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普贤菩萨的道场,素有“峨眉天下秀”“震旦第一山”的美誉。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
追溯峨眉山历史,东汉时期便已开启寺庙修建,由此奠定其佛教圣地之基。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峨眉山的寺庙不断扩建,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峨眉山山体呈南北走向,绵延23千米,占地面积约达110平方千米。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
峨眉山名字由来
1、山形说
最权威的记载出自《峨眉郡志》:“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形容峨眉山轮廓如女子秀美的眉毛,这一说法被广泛采纳。现代地理描述也提到其山体南北绵延105公里,主峰金顶与次峰形成起伏的线条,印证了这一特征。
2、水文地理说
近代学者赵熙提出,峨眉山位于古称“涐水”的大渡河畔,“眉”通“湄”(水边),故原名“涐眉山”,后演变为“峨眉”。晋代《华阳国志·蜀志》中“峨眉为城廓”的记载,佐证其名早见于西周。
3、两山对峙说
有观点认为因大峨山与二峨山相对而立得名,但缺乏直接史料支持。
4、神话附会
民间传说称天神将山雕刻成绣花女的眉毛形状,此说法文学色彩浓厚,见于低权威性来源。
峨眉山门票及
登山路线
1、休闲一日游——大巴加缆车直达金顶,比较节省体力 休闲的方式(在接引殿前也是有猴子出没的)
线路:景区大巴直达雷洞坪→步行30分钟→接引殿→金顶索道→金顶
2、全山二日游——包含低山区域+中山区域+高山区域
路线: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九十九道拐→仙峰寺→洗象池→雷洞坪→金顶
金顶返程——客车直达山门
基本是一个常规区域的全景游了,据说一个峨眉山相当于三个泰山的,可以一早出发连上一个夜爬高山区,最后在金顶看日出。比较挑战自我的方式
或者是在洗象池或者任何一处寺庙都可以挂到住宿的,修整一晚之后第二天继续登顶
3、半山二日游——从中山区域的五显岗or清音阁出发,绕过峨眉山的低山区域,性价比较高
线路:五显岗→清音阁→一线天→万年寺→洗象池→雷洞坪→金顶
一般也是需要再山中修整一晚的,而且低山区域对于爬山体验感不是太高
我的行程
我的计划一日一夜行程:由于时间有限,而且之后还有行程,这次就不体验全山的爬山活动了,我的计划行程简答就是直达金顶然后全程下行
DAY 1
1、乐山大佛——中午到苏稽古镇吃跷脚牛肉——下午601路直达峨眉山游客中心(赶在下午四点之前,要不就赶不上最后一班去雷洞坪的观光车了)
2、雷洞坪—步行上—接引殿—步行上—太子坪(寺庙住宿)—步行上—金顶+云海(日落)—回太子坪住
DAY2
1、—步行上—金顶+万佛顶(日出)—缆车下—接引殿—雷洞坪
2、步行下—洗象池—九十九—清音阁—报国寺—山门—返程
实际行程
DAY 1
1、大佛关闭没看到——大佛游船没买到票——大佛远观也只看到一个模糊的印象(与佛无缘呀)
2、苏稽古镇——镇上不太有特色,蛮镇都是翘脚牛肉的店,味道是不错的
3、下午三点前到达峨眉山游客中心——坐上三点去雷洞坪的观光车
4、五点左右到达雷洞坪——步行上接引殿(0.5h)——步行上太子坪(大概1.5-2h)
5、步行上金顶(日落+云海都没有)——返程太子坪(天已经完全黑了的,好在路上还是有一些路灯的)——太子坪住宿(挂单通铺体验)
DAY2
1、早六点半——步行上金顶(日出没看到)
2、九点缆车——接引殿——步行下——雷洞坪
3、观光车——五显岗/清音阁——一线天——猴区
4、清音阁——广福寺——龙升岗——中锋寺——圣水阁——伏虎寺
5、7路——马路桥美食街——步行——峨眉山站
——————下一站、都江堰
峨眉山个人感觉
1、外部交通
外部交通很是方便,可以高铁直达峨眉山站;从乐山出发的话也可以,601路直达峨眉山游客中心
从乐山高铁到峨眉山站十几分钟,但是需要倒车前往峨眉山游客中心,再乘坐观光车;或者倒车直达报国寺登山点。。。601线路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可以直达峨眉山客运站
2、山上交通
全山往返观光车票:高铁/报国/黄湾—雷洞坪(全山观光车)90元/人
