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千年非遗城,繁荣昌盛地|周末美景美食二日游

作者:超级燃 显示图片

10多年前,因参与安陶博物馆的改造项目,我第一次踏上荣昌这片土地。那时的我,怀揣着对工作的热忱与期待,穿梭于博物馆的现场,忙碌之余,也渐渐被这座小城质朴的魅力所吸引。

10多年前,荣昌没有高铁、也没有安陶小镇、夏布小镇,那时的“万灵”还叫“路孔”。

10多年转瞬即逝,超级燃为了探索重庆38个区县的旅游魅力,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这座城市,在岁月的洗礼下,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街道更加宽敞整洁,但那份藏于街巷深处的烟火气,却丝毫未减。


十年前的荣昌陶博物馆



现在的荣昌陶博物馆

荣昌,位于重庆西部。据史料记载,公元758年,荣昌便是唐朝昌州府的州治所在地,雅称棠城,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它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这里拥有荣昌陶、荣昌折扇、荣昌夏布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世界级优良猪种“荣昌猪”的原产地。

🌟🌟千年非遗城,繁荣昌盛地🌟🌟

荣昌,取“繁荣昌盛”之意得名
这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的非遗故事,藏着现代人所向往的“诗与远方”。



万灵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广填四川”的集散地,享有“移民水乡”的美誉。



夏布小镇是首批重庆市非遗特色小镇,由24栋仿明清风貌四合院落组成,青瓦古院,廊桥艺梦,横纵步道,步步惟妙。



昌州故里,重现了古昌州 “九宫十八殿,三千七百磉” 的繁华景象




荣昌的街道藏在惊喜与宝藏,西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哥特式天主教堂



美丽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时代下荣昌的田野也焕发魅力与风采







荣昌千年非遗城,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成了必打卡之地。荣昌博物馆、荣昌陶博物馆、夏布博物馆、邓在军电视艺术馆。






提到四川美食大家想到的必然是乐山,而重庆美食就要数荣昌。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荣昌,邂逅千年文化,寻找时光穿越之旅的秘境!

景点主要分布在三个板块:万灵镇、荣昌城区、安富镇。除了自驾意外,也可以高铁直达荣昌城区,荣昌城区有到万灵镇、安富镇的直达车。

行程安排
💡DAY1:万灵古镇-大树院子-昌州故里-天主教堂
💡DAY2:夏布小镇-邓在军电视艺术馆-夏布博物馆-联昇廊桥-安陶小镇-安陶博物馆-三矿井-河坝村-恒筑庄园


🍚美食推荐(最后有美食详解):蔡八娃荣昌卤鹅、黄二鸡汤铺盖面、猪油泡粑、梁六姐猪儿粑、邱三姐黄凉粉、田边舞烧鸭府、万灵麻饼

安陶小镇位于“中国三大陶都”、“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8年被认定为“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非遗特色小镇”。
📍位置:荣昌安富街道
🎫门票:免费无需预约



以泡菜坛为造型的景区大门、别具特色的陶文化长廊、沿街而设的陶艺体验馆、古韵十足的陶器雕塑……来到安陶小镇,沿古驿道一路向前,浓厚的古陶都味道扑面而来。



如今当下我国有四大名陶,分别是: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以及重庆荣昌陶。
但是荣昌陶在四兄弟中却异常的低调,与宜兴紫砂陶闻名天下,价值连城形成鲜明的反差。长期以来,荣昌陶面向的是平民大众,所制作的作品很多也是和百姓息息相关的。



在安陶小镇,正大门就是我们百姓最熟悉的“泡菜坛子”造型,正因为如此的接地气,荣昌陶在宣传和市场价值上和前面几位大哥有着明显的滞后感。




万灵古镇,原名路孔镇,路孔这个名称是清代以后才有的,因此更好的还原历史,路孔镇改为万灵古镇。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古镇西南面临濑溪河,东北靠丘陵山峦,街市依山而建,蜿蜒的濑溪河从万灵古镇旁流过,南宋时期万灵成为了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渐渐这里便繁华了起来,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修建了客栈和商铺。万灵古镇是一个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古街从山头开始到河边码头为止,层层叠叠分布,立体感很强,颇有山城的感觉,因此有“小山城”的美誉。



