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丽水-走进松阳的古村落、探访江南的最后秘境

作者:敏儿 显示图片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

  松阳古村落地处瓯江支流松荫溪畔,坐落在松古平原浙南最大的山间盆地上。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西面地形险要,南面交通闭塞,使得这里的古村落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这里隐藏着百余座格局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30多座都列入中国古村名录,还被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 江南 秘境”,被《孤独星球》强烈推荐,同时也是《古剑奇谭》的取景地。
  
先睹为快:


古村落里随处可见可爱的“喵星人”和“汪星人”


杨家堂村口的百年“夫妻树”


杨家堂的“金色布达拉宫”


松庄村的百年拱桥,这里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最后的江南 秘境



西坑村山谷下的采茶女



悬崖上的古村落陈家铺村





松阴溪湿地晚归的“牛儿”一家三口~



[Day 1]  上海—诸暨《一尺花园》—松阳老街-入住县城全季
[Day2]  皇家大院—延庆寺塔—松荫溪景区-入住县城全季
[Day3]  杨家堂村—酉田村—松庄村,入住松庄村桃野民宿
[Day4]  西坑村—平田村—陈家铺村,入住陈家铺的飞鸟集民宿
[Day5]  上午继续逛陈家铺村,中午退房回上海。

-松阳老街:松阳老街距今已有1200多年,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皇家大院:它是浙西南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木雕艺术的殿堂”。
-松阴溪景区-石门玗廊桥-午羊堰

主要的村落:
- 杨家堂:村口三百年树龄的夫妻树、阶梯式古村落被《国家地理》赋予“金色布达拉宫”的美誉。
- 酉田村:村口四百年树龄的马尾松树。 
- 松庄村:百年拱桥,这里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最后的江南 秘境。
- 西坑村:被诸多摄影家誉为“ 中国 最优美的小山村”,松宣古道、古树林。
- 陈家铺:悬崖上村落,飞茑集民宿、先锋书店。
-平田村:松阳第一批被开发的古村落。
注:其中杨家堂村、松庄村、陈家铺村可谓是松阳的三张名片。


景点和村落分散当然还是自驾最省心,最自由。除了县城里的几个景点外,可以把松阳的几个古村落分为两条线路,一天去一条线: 1-三都乡一条线路、2-四都乡一条线路。


1-三都乡主要游览村庄有:杨家堂村——酉田村——松庄村

2-四都乡主要游览村庄有:陈家铺村,西坑村,平田村。


住宿:
  1-讲求实惠、自驾过渡的,可以住 松阳 县城。这里餐厅多,酒店价格要便宜很多,比如我们住的老街旁新开业的《全季》干净舒适,一晚的价格才三百左右(含早餐)。



  2-预算宽裕,文艺中青年、追求体验生活感的人,可以住古村落里设计师民宿,但是民宿价格普遍在一千朝上。其中陈家铺是设计师民宿扎堆的地方,这里海拔高,风景优美,而且相对来商业更成熟。
       
—我们在三都乡的松庄村里的《桃野》,四都乡陈家铺里的民宿《飞鸟集》各住了一晚,都很满意,我既喜欢住在松庄村的幽静,也喜欢住在陈家铺里的热闹。
-陈家铺的《飞鸟集》,1288元/晚,(含早、晚餐),就在先锋书店旁,是村子里视野最开阔的。
其他:
停车场旁的《云夕mo+共享度假空间》、山顶新开业的《山耶云耶》感觉都很不错。


-松庄村的《桃野民宿》1207元/晚 (含早餐)
民宿位置佳,房间非常有设计感、据说口碑很好,还先后获得很多大奖。


1-老街巷子口的《老松阳 松阳菜》
来了怎能不点这里最有名的煨盐鸡?外加水芹炒肉和豆面,总共才一百三十几元。鸡真的很香,就是稍微咸了点。总体味道部不错,性价比蛮高


2-松阳老街附近的《王家厨房》
两个人点了红烧溪鱼、腊肉黄瓜皮、芝士焗南瓜,外加一瓶啤酒🍺,总共花了一百三十几。
     腊肉黄瓜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的非常好吃,红烧溪鱼也不错,是这里的特产。


3-松庄村的《老奶奶手擀面》
遗憾的是老奶奶的手擀面刚好卖完了以米粉代替,雪菜肉丝米线,味道不错,上面还有个大大的荷包蛋,就是感觉稍微有点咸了。炒黄米果,我不知道米果是什么,第一次吃,感觉很香非常好吃。


