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8日,我们的行程是从布尔津到可可托海,全程300多公里,计划晚上住宿富蕴县。阿巴线全程限速厉害,途中经北屯市,期间穿越戈壁沙漠无人区。一路上,蓝天白云陪伴着我们,与骆驼,野驴等生灵相遇。今天的主要景点是可可托海的三号矿坑及国家矿山公园,因此一大早我们便从布尔津出发。
王琦的一曲“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将可可托海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一路上这首曲子在景区及乡、县、镇里反复飘扬,回味无穷。
广义的可可托海是指可可托海镇附近的一大片区域,这里有可可苏里、伊雷木湖、地震断裂带和额尔齐斯大峡谷四个部分,其中可可苏里、伊雷木湖和地震断裂带都在前往大峡谷的路上,这几个地方并非开发景点,免费开放参观,在前往大峡谷时可以简单看看。额尔齐斯大峡谷是整个可可托海的主景区,也就是一般游客所指的可可托海景区。
可可托海是一个小镇,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在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阿尔泰山中。 可可托海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美,在哈萨克语中,它的意思是“绿色的丛林”,在蒙古语中意为“蓝色的河湾”。地如其名, 可可托海确实也是非常美丽的地方,可可托海镇东、西、北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这里还是哈萨克族人的游牧区,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额尔齐斯河,这条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就从可可托海镇穿过。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在我国境内546公里,水量仅次于伊犁河,是新疆的第二大河。河沿岸风光壮美,有“银水”的美称。在可可托海镇东部,有壮观的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及酷似一口大钟的神钟山。
三号矿脉发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世界罕见的的大型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富含铍、锂、钽铌、铷、铯等稀有金属及云母、石棉、石英等非金属。地球上已知的146种矿物中,三号矿脉就有86种,是中外科学家研究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矿的经典矿区。从1951年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集于此,开始大规模开采可可托海的稀有金属,从此可可托海逐渐由牧区发展成为强劲的工业小镇,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1999年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停采,之后逐渐开始由资源型向旅游产业转型。2013年年初,三号矿脉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矿山公园,这座有着半个多世纪开采历史的矿山继续发挥新的历史使命,以其特殊的地质魅力、历史功勋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特色工业旅游及红色旅游景区,延续着小镇的生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可可托海因其所蕴藏的优美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而逐渐为世人关注。
二十世纪50年代,国家开发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可可托海小镇聚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当时的可可托海成为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 的"西部小上海 "。据说在1980年以前的中国地图上,可可托海这里只有一个神秘的代号“111”。当时的新中国内忧外患,为了能保住自己的资源, 可可托海的一切都是对外保密的。
三号矿脉以有稀有金属品种丰富、储量之多、品位质量较高而名扬中外,被国际地质界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被地质学界称为地质 “ 麦加 ”。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闻名于世的“三号矿脉”,曾为我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产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还为我国偿还过巨额的外债,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矿”、“功勋矿”。