我们是河边步道来到古镇,在濑溪河旁,远远就能看到重庆版“乐山大佛”,外貌同样惟妙惟俏,却少有人知。一尊高达71米、金光闪闪的佛像,静静地矗立在重庆荣昌区万灵古镇的河畔。这尊大佛可不是后来者,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唐朝,已经屹立了1300多年。



大佛跟潼南佛寺一样,以前佛像外面都是有木质结构保护的,后面应该焚毁了。金光闪闪大佛,站在河对岸远远地看,也是很壮观的。



大荣桥——这座建于明朝正德初年的石质平板桥,横跨濑溪河,连接着古镇东西两岸。116 米长的桥身,由厚重的大青石铺就,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站在桥上,看濑溪河水悠悠流淌,感受着历史的沉淀,拍照超有氛围感!




白银滩:濑溪河上传说故事二十四个望娘滩中的第五滩,因为河面堤坝截流形成了如白银般的瀑布而得名。滩上还有冰川时期形成的冰臼,大大小小的圆孔,就像是大自然留下的神秘印记,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路孔”得名来源于一段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有位叫曾傲的和尚,云游到此,见河对岸一带风景宜人,适于修身养性,决定在此建座寺庙。发觉坡边有六个石孔,似与河中相通,便往石孔倒入糠壳上试一试,不久糠壳果然从河中冒出,于是就把这里叫作“六孔河”,后来又喊做“路孔河”,后来被称为路孔镇。



游船体验​画舫船40 元 / 人,船缓缓前行,濑溪河的水清澈见底,沿途的风景惬意,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峦,就像走进了世外桃源。要是你想更亲近水,还可以试试手划船,上游 30 元 / 人,下游 25 元 / 人,自己掌控方向,感受在碧波上滑行的快乐,超有趣。



万灵古镇,系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集散地,拥有大荣古寨、大荣桥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移民水乡风光。古镇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建筑,如明清老街、尔雅书院、湖广会馆、赵氏宗祠等,还有享誉古今的“天下第一清官”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革命先驱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科学家赵宗燠等名人。
2002年4月至今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重庆市十大最美古镇”,古镇核心区大荣寨社区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进入古镇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感受这里的沧桑巨变,远处的古寺,古树,一座石板桥,一条烟雨巷,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烟雨巷被誉为重庆市最美小巷庙,位于大荣寨日月门内,小巷两边墙壁高耸,狭长幽深。每当阴雨天气,小巷内烟雨蒙蒙,配上斑驳、长满青苔的墙壁,很有一番江南烟雨的景象。



走进古镇就会发现它其实很小,连接恒升门的明清老街只有500米,它是在明代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古街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街道两旁是古色故乡的木质结构明清建筑,青石路蜿蜒而上,原始而古朴。




明末清初,万灵古镇处于战火之中,人口减少,清朝采取移民入川的政策,湖广、贵州、江西等地外省移民来到了万灵。为了相互扶持和帮助,这些外省移民集资建起了湖广会馆和供奉大禹的“禹王宫”。




其可贵之处在于保持了原汁原味风貌,在这里你可以欣赏青砖青瓦的老房子和古风感十足的街景。万灵的古典雅韵,不仅因为旧有的古镇格局基本未变,甚至这里的社会生活模式都仍然带有传统遗风。漫步石板街,在古老的宅院门口,在雕花的木窗之下,在青砖黛瓦间,有茶馆、有食店。岁月的流转被深刻记录在檐额、窗栏和这些小商铺里,唯一不变的是小镇里生活的人们,仿佛依然沉浸在古老年月,迈着悠然的步子。




值得注意的是,景区内仍保留着独特的风貌,比如斑驳的古城墙、4座沧桑的四大寨门——太平门、日月门、恒升门、狮子门。



在万灵镇旁,掀开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7年,投资3亿元的万灵福邸建成,该项目还原明清时期古镇风貌,由商业、办公、酒店、展览馆和地下车库等相对独立的17幢建筑组成,为万灵镇完善旅游配套提供了重要载体。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万灵福邸如今冷清不少。




推荐两个小吃,超级燃买了几家,张粮粮的麻花,小卢的麻饼很好吃。



📍交通:乘坐公交车荣昌602路至万灵(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高铁:从重庆乘高铁26分钟即可到达荣昌,在荣昌汽车站换乘到万灵古镇的中巴车,车程30分钟左右。
🎫门票:门票:古镇免费,古镇内部分小景点需要单独付费

在万灵古镇旁发现了一个宝藏地 —— 大树民宿院子,玩累了一踏入院子,就被治愈到,直接满血复活!



