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大理九日游(5)束河古桥泉水,白沙神殿壁画

作者:樱~枫fox 显示图片

更多游记请看:
诗和远方——我的游记分省总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11406786.html
相关游记链接:
1)古城水源,龙潭映雪 @https://www.mafengwo.cn/i/24640815.html
2)山城水乡,木府辉煌 @https://www.mafengwo.cn/i/24643878.html
3)天梯深峡,猛虎跳江 @https://www.mafengwo.cn/i/24646147.html?h=129248453
4)玉龙蓝月谷,雪山云杉坪@https://www.mafengwo.cn/i/24648378.html
**************************************************************************************************************

这个春天天气很糟,哪也不去,集中精力继续补游记,先把丽江大理补完。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不仅仅指古城本尊,即大研古镇,还包括周边的几个景点,比如黑龙潭,还有稍远一点的两个古镇——束河和白沙。据说这两者比起商业化严重的古城值得一游,但是据我观察,只是商铺略少一些,游客略少一些,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淳朴的古镇”早就成过去时了。

不过这两个古镇还是有自己的特色:束河的水系,白沙的古代壁画,总能发现亮点。



束河古镇在丽江古城以北4公里,白沙古镇10公里,有旅游专线车,且发车频率很高,和去玉龙雪山差不多。


我八点钟出发,在旅馆门口的“红太阳广场”站候车,很快车就来了,车费5元。8:15就到达束河古镇游客中心,这是东南门,也是正门,背后是玉龙雪山的余脉。


古镇现在免费开放!当年可能是收费的,游客中心已经成了摆设。


简介,我就不码字了。关键词:古道,泉水,人家。


我到的很早,可能是第一波游客,大门前静悄悄的,天气也很晴朗。


等我离开,仅仅两个多小时后,人就多了很多,很嘈杂,天气也变差了。我在丽江大理的天气和在罗平兴义正好相反,几乎每天都是先晴后阴。


游览图,乱七八糟的,和丽江古城有一比。我来梳理一下,这两个地方不愧是“姊妹镇”,设计理念如出一辙:大研有黑龙潭,束河有九鼎龙潭,都作为古镇水源;都有四方街、三眼井;都有同出一源、呈发散状的河流入镇,街巷沿河分布;大研有木府,束河有大觉宫;大研有大石桥,束河有青龙桥......


进大门之后往西走,前面是“丹凤含书”牌坊,意为大旺文书、金榜题名的祥瑞之象。有点像丽江古城木府旁边的天雨流芳,意思是读书去吧。


古镇面积不小,很难全部覆盖,必须抓住重点。如何没有目标乱走一气,那必然要走冤枉路,像我一样。现在复盘,过牌坊后应该立即右转,去“四方听音广场”才对。


我是快离开古镇时,才找到“四方听音广场”,此时已经人山人海,有碍观瞻。如果说大研的四方街是传统的集贸市场,那么这里的“四方听音”就是束河的文化广场。有一个大戏台子,据说白天有歌舞演出,晚上有篝火晚会。


广场往北,穿街走巷,很快就看到开阔的水面,这里是全镇水景的核心——“飞花触水”。远处是古镇的靠山——聚宝山,近处的水塘是从九鼎龙潭流出的三条河流之一。


这里本是一个蝉声蛙鸣的乡间水塘,后来改造成酒吧休闲区。


天光云影共徘徊,碧水红鱼,曲桥小径,很是赏心悦目。


只是少了春天才有的“飞花”,但云南四季都不会缺花。


束河的水系,像大研的玉河一样,细分成许多水渠、水圳,深入到古镇的各个角落。


不过我宁可再看到当年那个水塘,改成酒吧水街总觉得不舒服。


幸亏现在是上午,人不算太多,如果是晚上,也许就和大研一样“群魔乱舞”了。


客栈随处可见,不知生意如何。


猫与耗子,这样的杂货铺遍地都是,无论丽江古城、白沙古镇,还是后来的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兜售着千篇一律的小商品,我是没啥兴趣的。


