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师风采-----探访傅雷故居

作者:快乐旅程 显示图片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2]傅雷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曾翻译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等名著33部、500余万字,还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之初,受到巨大迫害。1966年9月3日凌晨,愤而离世,夫人朱梅馥亦自缢身亡。他的全部译作,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一位学跨中西,现代文学史上中西方交流的先行者。透过他的生平,你会深刻理解到时代命运对个体命运的塑造力。

傅雷故居位于上海市航头镇王楼村688号,这里保留了清道光年间傅雷祖父傅炳清所建的宅邸,历经百年风雨,如今仍保留着晚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傅雷故居于2019年7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故居为明代始建,清末重建,坐北朝南。占地约1500平方米,共有房36间,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的出生地。
傅雷故居为典型浦东传统民居,砖木结构建筑风格,其外表庄重朴实,内部空间布局紧凑,院落划分私密安静,砖墙门洞相联通,建筑内部梁枋雕花清晰可见,体现了浦东传统居民类建筑的“恬静舒适、曲径悠然、外显庄重、内隐繁华”的格调,是研究当地晚清时期地方民居建造技术和手法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故居内部以傅雷年谱展、成就展、家风家教展和故居修缮展为主要展出内容,并设有傅雷影像资料、有声朗读、讲解二维码,还特别录制了抖音短视频讲解傅雷故事,满足游客全方位了解傅雷感受傅雷文化和精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