4 -  我们在陈家铺村住在飞鸟集里,这是民宿开的餐厅叫《山果落餐厅》
土豆炒腊肉、炒黄粿、鸡汤,味道都不错,关键是环境太棒了,吃饭就是享受。


一大早从上海出发驾车到松阳有四百多公里,时间上如果顺利的话大约需要五到六个小时。途径诸暨,我们在诸暨的西施故里停留了下,并在《一尺花园》吃了饭、休息了段时间。



这是位于浣纱大桥下的浦阳江边,浣纱女雕像‌




来西施故里,早就看好了,到《一尺花园》吃点东西同时也好休息一下,因为《一尺花园》一般都选在保护性古建筑内又或是老宅内,所以很喜欢。
 西施故里,这家才开业一年的《一尺花园》.依旧是在一座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内,左手边是江南的青砖老宅,而右手边则是木质古建。我问了为我们服务的小男生,他告诉我之前这里一直是一家中药馆。






西施故里,坐在有着两百年历史的老宅子里, 感受老祖宗留下来的美好~,
   院子中间的花花草草、那棵孤独的树、每一扇窗、每一道门都是绝美的景~


上得二楼,竟然一个人都没有,我们挑了一个靠窗得位置坐下,点了一个12寸的匹萨,一份烤鸡翅,外加一杯咖啡,总共一百七十元的价格






花园秘制烤鸡翅,看着就很诱人,烤得外焦里嫩,好吃。


每次都喜欢点这种带拉花得咖啡,喜欢 看这拉花,以至于我很久都没舍得动勺子搅拌它


这款匹萨名叫《花园重芝士匹萨》,皮极其薄,并且还很脆,上面一层厚厚得芝士,味道不错


其实这种环境吃什么都感觉很享受,静静地感受着岁月得美好






特地拐进来想看看西施的故里,可惜的是在维修,不开门。


下午四点多我们终于赶到了丽水的松阳,我们选择住在县城中心距离老街不远处 的《全季》,每到一地儿,我找不到合适的酒店时,全季一定是我首选,喜欢它的味道,喜欢它的干净整洁,更何况这家全季还是新开业的,距离老街只有五六百米的距离。






老街位于县城的中心,它被誉为浙江省最完整、最长的县城老街区。穿城而过的松阴溪,自古就是通商的黄金水道,当年大量货物,经由水路在此集散,因而催生出这里的繁华。


【松阳老街】
    松阳老街距今已有1200多年,自唐代以来,这里一直是松阳重要的商业贸易区,被称为“五里长街”。老街的建筑格局保存完好,多为明清时期的土木结构二层楼房,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和“最后的江南秘境”。
    亮点:
   —-沿街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店铺,这里有其他地方比较少见的打铁铺和草药铺,甚至还有卖那种很老式的称杆和农具的,二手的杂货铺,这些店铺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已经绝迹了。
    —这里最有名的美食是煨盐鸡。

门票:免费





秤杆铺:感觉很有意思,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买。



打铁铺子:这镰刀、锄头估计现在无论哪里都很难看到了吧,



这家二手杂货铺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这里竟然有买毛主席像章的,还有过去的钱币以及烟嘴,老板说都是从各地收购回来的,所有东西基本都是十元一个。最后我买了三个毛主席像章回来做纪念。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近年来,老街引入了民宿、咖啡馆、手创店等新业态,让老街更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路过这家叫《德叔手工茶》的茶叶店,远远地就闻到了茶叶的清香,

正宗的德叔手工茶,远远地就闻到了四溢的茶香气




这种松阳端午茶是这里的特产,十元就可以买一大包,我们后来无论在民宿还是餐厅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最古朴的草药铺




晚饭就在这家位于老街巷子口的《老松阳》的餐厅,我们过来时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光叫号等位就花了一个小时。
来了怎能不点这里最有名的煨盐鸡?外加水芹炒肉和豆面,总共才一百三十几元。鸡真的很香,就是稍微咸了点。总体味道部不错,性价比蛮高。人多,把服务的几个阿姨忙坏了,但是脾气都很好。









松阳老街里的一条巷子,短短几十米竟然开了近二十几家的理发店。
    实在是好奇的我忍不住探头问老板道:“这么多理发店这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老板回答:“咦,不是每个人都要理发吗?”
  ​我说:“这么多理发店就不怕竞争太激烈?”
  老板淡定地回答:“我们每家都会有固定的客户”…