我的兴趣点是像这样的“三眼井”,这种井大研当然也有,但我都错过了。而在束河,我看到好几处。


这是一种特别的水井,利用地势,三水相通。第一眼引用,第二眼洗菜,第三眼洗衣,互不影响。拉车的马儿显然很渴,拉着车就一头扎进水中。它也知道自己该把头伸到那口井里,呵呵。当然,人最狡猾,知道怎么设计。


三眼井体现了纳西族先民的智慧,懂得“可持续利用”。另外一处三眼井设计得更加美观,“上井”是半圆形。


三眼呈阶梯状下降,旁边就是菜地,随用随取。


第三处三眼井,在偏僻的地方,小巷转角处,形状不规则。总之三眼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从“飞花触水”溯流而上,经过三眼井,很容易找到“四方街”。它与大研的四方街功能类似,也是四面八方的几条街汇集之处。


就是处于古镇中心的一个街头大广场,但比大研的小,人也没那么多。曾经它是茶马古道马帮贸易活动的物资集散地。


四方街周边的小巷随便走一走,一树灿烂的黄花吸引了我。


遵照指示牌的指引,很快找到“茶马古道博物馆”,此处也是明朝时木氏土司修建的“大觉宫”,内有珍贵壁画。它对于束河,犹如木府之于大研。


里面有旅游团,呜呜泱泱一大群人,我还以为他们刚从博物馆出来,没想到挤到门口一看,“温馨提示,闭关修缮”,草,怎么总遇到这种破事?


那这帮人挤在这儿干啥?旅游团绝不会进博物馆,导游肯定带他们购物了,或者买银器店,或者买翡翠。下图,又回到四方街,西边那条街直直地出去,就是青龙桥。


青龙桥建于万历年间,西边正对着聚宝山。


桥面很沧桑,大块卵石很硌脚,这是妥妥的古桥。


到侧面瞧一瞧,原来是座大块头的石拱桥,单拱如月,颜值很高。


青龙桥也是木氏土司修筑,为了方便茶马古道贸易,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面平缓,便于马帮行走,它是丽江现存最古老、体量最大的古桥。


青龙桥横跨青龙河上,青龙河是束河水系中的重要一员。站在桥上,发现南边还有一座平桥。


它居然叫“恋人桥”。很早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丽江和“艳遇”有脱不开的关系,时至今日,这种暧昧还是有市场,人性使然。


远眺青龙桥。除了青龙桥,其它的什么玩意都不存在才好。


青龙桥西边正对着一条街,走到尽头“瓦猫”处,向右转,可去九鼎龙潭。


瓦猫在丽江、大理到处都是,开始很有新鲜感,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附近还有街头菜市场,这个可以有,尽显真实的烟火气。


九鼎龙潭在古镇的边缘,聚宝山的山麓,很偏僻,基本上能来这边的游客都是有心人。


饮水思源,束河的水系发端于此,理应过来看看。很快看到一个水潭。


有廊桥驾于其上。


没想到这个廊桥竟然是“三圣宫”的入口。


廊桥另一边的水潭更加开阔,色如翡翠,观之心醉。


三圣宫就是龙王庙,远处那棵柏树下面的建筑就是。


“九鼎龙潭”,束河的水源,相当于丽江古城的黑龙潭。


所谓“三圣”,指的是龙王、孙膑、观音,我的天,这三位怎么凑到一起的?反正代表朴素的民间宗教信仰吧。


寒梅报春。整个神庙依山而建,分两层,四合院的布局。初建年代不详,是祈雨、拜佛,还有丽江文人聚会之所。


需要说明一下,“束河”不是河的名字,而是纳西语“高峰下的村寨”。


青龙河是九鼎龙潭分出的水系中最大的一条,从古镇西边缓缓流出。


虽然茶马古道和马帮已经成为历史,古镇还是屡屡看到马儿的身影。


沿着先人的足迹走一走,但是估计不会觉得和其它地方骑马有什么不同。


茶马古道涉及多个民族,藏族肯定不可或缺,“西南夷”的茶叶换藏人的马。所以这里有个“古道藏家博物馆”。


我一早就经过这儿,太早,没有开门。后来就没有再过来,错过了。


还经过一个“赶马大院”,也是汇集了茶马古道的文化元素。



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购物中心,包装得像模像样,“雪花银楼”卖银器,“翠王府”卖翡翠,赶马茶仓当然卖茶叶了。