【三号矿坑给了苏联多少矿石?】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为了偿还前苏联外债,国家决定用前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还债任务下达后, 可可托海矿区打响了声势浩大的“保出口大会战”。矿区职工豪迈地说“苦我们也不能苦国家,卡我们也不能卡国家,难我们更不能难国家!”在大会战中,矿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无数矿区人挥洒汗水和热血,铆足干劲加班加点,就是要为国分忧、争光。到1962年为止,我国向苏联供应的矿产品和五金价值十四亿新卢布,其中重要的有:锂砂十万吨,皱砂三万四千吨,确砂五万一千吨,钨砂二十七万吨,压电石英三十二点九吨,水晶七千七百三十吨,但昵砂三十九吨,細砂三万七千吨,锡十八万吨等等。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
【三号矿坑资料】: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为核试验、人造卫星等项目做出巨大贡献,曾被国家重点保护。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
三号矿坑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 麦加 ”(穆斯林心中的圣地)。拥有地球上已知140多种矿物中的86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它的神秘更在于富集铍、锂、铌、钽、钛、锆等金属,从而成为一座天然的稀有金属元素储备库。研究地质学的专家以把来这里研究考察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
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
【三号矿坑的渊源】源自新疆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西出国境入哈萨克斯坦 ,再入俄罗斯 ,在西伯利亚大平原上汇入鄂毕河后,流向北冰洋。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地质学者通过勘察,发现额尔齐斯河中下游的河流淤泥中,存在稀有金属元素的高含量异常,因此推测在额河源头可能蕴藏着规模巨大的稀有金属矿。1935年,以В·П·赫洛舍夫为首的苏联地质调查团溯额河而上,来到可可托海 ,发现了包括后来名满天下的“三号矿脉”在内的8处绿柱石产地,从而揭开了这一世界级稀有金属矿床的面纱。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产自花岗伟晶岩脉中,而花岗伟晶岩脉几乎遍及阿尔泰山,它不但产出稀有金属矿,还因为伟晶岩中丰富多彩的矿物晶体,造就出西域北疆的宝石之乡。其中最著名的宝石包括:绿柱石、海蓝宝石、锂辉石、紫水晶、芙蓉石、石榴石,以及彩色电气石形成的各种碧玺等等。其实, 当地可可托海的哈萨克牧民,很早以前就在这里发现了绿柱石等矿物晶体,并采集作为珠宝装饰物,只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呈六方柱状、颜色黄绿、翠绿的漂亮绿柱石就是最重要的含铍矿物。
久闻不如见面,令人震撼的场面,盘旋而下的矿面都是人工凿就,虽然早有思想准备,还是不由惊叹前辈矿工的伟大,不管中国还是外国,所有地质学教材都必有三号矿这一篇,它是地址学界的奇迹。据媒体报道,该矿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是一个伟晶岩脉矿坑,其深度大概有200米,长度大概有250米,宽度约有240米,整体的矿坑的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这里就像一座巨大的罗马角斗场,一层一层开采平台螺旋下降,十分神奇和震撼。
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的三号矿脉,以功勋矿山之名闻名世界。与其齐名的二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就在距离其500米远的位置,于1949年被当地矿工阿依果孜·沙里木发现。时间退回到1949年5月,阿依果孜在三号矿脉上方休息时,发现地上有绿柱石,并且发现有一条白色矿脉延伸至三号矿脉南面的山丘上,他就带领矿工进行小型人工开采,开采后发现,矿洞内主要有绿柱石、铌-钽(锰)矿,及锂辉石、云母、石英石等矿物。之后,这个新发现的矿洞便以阿依果孜的名字命名。
进入巷道,两边墙壁上挂满照片,将遥远的历史呈现给我们现代人。沿着一条深邃望不到尽头的隧道前行。现在景区按照溶洞的形式安排有彩灯,将隧道装点的光彩炫目,恰到好处地将各色宝石呈现在我们眼前,引起我们一阵阵的惊呼。借着灯光,可看到巷道两边和上下不时有许多或错综、或交叉、或相通、或大小不一的洞室。
较短的洞室是探矿巷,向上倾斜的洞室是溜矿斜井,向下较深的洞室是采矿井,较大的洞室是小采场,向上的是天井,犹如地下迷宫一般充满着神秘色彩。巷道岩壁上清晰可见凿岩痕迹,让人不由得对矿工们一点一滴凿刻出的伟大工程生出敬仰之情。