🏡院子初印象​
刚到民宿,院子里的池塘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清澈见底。倒影着对岸的亭子与天空。古朴木门和爬满绿植的围墙就吸引了我。枝繁叶茂的大树映入眼帘,仿佛进入了隐秘的森林世界。


为什么叫大树民宿,可能就是因为它把,树下有小院、小院外有坝子。茂密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洒下一片清凉的绿荫🍃。树下摆放着几张木质桌椅,坐在这里,点上一杯民宿自制的清茶,听着树叶沙沙作响,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宛如梦幻的光影画卷。院子里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绿意盎然,色彩斑斓,香气扑鼻。



爬上屋顶,是绝美的打望、休闲、拍照的好地方,与屋顶的灰瓦亲密接触。




🏞河畔草坪​
民宿紧邻濑溪河,走出院子没多远,便是一大片河畔草坪。微风拂过,带来河水的清新气息。沿着河畔漫步,河对岸的油菜花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处偶尔有几只白鹭飞过,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涟漪。


还有个热门打卡点,湖中间的平台,草坪旁的石桥




喝茶聊天一下午,天慢慢暗下来了,灯光让大树更有意境和情调。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相望不相闻。



大树——愿你来去之间·皆得自由


千丝万缕理成行,排线刷浆露异香。漂染罗纹工艺巧,三江夏布数荣昌。——荣昌民谣
📍位置:荣昌城区
🎫门票:免费且无需预约



夏布小镇是2016年打造的“非遗文旅景区”,坐落于荣昌濑溪河与荣峰河交汇的昌州街道,占地100余亩,主体建筑由24栋仿明清风貌四合院落组成。青瓦古院,步道横纵,院外小吃遍布。




夏布小镇的非遗风韵之处随处可见,走进店里面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店里的布置清雅别致,一进门,各种精美的夏布制品就映入眼帘。



夏布制品应有尽有,帽子、围巾、袜子、鞋子、椅垫、提包等等。我试戴了一顶夏布帽子,透气性超好,而且款式很有特色,既有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戴上它感觉自己立马与众不同。听颜老板说,荣昌盘龙镇以前家家户户都会绩麻、编夏布,90 年代的时候夏布市场超级繁荣。


另一家店铺女生应该会更加细化,有漂亮的服饰,用夏布制作的旗袍,简约又不失优雅,穿上身仿佛自带温婉的气质;还有各种工艺美术品,比如夏布画,画家巧妙地利用夏布天然的色彩差异和肌理效果,创作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画作,每一幅都饱含着艺术韵味。我还看到了一些生活创意品,像夏布灯罩,柔和的灯光透过夏布,散发出一种朦胧又温馨的光,特别美。这里还有很多布艺小动物,憨态可掬,超级可爱。






这里可以体验了夏布得制作,扎染夏布手帕,亲手感受夏布在染料中慢慢变色,那种成就感简直拉满,最后带着自己的作品离开,感觉意义非凡。



我们来的季节应该是淡季,但街道上挂满了节日得装扮,春节期间应该还有主题活动。






夏布,这种用苎麻织成的布料,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汉代的 “蜀布”,到唐朝作为贡品的 “筒布”“斑布”,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夏布又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从服饰到装饰品,再到各类文创产品,它正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夏布博物馆
📍位置:夏布小镇内
🎫门票:免费,美团现场预约即可
走进博物馆就像踏入了夏布的历史长河。这里展示了夏布起源以来的发展脉络。我看到了古老的夏布制品,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能看出其质地优良,纹路细密平整。