今天就打算在县城里逛了,先去皇家大院,后去延庆寺塔,最后再去松阴溪景区的廊桥。


【黄家大院】
 松阳县的松古平原历来是浙南粮仓,富庶之地总会产生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黄家先祖在清康熙年间由江西省永丰县迁到松阳县,黄中和跟随岳父经商,从松阳精选上等烟叶远销 东南亚 ,发迹后开始大兴土木,历时60余年花巨资建造了大型宅院,是浙南传统民居的典范。黄家大院由前院、中院、后院组成,总面积6460平方米,以木雕见长,被誉为“木雕艺术的殿堂”。
门票:30元(和延庆塔一起的联票时50元)
开放时间:8:30-17:00


我们进去时一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在参观大院,老师说的声情并茂,孩子们也听得凝神静气。


前院是“百寿厅”,置身“百寿厅”,仿佛在艺术的长廊里徜徉。
厅内雕梁画栋,技艺精湛,均以“寿”字为主题。据牌匾上介绍,牛角和雀替上的200个篆休“寿”字,笔法无一雷同。









光绪年间在中院建起一座“武扶技楼”,一开始我以为,武技楼是主人平时习武的地方,想这么个小院子怎么施展得开来?后来才发现所谓得武技楼是因为院子里得窗上都雕刻着各色武术造型。


光绪年间在中院建起一座“武扶技楼”


后院主体是梅兰竹菊厅。门额、柱础的刻花,均围绕这一主题,尤以窗棂上的雕刻最为细致精微,出神入化。窗格之间嵌有小若指尖的蝠、蝶、鱼、石榴及雀、鹿、蜂、猴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仔细看,牌匾上只要涉及到人物的都在特殊年代被人强行刮去,让人感觉非常的痛心,非常的可惜。



雀替上还有一组劳动场景的雕刻,有锄禾的农夫、垂钓的渔夫、砍柴的樵夫、还有一个好像是一位读书的书生,可惜的是所有雕塑的脑袋都在特殊的年代被强行砍掉了,不知道当时的人是一种什么心态。




出得皇家大院,我们驱车来到延庆寺塔,这座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建的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门票三十元。因为进去也不能上塔,所以我们觉得没必要,就在外面的山坡上看了看。





【石门廊桥】
  横跨松阴溪,连接石门和石门圩两个村庄,是1974年6月建成的。它曾是两岸交通的重要通道。后来随着2010年斋坛连线桥的建成,石门大桥逐渐被废弃,当地政府一度考虑拆除它。 2016年,松阴溪景区建设开始,作为景区游览路线上的重要一环,大桥被改造为步行廊桥,实现了从危桥到景观点的华丽转身。
 门票:免费




站在桥头,满眼的嫩绿,不禁想起:“枝头新绿笼翠,微风吹拂生香”



桥的西侧是一片广阔的浅滩,这里风和日丽,牛儿成群。我们可以在这里溯溪,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这头牛儿,一看见我过去,就不停地发出“呼呼”的警告声,好在它是被主人拴住的,否则我还真不敢靠近,后来先生才说,他担心我穿的红格子衬衫可能会引起它的注意和攻击,想想还有点后怕。。。







新建的廊桥也成为两个村庄村口的共享公共空间,如同过去的风雨桥。


我们上得廊桥,桥的东侧有一个小水潭和千年古堰坝——午羊堰,它位于石门河段中,堰坝长246米,始建于明朝。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如瀑布般的流水和桥下悠闲垂钓的人。






在桥上看西侧的滩涂,和滩涂上的牛,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打盹、还有吃奶的小牛。







后来才发现在桥下是牛儿的一家三口,在小牛吃完奶后,和休息完的老牛一起起身离去。看着它们渐渐远去的身影,我连续按下了好几次快门,这些照片成为我这次松阳之行最精彩、温馨的画面。







中午我们回酒店休息了下,等到了傍晚时分又来到了松阴溪景区的下端一处空旷的草坪,感觉这里是学习飞无人机的好地方。这里有大片的草坪,很多人在这里搭着帐篷露营、聚会、烧烤,另外这么好的天气,我想一定还能看到夕阳,事实也的确如此。





夕阳之下,孩子们开心地在河边捉着小鱼




老公玩无人机的水平依然处于学习阶段,我站在一旁提心吊胆,总怕掉进水里,结果它倒是没掉进水里,而是卡在了河对岸的竹林里了,好在后来有惊无险地出来了,导致一场虚惊!