单程需要二小时,全程山路绕来绕去的,整体海拔跨度是很大的,容易出现高反和晕车的情况,下山的时候坐车都坐饿了
半山往返观光车票1:高铁/报国/黄湾—五显岗/万年寺40元/人
半山往返观光车票2:雷洞坪—五显岗/万年寺40元/人 单程需要一小时半左右
淡季时候平均半小时一班车,或者是需要人满发车,错过一班车整体行程就都是要修改的了
3、山上餐饮:山上各处的小吃摊位和各个寺庙(大部分)都是有斋饭提供的,越到山顶价格越高的。。。这次准备的干粮比较充足
4、山上住宿
主要住宿区域有山脚下、零公里、清音阁等等,另外各个寺庙及周边都是可以挂单或者住宿的
最高处金顶也是有好几处的酒店住宿,价格偏贵
离金顶不远,且最具性价比和体验感应该是 太子坪的寺庙挂单了
5、峨眉山猴
出没地点:高山区域雷洞坪到接引殿的路上;中山区域清音阁猴区;中山区域洗象池
其中峨眉山网暴的四大金刚都是要在洗象池看的,其他地方的猴子感觉不是那么流氓的说
6、高山积雪
淡季时候从高山区雷洞坪开始就已经有积雪和积冰了
从雷洞坪到接引殿(购物街)道路积雪大部分都是清理后的状态,步行相对容易的
从接引殿到金顶前的登山线路,已经是大面积被积雪积冰覆盖的状态,部分区域积雪已经超过护栏了,个人感觉还是很危险的
从雷洞坪下行去洗象池路上也是被积雪覆盖的状态。出于安全考虑,原计划的不行下山的最后直接观光车下山了
7、峨眉金顶
日出、日落、云海、佛光等等都是要看佛缘和运气的,这次上了两次金顶也是日出和日落都没见到的,不过好在十方普贤像还是得见阵容了的
8、爬山的话,个人感觉是可以忽略低山区域的,爬山体验感不是太高,这次是冲着要去峨眉派偷学点武功才走了低山区域的
9、登山装备
登山杖——必须的装备了,最少也要准备一根,既能节省体力也有打猴棒的作用
冰爪——淡季徒步登山,还是挺需要准备一付的,最好是全金属材料,胶皮的不好用。对于攀爬积雪路段是很有作用的,不好的地方就是冰爪不能上飞机
干粮饮水——适量就好。山上各处都是有售卖食品的小店和可以提供素斋的寺庙
10、据说峨眉山相当于三个泰山,路上偶遇推荐我去试试瓦屋山,据说是相当于三个峨眉山。。。想想还是先算了吧
峨眉山市,1998年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乐山通往峨眉山市的入口处,矗立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马踏飞燕”雕塑,宣传有点不到位。
大佛禅院山门东开,十大殿十一个天井,由东向西井然有序。大光明楼药师殿坐南朝北,面向市区佛光南路,为大佛禅院引门,明清式城楼建筑,是禅院的北面入口。禅院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之一。大佛禅院坐西向东,整体布局分为三大功能区域:北面(临市区)是佛教朝拜区,即宗教仪式空间,中部是佛教园林文化共享区,南面为佛教院校教育区,即四川佛学院。
跟团游的购物点之一
“天下名山”牌坊是峨眉山的山门,于1993年4月重建。正面“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坊的左侧有大小自然石三块,大的足有5米多高,上刻“峨眉山”三字,系宋苏东坡书。
牌坊高17.8米,宽22米,四列三跨,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
牌坊两侧,古榕相衬,雄伟壮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葱郁,如仪仗队恭迎佳宾。从这里向纵深望去,萝峰岭、虎头山,层层叠翠,祥云缭绕。
————————————车游
601路公交终点站
上山观光车的起点/终点站,周边小吃和住宿也是不少,停车位不是很多
离着报国寺登山口比较近的
602路公交终点站
观光车的第二站,周边是个很大的停车场,周边的住宿和餐饮条件要相对好一点
从这里开始就要开始进山了
离着报国寺登山口较远,爬山的话还是在客运站那边下方便一点
高山区以金顶和万佛顶为主,可以观赏云海、日出和佛光等自然奇观。
从雷洞坪开始已经是高山区域了,已经是雪上的状态了
雷洞坪,是峨眉山景点之一,位于连望坡上,海拔2430米,古名雷神殿,据载为汉时开建,一楼正中供弥勒像一尊,造型古朴庄重,寺右有一亭,亭前石埤,篆书刻“雷洞亭”三字。雷洞坪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相传岩下有七十二洞,有龙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乡民来这里求雨,往岩下投死猪死狗或妇人衣裤鞋袜,往往雷雨交作。
