甚至更早年代的遗材,文王拘而演周易,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励志的人生故事之一,姬昌被纣王在此囚禁了7年,他意志坚定,苦心钻研、最终,根据伏羲八卦推演出了64卦384爻。
羑里城的八卦阵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分别布有群英阵、连环阵、诱敌阵、将军阵、卧龙阵、长蛇阵、迷魂阵、十面埋伏阵八个阵势。
游客可以在阵中穿行。
终点是位于中心的凉亭。
出了羑里城,门口乘汤阴1路公交车,10分钟就到达岳飞庙。
全国的岳飞庙多达66家,其中 安阳 汤阴 县这座岳飞庙,和 杭州 西湖、 开封 朱仙镇的两座并称为“三大岳庙”。因为汤阴县为岳飞出生之地, 杭州为岳飞埋葬之地,朱仙镇为岳飞大破金兀术之地,因此在众多岳庙中脱颖而出,地位显赫。
岳飞被杀之后, 汤阴县的百姓在县城西南门外,修了一座小庙来纪念他。到了明景泰年间(1450年),在城内又重建了一座庙宇,经过历代增建,形成了如今这片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在岳庙街上步行几分钟,即可看到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被唤作精忠坊,牌坊正中央为明孝宗朱佑樘御赐的“宋岳忠武王庙”匾额。
这座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牌坊,飞檐尖耸,衔接巧妙,吻合严密,没用一颗钉子,却固若金汤。如今依旧神采奕奕地屹立在世人面前,远看有如群雁展翅,气势如虹,集力学、美学、建筑学之大成。两侧护坊壁上有“忠”、“孝”两个大字,十分醒目,简单两个字精准地总结了岳飞精神的内核。
岳飞庙,又名宋岳忠武王庙,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也是豫北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石阶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奸党铁跪像,两侧还有一副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左侧为宋义士隗顺像,两耳房为岳飞部卒牵马伺立像。
隗顺是大理寺狱卒,冒险掩埋了岳飞遗体,在岳飞被害21年后,冤案昭雪,朝廷寻访岳飞遗体,隗顺儿子禀报遗址,朝廷以礼改葬于西湖栖霞岭。
千古罪人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人跪在山门的对面,蔫头耷脑、垂头丧气的样子,千百年来接受人们的唾骂。
山门明柱上嵌有当代文学家魏巍撰书的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山门上悬挂着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等人书写的“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匾额,颇有气势。
在汤阴有一句老话,文王庙的树多,岳王庙的碑多,这些碑刻大体上分三种类型,一是修建庙宇碑,二是岳飞诗文碑,三是拜谒岳庙碑,是明清以来的文人志士,拜谒岳飞庙后题写的诗词歌赋。
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曰肃瞻,西曰觐光。
穿过御碑亭,便是岳飞庙的主殿。
石碑前还有一棵精忠柏,据说是建庙初期种植的已500余岁树龄,因此,柏朝南一面更为雄壮茂盛,故称精忠柏。
岳飞庙的正殿是一座五踩重翘重昂型制斗拱硬山式建筑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主殿内有岳飞塑像。正殿两侧厢房,是岳飞史迹陈列室,展示了岳飞及岳飞庙的相关历史资料。
大殿内岳飞正襟危坐,金盔、紫袍,威风凛凛,器宇轩昂。上方悬挂着岳飞的草书“还我河山”,岳飞一生的理想、信念都凝聚在这四个字上了,为这几个字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岳飞一生戎马倥偬,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其心可鉴日月,最终却引来杀身之祸。
大殿周围墙壁上,是一些历史典故壁画。
主殿后方便是寝殿。
“光昭日月”与“天地正气”都是文人歌颂岳飞常用的词汇。
殿内有岳飞墨迹为主的书法拓本,其中尽忠报国与还我河山八个字,是从岳飞的书法作品吊古战场文中集字而成。
寝殿两侧是配殿,有岳云祠、-岳珂祠、四子祠、张宪祠,东侧为岳云祠与岳珂祠,岳云祠内有岳云戎装塑像,壁间为其抗金征战绘画及生平事迹介绍,岳珂祠内有岳珂塑像,岳珂是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官至嘉兴府知府,曾上书朝廷,为祖父岳飞申冤。
精忠祠,内有岳母刺字组塑,靖康元年,岳飞从军时,母亲姚氏夫人用钢针,墨汁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勉励儿子,忠心不二,报效国家。
碑廊。
东部是一个私人展览馆,需要单独购票,我们就没有进去。
从岳飞庙出来,我们又原路返回安阳。
晚餐是烤鱼。
仓巷街位于安阳古城区中心,因位于原县衙粮仓门口,故得名仓门口街,后更名为仓巷街。