晚饭就在老街附近的《王家厨房》,来松阳玩,按图索翼,特地找了这家排名靠前的餐厅,晚上一过来果然需要排队,好在靠近老街,拿了号取老街转一圈,回来正好。
    两个人点了|红烧溪鱼^|腊肉黄瓜皮^|芝士焗南瓜^外加一瓶啤酒🍺,总共花了一百三十几。
     腊肉黄瓜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的非常好吃,红烧鱼和芝士南瓜也不错。





在 松阳 古村落旅游路线中,有两条主要的路线,一条路线是 三都 乡(杨家堂村、酉田村、松庄村),另一条路线是四都乡(平田村、陈家铺村、西坑村)。其中,杨家堂村、松庄村和陈家铺村可谓是三张重要名片。


【杨家堂村】
  杨家堂村坐落在一座环形的山凹中,左右两翼山峦环抱村庄,村子坐东朝西,一条小溪自东而西环绕村落,形成玉带绕村的格局,风水布局相当明显。据记载,该村建于1655年前后,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去的几个古村落里历史最短的)。
 亮点:一、村口那两棵三百多年历史的“夫妻树”大樟树 ,二、阶梯式古村落被《国家地理》赋予“金色布达拉宫”的美誉。

门票:免费
注:杨家堂村是我在松阳去过得几个古村落里游客最多得的村子,所以最好避开双休、节假日,一定要去也得是一大早去,否则车子只能塞在距离村子几公里外的地方徒步进村了。


走进村里,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棵古樟树 。这两棵高大的樟树根脉相连,枝叶相伴,因此称之为“夫妻树”。这里拍照的最佳时间是清晨,那时树叶在阳光的斜照下,会有丁达尔效应。
  不过如今的夫妻树已经没有了宣称照片中那般静谧的感觉了,一群群拿着手机或者扛着“长枪短跑”的摄影爱好者把这棵树围得是水泄不通。我拍的这两张照片,都是后期回家后把旁边人给删除后的效果,否则别人比我还要显眼。




给大家看看另外一个角度的游客照。


我们顺着大树旁边的小路一路下去,



杨家堂村最佳观景点在杨家堂废弃的小学旁边的观景台上。据说整个松阳县的村子里都没有小学了,杨家堂村唯一的小学也废弃了,可能是因为年轻人都离开村子出外寻找机遇,而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再留在村子里,所以招不到生源也就取缔了学校。


这个观景台是整个村子最佳观景点,“金色布达拉宫”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旁边还开了一家咖啡馆,可以坐在这里慢慢喝着咖啡,休息一下。


  在观景台,放眼望去,黄墙青瓦的马头墙在竹林、古树和山峦的簇拥下,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煞是好看。村子里二十多幢土木架构的清代民居沿着山坡一级级向上延伸,整个村庄上下屋高低落差约两至三米,伸展高层约两百米,是松阳县典型的阶梯式古村落。
 这里的最佳摄影时间是傍晚,届时夕阳余晖打在黄色土墙上,将整座村落染成金黄色,因此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那时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


镜头拉近可以看见村口的那两棵”夫妻树“,以及树下簇拥着的拍照的人群。












杨家堂村算不上小众,慕名而来的游客很多、以至于我们来时在村口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而离开时更是在来村口的路上一路塞车,看见距离村口一两公里的地方,很多人就开始弃车徒步走了。以至于最后都引来了交警封路,距离老远就不准再开车进村了,这样在烈日下徒步进村后,再徒步出来,也就成了蛮辛苦的一件事了,我非常庆幸自己还算来得早。


从杨家堂出来,导航开到酉田村大约五公里左右,但是因为出村子时一路塞车,所以我们还时用了不少时间。据说从杨家堂有古道也可以走来这里,其实这些古村落之间有古道交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以前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村民们出行,特别是从一个村落去到邻近的村落只有靠着这些古道步行。


【酉田村】
   村落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高山,水资源稀缺,原名“油田”,后改为“酉田”。南宋左丞相、著名理学家叶梦得的后裔叶文清,携家眷一路从桐溪迁徙到此并定居下来。
亮点:1-村口有3棵百年迎客松,其中一棵450年树龄的马尾松尤为壮观,一棵已死。
   2-村落依山而建,坐落在一个U型山谷里,清一色的黄泥黛瓦,高耸的马头墙。
   3-村中的五心书院是《狼犬丹尼》的取景地



酉田村里很安静,这里和杨家堂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村子里除了我们几乎没再看见其他游客了。


