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顺德|游花市 览古寺 赏文物 吃早茶|交通景点详述

作者:Amy 显示图片

春节,想找个暖和的城市发呆。浅查了一下,发现广州年味足,有花市、有灯会、有烟花,有美食还不打烊,于是直接就定了广州的酒店及机票。

还是照例先介绍交通~


(上图中蓝色圆圈是景点较集中的区域,后面会详细说)

广州市主要有5个火车站:
1)广州站‌:地铁2、5号线直达。
2)广州东站‌:地铁1、3号线直达。
3)广州南站‌:车次最多,地铁2、7、22号线直达。
(上图中没有截取到,大约在大蓝圆圈中心以南直线距离15公里处)
4)广州白云站:站最新、最大,地铁8号线可达。
5)广州北站:距离市区较远,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地铁9号线直达。

广州市还有其他几个主要火车站,但距离市区景点较远,这里就不介绍了。

在广州市区以北约30公里处。


航站楼间交通:
有T1、T2两个航站楼,两航站楼间可以乘坐地铁(有时间限制)或乘坐穿梭巴士(24小时)往返,均免费。

到达与离开机场:
1)地铁3号线北延线:“机场南”站到达T1航站楼,“机场北”站到达T2航站楼。
2)公交线路、空港(机场)快线巴士、城际巴士等。
3)网约车上客点:T1航站楼,为P1停车场、P2停车场、P4停车楼东侧二层(东七区)、P4停车楼西侧一层;T2航站楼,为P8停车楼负一层J区、P8停车楼三层C区。
4)出租车上客点:T1航站楼,为A区A9号门外、B区原P5停车场内;T2航站楼,为GTC交通中心东上客点53号门外、GTC交通中心西上客点50号门外。

我们当时深夜到达,叫的网约车,网约车是有固定的上客点的,司机电话里说的是C区、是西区、是4区?我们确实听不太懂,加上对白云机场的结构不太了解(没有想到是个二层的停车楼,以为是出机场大楼后的路边排队停车的位置)(而且没想到停车楼被围在机场的“腹部”,一般觉得停车场应该在机场靠外的位置),后来说到在东区,我们又误以为是航站楼的东区,没以为是停车楼的东区,因此完全搞错了方向,好在最后在司机的耐心沟通下,终于上了车。

其实看懂了上面这张图,车停在哪里还是挺好找的。(另外,当我看到机场的平面图~嗯~就差两根长须子了~)

前一天是晚上9点多的航班,下班后直接奔向机场。
早上睡饱饱起床~今天“行花街”~


到广州,就要吃早茶。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茶楼,一进去,发现都是当地老人在吃,立刻觉得来对了。

在广州吃饭是不缺水的,每桌都有这样的茶具,自己烧水泡茶喝茶,一边喝一边吃,每顿吃完肚子里都是一半饭、一半水。
茶楼会收取每人几元的茶位费,按人数给茶叶包。我俩喝不了这么多水,每次基本都是泡一包,另一包拿回酒店泡。(发现酒店房间里会给足矿泉水,每天都会补满十多瓶,广州人这么爱喝茶吗,难怪吃饭的地方叫茶楼)


虾饺皇、凤翅酱蒸凤爪、脆皮酱汁膏、荔湾艇仔粥。(金点酒家)
别看茶点都是很小份,但是对于我俩,点四种就比较撑了,我觉得两人点三种应该量正好。

广州被称为“花城”,春节期间,每个区都会举办迎春花市,另外还有个水上花市。有的花市以展示、销售花卉为主,有的则是夹杂着售卖小商品和小手工艺品。
我们想在逛花市之后顺便游览其他景点,而广州的景点非常集中,基本都集中在了越秀、荔湾两个区,因此就选定了越秀、荔湾、以及隔江相望的海珠三个花市作为游玩备选。


时间上,各个花市开放时间各不同,但基本从腊月二十八开到除夕晚上或到初一凌晨(注意是初一凌晨,也就是初一是没有的),也有像水上花市这种在年前几天就结束了的。
上图表格是我总结的2025年的花市情况,具体信息是在微信公众号“广州本地宝”里面查询的,每年可能都会不太一样,大家现用现查吧。


我们只有一天时间逛花市,选择了越秀西湖花市(也就是越秀区的花市)(原以为越秀西湖花市肯定是在一个湖旁边,后来才发现这个西湖指的是“西湖路”)。
到了才知道,花市在北京路步行街这边,好大一片,横竖摆了好几条街~


