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林州南太行之行第35篇徒步花园古道,花壶线登玉峡关

作者:碧海银沙 显示图片


又是半年未更新,上篇林州龙凤山仅开个头
@https://www.mafengwo.cn/i/24551132.html
继续回忆2024年9月林州南太行游记
网上查询户外记录花壶线和金灯寺游记较多,但多是自驾游,马蜂窝更是稀少,干脆我分三篇详细记录,仅供户外爱好者参考,以后有时间,我再把以前徒步环线记录补上。

【花壶线简介】花壶线是这几年南太行日渐火热的一条风景绝美的旅游线路,号称林州最美网红公路。花壶线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山西平顺县玉峡关-花园村的一条的公路,它横亘在晋豫南太行山巅之间,连通河南林州和山西平顺县,全长22公里,广义上花壶线起点是花园村,终点是山西省壶关县;狭义上起点是花园村,终点是玉峡关,而山下的入口则是位于林州的八达村,这也是通往花壶线的必经之地。花壶线开通之前,晋豫两地民众出行,翻越巍巍太行山,就得爬花园古道(花园梯),上下落差800余米,自古就是晋豫商道。花壶公路和古道连接处。


借用网图花壶公路,底下是花园村。


注意那个公路岔口,应该就是通向洪谷寺上面太行二崭。


早期由于公路多碎石破损不堪,只适合本地人摩托行驶,直到2019年11月25日,花壶公路重新整修完成铺装,从原来的土路变身为风景绝佳的省道,一条飞跃太行的景观长廊终于畅通,一路之上风景绝美,沿途有古道风门口、南天门,千年古刹金灯寺石窟群、佛教胜地小西天、四方垴等景点,现在每到假期都吸引着不少外地自驾爱好者前往体验,具体线路如下:
林州市区→八达村→花园村→风门口→岔路金灯寺→小西天→玉峡关村→神龙湾挂壁→井底→猪叫石→高家台→石板岩镇(太行大峡谷)→太行隧道→林州市区,形成南太行自驾环线。


花壶线开通之后,花园梯受到冷落,最终沦落为户外徒步线路。我也是从网络户外游记中才知道这条花壶公路(花壶线)存在,2024年四月我曾从洪谷寺-金灯寺-南天门徒步往返,已知晓花壶线大部分线路走向,但一直以为花壶线附近的那条古道已荒废难以辨识,近期才发现原来古道还存在,而且古道入口处的八达村和花园村距离洪谷寺很近,所以这次则想完整的走一次环线,感受一下花壶公路和花园古道之美。

【林州出发】9月7日一大早6:40起床退房,先去林州汽车站看看有没有公交能到花壶线最近的地方,以前查询交通得知有个林州公交20路,但是不在汽车站,而是在附近城郊乡派出所附近,7:40转到那里去碰碰运气,显示早中晚有3趟,但等了近半小时,也没看到,询问才得知这个20路公交极少而且不固定。


时间不等人,8.10干脆还是打的去花壶线,以前也曾打的去过洪谷山徒步,无非八达村稍远点,也就30-40元价格,地图显示林州汽车站-洪谷山15公里,林州汽车站-八达村18公里。


谈好价格30元,一路疾行往南走兴阳线去合涧镇方向,得知我是去徒步花壶古道和金灯寺,司机也是兴致勃勃聊天,沿途经过木纂村后从主道走下往西,前方就是去洪谷寺方向。


巍巍太行,高耸巍峨,我计划下午就要从山顶金灯寺绕下来洪谷寺。


经过洪谷寺附近,沿着红旗渠乡道开行,大约半小时,途径太行山国际滑翔基地。



【八达村】8.40途径八达村,属林州合涧镇,公路刷黑路况很好,只是稍显狭窄,开始缓坡。


司机本来准备直接送我到花园村,我中途决定选择从小碑村下车,因为我想了解一下附近路线。


8:45开始徒步,先从公路处再转进一个乡道疾行。


在阳光照射下,附近山崖呈现丹红色,我最喜欢这样的天气。


大凹村


【花园村】8:55到了花园村口,乡道和公路再次汇合,这里是山西省平顺县杏城镇花园村。自古花园村是晋豫古道花园梯的起点,距离林州更近,距离平顺县却有一百公里之遥,从地理位置看,我倒觉得这里更应该划分林州管辖。