坐在山顶,俯瞰百年古村落,这里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保留着最初原始的模样。




这里就是村中的五心书院,也就是《狼犬丹尼》的取景地,里面很安静,我们去时除了我们没有其他游客,老板娘一边忙活着手里的手工活,一边轻声细语地和我们聊着天。








无意中我们路过了一户农家,里面养了很多鸡犬,我们刚一站下,几只小狗就在狗妈妈的带领下迎了出来,汪汪地叫着。





我蹲下身去抚了抚狗妈妈的脑袋,没想到它就跟上了我们,并一路把我们送到村口的马尾松下才离去,我很后悔把吃的东西都放车上了,没能喂它点东西吃。






狗狗一直把我们送到村口这棵具有四百五十年历史的马尾松下才离去。


很可惜,这棵马尾松好像已经枯萎,就是不知道马上到来的春天,在春雨的浇灌下它是否还能发芽。



从马尾松向下走一小段,眼前再次豁然开朗,黄色的油菜花下是梯田层层延伸开去,梯田之下是另外一座村庄。


现在正是春茶的采摘季节,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着茶叶,看见我们就会问我们从哪里过来?并自言自语道: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呢?也许是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她们觉得没啥好玩,可而我和老公一致认为这里很美,又安静,是个避世的好地方。





路过一户人家,冒昧地探头进去看了看,其实这几天无论去的哪一个古村落里,老宅子里都只剩下老人,几乎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影,有的甚至是老人都没了,只剩下客堂墙上挂着的相片,让人知道这里也曾有人居住过、生活过。






路过一处新盖的木房子,没人,我们进去看了看,窗外的风景很美,想着这里以后会不会是一处新开业的民宿


松庄村距离酉田村大约是七八公里,在大山的深处,一路上七绕八拐的,最后我们总算到达了目的地。车停在村口的停车场,决定今晚就住这里了。


【松庄村】
 是一座拥有52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被国家地理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庄村隐藏在峰峦叠翠的竹林之中,溪流呈“S”形绕村而过,村内青石板小路蜿蜒,民居沿溪而建,小桥流水人家,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亮点:一座一百多年的石拱桥耸立在小溪之上,这画面曾是《国家地理》的封面,也成为了 松阳的 新名片



村内的桃野民宿口碑极佳,倚靠在水边,安静舒适,位置极佳,我们今晚就打算住这里,因为今天是周日,所以还有空的房间。
  据说这家民宿是由一对上海夫妇开设的,当年专门请来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吕晓辉设计,总共十五个房间,除了溪流畔的三四间外,大多在村子后面的山上。民宿还先后获得很多大奖。












不想扛着行李爬山,我们选择了住在溪流旁,也就是老奶奶面馆的斜对面。房间里免费的水果、饮料、端午茶、洗漱用品也不错,还送了个面膜和耳塞







在民宿稍作休息后,我们随意地在村子里溜达,这才发现其实村子实在很小,半小时就可以逛完了,民居基本就在溪流旁的这一小段,游客们过来,基本也就是打卡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桥。





到了下午五点左右,好像刚才还喧闹的村子,忽然就没什么游客了





松庄村很小,民宿也不多,拱桥旁倒是有一家小小咖啡馆,但是饭店基本没有看见,不过好在民宿可以提前预定晚餐,看着管家发过来的餐单,我决定今晚还是放弃大鱼大肉吧,就在我们房间对面的网红小店《老奶奶手擀面》里吃手擀面。
    面馆就在小溪边,环境非常好,周日的中午时分坐满了游客,到了傍晚已经没人了,不过老奶奶的手工面也卖完了。没有面就以米粉代替,雪菜肉丝米线,味道不错,上面还有个大大的荷包蛋,就是感觉稍微有点咸了。另外还点了一盘炒黄米果,我不知道米果是什么,但是真的非常好吃。






晚饭后,拱桥边已经没有其他游客了,就连猫猫狗狗都好像回了家,这时感觉整个村落都是我们的天地了,我们沿着小溪慢慢地散着步,深山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比起苏杭的水乡,多了一丝荒野和幽静,此刻脑海中闪现:“一山又一山,一水绕孤村”。
我想能在古村里住一晚的意义也就在此,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这份宁静和美好,而非打卡、到此一游。
 天气没一会儿天就彻底黑了下去,




傍晚时分,山村里灯光亮起的一刻,这幅画面简直是太美好了,可是美好的时刻总是转瞬即逝,没多久天就彻底黑了下去






不过瘾的我们实在不想就这样回房间,就又上到了民宿大堂二楼的书吧
在这里,伴着星辰,读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也是种享受。。。