据说,年桔、水仙、桃花是广州人春节摆设的三大传统名花。
上图、下图都是橘子,不知道广州人所说的“年桔”是指哪一种,“橘”“桔”寓意吉祥如意。


在广州,很多店家门口都会摆有很大盆的桔子树




可爱的小小的麦当劳摊位


有的摊位上还会有“花王”“某某品种的花王”的锦旗,看来每年越秀西湖花市还有花卉评选。
而且发现,猪笼草也很受欢迎。

我俩从花市一个扭身就进了“光明广场”,这是一个不大的商厦,乘扶梯下到负一层,就来到“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开放时间不确定,估计应该是和商场同步吧。免费,无需预约。


我是第一次见这种位于商场内部的遗址博物馆。
遗址发掘于2000年,展厅有当时考古挖掘现场的照片,看起来是建设商场地基时发现的遗址,之后在遗址之上建的光明广场。它是当时我国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构水闸遗址。


此水闸位于南越国都城西南部,兼具防洪防潮、排水、防御功能。既然是木构的,又是水闸,为何两千年不朽?原来是采用了垫层法,也就是用三种不同的土料进行人工换基,并用自重很轻的木质闸身巧妙地解决了地基稳固和防渗问题。

并且在此水闸遗址上还叠压有东汉、晋南朝和唐宋等时期的建筑、道路及水井等遗迹,尤其是水闸南部的木柱结构被推测为东汉时期的城墙基址。

光明广场(商场)旁边就是大佛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五层高的普觉楼,晚上亮灯时灯火通明才是好看。


本以为这大佛寺只有临街的普觉楼这一面,没想到从普觉楼两侧的小门进去,大雄宝殿深藏其后~



开放时间:7:30~21:30.
亮灯时间:冬天:18:30,春、秋:19:00,夏天:19:30。
免费,无需预约。


观音殿彩玉浮雕壁画长20米,由二十种玉石雕刻镶嵌而成。



从南门出来,才发现这里才是山门。

开放时间:8:00~17:00。逢初一、十五为7:30~17:00。免费,无需预约。
城隍庙是道教庙宇。道教使用的是拱手礼、作揖礼,和佛教的双手合十是不一样的。城隍庙的公众号里漫画形式介绍了拱手礼、作揖礼方法。




西汉南越王博物院分为两个展区,一个王宫展区,一个是王墓展区。
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离北京路步行街较近,展出的主要是遗址,文物展出较少,免费,不需要预约。
王墓展区位于解放北路867号,离越秀公园较近,以文物展出为主,需预约购票。


我们今天去的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就在都城隍庙旁边。东门进,西门出。
开放时间:9:00~17:3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延后半小时闭馆。
门票:免费,且不需预约,随到随进。
讲解:每天9:30有免费的讲解服务,限20人。



王宫展区有南越宫苑馆、南汉宫殿馆、宫殿遗址、造船遗址等,展出的都是遗址。陈列馆和古代水井馆暂停开放。


王宫展区以南越国宫殿遗址为核心,遗址叠压了自秦汉至民国共13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

广州景点非常集中,从北京路步行街到越秀公园这一片,估计就占到了市内热门景点的一半。


另外,五仙观以南约直线距离600米,就是石室圣心大教堂,上图没有截取到。
还有一些景点,我们本次没去,但是我也画了景点位置的图放于文章最后。

此时已是下午2点,天气温暖微凉,在街角吃了份肠粉和猪杂米线。



查了一下,从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到中山纪念堂,步行大约1.5公里,所用时间和乘坐公交地铁差不多,天气又好,于是溜溜哒哒步行来到中山纪念堂。

开放时间:公园开放:6:00—22:00;主体建筑开放:09:00—17:30(16:45停止售票)。(由于目前纪念堂仍然承接演出和会议,所以参观前还要关注公众号或官网的参观时间信息)
票价:进园免费,进入纪念堂主体建筑门票10元,不用提前预约,门口扫二维码或公众号购买门票即可。



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设计是中式为体,西式为用。外观为我国宋代宫殿建筑形制,以蓝色和红色为主调,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重檐歇山,高低错落,共分四层,层层飞檐出卷;内部则为西式的拜占庭式的穹隆顶,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隐蔽在墙壁间的巨柱,支撑着巨大的钢桁架,承托起八角琉璃瓦顶,形成大跨度空间。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在大空间建筑中的限制,又展现出中式建筑的瑰丽与庄严。