如果是乘坐观光车来到雷洞坪的话,一路上海拔跨度是很大的,加上山路绕来绕去
一路上很容易出现晕车或者是高反状态的
淡季在雷洞坪一下车就就已经是大雾和雪山交织的感觉了
雷洞坪到接引殿是必须步行的,有两条路线
一条是较远的登山路线,一条是较近的购物区路线
大多数游客来说都是会选择购物区的吧
雷洞坪购物这里也是有峨眉山猴群出没得,而且这个点位的猴子不会太凶狠
一路上都是有赶猴子的工作人员,避免猴子上路
接引殿侧,即为1988年新建的直达金顶的客运索道。全长2168米,它由海拔1540米的接引殿直达海拔3048米的卧云庵,人坐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纱。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
现在峨眉山高山区域
从接引殿到金顶的缆车是有两条的,交替运行
宋时名新店,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明初改建为接引庵,或称朝阳阁。周有“梳妆留月”、“仙床卧云”、“相台睹光”、“神灯夕照”等古八景之胜。接引殿建筑布局坐东朝西,四合院布局,三重殿宇,由前殿(弥勒殿)、中殿(大雄宝殿)、后殿(弥陀宝殿)组成。建筑主体属全框架水泥砖石仿古结构,歇山式屋顶,琉璃瓦屋面,素面砖石台基,如意踏道多级,坐三级平台,前后高差25米。
从峨眉山的接引殿到金顶,步行通常需要约2小时。这是一条经典的徒步路线,适合体力较好的游客。
接引殿到金顶的徒步路线以楼梯为主,沿途可以欣赏到峨眉山的自然风光和寺庙建筑。
如果选择乘坐索道,从接引殿到金顶仅需5分钟,但会错过徒步的体验。
淡季时候这条徒步线路的积雪和积冰都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最高的地方已经要超过旁边的护栏了,上行爬的其实是蛮有感觉的
下行就是比较危险的了
其中半程的太子坪是最后一处可以挂单住宿的寺庙
上坡不远,还有一观音岩,岩上巨石很像一座方台。传说万历皇帝的母亲朝山至此,见金顶将到,心中大喜,便在这里梳妆打扮,整洁衣冠,故名“梳妆台”,每当朗月高照妆台,清辉遍洒林间,给人遐想神思,所以又叫“梳妆留月”,是这里的一大景致。
上太子坪的道路俗称七里坡,超左右藤蔓中有一巨石如刀砍斧劈,石上有苔藓天然长成的“第一山”三个大字,随阴睛变化,时隐时现,有时三字皆现,有时只现一、二字,传说三字皆现,当年定是五谷丰登,充满神幻色彩,故名“一山兆瑞”。
太子坪原名万行庵,明代古智禅师开建,清顺治中闻达禅师重建。传说寺因供奉明神宗朱翊钧之子常洛塑像,故名太子坪。寺前岩下,有石如象,名“象王石”,传说是普贤坐像的化身。
从峨眉山太子坪上行不远,即见两块巨石,两块石的中央平整如刀削斧劈,状若城堡大门,形成一条笔直的一米宽的石巷道,此石名“天门石”。按佛教的传说,当年普贤菩萨路过这里,见巨石挡道,便命灵祖菩萨开道。灵祖菩萨念动真言,同时用神斧一砍,在石的中央砍出一条巷道,普贤便骑大象从中穿过,上到金顶。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都是要看佛缘的。。。上了金顶两次都是没见到的
淡季在金顶周边开放的美食区域不是很多,但是吃饭也是没有问题的
据说是可以在金顶附近的24小时餐饮里面蹭一下住宿的
佛经中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
华藏世界是一切世界的总称,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袈裟幢世界、胜莲花世界等,从相上讲是华藏世界,从性上讲是一真法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华藏世界就是虚空界、法界的代名词,虚空界、法界有多大,华藏世界就有多大。
峨眉山金顶养怡山房,坐落于峨眉山顶部,紧邻金顶朝拜大道右侧,拥有绝佳的观景位置。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到十方普贤圣像的宏伟身姿。
算是离着金顶最近的一处住宿场所,也应该是峨眉山上价格最高的一处了吧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源自佛经中“四十八愿度众生”,意喻阿弥陀佛度脱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正面手持如意,骑六牙圣象;另一面结阿陀定印,表六道众生显得四智菩提之义。