锂(Li)、铍(Be)、铌(Nb)、钽(Ta)、铷(Rb)、铯(Cs)等金属由于在地壳的岩石中含量稀少,被称为稀有金属,它们在原子能、航天航空、电子、冶金、化工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用途,而这些金属主要含在花岗伟晶岩中的锂辉石、绿柱石、铌钽铁矿、锂云母、铯榴石等矿物里。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所使用的铯,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联合试验所使用的钽铌,均出自这里。
阿依果孜矿洞内随时能够看到闪闪发光的晶体,墙壁上暴露的矿原石,有云母、长石、即将成型的海蓝碧玺等,还有金属矿石锂、铍等,各种矿藏质元素以最原生态的方法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矿洞沿路两边,还设立了采矿区、危险区、展示区等多种区域,让我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过去在矿洞作业的方法、特色,十分富有时代感。
矿床岩壁上的矿脉脉络清晰,纹理可见,之中点缀着晶莹的亮片。满天星点的亮光闪呀闪,仿佛进入了“石英河”“云母巢”。这其间甚至还有着即将成形的绿柱石、锂辉石,海蓝碧玺等,在矿洞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仿佛置身于宇宙银河中,星河翻滚,目眩神迷。在这样不见天日的环境里有着这样迷人的景致。
阿依果孜矿洞开发于1949年,于1965年闭采;1971年复采,1974年再次闭采;直到2015年,才作为红色旅游、教育景点重新开发,使这个沉默数十载的矿洞重现昔日的神秘与风采。经过16年的开采,阿依果孜矿脉最终形成了长约800米的矿洞。
洞内寒气逼人,温度接近0℃左右,还未靠近洞口,便能感受到一股幽冷的寒气袭来。1964年停采后,成为一个废弃的矿洞。2016年,景区对矿洞进行了清淤,对上下通道修葺了水泥台阶,修建了洞外排洪渠、防洪沟,将尘封半个世纪的阿依果孜矿洞再次开启了探秘之旅,使这个沉默数十载的矿洞重现昔日的神秘与神奇。
一代代矿工用青春和智慧,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这个功勋矿洞,这应该就是“ 可可托海精神”最真实的写照。给我们做导游的是第三代矿工,他的绘声绘色,带有感情的介绍,让我们深刻体会和学习老一辈的奋斗、奉献精神。
离开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我们继续下一站——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额尔齐斯河大峡谷)。
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又称额尔齐斯河大峡谷,全长70多公里,它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可可托海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而在蒙古语中则意为“蓝色的河湾”。
沿额河对峙连绵排列的花岗岩山峰,峰壁圆浑,形态多样,峰峰演绎着美丽的故事,堪称一百单八峰。
两岸分列着神钟山、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峰、小石门、人头马面等无数个极具个性的奇峰怪石,俱是裸露的花岗岩石壁陡峻。尤其是花岗岩奇峰神钟山,令人叫绝。孤峰傲立,峭壁插云,悬崖逼水,为阿尔泰山景之最。独特的花岗岩石峰和围绕它的杉树、松树、桦树和杨树等寒温带森林,以及叠石湍流的额尔齐斯河相得益彰,组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气候特点和地质背景特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可可托海 ,是一个著名风景区,也是一个天然牧场。夏季这里草肥水美,野花遍地。生活在可可托海 的主体民族是哈萨克人,哈萨克族自古以来以游牧民族,世代从事畜牧,曾为“逐水草而居”的民族, 可可托海是他们的牧场。走进可可托海景区,就感觉进到了一个石头的世界,这里的石头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经典标志就是神钟山。
景区内有区间车,是从景区大门到神钟山处的往返车票(单程17公里)。区间车的运营方式类似公交车,中间会经停几处,游客下车游玩周边景点后再等待下一辆车乘坐。从神钟山再向内到达峡谷深处的温泉处还有6.5公里,需要徒步前往,若体力不够也可以乘坐景区巡逻车前去。我们选择了自驾进入,好像是自驾车按照每人收取费用的。
区间车第一站抵达可可托海白桦林,可以看到在草地上纵横交错的白桦林,远处雪山近处流水潺潺。不过白桦林更适合秋天欣赏,到了秋季树叶或金黄或火红,十分绚烂,是拍摄大片的好时机。夏天的白桦林在颜色上稍显单调。
以前可可托海没有那么出名,但是王琪的一首《 可可托海 的牧羊人》把这个地方唱火了。进入景区大门就听到高音喇叭重复循环播放这首歌,可想而知影响是有多大。
白桦林“游林品景结喜气”——小桥流水,桦树婀娜,形象万千。寄语区、心愿区、休闲区,区区相通;同心桥、连心桥、圆心桥,桥桥相连;心意情意,情深意浓。在这里可以聆听冬不拉的传唱,跳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以望着情人的眼睛,回味曾经的浪漫,可以欣赏山花的烂漫,牛羊的悠闲;可以品茶、聊天、骑马、荡秋千。
沿着河谷逆流而上,阳光很好,风也正合适,路上一边是奇奇怪怪的岩石,一边是白桦林和河流。河水非常清澈冰凉,夏季还可以玩漂流啊!
