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避暑自由行之八 太原古县城

作者:开心 紫兔 显示图片

8月19日来到太原古县城。

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北街外环,占地面积约0.81平方千米,城门分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全长3732米,城墙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城墙共计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星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共12孔)。太原古县城整体风格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自古有着“凤凰城”的美誉。

太原古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隶属明清太原府,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到清代,这里都是太原县所在地。历经八年修复,于2021年5月1日太原古县城正式开放。太原古县城现存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街村秦氏民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13处。其中主要景点有隆恩寺、城隍庙、玉皇庙、关帝庙、文庙、县衙、察院奎星楼;同时开放金牛湖等公园绿地形成观赏景点。


公交下来就可以看见这个牌楼。









在这里我们先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沿着城墙旁边的大道兜一圈。



















兜一圈回到原来的地方,车归还。
再往前走。
这里是满江红电影基地,但是需要付费的,我们就没有进去。










文庙位于太原古县城东街中段路北,南向;明朝修建,此后历经增补修缮。文庙历来是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此次修复也是在原有县志地方志等基础上恢复了县城文庙的原貌。保留了文庙里的历史建筑。 
























这里出来是的边门。


县衙衙门位于太原古县城十字街东路北,南向;占地面积约35700平方米,县衙是封建社会地方行政长官形式职权场所,也是县官及吏员、差役办理公务之处,是地方权力的象征。始建于明初,其后历任多有增修。县衙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明代地方官署规制,体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现了当时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







从正门出来。




里面的午餐不便宜的点了3个菜187元。



吃好来到中心的地方,走没有去过的地方。









玉帝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据说此庙建于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庙道教宇。如今的玉皇庙由东西两组院落组成。东组院落为进众日常生活区,包括东花园、厨院、道院建筑群。西组院落为玉皇庙主院。整个庙宇呈长方形,主院讲究中轴对称,一进院主要是修建的院子,二进院为庙院,主要有戏台、地藏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献殿、玉皇殿、鲁班殿、药王殿等组成。














这个里面虽然是免费参观的,但是在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路上,所以人不多。




















关帝庙,又名关王庙,当地人称老爷庙,位于太原古县城北街中段路西,东向。创建于明嘉靖以前。这里供奉着以“忠、孝、节、义”著称的武圣关羽。抗日战争初期,前院正殿之南小院,曾是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山西省救国同盟会太原县分会会址。

































城隍庙位于太原古县城南街之东的城隍庙街,左有奶奶庙,右为梁公祠,其庙南向。在太原县城旧日的风俗中,把城隍神当做城市的守护神,原太原县城里的城隍庙占地规模较大,约28000平方米。可见城隍爷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和信仰程度。据说太原县知县到任时,首先要到城隍庙祭供和夜宿,以得到城隍神的护佑,然后才回县衙办公。每年春节一早,要到城隍庙去烧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