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我国唯一与省同名却不是省会的城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秀美。
西汉初年建城,历史悠久;吉林市被公认为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是满族的重要聚居区,保留了大量满族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如乌拉古城、满族秧歌、萨满仪式等。在满族博物馆,藏有大量的古迹文物。世界最大石陨石“吉林一号”陈列于陨石博物馆;龙潭山古城墙诉说着历史沧桑……
“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四季分明,风景秀美,是名副其实的“北国江城”;松花江穿城而过,冬季时因充足水汽形成的雾凇,“千树万树梨花开”,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三湖叠翠”;吉林北大湖被称为“滑雪天堂”,每年吸引无数滑雪爱好者前来。
乌拉,满语为“江”,吉林乌拉——“靠近江边的城”。
吃吐泡锅包肉——吉林市博物馆、陨石博物馆——天主教堂——松花江夜景——夜市~吃饸饹条
虽然到吉林市时已过中午,还是忍着小饥饿,为了能大快朵颐“吐泡锅包肉”。
办理完入住,上网找了一家评分较高的店,约车过去,却是门锁紧落,不知道是不是找错了位置,更加怀疑评价分数的来处,幸好有备选——一家朝鲜族餐店,离所在的位置200多米。
等餐间隙,留意周围,吐跑锅包肉桌桌必点。
上来一看,果然是“吐泡”的,外面一层酥酥脆脆的泡泡,内里肉质细嫩,蘸着大冷面的汤汁吃,酸酸甜甜、脆脆爽爽,简直神仙组合。
吃得心满意足。吉林市博物馆,走起。
世纪广场在施工,四周搭起了围栏,问了路人,才找到博物馆的入口。
吉林市博物馆是我国一级博物馆,不用预约,不刷身份证,通过安检后直接入内。常设展厅有《吉林市历史陈列》、《吉林陨石雨陈列》、《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和《吉林三杰陈列》、《吉林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刘迺中艺术展览》、《松花湖浪木艺术展览》、《金意庵艺术展览》等。
首推陨石陈列——我国唯一一个以陨石为题材的专题展览。陨石陈列馆需要提前预约,每天4个时段,其他时间不开放,有工作人员讲解。
陨石陈列以陨石雨实物标本为载体,集声、光、电为一体的时空隧道,向我们展示了视野以外的浩瀚宇宙——以光年为计量单位的太空,复杂而宏大,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和微弱。
即使如此,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认知仍在扩展中,从未停止。
吉林陨石的母体原是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颗行星,年龄约为46亿年,大约在800万年前,在运行时和其它星体相撞,发生了一次大爆裂,脱离出小行星带,化成陨石雨,于1976年3月8日,陨落在吉林市郊。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雨。当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多块。碎块之多,冲击力之大,世上罕见,可即便如此,陨石雨的坠落未伤及一人一畜,应该是我们吉林的福石吧,落在这块有福之地。
吉林一号,是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重达1770千克,也是世界最大最重的石陨石。据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吉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吉林二号陨石。
虚拟成像展区的三号陨石。
最后,我们绕行吉林一号陨石一周,“石”来运转!
上图是松花湖浪木。与吉林陨石、吉林雾凇、松花江奇石一同被誉为“吉林四绝”。
这充满着原始朴拙的灵性和生命自然之美的作品,七分来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分是艺术家的奇思妙想,"七分天成,三分雕琢”,成就了这万千风情的松江瑰宝。
《城市记忆—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了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类非遗展品,满满的吉林记忆。
看《吉林牛子厚与京剧艺术展览》才得知,吉林竟然是京剧的第二故乡!巨商牛子厚为京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应该被传颂。
《吉林市城市历史陈列》分为古代陈列和近代陈列,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吉林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吉林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到了清代,吉林市更是成为了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278年之久。
铭记历史,才知未来。
喜欢书法和篆刻艺术的朋友,可以去《金意庵艺术馆》、《刘廼中艺术馆》欣赏艺术家们的卓越作品。
逛完博物馆,回酒店休息,养精蓄锐,晚上去江边看夜景。
华灯点亮了这座城市,和爱人漫步松花江边——有人心甘情愿地陪你“浪费”日暮黄昏——所见之景,才有色彩。
顺便打卡天主教堂。
吉林市的天主教堂,也被称为“耶稣圣心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具有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始建于1917年,历时10年建成。