仓巷街全长528米,宽4.9米,明清时期为彰德府城商贾民居云集之地,建筑以明清、民国建筑风格为主,是安阳古城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安阳的“南锣鼓巷”之称。2018年,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可能不是旅游旺季,街上人气不旺。
后仓湖的夜景还不错,算是有点惊喜。
湖不大,我们沿着湖边栈道绕湖一周。
今天天气不错。
早餐还是一碗扁粉菜。
一卡通包括殷墟王陵遗址,昨天漏掉了,今天再去一次。先坐公交车到殷墟博物馆,再叫了网约车11元把我们送到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与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对,是商王的陵地和祭祀场所,也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面积达11.3公顷。王陵遗址共发现有12座王陵大墓和2500多座祭祀坑。王陵大墓多为“亚”、“中”“甲”字形大墓,这些大墓墓室宏大,形制壮阔。面积最大者达1,803平方米,深达15米。墓内椁室、棺木极尽奢华,随葬器物精美,殉人众多,显示出墓主人非凡的尊贵和威严。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并为以后中国历代王朝所效仿,逐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陵寝制度。
作为华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遗址,殷墟王陵遗址被国际专家、学者赞誉为“第二个古埃及”,其价值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媲美。
殷墟王陵最大的的看点就是——司毋戊鼎的出土地。
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所以被称为青铜时代第一鼎。
遗址东西长450米,南北宽250米,东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3公里,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的王陵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包括大墓5座,西区包括大墓8座(包括1座未完成的大墓)。
整个王陵区共发现有带墓道大墓13座和2000多座祭祀坑和陪葬墓,现在还在考古挖掘中。
目前只展出了几个墓室。
第一个展室是车马坑。
第二个是王陵墓葬展览馆。
第三个是M260大墓展室。
M260墓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处。
M260墓呈“甲”字形,墓道在墓室南部,呈坡状,墓室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墓室底有一腰坑,内有一人一大玉戈。在墓道填土内,有集中在一起的22个人头骨。墓室填土中有6个个体的人骨,椁室填土内有5个个体人骨。传说1939年该墓出土了司母戊大鼎,更显示出墓主人的尊贵。探讨该墓主人身份之迷,成为殷墟考古的重要目标之一。
展板上介绍古人制作青铜鼎的过程。
王陵遗址区还在继续挖掘中。
游览完王陵遗址,本来计划去袁林,再去文字博物馆,下午坐公交车去曹操高陵。考虑到曹操高陵比较远,公交车班次较少,害怕耽误时间,所以调整计划,从遗址打出租车(38元)到曹操高陵。
曹操高陵位于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
魏武挥鞭雕像。
因为曹操倡导薄葬,“不封不树”,所以高陵没有地面遗迹,所以陵墓规模较小。
根据考古挖掘,高陵并非“不封不树”,曾有地面建筑,但被有计划的毁坏。《晋书礼志》记载,魏文帝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高陵上殿屋皆毁坏”,“以从先帝俭德之志”。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才是重点,它详细介绍了曹操一生的文治武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2006年,西高穴村村民在村里发现一处盗洞,这一消息被正在固岸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得知。潘伟斌来到西高穴村实地调查,初步判断是东汉晚期王侯级别的大墓,但已遭盗墓贼洗劫。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此向上级单位提出了抢救性发掘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未获批复。2007年,西高穴大墓再次被盗,公安机关抓获了一批盗墓贼,从他们手中收缴了被盗的3块画像石残块,经过比对,刚好能够拼成一块,具备东汉画像石的特征。2008年1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西高穴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高陵出土陪葬品不仅数量少,而且没有大型青铜器、黄金等体现尊贵地位的贵重器物,也没有出土确定是曹操墓的直接证据。确定的依据来源于众多间接证据。