在金顶卧云庵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摄身崖。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又叫睹光台。
蒲公采药传说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峨眉山下的蒲公上山采药时,发现地上有两行状如莲花的新脚印,便循迹追踪至舍身崖边,看到一只五色光环从云中喷薄而出,还在镜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后经天竺高僧指点,得知是普贤菩萨显示佛相,欲把峨眉山作为道场。蒲公回来后在舍身崖边建起一座庙宇“普光殿” 。
祖师化缘
峨眉山的开山祖师为支付金顶修建匠人的工钱,从金顶的岩上跳下,在半岩中被野莲所救,卖莲所得刚好够工钱,此岩便被称为“舍身岩” 。
郭襄题偈
相传峨眉创派祖师郭襄女侠曾在崖上题偈“爱别离绝情,求不得舍身”,故而此处被称作“舍身崖” 。
华藏寺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峨眉山步行上金顶路上的最后一站住宿休息站了
相比较金顶来说,也是要便宜的很多的了
也是体验了一下类似寺庙挂单的住宿了
住宿条件确实不是太好就是了,房间主要是有楼上楼下两种,价格也是要相差一些的
这次入住的事楼下的房间,类似早年间的大通铺的住宿感觉,淡季晚上是很冷,盖了两床被子才好。
住宿的基本条件还是有的,可以充电有热水壶可以使用,卫生间位置有点远
最后体验感也是拉满了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能网上提前预定
淡季在金顶周边开放的美食区域不是很多,但是吃饭也是没有问题的
据说是可以在金顶附近的24小时餐饮里面蹭一下住宿的
佛经中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
华藏世界是一切世界的总称,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袈裟幢世界、胜莲花世界等,从相上讲是华藏世界,从性上讲是一真法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华藏世界就是虚空界、法界的代名词,虚空界、法界有多大,华藏世界就有多大。
可以轻敲三下,领一个苹果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源自佛经中“四十八愿度众生”,意喻阿弥陀佛度脱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正面手持如意,骑六牙圣象;另一面结阿陀定印,表六道众生显得四智菩提之义。
峨眉山华藏寺宝顶观音殿于2021年建成,包括观音殿主殿以及禅堂、僧伽寮房、念佛堂、钟鼓楼、五观堂等附属设施,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大雄宝殿殿门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宝殿”匾额,两侧有“愿王圣地”、“灵山一会”、“银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是1990年开光时隆莲、宽霖、真禅等赠。
华藏寺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银色世界是佛说的三千大干世界中最圆满的一个世界。
金色世界和银色世界同是佛菩萨的说法道场,是佛弟子悟道成佛的净土。为什么要将这银色世界的桂冠赠给峨眉山呢?这是因为绵绵如雪的云海,银光四溢的峨眉山月,长年呈现的圣洁雪景,被誉为玉树琼花的雾凇,以及横陈西天的贡嘎雪山,构成了一副天然画卷。站在金顶往东面看,银白色的云团静得像一簇簇松软的棉花,平平地铺在摄身崖下,形成了一片茫茫的银色世界!
银色世界是佛说的三千大干世界中最圆满的一个世界。
金色世界和银色世界同是佛菩萨的说法道场,是佛弟子悟道成佛的净土。为什么要将这银色世界的桂冠赠给峨眉山呢?这是因为绵绵如雪的云海,银光四溢的峨眉山月,长年呈现的圣洁雪景,被誉为玉树琼花的雾凇,以及横陈西天的贡嘎雪山,构成了一副天然画卷。站在金顶往东面看,银白色的云团静得像一簇簇松软的棉花,平平地铺在摄身崖下,形成了一片茫茫的银色世界!