清晨醒来,窗外溪水潺潺,不等太阳出来,我们就穿上鞋子,洗漱完毕,随性地在村子里行走,然后打算去村子后爬山,山野寻趣,登高望远



路过一户农户,老先生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然后又拉开了家常,向我们介绍着村子里的特产





这是隔壁的民宿《立夏与海》,一开始我们并未过于注意这家民宿,只是被民宿旁的桃花所吸引,但是我后来却在回上海后特意关注了这家民宿,原因且听我下面娓娓道来




我们刚到山脚,就听见后面传来狗狗的吠叫,然后就看见这只可爱的小白一路跑到我们面前,它的身上带着标牌,上面写着《立夏与海123》,我们后来猜想也许它的名字叫123吧。但是我喜欢叫它小白。小白很亲热地围着我们打转,甚至还很讨好地仰着头看着我们家张先生,我们家张先生也很慈爱地摸了摸它的小脑袋,然后在小白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山上爬去。。。。






爬了没有多远就看见了《桃野》民宿的其他几栋房子,当时我们因为不想扛着行李爬楼梯,而没有选择住这里,看着这幽静的环境,忽然觉得很羡慕。



山坡上的竹林沙沙,山坳里的桃花朵朵,这就是世外桃源吧。我们完全被这城市里看不到的宁静所迷住。



在这里我看到了古村最好的样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
我觉得它们就像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桃花源。





而可爱的小白一路跟随着我们,或是在前引路,或是在后跟随,当我们停下来拍照时,它还会静静地趴在我们脚下和我们一起看风景。当中一段我因为拍照而落下,它还会从张先生身旁跑开,回过头来找我,然后欢快地在我们两中间不知疲倦地来回奔跑,真的是一个亲人的狗狗。。。








“小白”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张先生


我家张先生觉得这里很有“桃花岛”的感觉、也或者世外桃源的意境,就连“小白”都静静地趴下来陶醉了。



看,小白也知道这里的风景很美呢,后来我和老公一致认为要没有小白带路,我们不可能爬得那么高,以至于我们下山后都非常舍不得它,恨不得把它拐回家才好。





陪着张先生静静看风景的“小白”



“小白”大约是以为我们住在这栋民宿里,所以一路奔跑先我们跑了过去,然后在院子里等着我们的到来。。。



结果,看我们并没有要过去的意思后,又忙不叨叨得跑出来追赶我们。。。


下得山后,终于到了要和“小白”分开的时候,我们摸了摸它的小脑袋,然后它就欢快地和另外一条狗狗跑开去了。




民宿的早餐很精致,我却无心用餐,偷偷地包了两块火腿和鸡蛋,放在口袋里,准备带给隔壁民宿的狗狗“小白”,我得谢谢它一早上的陪伴









早餐后,我特地来到隔壁民宿《立夏与海》,主人告诉我狗狗去村子里玩去了,握着鸡蛋和火腿,我觉得有些失落,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一会儿,我没好意思告诉她我口袋里揣着的想给“小白”的火腿片。。。
  回上海后我还常常会想起那个清晨,小白和我们一路爬山奔跑的模样。所以我后来在网上收藏了这家民宿,因为在其他的住客评论里能看到它小小的影子,和憨憨的笑容。








石拱桥头有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墙上写着“告诉老默,我想喝咖啡了”,我想咖啡馆的主人一定就是老默吧。
我是很喜欢喝咖啡的,可惜刚刚吃完早饭,实在没办法立刻再来一杯咖啡了。。。




一个上午我们就这样在村子里晃悠悠地度过了,临近中午,我们退房出发,去下一个目的地,二十几公里外的西坑村。


从地图上看,我们原本以为去西坑村可以不用绕回县城,直接从山里开过去,结果导航还是把我们先导到了县城,再从县城开到西坑村,这样等于绕了好大一圈,也难怪很多人还是选择住在县城,这样不提感受,但是出来玩的性价比高很多。



西坑村
  四面环山,坐西朝东,海拔640米,四都源溪水自北向南顺着村子东北绕过。村里有20多座清代建筑和40多座民国民居,被诸多摄影家誉为“ 中国 最优美的小山村”。
 亮点:
    1- 一条建于北宋的古道松宣古道穿村而过,可以直通陈家铺村,道路网至今保留完整。
    2-村子里还有一大片古树林,古建筑和古木融为一体,俯卧在大山之中形成了一副优美的画卷。
    3-村子里有一百多天有云雾,所以被称为云上人家。






没走多远,发现一个小小的科普馆,叫气象馆,里面的介绍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可以很好地让我们了解西坑村、了解松阳。。。。











我发现村子的墙上时不时能发现一些很鸡汤或者很励志的句子,但我很喜欢!