我被建筑外观吸引而来的,本想在外面看看就可以了,但是从窗户往里看,突然看到了“建筑形制“几个字,原来里面有关于建筑本身的介绍,因此立即购票进入参观。


进入之后,围绕中央礼堂,有三层(也许是四层)回廊围绕,墙面作为介绍展示区,一二层为孙中山先生生平及历史事件介绍,三层为建筑设计介绍(包括设计方案、建造过程、建筑细部、排水系统等,还有直观的结构模型和当时的设计效果图等)。


中山纪念堂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上图蓝图中注名“彦记建筑事务所”)。1925年开始提出筹建中山纪念堂的计划,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筑孙总理纪念堂委员会”,公开登报向海内外悬奖征求纪念堂纪念碑图案,经评定,吕彦直先生的设计图获首奖。1928年中山纪念堂工程动工兴建,经过三年半的施工,1931年中山纪念堂竣工。
终于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座建筑,原来与南京中山陵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之手。


进入礼堂,就被震惊住了,西式穹顶,中式围栏,西式琉璃,中式纹样,融合恰到好处,在灯光的映衬下,竟然有一些柔美与可爱。大堂高42.88米、南北纵深72.65米、东西宽63.32米,中间无一柱遮挡视线,构成的空间非常大,在当时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在此还赶上一场灯光秀,应该是春节特有的吧,因为音乐是《新春序曲》。


园中有一株350多岁的木棉王,栽种于1669年康熙年间,见证了广州市的历史,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木棉”。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这株木棉还没有开花。
木棉花,现为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台湾省高雄市的市花。四川攀枝花市,其城市名字就来自木棉的别称。

出了中山纪念堂北门,不远处就是三元宫。
三元宫是道教庙宇,建于公元319年(东晋大兴二年)。
开放时间:8:00~17:00,(初一、十五:7:00~17:00)。免费,无需预约。




越秀公园的主体是越秀山,山不高,但我们从进园那一刻起就开始上坡,然后不停上下坡。
这个公园是个综合性公园,有遗迹、有博物馆、有游乐区。主要景点有:五羊石像、中山纪念碑、明城墙、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仲元楼展区)、广州美术馆等。


公园没有门票,公园内博物馆、游乐项目单独收费。


明城墙。是广州保存的惟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


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我们到这里时已经五点多了,过了博物馆开放时间了,改日再来参观。(详见我第五天的行程)


越秀公园内有新春灯会,春节前后持续一个月,18:00~24:00,票价好像是40元。考虑再三没有进去,主要还是想回去吃晚饭,毕竟是除夕夜,怕饭馆打烊早。

我们住的地点比较偏,因此决定坐地铁回到酒店附近吃晚饭。回到酒店周边,竟然还有好几家店开着可以选择。


潮汕牛肉火锅,吊龙伴、匙柄、胸口油、手锤牛肉丸。

鞭炮声响了一夜,我们也是晚晚起床,快10点了,不知道今天该安排什么行程。大年初一,决定去和广州人一起凑凑热闹。

本来想去陈家祠,但看到网上照片~人超级多。于是想找个平替,我们住在大沙东站附近,地图显示不远处的“下沙”就有几个祠堂的,于是趁早晨去看看,还能顺便找个早茶吃,本还想着如果能遇见什么舞狮之类的表演岂不更好,结果一片安静。


门口几位老人聊着天,应该是广东话吧,我们一句都听不懂。我俩外面看看建筑,拍拍砖雕。


大宗祠旁边还有各家的宗祠,都姓张。
整理照片时发现,祠堂对联字头对应着祠堂名。比如这间“世贤张公祠”上下联第一字分别是世、贤;“先广张公祠”上下联第一字分别是先、广。


这个世贤张公祠大门两旁是“规门”“矩道”,再两侧是西衬祠和东衬祠。
其中西衬祠的墙上挂有“黄埔区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传统字画装裱)”的牌子。这间西衬祠名为“听彝精舍”,“听彝”是指教导后人要尊敬并听从祖训。
介绍说西衬祠是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陶瓦当,雕花封檐板,青砖石脚,两墀(chi二声)头有花卉砖雕。(可惜我没有拍西衬祠照片)