金顶云海,雾气好大。。。。什么都没见到
万佛顶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海拔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万佛顶海拔3099米,顶上原有寺庙,名叫文殊庵,又名清凉庵、极乐堂,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光绪十一年重建,修藏经楼,收藏经书数千册。万佛顶、千佛顶、金顶三峰排列,从山下仰望,象是螓首,“螓首峨眉”之说就由此而来。
不开放——————
卧云庵,位于四川省峨眉山海拔三千零六十五米绝顶之处,因其位处摄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如卧云,故名。卧云庵现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
现存卧云庵已是清末建筑,建筑占地面积达一千六百平方米,为全木结构重楼(正殿为三重楼)悬山顶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由弥勒殿、观音殿、玉佛殿及厢房组成。庵内外匾联众多,其中「卧云庵」门匾和「地阔峨眉晚,山高岘首春」门联是著名画家吴作人墨宝。殿前旧有池名半月池,「深广不数丈,水日上渗,足饮千人。」故又有圣泉、观音水、井络泉等异称。当年还有「扪参历井」石坊立于池畔,张扬着圣泉的名声。殿后即是著名的小睹光台,是观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金顶四大奇观的好去处。
金顶索道位于峨眉山的高山区,连接接引殿和金顶,全长1164米,垂直高差508米。这条索道穿越云海,直达峨眉山最高峰,为游客提供了一条快速登顶的捷径。索道运行过程中,乘客可以俯瞰峨眉山的壮丽景色,感受"一览众山小"的震撼。
大索道:可载100人,全程约5分钟,旺季排队较长。
小索道:6人车厢,灵活性高,适合淡季或避开人流。
现在峨眉山高山区域
从接引殿到金顶的缆车是有两条的,交替运行
分为往复式(大索道)和循环式(小索道)
中山区以清音阁、万年寺等景点为主,是欣赏山水风光和体验徒步乐趣的绝佳区域
从高山区的雷洞坪有可以直达中山区域的观光车,到达五显岗和万年寺都是一个车,车程大概一小时
来到中山区域就已经没有雪了
五显岗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清幽静谧。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可以欣赏到迷人的山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自然风光,五显岗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这里曾是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留下了众多的寺庙和宫观。这些古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艺术才能。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领略到古老文化的魅力。
此外,五显岗还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这里有多条徒步线路可供选择,每条线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挑战。徒步穿越森林,攀登山峰,可以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成就感。
中山区域登山路线的起始点,这边是没有缆车乘坐的,中山缆车在万年寺那边
从五显岗到清音阁大部分是平道不需要攀登的,从清音阁开始就是需要登山了
开始徒步前往清音阁
路遇一个 峨眉派的分舵。。。可以简单参观一些
本质上还是一个购物点的
该湖四周被青翠的山峦和参天古木所环绕。清音平湖不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也是文化传说的承载地,相传是《白蛇传》中白蛇和青蛇斗法的地点,因此也被称作斗龙坝。湖泊所在的清音阁区域,以其清凉的气候条件,成为夏秋季节理想的避暑休闲度假地。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清音平湖依旧保持着温和的气候和翠绿的景色。
置身于其间,只听绿树浓荫处,鸣蝉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这里夏秋清凉,为避暑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寒风寒流相逼,仍然温适如画,翠色生烟。
还有更早的传说——相传,远古仙人天真皇人在峨眉山论道时,轩辕黄帝来此问道,途径金龟坝,突遇山洪暴涨,便点金龟为石,安然渡河。
诗碑亭为日本亭式建筑风格,是一座圆形草顶的凉亭,亭的正中悬挂一匾,上书“中日诗碑亭”几个大字。诗碑亭的两旁,各立方形石碑二块:一块刻有良宽大师的肖像及其生平简介,另一块刻着峨眉山下桥桩东流图和峨眉山下桥桩来由。
牛心石,位于峨眉山牛心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710米,距报国寺约15公里,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故名“牛心石”。