夏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战国时期。那时候,勤劳的荣昌人民就开始用苎麻织造夏布。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唐宋,夏布凭借优良的品质,成为了进贡朝廷的贡品。在明清时期,荣昌夏布的生产和销售更是达到了鼎盛阶段,不仅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还漂洋过海,远销海外,为中国传统手工艺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原料天然,品质卓越​
荣昌夏布选用当地优质苎麻为原料。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富有光泽,吸湿透气性极佳,让夏布成为了制作夏季衣物的绝佳材料。穿上夏布制成的衣物,不仅凉爽舒适,还能有效抵御紫外线的伤害,是炎炎夏日的理想选择☀️。




​工序繁复,手工传承​
制作一匹夏布,要经过打麻、刮青、绩纱、上浆等 70 多道工序,而且全部依靠手工完成。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以绩纱为例,需要将麻纤维分成极细的纱线,这不仅考验着匠人的眼力,更考验着他们的耐心和技巧。






我非常细化的一个地方,就是古代场景复原,曾经夏布小镇的再现。夏布而繁荣的古老城镇。小镇的青石板路,在晨曦中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街头巷尾,弥漫着淡淡的苎麻香气,这便是夏布的气息,编织着小镇的日常。



生产场景再现:指尖上的匠心传承​
一间古朴的作坊,作坊里,匠人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打麻师傅们手持特制的工具,熟练地将苎麻茎秆敲打成细长的纤维,一旁的刮青师傅,专注地刮去麻皮表面的青皮。绩纱的女工们纤细的手指灵活地穿梭于麻纤维之间,在另一个角落,上浆师傅将绩好的纱线浸入特制的浆液中,轻轻搅拌。




交易场景:集市上的热闹喧嚣​
小镇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夏布制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商人们从各地赶来,带着丰厚的银钱,交易成功后,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运输场景再现:水路上的商贸通道​
停靠着一艘艘满载夏布的商船。码头边,搬运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捆捆包装精美的夏布抬上商船。商船在河面上缓缓行驶,船上飘扬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宣告着夏布即将开启的远行。​商船驶向远方的码头,将荣昌夏布运往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远销海外。




荣昌夏布从曾经的贡品,到如今远销海内外,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织物,更是非遗传承人的心血结晶。


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兴起于宋代。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荣昌陶博物馆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了解荣昌陶,便要到博物馆里去探寻。
📍位置:安富街道
🎫门票:免费且无需预约




🌟‌🌟荣昌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朱砂釉大花瓶🌟🌟
是一对高1.4米的朱砂釉大花瓶。‌这对花瓶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了荣昌陶的辉煌历史。它们于1976年为毛主席纪念堂烧制,当时荣昌安陶厂共制作了四件,其中两件送往北京,另外两件则留在了博物馆。‌
这对朱砂釉大花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体现了荣昌陶的独特技艺。朱砂釉是荣昌陶的特色彩釉,其烧制过程对窑炉的温度和火候要求极高,成功率极低,因此每一件成品都显得尤为珍贵。



这对花瓶不仅是荣昌陶工艺的象征,也是荣昌陶历史地位的见证。它们的存在展示了荣昌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卓越成就,同时也反映了荣昌陶在国家级文化项目中的重要角色。
荣昌陶博物馆通过这对镇馆之宝,向观众展示了荣昌陶的技艺传承与发展历程,进一步提升了荣昌陶的文化影响力。



荣昌陶的原产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这里自古便是陶瓷生产的重镇。早在明清时期,荣昌陶就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数百年来,荣昌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成为中国陶瓷史和工艺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一曲歌谣,唱出了百年古窑的兴盛往事。
歌谣里面唱的就是荣昌的阶梯窑——下兴古窑,10多年前也去参观了古窑遗址
阶梯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龙窑的建筑方式,开启了荣昌陶新的建窑方式。它可以从下到上一仓一仓地分烧,这种方法非常节省能源,因为在烧第一仓的同时,它的热量会延伸到第二仓,既有烘坯的作用,又能保证第二舱的温度。阶梯窑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窑业史上的重要技术革新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外素内釉笔洗——万里唯一,浑然天成🌟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馆里收藏的笔洗制作于1960年,外部是素烧、内部使用锡绿釉装饰,当时同时烧的几千只笔洗,唯独这一只产生窑变,形成宛如水潭的感觉。





