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事》--兴旺公园牡丹园

作者:闯 显示图片


深春时节,正是牡丹花季。
中国的牡丹看洛阳、荷泽,北京的牡丹看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大兴的牡丹看南海子公园、兴旺公园。
兴旺公园的牡丹园规模虽然不大,却贵在离家近,步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可以就近赏花,领略牡丹雍容华贵的风采。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深受国人的喜爱。
君到牡丹园,应知牡丹事,简单聊聊牡丹的哪些事儿。



现在所有园艺栽培的牡丹,追根溯源,都是由野生品种培育而来。
中国是牡丹的原产地,世界上野生的牡丹品种全部原产于中国。
野生的牡丹分布于四川、西藏、云南、甘肃等地,有杨山牡丹(凤丹)、紫斑牡丹、大花黄牡丹、矮牡丹、滇牡丹等9大原生种。


牡丹原为野生种,从东汉开始,牡丹才有人工栽培,当时不是用于欣赏,而是作为药用植物,用于治疗血瘀病。《神农本草经》中记栽:牡丹入药,可以安五脏。
南北朝时期,是野生牡丹和人工栽培牡丹的分水岭,牡丹由最初的野生状态,逐渐步入人工栽培状态。
到了隋朝的隋炀帝时,他在洛阳建西苑,大规模移植赪红、飞来红等品种,被视为中国牡丹栽培史上的重要节点。
还有一说是:中国牡丹的栽培史从东晋开始,有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其中就画有牡丹。东晋比隋朝早200年,牡丹的栽培史从1400年上推至1600年。
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隋唐时期在洛阳、西安,明代以后转移至荷泽,目前园艺品种最新的统计是1365个。
北京的牡丹大部分来自荷泽,虽然不是牡丹栽培中心,却在牡丹栽培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景山公园有来自国内外的牡丹500余个品种,2万多株牡丹,有9大色系,10大花型,品种丰富,一应俱全。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郑国上巳节时,青年男女之间在溱水、洧水畔踏青,赠送“芍药”表达爱意,是牡丹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的“芍药”,实为牡丹。先秦时期,牡丹与芍药没有明确区分,古人称的“木芍药”是牡丹,“草芍药”是芍药,一直到了唐代,牡丹才成为独立的花卉。
哪个时期牡丹象征爱情,是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信物,一如现在表达爱意时送的玫瑰。向所爱的人送玫瑰,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情人节传入中国,才广泛流行的,现在还有人知道中国人求爱应该送牡丹吗?


姚黄、魏紫、豆绿(欧碧)、二乔(洛阳锦、双色牡丹)、青龙卧墨池、白雪塔、贵妃插翠、赵粉、御衣黄、酒醉杨妃,是牡丹十大名贵品种。
姚黄被誉为“牡丹花王”,魏紫被誉为“牡丹花后”。
白茸、鼠姑、雄红、鹿韭、洛阳红、木芍药、富贵花、百两金、百雨金、谷雨花、焦骨牡丹、伊洛传芳、花中之王,都是牡丹的雅称。
在花中十二客中,牡丹是贵客。




中国牡丹的栽培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有无数的传说、诗歌、美文、绘画……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牡丹文化。
唐朝有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清朝有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名篇--《葛巾》;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是洛阳者谓天下第一也”的评语,演变出“洛阳牡丹甲天下”,清朝苏毓眉“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的评语,又演变出“曹州牡丹甲天下”。
至于描写牡丹的诗词歌赋,更是多不胜数。
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徐凝的“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百态破朝霞……”都是传诵千古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