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周末游龟屿(Kusu Island)

作者:孙林 显示图片

星期天早上我们乘地铁(MRT)南北线到NS28站,在滨海南码头(Marina South Pier) 坐船去龟屿(Kusu Island)。现在去新加坡南部岛屿的渡船都从这里出发。



 (在滨海南码头集合) 

龟屿位于圣约翰岛和拉扎鲁斯岛东边,原来是两大片礁石。为方便人们进香、旅游,1970年代填土连接,建成了8.5公顷的岛——还是很小啊,如果长500米,宽才170米。


 (坐船的通道) 


 (上船) 

90年代我曾经和朋友坐柴油艇以及陪父母坐郑和号游船参观过龟屿,当时都是从红灯码头出发。最近一次是2021年底疫情期间不能出国时去过。


 (郑和号游船,网图) 



 (导览在船上讲解) 

从空中俯瞰的话,龟屿有点像浮伏的海龟。关于龟屿有多个传说,其中三个版本的故事如下。


 (龟屿欢迎您) 


 (长长的码头) 

两位渔民(华族和马来族)在大风浪中翻船遇险,一只大海龟救起他们并驮到龟屿。渔民们发现龟屿形状像龟,相信是神明派海龟来拯救,便在岛上建造了大伯公庙和马来神殿。



 (导览在解说) 


 (合影) 

另一传说是某年农历九月,一只神龟为了拯救遇到风暴的船员,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岛屿。船员过后返回龟屿为答谢神明建庙,流传至今。



 (通往大伯公庙的步道) 

近两百年前,一位华人和一位阿拉伯人到龟屿朝觐。华人在岛上生了重病,突然间岛上出现一艘载有粮食和水的船,救了两人。多年后两人先后葬在岛上,成为后来的大伯公庙和马来圣迹。


 (大伯公庙外观) 


 (大伯公庙,左侧可见当年的码头台阶) 

从什么时候开始善男信女在每年农历9月重阳节来龟屿进香已不可考。现在大家烧香许愿的大伯公庙由一富商建于1923年,两年前即2023年还举行了百年庆典。


 (庙门口龟雕及祈福墙) 


 (庙门口祈福树) 

据说八成的信徒是女性,她们来龟屿进香膜拜神明,祈求赐财、治病、镇海、嫁好人家、子女平安孝顺。原来岛上有棵“送子树”,信徒向天神祈求子女。现在大家就将祈子的香纸挂在庙门口的小树上。


 (大伯公庙) 


 (庙门口也建有庙堂) 

大伯公庙采用传统的中国式红砖绿瓦,供奉福德之神大伯公和送子娘娘观音大士。从码头到大伯公庙有桥连接,桥上白色的护栏围绕着红砖绿瓦的庙宇,赏心悦目。


 (供奉大伯公) 


 (供奉观音送子娘娘) 

大伯公庙的守护人Mr Seet(应该是谢先生)已经70多岁,可惜我们这次没见到(油管上有几年前的采访视频)。另外湘灵音乐社一年一度组团前往龟屿,在大伯公庙演唱历史悠久的南音。南音有纯器乐曲,也奏唱曲,流行于闽南、台湾一带(脸书上有《悠悠南音情》)。


 (庙内香堂) 


 (庙旁香炉) 

龟屿的最高点是马来神祠“拿督公庙”(The Kusu Kramats),人们要攀爬152级阶梯才可到达。很多马来西亚人坐巴士来这里拜拜。



 (拿督公庙山门) 



 (阶梯) 

拿督公庙的守护人Mr Ishak是他家族守护的第六代传人。Mr Ishak为我们介绍不同宗教的信徒在这里用不同的方式祭拜,有些点香,有些烧香纸,有些只作揖。



 (Mr Ishak讲述) 



 (拿督公、天宫香台) 

不幸的是2022年一场大火将拿督公庙毁于一旦。Mr Ishak积极争取捐赠,并亲力亲为,带领工人将砖石搬上山头。现在仅剩屋顶待建了。


 (拿督神祠大火,网图) 



 (我们2021年看到拿督神祠木结构) 


 (拿督神祠重建的结构) 

龟屿四周环绕着礁石和沙滩,也建有岩石堤及凉亭等设施。从岛上可眺望新加坡市中心的摩天大楼。步道旁常见的树木是海芒果(Pong Pong),果核有毒,据说印度女孩想自杀就吃海芒果,因此也叫自杀树。


 (路边很多海芒果) 



 (树荫、步道、座椅、凉亭) 

靠近大伯公庙有两只大乌龟的雕塑,据说抚摸乌龟全身会带来好运。旁边还有饲养着数百只乌龟的龟池。传说在龟屿看到乌龟就会发财。


 (乌龟雕塑) 



 (龟池) 

在大伯公庙的桥旁有光伏板,还有许愿井,让游客丢钱许愿。


 (光伏板) 


 (许愿井) 

我最喜欢“我的社区”的地方是他们尽量找当地居民和大家交流,像这次Mr Ishak和没找到的Mr Seet,聆听他们讲述进香的传统和故事。


 (眺望新加坡) 


 (在拿督神祠山顶看海) 

这次的龟屿之行由“我的社区”(My Community)组织,导览Richard也曾带过我们《探索乌敏岛》。


 (龟屿再见) 


 (我们的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