荣昌陶按胎质精细度分为 “粗陶” 和 “细陶” 两大类。粗陶多为大众化的罐、缸、坛、盆、钵等日用陶,过去,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粗陶制品可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泡菜坛、水缸,不仅实用,还承载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就拿泡菜坛来说,荣昌陶制作的泡菜坛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用它来储藏物品,不串味、不变味、不渗色,能长期保质、保味、保鲜,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





走出博物馆,偶然看到了当年的景观设计,采用阶梯窑的元素,打造的景观廊道。



荣昌陶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器物,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希望荣昌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云南有弥勒,四川有墨石公园,而重庆的三矿井,同样有着不逊色的独特魅力。
虽然规模不大,但来到三矿井剧场的时候,瞬间反复穿越到了遥远的火星。这里经过精心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惊叹的科幻世界。
📍位置:安富街道三矿井村落
🎫门票:免费



荣昌陶的绞泥工艺:自然与美的交融
“绞泥”工艺,是将红、白两色泥料混合揉捏,在拉坯成型后形成一种独特的偶然效果。这种工艺能产生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自然纹理,有的如老树盘根错节,有的则像层峦叠嶂般起伏不定,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



而剧场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绞泥”这个色彩元素,打造出极具未来感,仿佛是从科幻电影里搬出来的场景,随手一拍,大片感十足。



剧场很有仪式感,如果有在这里举办一场婚礼,一定非常特别。喜欢小众婚礼,人要求也不多的,完全可以选择在这里。



这是剧场入口的地方,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的后面,景墙也非常有特色。



工作站还配有会议室、工作室、餐厅等,和站长交流这里常常在还举办了多场关于乡村振兴的研讨会和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农民代表共同参与,探讨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同时这里也是户外团结、研学游玩、聚会的好地方。但要提前和站长联系哦。




旁边还有个正在修建的荣昌区美术馆,尤其是那独具特色的红砖墙,整个美术馆以大面积的红砖墙为基调,复古的色调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暖而质朴的气息,墙体上的砖纹错落有致,是个绝佳的拍照圣地,出片率超高!




下午,随着太阳西斜,形成深浅不一的光影,为照片增添了层次感,红墙被染上了一层暖黄色,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




荣昌三矿井是废弃的工业遗产,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充满非遗与艺术气息的神秘之地,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成果与魅力吧。


邓在军电视艺术馆是中国首座电视艺术家艺术馆, 集观看、体验、研学于一体,汇电视、绘画、雕塑、建筑及多媒体互动艺术为一炉,通过荣昌女儿、军中艺旅、初见荧屏、春华绽放等八个篇章,立体化讲述邓在军导演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中国电视文艺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并专设《百年恩来》幕后珍品展区,重点展示邓在军执导的弘扬周恩来精神、红岩精神、自强精神的文艺作品。
📍位置:夏布小镇内
🎫门票:免费,美团现场预约即可



邓在军于1938年出生在重庆荣昌,是一级导演,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首批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曾首创央视春晚“茶座式”演出形式,被誉为“我国电视行业名副其实的开拓者的杰出代表”。邓在军女士之所以把这座颇具影响力的艺术馆落户于重庆区县荣昌,而不是选择在一线城市。最大的原因是她自己是荣昌人,所谓返哺之恩也许就是如此吧。


最能勾起回忆的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展馆,40年春晚,都是千家万户的记忆,也是我们这代人儿时的记忆。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届春晚最精彩的环节,以及最让人难忘的节目回顾等,让80后一代迅速回到快乐童年。那一串串已经故去的名字,难免让人有一丝惆怅,但他们所留下的节目,却成为不朽的传世佳作,这也是电视人所追求的,作品流芳百世胜过一切!