西坑村民宿《云端觅境》前的这个大大的露台很有名,可以远眺下面的峡谷和远处的松阳城,民宿的右侧有条路可以上到上面的平台,也可以通往松宣古道。







从云端觅境旁的小路一路向山上走去,无意中拍了这几张照片,回来后才发现好美——,竹林下的采茶女!




村里有一条松宣古道,为旧时宣 平南 乡至 松阳 县 三都 乡的要道,有着千年历史,沿着这条古道就可以步行到达陈家铺村,我们原本想干脆沿着古道走到陈家铺村的,可是走了一小段,想着车子还停在村口,想想还是放弃了。




西坑村其实就在陈家铺村的下方,在西坑村口抬头就能看到远处山头的陈家铺村,真像是位于悬崖上的村庄一样



村子里很安静,一路过去几乎没人,年轻人都外出生活了,村子里只剩下老人,能干得动活的现在几乎都在地里采茶叶。。。






西坑村的村口还有一小片古树林,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雨沧桑,我想它们见证了这里的人们,世代的生活经历,并默默地守护着村子里的人们。





离开西坑村后我们直接开过陈家铺村去往平田村,因为今晚是打算住在陈家铺村的,所以决定最后去。


【平田村】
  位于松阳县四都乡,是明代中后期古村落,最明显的是村口的那几株古树,柳杉,大约400年左右历史,是风水树。平田村是松阳第一批开发的古村落,比陈家铺还早,大约2015年前后国内一批建筑师对村庄老屋进行改造设计。
    亮点:《云上平田》,《爷爷家咖啡馆》还有茶室,餐厅等空间曾入选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车子一开到村口就被这几棵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树吸引,当地村民都把它们当成了风水树。



在这里,苍劲的古树和妖娆的桃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春来树枝抽翠,花影婀娜妍媚




破旧的泥土房有着年代的味道,正如村子里面都是老年人一样,几乎看不见年轻人。


祠堂大门前的麒麟影壁墙,祠堂内木雕精美。





这里有个工作室,我们进去楼上楼下地转了一圈,依然是没有一个人,最后窗外的风景吸引了我。





村子里“喵星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基本都不怕人,看见有人过来就会围着你转来转去,然后就地躺下,希望你去撸它们,这只“三花”也不例外



这里有家《爷爷家咖啡馆》既是云上平田的餐厅,也可以对外开放,里面还有好几只漂亮的猫猫,二楼有个小小的画展,和一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我感觉非常的棒!





这扇窗户就像是一副画框,框住了窗外的春天,也框住了平田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



很喜欢二楼的这画展,感觉每一副都很棒。
宁静的小村落,有时间坐在这里慢慢地喝着咖啡、看着这些画和窗外的美景,再发发呆、撸撸猫。。。 















平田村的宁静能让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静好。




从平田村,再往回开四五公里就到了陈家铺,我们今晚打算入住陈家铺村的民宿《飞茑集》

【陈家铺村】
  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因陈姓先人在此建灰铺养鸭而得名。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三面靠山面朝峡谷,落差高达200多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崖居式古村落,就是村里的早期居民借助既有地形,沿着山崖,将房屋建在一座座石头搭建起的平台上,形成了壮观的阶梯式传统村落。
亮点:
   —全村坐落在悬崖边上,房屋堆叠而起,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崖居式古村落。
   —陈加铺村相比其他村落旅游设施更加完备,民宿和饭店也更多,还有一家《先锋书店》和文创店。









飞茑集民宿落座在海拔800米的明清古村陈家铺,民宿背靠青山,面朝大峡谷,旁边就是先锋书店。
夯土的建筑外观保留着山村的质朴。我是提前一周多定的房间,1288元/晚的价格包括了早饭还有一顿晚饭,前台的小姐姐非常有礼貌地给我们做了介绍后,然后带我们去了我一早定的房间。




打开房门又是惊喜,墨绿的颜色让人很是舒服,和外面的环境也非常搭配。装修是现在流行的“侘寂风”,核心通过朴素的形式展现时间沉淀的沧桑感





卧室在楼上,落地窗外就是峡谷,可惜我们只在这里住一晚,有点仓促,所以我也没能好好地坐在窗前放空自己,留待以后吧。




晚饭就在民宿开的叫《山果落》的餐厅



民宿开的餐厅,我们定的套餐除了早餐还包括了一顿正餐。正餐包括了三菜一汤有:
土豆炒腊肉、炒黄粿、蔬菜自由、鸡汤,味道都很不错,
其实在这么美好的环境里无论吃什么,感觉都是一种享受了。