龙船脊。


博古脊。

走着走着就快到大沙地地铁站了,附近找了一家“大嘴”早茶。


春节期间没有横幅写的这个牛肉,我们就进到里面大厅吃了简单的早茶。特别旷的厅,特别大的屏幕重播着春晚,几桌老人吃着早茶。


陈皮牛肉球、蜜汁叉烧包、黑椒牛骨仔、水牛奶蛋挞。

来到广州,怎能不尝尝凉茶。
本以为凉茶是指特别苦的茶,再苦也应该是茶。喝了之后发现,是汤药,当茶喝的汤药。

路边看到间小小的凉茶店,非常多的种类,不知如何选择。老板让我伸出舌头,他看完很麻利的给我配了一瓶,祛湿的,趁热喝。拿在手里温热的,一瓶,一口气喝下去,喝了半瓶就快苦得喝不下了。还好随凉茶赠了两片陈皮,解苦。


后来发现当地人真的是当药房开药来买凉茶的。比如有人帮家里人买凉茶,老板嘱咐隔几小时喝第二瓶,真像大夫开药。比如小孩流鼻血,放学后爷爷带来配凉茶的。

现在再回看照片,瓶子上写着呢~“纯中药”。

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分别是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和海幢寺,均为广州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


光孝寺,门票5元,我们是在门口售票处买的票,公众号也可以购票。
开放时间:大约8:30~16:30.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最初由三国时期东吴官员的园囿改建而成,最初名为王园寺,后分成王园寺、制止寺两座寺庙。后经几度更名,于宋代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简称为“光孝寺”。它是岭南地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在中国佛教史及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天竺高僧智药三藏带来了一棵菩提树苗,植于寺内,是我国有记载以来最早移植的菩提树。


现在光孝寺中的建筑,有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建造的瘗发塔和大悲幢、南汉时的东西铁塔、宋朝时期的六祖殿,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详细请参看广州光孝寺公众号,里面对每个建筑都有详细说明)
(注释:瘗,yi四声,意为埋、葬)

顺着街往南走,不远处就是六榕寺。但是经过了光孝寺客流量的洗礼,看见六榕寺人也不少就不想进去了。


六榕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0—479)(但广州博物馆写寺始建于537年),自肇建之初至今,也已超过1500年了。初称宝庄严寺,也曾名为长寿寺、净慧寺。
1100年,苏东坡短居广州,每日到净慧寺观千佛塔、赏院内六株古榕。当时的寺僧看到这位大文学家莅寺游玩,便请他题诗留墨,苏东坡提笔手书“六榕”二字。1411年(永乐九年),住持将苏东坡手书的“六榕”二字镌刻并悬于山门,之后大家便将净慧寺叫做六榕寺。直至1875年(清光绪元年),这座寺院正式更名为六榕寺。
寺内有六榕花塔,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 9 级,每两级间设暗层,明暗共 17 层,塔龛藏有千佛像,又称千佛塔。最初是为了供奉从海外迎回的佛舍利。


出了六榕寺,街边很多卖这种风车的,也有很多人举着。不知道这是广东特有的风俗吗?

怀圣寺(又名光塔寺),伊斯兰教清真寺。
与泉州清净寺、杭州凤凰寺、扬州仙鹤寺并称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创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


开放时间:9:00~17:00,周五不对外开放。‌‌免费,无需预约。




礼拜大殿,游客止步。我们就在院子里长椅坐了会儿,看看猫,享受这一天之中难得的宁静。



光塔是我国现存仅有的唐代伊斯兰古塔,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宣礼塔,比叙利亚翁米亚王朝遗留下来的大马士革清真寺宣礼塔还要早80年。
光塔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宣礼塔;二是建于古代珠江北岸,有导航作用;三是最早塔顶设有风见鸡,用于测定风向。
为何千余年屹立不倒,寺内介绍说原因有三:一是地基厚达3.6米(塔高35.46米);二是底宽上窄、中间实心(除楼梯外);塔旁有水井,有效避雷(避雷这个不太懂原理是什么)


院子里不知什么树长了果,还特意挂了牌子以示其有主~

甜水巷是个本地菜市场,没什么可逛的,主要是穿过甜水巷,我们要去石室圣心大教堂方向。


发菜,是谐音“发财”吗?远处看上去还以为是假发垫片,没见过所以凑近看,像是细细的紫菜丝。煲汤用的吗?