40多年过去了,春晚依旧规律的每年除夕见面。虽然演员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演出的质量也被大众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在90年代,那个娱乐并不发达,信息非常有限的年代,春晚给许多家庭带去了欢乐。我们怀念过去,也许不仅仅是节目的变更,演员的变化而带来的“质量”问题,还有那些陪我们一起看春晚,一起跨年的人已经不在了。






电视剧领域,1998 年由她执导的电视剧《百年恩来》堪称经典之作。展览专设《百年恩来》幕后珍品展区,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该剧拍摄时的剧本、分镜头脚本、演员定妆照,以及拍摄过程中的珍贵照片和影像片段。这部剧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 奖、国家首届音像出版奖等众多殊荣,充分彰显了邓在军在电视剧导演方面的深厚功底与卓越才华。







艺术展还设有多媒体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等设备,深入了解邓在军导演创作背后的故事,参与一些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互动小游戏,体验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这里还有邓在军执导的数以千计的电视艺术作品的珍贵影像资料,涵盖了众多在中国电视艺术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将一位电视艺术巨匠的辉煌人生与卓越成就,立体地展现在大众眼前。





昌州故里,一年四季,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景区内有张培爵纪念馆、荣昌烈士陵园、春晖亭、荷塘三叠、香霏楼等主要景点。我们选择了早上去爬香霏楼,登楼远眺,荣昌美景尽收眼底。这里是踏青赏景、领略荣昌美景的绝佳去处。
📍位置:荣昌城区
🎫门票:免费且无需预约


昌州故里复建了明清时期的景观,我们停车直接来到了山脚下,远远就能看见香霏楼。
山脚下,宝城山的牌坊屹立,有点小青城山的感觉。从这里望去,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一条笔直的楼梯在绿树下,仿佛在邀请我去探索未知的风景。






来到半山腰,有个平台,叫不出名字的红叶开得正好,这里是拍摄香霏楼的最佳位置。



香霏楼不仅是荣昌昌州故里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楼旁的石碑上刻有《香霏楼记》,记载了楼阁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作为荣昌“海棠香国”的代表性建筑,香霏楼见证了当地数百年的风雨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香霏楼共有七层,第一层由二十根柱子支撑,石制围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以安兰花、荷花等为主题,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楼阁的屋檐四角上翘,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明清建筑特色。


在山顶看到了远处的濑溪河,河水波光粼粼,环绕着整个古镇,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站在观景台上,昌州故里的全貌尽收眼底,古镇的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此时,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下山时御用摄影师让我先下去,走到发光的街道里,拍了一张我非常喜欢的昌州故里全景。远处的欧式建筑、城市高楼与昌州故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也融在此景中。


荣昌联升廊桥横跨濑溪河,全长 90 米,宽 2.4 米,桥面以石板梁铺设,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石平桥,始建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 年),清代同治九年(1870 年)进行过重修,见证了荣昌地区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位置:夏布小镇外的濑溪河上,小镇大门口就能看见








廊桥旁的江岸成了市民晒太阳和坝坝茶的好去处



荣昌天主教堂是1915年建造的欧式教堂,堂高50米,占地4700多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天主教堂。并有重庆地区最大的直径为2米的法国自鸣钟,准确为全城人报时。


从繁华的市区出发,一路颠簸后,终于来到了荣昌县城后西街,远远便看到了那高耸的青灰色教堂尖顶十字架。



走近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台阶笔直地向上延伸,仿佛在引领着人们走向神圣的殿堂。台阶顶端的圣堂主体楼黑色拱形大门庄严肃穆,“耶稣圣诞” 几个大字醒目而庄重。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教堂外是充满城市松弛感,一杯茶、打个盹,三五好友打牌谈笑,一个午后的惬意时光。




在去三矿井的路上,路过了一片春日田园美景。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赴一场与油菜花的浪漫之约。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便映入眼帘,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田里农忙的身影,为田园增加了不少故事感,微风拂过,油菜花轻轻摇曳,涌起层层金色波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在返程回重庆的路上,去了朋友的一个农场——恒筑庄园
这里不仅有大片的果园,还有绿意盎然的蔬菜种植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采摘体验。无论是和家人一起度过温馨周末,还是与朋友结伴出行,恒筑庄园都能带来一段难忘的时光。带上水果和蔬菜开开心心回家了。




走进恒筑庄园的沃柑果园,仿佛进入了一个金黄色的世界。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沃柑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像一盏盏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果园。沃柑继承了橙子和橘子的优点,果型圆扁丰满,果皮光滑细腻,轻轻一剥,果香便弥漫开来。​