第一个证据:1998年,在西高穴村西发现了一块后赵官员鲁潜的墓志。鲁潜墓志中提到了曹操墓位置的关键信息——“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而高陵就在此位置。
鲁潜的墓志。
第二个证据: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和载有“魏武王”字样的小石牌。
历史上的“魏武王”只有三位。墓中出土的骨骸鉴定墓主人约六十岁。史料记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于洛阳,同年营建高陵,曹操去世时六十六岁。
通过墓葬出土文物,可以确定是东汉时期墓室,所以只有曹操符合条件。
最后一个证据:大墓是超越诸侯王的安葬规格的,随葬品也是其他诸侯王所不能享用的殊荣,也印证了曹操生前位在诸侯王之上的特殊地位。随葬品中除包括象征其权柄的刀、剑等兵器,还有文房四宝等,证明了墓主人不仅是军事统帅,还是文学家。这种文武兼具的特征,也符合曹操生前最主要的职业特征。
2008年至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县文化局等单位联合对西高穴大墓进行发掘清理,共发现两座墓葬,编号M1、M2。两墓相距40米。M1位于M2北部,盗扰严重,仅出土一把铁剑,推测为M2的附葬墓,M2即为此后认定的曹操墓。
高陵虽然经过多次盗扰,但还是出土了约400件文物,包括陶制明器、铁甲、铁剑、玉珠、刻铭石牌等。相比那些富丽堂皇的汉代诸侯王墓,这座同等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略显寒酸。陪葬器皿以陶器为主,即便是金银器也是比较小型的饰品,以往帝王陵墓常见的玉圭、玉璧,也为石圭、石璧所代替。而这正是曹操力行薄葬的佐证。
2006年高陵发现,2009年确认墓主人为曹操。2010年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高陵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曹操一生的文治武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
曹操推行薄葬,并身体力行,也是中国丧葬制度由两汉厚葬转入魏晋薄葬的一个重要分界点。魏晋以后,帝王陵墓皆承此制。
曹操在生前就对自己的身后事有过两次细致安排。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颁布了一条《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是曹操预感自己年寿将尽,提前安排了自己的丧葬事宜,选择西门豹祠西原上为自己的陵墓,并提出了“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薄葬要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临终之前,曹操又下了一封《遗令》,其中对丧葬要求如下:“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要求以随身所穿的衣着入葬,不得随葬金玉珍宝。
由于曹操选贤用能,人才纷纷投与门下。
曹操治军最有名的就是割发代首。
曹操的地位提升。
曹操还是东汉文学的开创者,建安风骨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风气。
曹操高陵大约游览1个半小时,景区门口打出租车(44元)到袁林。
袁林,亦称袁公林,为袁世凯墓地。
袁林照壁以北,经糙石桥、青白石桥,有一牌坊,绿琉璃瓦顶熠熠生辉,颇具帝王气象。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中一直遵从一个原则,皇帝的墓称为“陵”,圣人的墓称为“林”(只有文武圣人才能享用,关羽称关林,孔子称孔林)。
袁世凯当过83天的皇帝,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主张将他爹的陵墓命名为袁陵。但袁的生前好友徐世昌认为采用“袁陵”一称呼名不正言不顺,效仿孔林、关林,用“林”字避陵之名,行陵之实,方为上策,所以墓园仿 美国 第十八任总统辛普森·格兰特庐墓的形式加明清帝陵的格局修建,是我国陵墓建筑的一个创例,目前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袁世凯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是圣人但称“林”的墓。
为了给袁大总统修建万年之地,北洋政府还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专门成立了治丧筹办处来料理袁的丧事。袁林共耗资73万银元,政府拨款五十万,余下都是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捐款的。
明清皇陵常见的文武官石像生,在袁林融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色。除了普通的石虎、 石狮 、石马等石像生外,还有文武官石像生。
望柱。
石马。
石虎。
石狮。
武官。
文官。
徐世昌是袁世凯的至交兼军师,袁对其言听计从。称帝前徐世昌再三劝阻,见袁执迷不悟,就隐退了老家。