传说两千多年前,五位仙人骑着五只仙羊飞临广州,带来了稻穗,从此广州成了富饶的地方,广州因此得名“羊城”“穗城”。


据载五仙观最早建祠时间可追溯至西汉,但屡建屡废,观址多次变迁,直到明洪武十年(1377)迁建至现址,是一座祭拜“五仙五羊”的祖庙。


原以为是道观,去之后发现没有祭拜的地方,看起来更像是个小小的博物馆。免费,无需预约。


岭南第一钟,建于1378年,直径2.1米,高3.04米,重约5吨,是广东现存最大的古代青铜钟。

即越秀区的博物馆,在五仙观的旁边。免费,无需预约。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以进去、免费的,于是我们顺便了解了一下此地都有哪些先贤名人,里面还有一些民俗介绍。碰巧还有个佛山木版年画的临展。






“行hang花fa街gai”,我听广州人是这么发音的。

好容易到了石室圣心大教堂,却进不去,连院子都没进去。告示说,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十六暂停对外开放参观(弥撒、祈祷照常)。

圣堂开放:周日13:00~14:30(但每月第三个周日圣堂全天不开),周二至周五9:00~11:00、15:00~17:00,周六9:00~14:30。
铁门开放:周日7:00~17:00,周二至周五9:00~11:00、15:00~17:00,周六9:00~17:00。
周一全日不开放。
另外如遇堂区活动以及节日,时间也会调整,因此最好关注教堂的公众号,里面还写明参观的服装及礼仪要求。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教堂建成。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是东南亚唯一一座用花岗岩石砌成、保存比较完整的“哥特式”大教堂。


这是一座哥特风格的教堂,俯瞰呈十字形。正面一对巍峨高耸的八角双尖石塔直插云霄。其中东钟楼内有铜组钟,能奏出洪亮的钟声,西钟楼上悬挂钟表盘以示时间,听觉、视觉配合完美。
尖肋拱顶、飞扶壁、细高束柱,这些都是哥特式教堂的特点,这些要从内部和侧面才能看到。
教堂正面有三个大门,门呈后退八字形,上面凹入,形成“透视门”。门洞上方三角向上的门楣与整个建筑挺拔身姿相呼应,二层正中则是巨大的玫瑰园窗。

好可惜没能进入参观~


口渴,在路边凉茶店买了甘蔗汁,青绿色的~


然后在茶水铺买了果汁,等待的时间看了看他家的酷猫咪~


感觉广州满街的茶水铺、凉茶店、饮料店~

游览一圈才刚下午三点,原本计划晚上找个地方看白鹅潭烟花,但晚上八点才开始,于是决定先回酒店休息。地铁上空调风比较足,我又睡着了,回到酒店就开始头疼,晚上没出来,也没看成烟花。

但还是将关于白鹅潭烟花的准备内容记录如下:
燃放时间地点:初一当天晚上20:00~20:45在白鹅潭珠江河畔上空燃放。
抽签预约流程:在一月下旬有两天多的时间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的预约(我是在广州本地宝公众号找到的报名入口),预约报名之后几天公布中签情况。
没有预约到怎么办:1.也可以买烟花航班船票C位观看,当然船票就要花钱了(船票价格现在查不到了)。2.我知道有烟花表演时,预约早已结束,于是计划找个稍远的地方看看,据说芳村地铁站e出口有空地可以看,但是怕人多,也怕周边交通管制太晚回不到酒店。

我们这次不去佛山了,因为估计佛山祖庙也是人挤人。去顺德,于是在前一天晚上官网预约购买了清晖园的门票,11点场的。

广州、佛山都是市,顺德是佛山市的一个区。


交通上,地铁最方便,有广佛线(即广州-佛山),两城市地铁票也是联乘的。
注意1,广州地铁、佛山地铁有各自的编号(例如广州有3号线,佛山也有3号线)。
注意2,广州地铁1号线是环线;广州3号线、14号线会有分叉。
(上图包括了广州和佛山线路,但图像太小了,大家可以到广州地铁官网下载这个线路图,或者直接导航搜索。)

三者之间的路程用时:(估算,因为出发地不同)
广州市~佛山市:地铁约1.5小时;
佛山市~顺德:地铁约45分钟;
广州市~顺德:地铁约1.5至2小时。

我们从广州大沙东地铁站到顺德大良钟楼站,大约用时一个半小时,出站走500米就是清晖园。

顺德清晖园周边都是小吃店,我们随便找了家。



顺德双皮奶、水牛奶。奶制品我的最爱。


顺德鱼皮。鱼皮超好吃。

到了清晖园门口,人实在太太太多了,又觉得“来都来了”,而且也买完票了,是不是就排排队进去看一看呢。顺德好像也没其他景点,消耗消耗好吃下一顿,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加入了排队大军。