我一直很喜欢小动物,尽管没自己养,但每次在外看到很温顺的喵星人和汪星人,我都会忍不住想要摸摸它们,而每当这时我也总是要责怪老公,出来时没提醒我带点吃的。
吃完饭,村子里游客也基本散去,在民宿门口碰见了一只非常乖巧的猫咪,依然是任我摸来任我撸,甚至把它抱起来都没有反抗。










山下那一小片亮灯处就是西坑村




游客散去,夜色之中的古村落和白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景致,静静地感受着这夜色中的美好,看着星空放空自己,这大概就是我们选择在这里住一晚的主要原因吧。


清晨醒来,拉开窗帘,窗外就是竹林、峡谷、薄雾,恍惚间,我们仿佛住在云端



洗漱完毕,出得门来,
 民宿和书店间这道网红的打卡地儿昨天下午过来时还需要排队打卡,现在空无一人。当时误以为下午才是拍照的最佳时间,也跟在后面排队排了几张。可现在对比下来,清早的光线打在翠竹之上,郁郁葱葱,色彩鲜艳,更加适合拍照。




穿过民宿的大堂去餐厅吃饭,昨天还人流不断的大堂,此刻也格外安静






早餐是配餐制,看着非常丰盛,薄饼是一旁的民宿阿姨现烙的,自己根据口味,包上各类小菜,吃得非常香。




吃完早餐,先去隔壁的先锋书店转了转

【先锋书店】
  据说是由原来的陈家铺文化礼堂改造过来,刚好坐落在崖边,站在书局平台外,除了可以一览陈家铺村美景还可以远眺山下的西坑村。
  如果我们想了解有关松阳的历史、民俗、文艺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及购买冰箱贴、明信片等伴手礼,甚至是陈家铺村逛累了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啊,都可以来这里,价格也很公道。
  营业时间:每天10:00am—6:00pm



来了松阳后发现,村落里无论民宿还是餐厅抑或是书店里几乎每一扇窗户,每一道门望出去都像是画框,框住了这里山峦、竹林的美景,让人总忍不住想坐下来喝杯咖啡、看看树、发发呆。。。。


设计师很注重空间的营造,将整个书店打造成层层递进,将书籍、自然与人文精神追求融为一体。










转了一圈,最后买了一个冰箱贴和一本明信片,这已经成了我每到一地儿的习惯



出得出书店,顺着山坡往上走,感觉古村落里的民宿几乎都集中在陈家铺村里了,








没十分钟基本就到山最高处的民宿,这是一家新开业的民宿叫《山耶云耶》,
才刚刚到了四月,但是今天又是一个大热天,我们忍不住在郁郁葱葱的竹林旁小憩片刻



最顶上的这家新开的民宿叫《山耶云耶》看着也非常不错,只是前面视野被挡,可能不如半山腰的飞鸟集。














这里有个小小的观景台,感觉也是俯视陈家铺的最佳位置之一



以前,看别人的照片,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爬到屋顶的瓦片上坐着,来了这里后终于明白了原因,向下走,有可能随时随地旁边就是人家的屋顶。




陈家铺的春天在这樱花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村子里看见一条很像“小白”的狗狗,不过它比小白要瘦,应该还是个狗妈妈,看见它被人从饭店里恶狠狠地驱赶出来,我掏出昨天没能给小白吃的火腿和鸡蛋喂给了它~






从山上下来后我们又一路向山下走了一小段,这条路就是通往山下西坑村的松宣古道了,碰见一个女孩子气喘吁吁地走上来,说她用了一个多小时走下去的,然后又用了两个小时走回来,累坏了。。。
时间关系,我们想想就没有继续走下去,这体验就留待以后吧。





中午退房时,忽然大堂的木门开了,只听见“喵--”的一声,
哈哈,又进来一只小狸花,小狸花妖娆地走了过来,然后娇弱无力地就地躺下,露出了它的白白的肚皮~,前台小姐姐告诉我们,村子里有七八只猫咪,它们随时可以过来,大家都会喂它们,所以它们都可以过得衣食无忧…
   哇! 我想 在这美好的古村落里,就连猫咪都是幸福而又安逸的!



再见了,陈家铺、再见松阳!伴着夕阳驱车五小时回家咯~


  
  


云上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