图腾柱,融合了藏族、纳西族、汉族的信仰。


忽然飞过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对久居城市的我来说,这也是稀罕物。

束河古镇能看见玉龙雪山吗?我只能说:不太容易。下图是我好不容易拍到了雪山一角,天还变阴了。很多商店客栈都写着:顶楼可以看雪山!但是如果你不消费,怎么好意思上去呢?束河没有像大研那样的公共观景台(也许有,我不知道)。


在没有参观博物馆的情况下,束河古镇逛一个多小时足够了,就按照我复盘的这个路线,东南门进,东南门出,转一个圈,不走回头路。但是我自己游览时瞎走一气,走了很多冤枉路、回头路,所以居然花了两小时二十分。

仍然在游客中心门口坐专线车,去白沙古镇。车很快来了,车费也是五元。10:55到达镇外。


在下车点左拐,沿街往西一直走,就进镇子了。白沙更是一个开放的镇子,连游客中心都没有。


我在这个丁字路口再向右(北)拐,先去看古代壁画。


白沙离玉龙雪山更近,所以一抬头能看到。现在天气稍稍晴了一些。


进古镇当然不花钱,但是看“白沙壁画”要买20元门票。


这个小景区占地并不小,集中了木氏土司从明初到清初建造的许多神庙,壁画作为宗教的载体也在其中。请看介绍(双击可放大),第四批国保: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壁画的象征,所以这里以敦煌飞天图案作为LOGO。



进门后迎面是“玉壁金川”照壁。


右手边是文昌宫,先略过,走照壁右侧的梅花小径。二月中旬,梅花已经开败了。


首先去看重中之重——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琉璃殿和万历年间的大宝积宫。它们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一前一后,紧紧相连。


宫前种着一棵柽柳,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柽柳王”。丽江古城木府的家院里也有一棵老柽柳。


进门之后是藏经殿,内有最具代表性的白沙壁画“释迦佛会图”复制品。


再往里就是琉璃殿。同为佛教寺庙,它和后面的大宝积宫所属教派不同,琉璃殿为佛教禅宗,大宝积宫则是藏传佛教密宗。


琉璃殿的屋顶似乎有什么特殊之处,得到古建专家的赞赏,但我看不懂。殿内上部存有16幅壁画,属丽江早期壁画。


我拍了几张,离得远,不太清楚。因为琉璃殿供奉的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所以壁画题材与此有关。


壁画稍显黯淡,线条简洁明了,朴素大方,表达了老百姓向药师祈求无病无灾的愿望。到了我这个年龄,就得好好拜拜药师佛,而不是财神。


后面就是大宝积宫。


🏯大宝积宫藏有三幅精华壁画,保安严密,不允许拍照。我刚偷拍了一张(镜头里是一个旅游团),就被工作人员严厉制止。


正面拍不了,在两厢总算偷拍了一张地位低一些的。三幅精品壁画为:释迦佛会图(上图)、孔雀明王海会图、观音普门品图。我偷拍的好像是:“金刚勇识五方佛”。


院内有一棵老银杏,它一定见证了白沙壁画的兴衰吧。


回到藏经殿,再仔细欣赏一下释迦佛会图的复制品。白沙壁画的独特之处是应历代木氏土司的邀请,由汉族、藏族、白族以及佛教、东巴教和道教弟子画家共同创作,融合了多种宗教文化和艺术流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这幅“镇殿之宝”的主角——如来佛祖,右臂坦露就是藏教的特征,而下面诸神中有二十八宿,显然是汉地元素。如来佛朱衣金身端坐正中,上列18尊者,两侧画四大天王等,密密麻麻“占了一操场”。