开放时间:9:00-17:30 (17:00分停止进园);参观时间段为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7:00,需要按购票时间段验票进园。
门票:15元。在“佛山市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公众号,按四个时段进行预约购票。
免费定时讲解:9:30、10:30、11:30、13:30、14:30、15:30。公众号也有语音讲解。


清晖园,中国十大名园之一。原为明朝的黄家祠、天章阁、灵阿之阁。后由清朝龙氏后人经年精修,使得此园渐富岭南特色。
现在,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


展示出来的精细木雕,不知道原本位于何处的。


园子设计得不错,布局紧凑,空间结构清晰,移步换景,属于部分小巧部分大气的园子,木雕很精细(虽然也有一小部分略显粗糙)。
我们去的那天,人多得简直成了背景色,降低了观赏度,增加了疲惫感。


半月亭。亭子背靠云墙,倚墙而建,亭身为圆形,被墙一分为二,远远望去呈半月形。



出口大门的封檐板雕花也很好看。


镬(huo)耳屋。作为岭南特色的镬耳屋,在广州这边好像倒不多见。



华盖路步行街两侧骑楼的上层建筑风格比较统一,巴洛克风格吗?以嫩粉、粉蓝、蛋黄等颜色为主。


步行街人太多,所以我们沿着凤山中路往北走,很久才看到一家临街小店。粉肠量很足,双皮奶还是同样的味道,面也不错,喝了红豆汤很爽口。

吃过饭,闲逛,穿过凤岭公园,想乘地铁回广东,发现地铁站旁边有座西山庙,进去一看,发现了宝藏。
西山庙在顺德大良钟楼地铁站B出站口马路对面,庙很小,却是一座色彩斑澜的庙。
开放时间:9:00~16:30。门票免费。


西山庙,始建于1541年,1564年建成,原名关帝庙,因建于西山(即凤山),故被称为西山庙。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县政府对西山庙进行了重修。因此可以看到堂内立柱上有“光绪岁次乙未仲秋吉旦“的日期落款。









屋顶的博古脊就像是过山车的轨道,连绵不断。



庙里看到没有涂色的砖雕石门,竟然有点不习惯~

回到广州,找家茶楼吃晚饭


蒜蓉菜心、红烧乳鸽、黄埔深井烧鹅、皇上皇腊味煲仔饭。(新光茶楼)


榄汁拍蒜蒸排骨、沙爹金钱肚、新鲜猪杂粥、香煎瑶柱萝卜糕。(百年恒益烧腊海鲜酒家)

门票:园区门票20元;温室门票50元;园区加温室套票50元。
园区开放时间:7:30~17:30。全年无休。
温室开放时间:8:00~17:30(11-4月);8:00~18:00(5-10月)。全年无休。
行李寄存:正门(北门)游客中心外有行李寄存柜,根据格子大小按小时收费,封顶25元。
交通:地铁六号线“植物园”站下车后步行400米到达正门。西门有公交车。

售票处工作人员态度超级好,提示了我们可以先参观温室,但是临近中午温室区里没有食品售卖,可以先吃饭再进温室区,而且估算温室区大约游览两小时,提示备好水。一句句的提醒让人感觉好温馨~


华南植物园园区非常大,主要出入口有正门(即北门)、西门,我看东边还有个岑村门售票处(位置上看可能是连着火炉山的)。(上图摘自华南植物园公众号,注意并非上北下南)。

大家看到温室区了吗?我们玩了两个多小时,就那么一点地方。之后逛了很多区域,有些植物不在观赏期,也走了很多冤枉道,所以大家可以看公众号里的园区介绍,里面有各个植物区的介绍。


时值冬天,室外仅有少数植物开花。所以我们也将温室区作为此次游览重点。
温室区由四个温室组成,“热带雨林室”最大、植物最丰富,其他三个温室就很小了。





地涌金莲。


一棵榕树的内部


王莲。


温室区外,一小片花圃,正赶上牡丹开放(是牡丹吧?)


月季?