水穿桥而出,撞击牛心石后,浪花飞溅,恰如飞花碎玉,水声如雷,故有“黑白二水洗牛心”之说。亭下还有碑,乃明人所题“万古清音”四字。“双飞亭”柱悬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双桥清音是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的清音阁,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面对清音阁,展开的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卷,浓绿重彩,精工点染。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 中部,是丹檐红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
牛心亭的设计巧妙地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亭子的古朴风格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在亭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峨眉山的雄伟山势和秀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旧名“接王亭”,建于明初,因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来游峨眉山,山僧在此恭迎,故名接王亭。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山僧又在此迎接郭哈奇、海青等四位钦差,故接王亭保存至今。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 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为清音阁。此阁修在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
康熙游山摩崖石刻的地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镇峨眉山景区内。这个景点是峨眉山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康熙游山摩崖石刻是清朝康熙皇帝在游览峨眉山时所留下的题词。
康熙为寻出家的父亲顺治,微服出行到了峨眉,被沿途的男耕女织、秀美山川、袅袅梵音、超凡脱俗所感悟,欣书“忘尘虑”三字敕刻于岩上。大臣葛哈齐、头等侍卫海青、乾清门头侍卫五哥、兵部员外郎德其内等人奉旨降香峨眉山,赐经书、赏法器于清音阁接王亭
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有一年秋来成都公干,特到峨眉山祭拜老子,写下来:“菊散金风起,荷疏雨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纈高天,还似成都望,自见峨眉前”的诗句。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峨眉山之间故事,说是朱元璋小时候,为躲避凤阳饥荒,母亲带他投奔在峨眉山出家的舅舅宝昙和尚;后来朱元璋称帝封宝昙为国师,主持峨眉山佛事,奠定了明代峨眉山佛教鼎盛的基础。朱元璋亲撰律诗予以褒奖:“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峨眉山一线天,又名白云峡;位于在牛心岭下,从清音阁至一线天,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在江两岸迂回曲折;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极深处,有一峡谷,名白云峡,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差较大,感受强烈;进入峡谷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天一线,高200余米,宽约6米,最窄处仅3米,只容两人侧身而过,此景即为“一线天”。
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清音阁、一线天到洪椿坪之间,为一条狭长的幽谷,占地25 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生态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达300 多只。猴区内设栈道、亭子、索桥,斱便游客观猴、逗猴。
这个区域的猴子还是蛮乖的,,,像体验峨眉山老表还是要去洗象池的
去的时候猴子都是不会到游客的栈道上来的,只在远处求吃的,算是比较懂规矩的了
时间正好赶上工作人员投喂,食物是四大桶的玉米粒
开饭时间猴子的数量确实是要多了很多,像是捅了猴子窝一样,好几群猴子从山间赶路过来的,也是折合票价了
最后才发现的就是这餐的玉米粒应该就是基本的口粮饭了。。。大部分猴子都已经是不怎么去吃,都在找游客求吃的
黑龙江栈道是清音阁景区的一泉峡景观。它兼有峡谷雄秀幽曲之美,与泉水清凉纯净之妙。 这一景观位于黑龙江上白云峡内,距清音阁西面1公里。黑龙江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至清音阁,会白龙江流入峨眉河。在牛心岭下,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总是在江两岸萦回纡折。
一路返程——中山区游览告一段落先
低山区以报国寺、伏虎寺等寺庙为主,是游客感受佛教文化的好去处。
从清音阁走下山路先,前往低山区域一路下山。第一站就是广福寺
广福寺,位于牛心岭下、宝现溪侧。宋时建“牛心院”,后倾圮。明万历年间重建,取“广种福田”之意更名为“广福寺”。
寺内有观音、大雄二殿。20世纪末,居士捐赠观音、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四尊汉白玉造像,与原有的释伽牟尼玉佛,组成玉佛殿供奉,成为全山唯一以玉佛组成的殿堂。