现在花园村山民也逐渐搬至山下林州,随着大多数人的迁移,村里也仅剩几个老人坚守,透出几分落寞荒凉。




路上偶遇外地户外车辆,估计也是来徒步花园古道的。




小水渠也是花园村一道风景,泉水璨璨,由于山里一般没有水井,所以山民吃水种地都是靠的泉水。小水渠全部是长条形青石从中间开挖一条石槽,作为从上游到村里、田里的引水渠,小石槽里的流水终年不断,据说这条小水渠已经有了500年的历史,但具体追溯到多少年前已无从考证。



去花园古村里面转转


白衣堂,一座供奉白衣观音的三开间古庙。


沿途石屋下的水槽两侧长满青草,被青青的苔藓包裹着,可以想象这水流了多少年,历史的痕迹都留在这里。



【花园古道】大约徒步半小时,9:15到了花园古道入口,远处山凹处应该就是目标地风门口。


放大看风门口,即新建玉峡关,山顶修建了几处风力发电机组,巨大的扇片特别耀眼。


村里正修建水泥屋,貌似准备经营休闲餐饮农庄。


花园梯是古代人们往来河南彰德府-山西潞安府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道的起点就位于花园村。花园村向下都是缓坡,不足以成梯。从花园村向上开始陡峭,故而修筑了石梯道路,直通山顶的古关隘-风门口。这条花园梯起于花园村,止于风门口,总长8华里。


两侧山峰突兀陡峭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重修石碑,共两块,有碑首和碑套保护,碑身完整,但字迹模糊。


9:20开始徒步心仪已久的花园古道,据说以前林州到山西有三条古道:县北虹梯关古道,县中桃花梯古道(鲁班壑),县南就是花园梯古道,这次我算是走全三条古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中途回看山下



逐渐追上那群户外游客,攀谈才得知他们是安阳人,他们也好奇我一个外地人居然知道花园古道,他们只到风门口,然后再原路返回。




独行在这千年古道上,犹如浩瀚历史海洋中的沧海一粟。






中途仔细辨识下车开始徒步的小碑村。




半山腰就是盘旋而上的花壶公路。


沿途坍塌的危石











最后一段石板台阶,应该是后来重建修整过的。




10:25上到了公路,从古道入口大约徒步1小时多,我原先预计应该1.5-2小时。


这里有自驾游客停车,往下试走古道。


【花壶公路】花壶线由东向西,穿梭于巍巍太行,蜿蜒而上,直至太行之巅,然后在太行山顶蜿蜒穿行。 花壶线曾经作为一条县级公路,八十年代就存在了,原来是土石路面。现在修成泊油路,成为连接平顺和林州的著名网红公路,这是下坡去方向。