两年之后徐世昌重新出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的总统,来到竣工的袁林视察,亲笔为墓碑上题写了“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几个字,笔法苍劲有力,不愧是翰林出身。
袁林有个特点,所有门上都没有匾额。这也符合“窃国大盗”的历史定位,没人为他题字。
袁林建筑能基本保持完好,得益于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袁林,作出"把袁林保护好,作为反面教材"的重要指示。
正殿供奉的不是袁世凯的塑像,而是神位。
东、西配殿原为祭祀时官员的休息处,现在是袁世凯生平介绍展室。
结果,又
清咸丰九年,即1859年,袁世凯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大地主家里。生父没什么本事,花钱捐了个五品官,还把他过继给没儿子,却当了正儿八经正二品大官的弟弟。让袁世凯从此“一步登天”,跟着养父从小就开始了混官场的生涯。后又跟着另一个做到刑部侍郎的叔父,在李鸿章,左宗棠幕府频繁出入,历练经世。有了这些家族关系的打底,袁世凯立志学“万人敌”,立志“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1879年,20岁的袁世凯,两次高考落榜后,恼羞成怒,一把火把课本烧个精光,忿然道:“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 随即投军在养父结拜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手下,东渡朝鲜,平定叛乱。打仗时,23岁的袁世凯不怕死,第一个冲在前面,被朝鲜人称为英雄。不仅协助朝鲜训练新军,还击退妄想吞并朝鲜的日军,深受李鸿章器重。
甲午战争兵败,袁世凯回到国内。被光绪帝看中,让他督练新军,成为北洋新军的鼻祖,手下都是像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未来民国的大总统和大军阀们。
他的官职也从工部侍郎,山东巡抚,到后来取代李鸿章而成为新一代的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但,他却又卑鄙地告密维新变法,导致光绪帝被囚,谭嗣同被杀。虽然,他也做过一些好事,比如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联合张之洞,影响光绪帝废除科举制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手握重兵,与孙中山谈判,逼清帝溥仪退位,又一夜之间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且,还翻脸比翻书都快,转过身就通缉,捕杀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镇压二次革命。并且,在1915年12月56岁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竟然自己封赏自己,当上了皇帝。
孙中山和蔡锷唐继尧等革命党人,随即发起护国战争,武力讨袁。坐了83天皇帝后,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黯然下台。3个月后,气急败坏,忧愤成疾,患尿毒症而亡,终年57岁。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是民国之友,窃国大盗,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袁林以景仁堂为界,景仁堂前的牌坊、石像生、碑亭、配殿等皆与明清皇陵一脉相承,景仁堂之后则西洋风味十足。
墓冢前的大铁门为典型的西式风格,古 罗马 式的汉 白玉 石柱 充满古典的气息,圆形的墓冢借鉴了 美国 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的形制而建造。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但葬在安阳。
第一安阳是袁世凯发迹之地。1906年北洋陆军的秋操就在 安阳 举行,这是北洋军队规模最大的一次亮相,袁世凯把自己的老家底都搬了出来,结果大出风头。
第二由于袁世凯母亲刘氏是偏房,正房去世后才扶正。他的生母刘氏去世之后,袁世凯奉旨回乡葬母。袁的异母兄袁世敦大闹了一个月,坚持不让刘氏葬入祖坟。袁世凯虽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位极人臣,也被搞得颜面尽失。丧事办完之后,袁世凯就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回老家,因此他将墓地选在了安阳 。
出了袁林,吃了一碗刀削面当做午餐。
还是叫了出租车直接去安阳东站,回家了!
1、距离最远的是曹操的高陵,高铁站58路公交车直达,单趟车程大约80分钟。
2、岳王庙和羑里城在汤阴,安汤旅游专线车可达,半小时一班。
3、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两者间相距5公里,景区内有免费摆渡车,半个小时一班,凭门票上车。殷墟博物馆需要单独购票,但可以预约夜场票,17点30分就可以入场,而且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