徒步峨眉山的检票处,从这里开开始真正进入爬山阶段的吧
从升龙岗一进门就是一段很长的上坡路。。。。也是刚爬山的第一个下马威了吧
龙升岗门外 是有私人拉活的小车的,可以直达接送到山下的报国寺或者高铁站
如果只是爬山体验,感觉直接从龙升岗开始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中峰寺为峨眉山古刹之一。晋时为道教寺庙,称乾明观。北魏时明果和尚降伏蟒蛇有功,庙中道士承师学佛,遂改观为寺。
因地处白岩中峰之下,故名中峰寺。宋时中峰寺已是峨眉山著名禅林。清顺治甲申年毁于火,现存两幢木结构寺院, 现存两重寺院,前殿大部分为明代普贤阁,宋代遗物仅有石狮一对。 寺后山林中有一怪石,名为“雄黄石”,传为唐玄宗送雄黄于孙思邈之地。
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鳌头。峨眉派亦刚亦柔,一派玉树临风。据说在南宋时期,已经眉毛纯白的德源长老根据山猴动作,创编出一套猴拳。一直流传。
传说中 峨眉派的总坛了。。。。这次行程选择走一下低山区就是来看看峨眉派的
也是武术发源地之一了
中锋寺旁边也是有着峨眉山的演武场的
圣水阁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明称神水庵,因阁前有玉液泉而著名。现存三合小院,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泉出石下,清澈无比,终年不涸,俗称神水,
也是有食宿的寺庙之一
寺门有联:“圣水暗通阿耨润;智者远入玉泉清。”联中回答了阁名“圣水”的缘由。上联赞誉寺前池水流入佛说的智慧之海——阿耨达池之中;下联引用了流传山中的历史掌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者、隋代智者大师曾止锡于此,初饮池水,一勺入口,五内俱润,“此乃圣水也”。圣水之名缘此而起。后来智者回到湖北荆州的玉泉寺,竟致思饮成疾,龙女为之将水引至玉泉。故池边现存“神(圣)水通楚”一碑以志其故。
圣水阁到中锋寺的路程大部分都是车行路,这一段就没有徒步的意义了吧
门前有一座塔
相传为隋朝时期智者大师的衣钵塔
据说智者大师在峨眉山时
常常彻夜研究佛经,积劳成疾
孙思邈见状便在泉水池四周栽种了多种草药
泉水变得越来越碧绿清幽
而大师用了此水后身体舒坦
山民们闻讯后纷纷用水来治病
并将之奉为神泉
出了圣水阁。。。。继续开始下山之路
纯阳殿原名吕仙行洞,位于赤城峰下,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殿堂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重修。纯阳殿有两殿,第一殿药师殿,供药师佛,左右为日光、月光菩萨,均为铜质饰金,为清代文物;第二殿为大雄殿,供释迦牟尼佛,两旁有十八罗汉,另有左右各二龛,供普贤、地藏、观音、文殊,还有一尊韦驮。殿后荒草中,仍存有石碑二通,文字清晰可辨,反映了峨眉山原是佛道并存,而后佛法昌隆,羽士绝踪的历史。
雷音寺到纯阳殿之间的网红景点之一
其实就是一个小卖店旁边,由每一个游客的红牛饮料堆搭而成
这种现象源于徒步爱好者们在登山过程中需要补充体力,而红牛作为一种功能性饮料,因其快速补充能量的特性,成为许多人的首选。喝完后的红牛罐被集中堆积,逐渐形成了一面“墙”,成为峨眉山徒步路线上的一个独特景观。
雷音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玉女峰下解脱坡,距伏虎寺约二公里。明嘉靖年间白无暇太师所建,名为“观音堂”万历初年改为“雷音寺”。
清朝初期又更名为“解脱庵”。相传入山至此可解脱麈世烦恼,出山到此可解脱险阻,故名为“解脱庵。”光绪十年改建,并改寺名为“雷音寺”。
雷音寺现存一个院落,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门匾“雷音寺”及楹联为乐山李道照手书。
雷音寺坐落在高岗上,面临危崖,周围树木繁盛,环境幽雅。寺庙下方是解脱坡,坡下环绕着瑜伽河,而解脱桥横跨其上。在桥旁还有一个池塘,水清澈如镜,供游人净身沐浴,因此被称为"仙人会"。
这里开始就已经没有需要攀爬的山路了
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寺内有华严塔亭,中置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层,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塔体镌刻《华严经》文。
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就是在伏虎寺不远的位置。。。
可以直接乘坐一站公交直达到,报国寺站
或者直接坐公交车结束峨眉山之旅了
峨眉山麓峨山镇前,有座“马路桥”,桥不宏伟,但有着特殊的来历。据说是有唐朝的皇帝来这儿后才有这个名称。
所谓“马路桥”,当然离不开马。我国养马并非是从唐朝才有马养。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设有专职官吏选育繁殖马匹,马多,且优良。
这里地处景区交通要道,紧邻天下名山广场,汇聚了数百种最地道的美食。华灯初上,“峨眉味道”满街飘香,一直到深夜。乘坐7路公交从伏虎寺直达到马路桥
相比较峨眉山客运站不远的美食街来说。。。一公里之外的马路桥就要实惠的多了
正是峨眉山之旅结束之后,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去处
峨眉山站的站房采用多重层叠屋顶,充分吸取景区建筑的特质,与峨眉山势相呼应。屋檐的灵动起翘是峨眉飘逸的语言,厚重的基座是其厚重的外形,精致的木构杆件是其俊秀的内涵,并用不同层次的进深关系来表现峨眉的“神秘”
离着峨眉山景区最近的一个高铁站,往返成都很是方便
下一站————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