成片的郁金香。看看花花草草的好开心。


植物园很大,温室区前面就有一大片空地,大家都是席地而坐,有带着帐篷露营的,有放风筝的。


落羽杉,叶片在小枝上排列呈羽毛状,色翠绿,入秋后变为铜锈色,冬季连同小枝一齐脱落,因而得名。
落羽杉的黄叶观赏期一般在12月至1月,我们来的时间不太对,树叶基本已经落光了,如果早半个月来应该还是挺好看的。

网上查到广州有几个公园有落羽杉,大观湿地公园、麓湖公园、天河公园、石门森林公园、大夫山森林公园、海珠湖公园、凤凰湖、黄婆洞水库。面积大小都不同,有的只能驱车到达。



露兜树。起源于白垩纪中期(6550万年前),茎常分枝,多数有气生根。



长芒杜英。


远观落羽杉,落叶之前应该是金黄的、毛茸茸的。


广式干炒牛河、沙姜啫竹肠、秘制黑叉烧、竹炭流沙竹叶果。(新光茶楼)


金汤腐皮卷、避风港虾饺、水牛奶菠萝包。(聚徳乐)
桌上还有个提示,“今日茶市时间11点离坐”。

“西汉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在越秀公园西侧。
开放时间:9:00~17:3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
门票:10元,公众号预约购票。
讲解:每天9:30有免费的讲解服务,限20人。


出了地铁站看到的就是长长的队伍,不过速度还算快,排了没多会儿就进馆了。



首先进入的是综合陈列楼,主要介绍南越国历史。
还挺有意思,搞了个镇馆之宝的评选~


图中上图为秦统一岭南后,淮汉以南诸郡示意图(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图中下图为西汉时期南越国疆域示意图。

赵佗(祖籍河北正定),秦时与任嚣一起率军平定岭南。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
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册封为南越王。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在位67年),其孙赵眜(也叫赵胡)继位。
公元前122年,赵眜逝世,其子赵婴齐继位。
公元前113年,赵婴齐去世,其子赵兴继位。
公元前111年,南越国灭亡。

赵佗有着传奇的一生,至少活了103岁,他经历了秦始皇……汉高祖……吕后……汉武帝这整个时期。吕后挖了他家在河北的祖坟,汉文帝重修了他家祖坟。

赵佗的墓目前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所说的南越王墓是指其孙子赵眜(mo四声)的墓。


南越木简(此为摹写本)


这几件是屏风底座,以及屏风上方装饰物。


印熊饰空心砖残件。长方体,空心,两端以熊装饰,用于宫殿台阶。


铜框玉盖杯。


王墓遗址。
此墓是岭南地区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墓中共出土了一千多件套文物。
我们去时,不能下墓去参观。之后进入主题陈列楼,展出的主要就是王墓里面的文物了。


铜承盘高足玉杯。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内环游龙龙爪伸出环外,外环凤鸟站在龙爪之上。构图极其精美,被选为南越王博物院院徽。


凤纹牌型玉佩。


圆雕长袖玉舞人。战国至汉代玉舞人都是平雕,圆雕作品尚属首见。


蓝色平板玻璃铜牌饰。出土于王墓,共11对22件。经鉴定,此玻璃属于中国铅钡玻璃,而不是西方的钠钙玻璃。是目前发现国内最早的蓝色平板玻璃。


卮(zhi一声),汉代常用酒具。左件漆身、右件象牙身均为复制品,出土时已朽,仅存金色部分。
有个疑问,注释中说此两件文物名称如下图,但是这个(金口)汉字念什么呢?没有查到。


特展展厅也在综合陈列楼中,但是由于怕混淆,所以单独拎出来写。
在南越王赵眜去世大约50年后,在遥远的北方,长安,正经历着另一件事~


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他6岁袭爵成为昌邑王,18岁被霍光拥立为皇帝,二十七天之后被废黜,29岁被封为海昏侯,33岁郁郁而终。

公元前74年,汉昭帝早亡无子,霍光经反复挑选,决定拥立年轻势弱的刘贺。18岁的刘贺便前往长安,成为西汉第九位皇帝。
霍光本希望刘贺心存感激、俯首听命,可惜事与愿违。于是,仅在二十七天后,霍光便发动宫变、废黜刘贺,并诛杀了昌邑群臣。
被废黜的刘贺,无官无爵,回到昌邑王宫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深居简出、被软禁监事的生活。
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昌邑王为海昏侯,将其流放到海昏县(今江西南昌)。
公元前59年,33岁的刘贺在海昏侯国去世。朝廷以刘贺长子、次子去世为由,不再立嗣,并废黜海昏侯国(刘贺共有子女22人,但史书上留有名字的仅有三子一女)。