这里的沃柑口感层次丰富,酸甜度恰到好处。咬上一口,汁水瞬间在口中迸溅,那股清甜的滋味顺着喉咙流淌而下,让人回味无穷。其出汁率高达 59.56%,比一般的蜜桔、椪柑等高出足足一倍多,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果汁在舌尖上跳舞。





蔬菜种植区,又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排排整齐的蔬菜绿意葱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游客们招手。这里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番茄、玉米、茄子、胡豆等十几个品种应有尽有,每一株都在肥沃的土地里茁壮成长。








最后带上水果、蔬菜和荣昌旅游的快乐,开开心心回家去了。


我们选择的是瑞尔高新酒店,在荣昌高新区,离高铁站比较近,建筑现代感十足,线条简洁流畅,在荣昌的街景中十分亮眼。周边交通便利,不管是去荣昌城区各个景点,还是前往商业区,都很方便。



一踏入酒店,宽敞明亮的大厅映入眼帘,而最吸睛的,便是无处不在的荣昌非遗元素。大堂正中央,摆放着一件精美的荣昌陶摆件,造型古朴典雅,色泽温润。连会议室门口的门牌也是用的荣昌非遗元素,把地方的文化展示出来,越当地越世界。







客房房间宽大,布置温馨舒适,干净整洁,床铺柔软,洗漱用品品质上乘。


🍱餐饮体验​
酒店的早餐种类丰富,中式的包子、油条、粥,西式的面包、牛奶、火腿,还有各种新鲜水果和现做的鸡蛋饼,选择超多,完全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餐厅环境干净整洁,服务员会及时收拾餐桌,用餐体验超棒。
✨夜间餐饮:在餐厅晚上有暖心粥免费供应。






🌟四川美食在乐山🌟重庆美食看荣昌🌟
荣昌 | 一口尝尽烟火味,美食地图大公开
荣昌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食,每一口都是地道的重庆风味!


🍜【黄二鸡汤铺盖面】
超大一片的铺盖面,像被子一样盖在鲜美的鸡汤上,光是看着就超有食欲。手工擀制的面条劲道十足,裹满鲜香的鸡汤,每一口都爽滑又满足。鸡汤浓郁醇厚,喝上一口,从舌尖暖到胃里,暖心又暖胃。







🦢【蔡八娃荣昌卤鹅】
荣昌卤鹅可是招牌美食,蔡八娃家更是其中佼佼者。鹅肉被卤制得色泽金黄,皮滑肉嫩,卤香渗透到每一丝纤维里。咬上一口,先是醇厚的卤料香气在舌尖散开,紧接着鹅肉的鲜嫩多汁带来满满幸福感,配点小酒,简直绝绝子!






🥣【邱三姐黄凉粉】
黄凉粉是荣昌人夏日餐桌上的常客,邱三姐家的尤为出色。黄凉粉质地细腻,口感爽滑,搭配特制的红油辣椒、蒜泥水、花椒面等调料,香辣过瘾,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吃完后嘴唇还留着微微的麻感,超爽!



🥟【梁六姐猪儿粑】
白白胖胖的猪儿粑,外形可爱,内里大有乾坤。外皮软糯Q弹,不粘牙,内馅是精心调配的,无论是咸口的芽菜肉馅,还是甜口的芝麻糖馅,都让人回味无穷,吃了就停不下来。





🥧【猪油泡粑】
刚出炉的猪油泡粑蓬松柔软,香气扑鼻。咬下去,猪油的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甜而不腻,口感软糯,带着微微的发酵香味,早餐来上一个,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田边舞烧鸭府】
烧鸭咬下去,油脂香四溢。鸭肉鲜嫩多汁,一点也不柴。
粉蒸泥鳅,再配上独特的蘸料,酸酸辣辣的,十分解腻,每一口都超满足!



来荣昌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食,能让你吃得扶墙走,赶紧冲呀。

超级燃准备把重庆周边的小城都耍个遍,为大家分享游记、制作攻略。历史游记有:

【合川】嘉陵闻峰三江合,涞城二佛佑山川|重庆魅力一日游
@https://imfw.cn/l/325796463

【阆中】宝藏小城过周末|阆苑仙境 阆中古城
@https://imfw.cn/l/325796415

后续会持续更新不同的小城,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