这是往上去金灯寺方向,还要绕过最后一个即第7个隧道才能到上面的风门口。


反正还有时间,我决定往回公路走走,前方有个小型停车场,貌似观景台。


花壶公路非常漂亮,在河南山西两地很受周边自驾钟爱,更是摩托骑手必打卡之地。


登上观景台,远眺四周。


隐约可见公路隧道,花壶公路一共有七个连续的隧道,涵洞险峻。



俯瞰花园古道






隧道狭窄,的确只能单向会车,这是第6个隧道。



走进第5个隧道,狭窄较长,洞内黑暗。


第5、第4个隧道更是洞洞相连。


10:45原路返回





再次回到观景台,趁着人少,再安心拍摄一下风景。


观景台尽头


附近山崖还有一个观景点


再上破去风门口,公路边崖壁直上直下,嶙峋耸立。


再过古道上口,幸亏今天自驾游客不多,否则假期周末堵车附近难以停车。



找到了公路边直接去风门口的户外小道。


绕过大弯,再继续去第7个隧道口看看,有人也称这段为挂壁公路。雨后云雾缭绕,恰如仙境。


俯瞰古道,浮想联翩,不知道有多少历史故事曾经在这里上演。史远人去,古道却作为历史的见证清晰地留了下来。俯瞰花园梯300多个弯盘,8华里长,最陡处达50º之多。


最后一个隧道口正在鸣笛会车。


林州平原和花壶公路全景


返回走小路爬高去风门口。





附花壶古道网络航拍截图



花壶线盘山公路



废弃矿洞,俗称四大洞


【风门口】11.10走上风口,这里有不少自驾游客聚集拍照。



山顶一刀襞般的山口,也就是玉峡关古关(俗称风门口)。


风门口是山脉中一处裂谷,位于花园梯上端,未修该处隧道时,翻山时从该处通行,此处风较大,夏天时特别凉快。


玉峡关牌楼


玉峡关设立于明嘉靖8年(1529年),风门两壁,尖崖奇立,直插云霄,两壁之间仅有一条狭缝,可供挑夫,驮驴过往。风门口原建有庙堂、石券门、有石棋盘、有碑文等(现今皆都被破坏)。


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官军在风门口玉峡关剿灭陈卿起义军后,正式命名玉峡关,距今至少已有500多年历史。穿过关口,这侧还有台阶上到二楼。


二层上保留了玉峡关的三圣庙,现在关隘尚在,地面建筑只剩下这座三圣庙了。


简单休息用餐,看拐弯处最后一个隧道绕到这里,远处连绵太行山谷层峦叠嶂,心旷神怡。



我好奇附近还有小道,再爬上去看看。


前方公路继续盘旋向上,我可能还得沿这段公路徒步。


风门口上方风化石非常漂亮。


高处再俯瞰花壶公路。




站在风化石上远眺



山峰陡峭,巍峨险峻。


貌似也没有捷径,还是返回走公路去金灯寺保险。


从风门口到金灯寺大约8公里多。


中午11.40从风门口开始沿公路徒步,一路盘旋上坡,上坡绕过大弯会看风门口。


中间孤峰就是刚才爬到的高处。



中途抄捷径


山花烂漫


大约徒步2公里,12.00到了小池塔村。


村口水泥限宽墩,仅小车通行。


蹭个顺风车,原来是一对老年夫妻准备自驾去西藏,不知道为啥拐来走花壶线,他们也不知道这里的金灯寺风景无限。


12.15到三岔口,搭车也就节约2公里,左侧主路是去玉峡关,路牌显示右侧岔路去金灯寺还有6公里。



三岔口附近有餐饮店,我四周转转,放眼望去,碧绿的农田夹杂其间,峰势连绵,山峦起伏。


回看花壶公路


开始走岔路前行,沿途野金菊点缀。


后来复盘感觉右侧上坡机耕道应该是徒步捷径,但是要熟悉路况才行。


公路转个大弯下坡,前面是背泉村。


这里我又遇到摩托骑车,表示主动停车带我到金灯寺,我当时还真犹豫了一下,好意难却上车。


一路风驰,坐在后排让人心惊,途中留意村落和不时抓拍。


12.30到欧亚金灯寺景区西门,即南天门,四月我当时已来过这里,已熟悉环境,我赶紧招呼司机下车,告诉这里有南天门大溶洞,附近大断崖非常漂亮,可不能错过。


附这次徒步自制路线图,红色为计划下午金灯寺下山去洪古谷山路线,蓝色为上次四月从金灯寺走轿顶道棚庵另一条户外线路。


附飞机上航拍立体图


这也是我仅半年后再来金灯寺的重要原因,那时雾气不太通透,观感一般,这次我要把附近太行大断崖,沿边缘好好走一遍。因为最漂亮的太行大断崖就在南天门-金灯寺徒步线路上,感觉南太行还是夏天绿色更好看,也有人更喜欢雨后太行云海,今天运气不错,天气很好,而且两次搭车节约近1小时,这也让我把更多的时间好好花在游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