释迦佛会图集中了几乎所有佛教世界大神,就是张“全家福”,是所有丽江壁画中最精致完美的一张。

离开大宝积宫,穿过一片阴森的树林,去金刚殿。


金刚殿也是初建于万历年间,和大宝积殿同期。


四合院布局,地方不大,没有壁画,佛像都是新的,无甚看头。


两厢的十八罗汉比较生动形象。



原路返回,经过大定阁,也是维修,暂不对外开放!里面有少量壁画,只有从文昌宫博物馆的照片中一窥其貌了。


最后去的是离景区大门不远的文昌阁。


文昌阁建于清初,建筑值得一看。两进四合院布局,十分古朴幽静。


整个壁画景区,除了见到一个旅游团,游客极少,偶有散客光临。中间的过厅有多媒体播放。


莲花柱础,方胜铺地。


第二进院落的正殿供奉文昌帝君。


文星高照,护佑丽江。木氏土司大兴土木,建造这些五花八门的神庙,估计有粉饰太平、向朝廷邀功的意思吧。


文昌阁的东西厢房有白沙风物展、壁画展、岩画展,可以好好了解一下。


重点当然看白沙壁画展了。它是丽江的文化瑰宝,起源于明初,盛行于嘉靖时期。


📸文昌宫内的壁画简介和大幅照片,其实比实物看得更真切,先看这个,再看实物,更有助于了解壁画。


虽在明末有所衰落,但清初仍对大定阁内的壁画进行了修补。这就是没有看到实物的大定阁内壁画,明月下的飞天,我觉得比佛祖开会好看。


琉璃殿的十六幅壁画。


大宝积殿的三大精品之一——孔雀明王海会图。


另一精品——观音普门品图。这幅画不仅仅讲述宗教故事,还加入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劳作和生活场景,反映了纳西族的社会生活。


这是不一般的五方佛,出场人数超过寻常。总体来讲,白沙壁画中藏族元素比重更大。


离开景区,发现门口的售票处墙上居然也在播放视频,于是又看了一番。


这种多媒体展示其实是预先了解文物的优质窗口,化繁为简,突出细节。如果直接看实物,可能啥也不明白。

已经12:00了,进古镇看看吧。


现在明白为什么白沙镇有这么多文物遗存了,它是纳西王国在丽江坝子最早的都城,后来才迁到大研,所以十分重视。


白沙古镇不大,比大研和束河小多了,我感觉只有一条南北向的主街,其它都是小巷。


下起了雨,雪山很快隐没,只是偶尔闪现。人真多,熙来攘往,谁跟我说束河白沙是静土的?很多年以前是吧。




安静的地方也有,不在街头,而在镇外。镇西也有座“青龙桥”,和束河的青龙桥重名。


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在桥下拍艺术照,很会选地方。


透过桥拱,看到对岸有一簇红梅。



我又开始漫无目的地瞎走了,尽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经过很多个“牧场”,这里有不少民宿。


玉龙雪山被雨雾遮住了,只能看见近处的山峦。



雨时紧时松,为了避雨,我又绕回镇上,意外发现“猫的天空之城”。


这家源于苏州平江路的文创小店曾给小猫的童年带来无限快乐,曾经很火。但是随着经济下行,猫空在全国的分店很多已经关门歇业,没想到在丽江还能遇到,而且不在古城,在白沙。


买了一套丽江风情明信片,于是心安理得、大模大样地上二楼休息。猫空各店的WIFI密码都一样。


认真发呆,翻翻闲书,写写画画,坐等雨停。


每个猫空都有镇店之猫,这一只贵体欠安。


我在丽江的几天,行程并不紧凑,也不赶时间,就在这儿执着地看黑瓦屋顶,看云卷云舒。


闲着无事,给妈妈打了电话。老妈得知我一个人跑丽江潇洒去了,既吃惊也不意外。


雨虽然停了,但玉龙雪山一直没有出现。


我在猫空竟然泡了将近两个小时,三点多才撤。



回到市内,天又变晴了。再去丽江古城没去过的角落转转。


第二天上午又去了黑龙潭和木府。中午回旅馆睡觉,14:00准时退房。外面突降大雨,下的哗哗的,我带的伞第一次派上用场。


4路车不知为何,总是不来。无奈之下叫了滴滴,去丽江站,因为选了“拼车”,所以车费也不贵,15元。


坐15:30去大理的车。


告别丽江,迎接大理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