麟趾金、褭蹏(niǎo tí)金始作于汉武帝时期,仅用于赏赐诸侯,目的是彰显祥瑞。
海昏侯墓园里出土了25枚麟趾金、50枚褭蹏(niǎo tí)金,数量之多前所未见。刘贺的奶奶--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以及他的父亲刘髆都深受汉武帝喜爱,获得不少赏赐。刘贺应是继承了其父亲的家族荣耀与财富。


鹿镇。
放于席子四角,压平席子之用。


雁鱼青铜釭‌(gāng)灯。
使用时,烟雾从雁颈导入下发体内,被贮存的清水吸收溶解,达到无烟尘污染的目的。
灯罩可以转动,既能挡风,又能调节亮度。


青铜釭‌(gāng)灯。


各种马车上的鎏金青铜配件。


鎏金神兽形青铜虡(jù)。
编甬钟架支撑,底座为神兽形,目的是为了达到稳定作用。
(虡jù,虚字下加左右两点,是指古时悬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


神兽形青铜虡(jù)。
这个形态太可爱了,好卡通。


另外,墓中共清理出竹简5200余枚,他藏书丰富,宛如一个古代图书馆。
那么海昏侯刘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以上海昏侯文物均来自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他,可以到那里参观。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区大门斜对面就是越秀公园西门,再次来越秀公园,就是来看看镇海楼、参观广州博物馆的。

广州博物馆的四个展区:
镇海楼展区:位于越秀公园,是广州博物馆的主展区,为基本陈列《城标·城史》展览。
仲元楼展区:位于越秀公园,有《海贸遗珍》《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两个专题,即仲元楼、自然馆两部分。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均不在越秀公园。
(这次我们只去了镇海楼展区,我们当时不知道还有个仲元楼展区)

门票:镇海楼展区:10元;仲元楼展区:免费。都可以在“广州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购票或预约。
开放时间:9:00-17:30(周一闭馆),另外每月都有个免费开放日。
讲解:每天10:00、15:00提供镇海楼免费讲解服务。


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永嘉侯朱亮祖修缮广州城时,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时建造的城楼。
1928年,广州市政府于此筹办“广州市立博物院”,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


“永嘉”铭文墓砖。
晋代。其上刻有“广州”一词,这是“广州”首次出现在文物上。


铁佛像。
唐代。1950年于光孝寺大佛腹内发现。


陶俑座灯。
东汉,惠州坟场汉墓出土。


就觉得这陶俑座灯造型怎么这么眼熟~~~不就是法环里的火焰习武教主的头盔?真是创意来源于生活(文物)。


银錾喜上眉梢山水人物诗文图竹节茶具。清代。
18世纪末,随着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广州银器制造通过模仿进而创新,产品畅销海外。该套银制茶具底部有“PRESENTED TO WILLIAM HENDEISON 1907" 款识。


镇海楼侧面


院内旁边的楼还有个“吉祥有年”的临展。
上图是潮州金漆木雕花瓶杂宝纹饰板。


院内陈列一些石碑。
(石碑本身由于有玻璃罩反光照不清楚,只能拍照其注释)

越秀公园内,五羊石像。



顺德功夫醉鹅、金牌脆皮猪手(凤小馆)


街边糖水店买的龟苓膏(还是茯苓膏?傻傻分不清楚)、红豆汤

今日回程~


特色虾饺王、黑椒牛仔骨、醇香豉油皇鸡脚、顺德炸牛奶。(新光茶楼)

回到酒店,正收拾行李准备退房,被通知飞机延误,晚上才能起飞。


于是又补了一顿午饭。路边随便吃的,这个味道就很一般了。


旅程结束,乘地铁到机场。
注意这个三号线,路线上会分叉,因此上车时要看清来的车是到机场的,还是到天河客运站的。

以下是这次没有去的景点~


如果将这张图与“广州景点分布图1”左右拼起来,就可以得到相对完整的景点图,这些景点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中。


图1、图2的景点都位于上图左侧圆圈中,另外还有广东省博、广州塔等景点集中在上图右下角位置。

这次行程安排了好几个博物馆,唯独没有省博,不是不想去,是实在没预约上~简单记录一下: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预约:公众号上按照时段预约,按小时划分时段。每日预约放票时间是22:00。

广州市不仅有人文景点,还有很多自然景观,以山和森林公园为主。



人文景点,集中在两个蓝圆圈中;自然景观,绿色的山、公园、湿地、岛屿、湖泊等。


广州市与周边其他城市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