这100多年以来,它见证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过去,也见证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沦陷的家国耻辱,以及日本投降、吉林市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变迁等重要历史时刻,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
如今,它已成为吉林市的重要地标,是游客争相打卡之地,安宁、和平,是我们平凡百姓的夙愿。
被一群人吸引到江边一片空地,说是有乐队演唱。
听乐队主唱介绍,他们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为热爱走到一起,组成了乐队。在这里为自己的梦想、也为这座越来越美丽的城市而歌唱。
梦想的光,照亮了江边的夜空。
一首《蓝莲花》,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大家齐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梦把天空顶高,大地才如此辽阔。
住处在晖春街,热闹的夜市正当时。
喜欢这里的夜,有水有风有歌有夜景,还有浓浓的烟火气。
穿过一排排一列列林林总总的小吃,直奔牛马行饸饹铺总店,去吃夜宵。
牛马行饸饹铺始创于1906年,已有118岁,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到时已经晚上9点,店里仍有3、4桌客人。点了肉沫饸饹条和经典饸饹条,再加一张馅饼。
饸饹是用高粱面做的,劲道爽滑,汤味鲜美。馅饼饼皮酥脆,肉馅厚实,美味得有点喧宾夺主。听说,烧卖也是一大特色,留到下次品尝。
早市—满族博物馆—北山—新花园博物馆—文庙博物馆
和爱人一起早起跑步。街道安静、整洁,完全没有昨夜热闹和鼎沸的痕迹。
江边锻炼的人很多。每次晨练都很开心,感觉一天里凭空多出来1小时的时间。
没有了灯光的加持,一切恢复了本初的模样。
特意留了时间去逛早市。珲春街,晚上是喧嚣的夜市,早晨又是人头攒动的早市。
这份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拥挤在瓜果蔬菜和各种小吃摊位前,是最治愈的人间烟火,抚慰人心。
最动人肺腑的,原本就是这简单的人间味道。
早餐吃了调有芥末的臭馇条,风味独具。
想起昨天出租车司机师傅说的,吉林市自3-4年前开始致力于打造15分钟居民生活圈,让市民的生活所需均能在15分钟之内解决,几年的努力,这种生态已初具规模,幸福感就是这样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吧。
历史文化,造就了这个城市的厚重,民生民意,成就了这座城市生机勃勃的繁茂。
回酒店稍事休息,开启上午的行程——北山。
从住处步行1.7公里到达北山。路过一处古旧的房子,爱人建议去看看,竟然是满族博物馆——计划之内的行程——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原是王百川宅院,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立于2009年,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转过展翅欲飞的铜隼,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依次有七个展厅,序厅、满族传统民俗、龙兴之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及其贡品、艺华体萃、吉林乌拉萨满文化、锡克特里氏萨满祭祀神堂等等。
馆藏展品共两千多件,走进展馆,犹如走进了吉林满族文化遗产的大观园,绝对不虚此行。
镇馆之宝:清代点翠嵌玉凤冠
吉林市北山,原名九龙山,有三百多年历史。
北山有东西两峰,东峰之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关帝庙、药王庙、坎离宫、玉皇阁等四座庙宇。寺庙的殿宇现在大部分都在修缮,敬香的香客仍络绎不绝,虽然看不到菩萨真颜,立于殿外,心在佛前。
“佛即是心,心动则觉”。
钟楼不开放,绕着钟楼行走一圈。
下山时已是正午,喜欢被秋天阳光照着的干干爽爽的热,再步行1.7公里回到住处,收拾行李的空档,跟爱人商定,中午去新兴园吃饺子。
顶着火热的太阳,来到河南街新兴园饺子馆,没想到,里面排队的人比外面的天气还火爆。
两人桌排到96号,前面还有44桌。服务员告诉我们大约要排1个小时。索性先到3楼参观。
新兴园博物馆都是私人藏品,有的是从拍卖会上拍得的,集聚一处,供人免费参观,足见主人的气度与胸襟。
吉林市的历史和人文,近代的变迁和更迭,在这个博物馆里可见一斑。
参观完,排队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嵌入了历史和文化的食物,值得等待。
因为敬畏和偏爱,这份蒸饺显得格外美味。
回酒店取了车,最后一站,文庙博物馆。
吉林文庙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孔庙,同时也是我们东北地区建造年代最早、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筑群。
吉林文庙是一个三进院院落,现在只有一个院落开放,其他都在修缮中,问施工的师傅,说从去年就开始维修了,他们也不知道工期到什么时候。
只参观了一进院,觉得有些遗憾。
正要离开,一个稚嫩的童声吸引了我,原来是学生义工在讲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孩子落落大方,讲解清晰流畅,娓娓动听,些微的遗憾随着她的话语烟消云散。
阳光明亮。
孩子也是明亮的。
这是这个城市的光。
是我们国家的光。
因为时间原因,完美错过了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留待下一次前来的由头吧!
听说秋天的朱雀山五颜六色,隽美异常。亲临山顶,更会有一种登攀后的喜悦。
交通:
1.飞机:可以直飞长春的“龙嘉机场”,从龙嘉机场坐高铁30分钟直抵吉林市。
2.高铁:如果不能直达吉林,可以从长春坐高铁,40分钟即到。
3.自驾:长春到吉林自驾1小时左右。
4.市内交通:公交车非常便利,四通八达。
美食:
饸饹条、新兴园饺子馆、朝族大冷面、锅包肉、满族火锅烧烤、煎粉、以及小糕点、砂锅麻辣烫等等。
吉林市,小而美的一座城,宜居、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