前往大峡谷,路两边时而是清澈的河流,时而是翠绿的草地,远处的花岗岩石千奇百怪各具特色,正是应了那一句风景在路上。
佛龛花岗岩地貌,因所含长石、云母和石英的抗风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而形成,整个绝壁似麻子点凹凸不平,当地人又称“麻子壁”。
这里的石头山姿态各异,造型奇特,一石一山,独石成峰,一峰一景,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迥异多姿、变化万千。
河水仿佛凝聚升华,颜色加深,湛蓝深邃,透过眼睛直射心底。水面似一面镜子,把两边山色一一收入镜中。
穿过阿米萨拉桥,对面就可以看到神钟山了,桥上挂满了祈福的红丝带,下面就是缓缓流淌的额尔齐斯河,这座桥又叫做爱情之桥。很久以来,当地的牧民转场时就是绕得再远,也要赶着牛羊从此桥过,希望能带来好运和爱情。
神钟山又称阿米尔萨拉峰。一座神奇绝妙状如倒扣石钟的花岗岩奇峰在额尔齐斯河南岸平地而起,相对高度365米,孤峰傲立,为阿尔泰山之最。神钟山犹如巨神插足碧水绿荫之间,头枕蓝天白云,显得巍峨神奇,变幻莫测。岩壁缝上生长着白桦树、 青松和西伯利亚云杉,雨过天晴,彩虹划天而过,景色十分壮观。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峰巍峨,额河峡谷跃入眼帘,山脚下的额河水像翡翠一样在巨石间穿梭,绕过钟山脚,绝尘而去。每到秋季,神钟山峡谷两侧的红叶染红了整个峡谷,秋意盎然,一派北国风光,犹如画中游。
进入大峡谷,巨石山峰呈现最原始、自然的美景。松柏还绿叶葱葱,只有少量的叶子黄了。看来还稍早了点,如果再晚些天,将会更加漂亮。峡谷很长,河边有景区公路,要到尽头可坐观光电瓶车(需另外买票)。也有人徒步,但距离有点远。
大约走了50分钟,到了小钟山的位置。
神鹰峰
远处的铁桥是外蒙古的 。
沿着额尔齐斯河大峡谷行走7公里,就来到了卡拉卓勒瀑布,整个行程路线,是徒步爱好者最喜欢的路线,在淡季的时候会有景区穿梭观光车,到了旺季就没有了,所以要看到美的风景,就要经过一番努力,不过经历过徒步跋涉后,对于眼前的美景会更感珍惜吧。
人们说秋天的可可托海才是最美的,那碧蓝的天空、清澈的额尔吉斯河、金黄的白桦林!好吧,如果有缘,我们在某一个秋天的午后偶遇!如果说此行我们被可可托海的美景征服,那么三号矿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离开额尔齐斯河大峡谷,我们返回富蕴县城,晚上入住汉庭阿勒泰富蕴县酒店。
今天准备返程,到家约3000多公里的路程,计划用四天的时间。第一站——哈密,第二站——酒泉(计划看一下卫星发射基地),第三站——中宁,第四站——新乡。早上尽管富蕴县城下着雨,也挡不住我们激动的返程心情,早餐后我们冒雨出发离开富蕴县。
一路冒雨向南,走五大高速,车子一路行驶在一马平川的准格尔盆地,路边的绿色在逐渐显现,笔直的高速路一直延伸到天边,沿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穿越500多公里见不到绿色的茫茫戈壁滩无人区,途经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区,这里有黄羊、野驴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
转入京新高速,经吉木萨尔和奇台、过木垒和巴里坤,然后到达哈密市伊州区,入住如苑宾馆,晚上品尝了东疆大盘鸡。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东西相距约404千米,南北相距约440千米,东部、东南部与甘肃省酒泉市为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西南部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市毗邻,北部、东北部与蒙古接壤,有长达587.6千米的国界线,总面积14.21万平方千米。
哈密市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重要,素有“西域咽喉,东西孔道”之称。远在古代,哈密市就是汉代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要塞。哈密市历史悠久,自汉代之后,即是经营西域的前哨阵地。
哈密市东疆大盘王是一家清真菜餐馆,位于向阳路和建国北路交汇处西侧,大盘鸡已经是新疆的一个标志性美食了。这家店口味挺好,环境也可以,服务态度也好,就餐高峰需等位。三炮台喝起来超级喜欢,每桌一壶现泡新鲜看得见。大盘鸡的口感很好,土豆软糯入口即化,鸡肉弹牙唇齿留香。加个面一拌!绝对流连忘返!
今天要出疆了,早餐后从哈密出发,路上买了当地的特产——哈密瓜。沿连霍高速一路向东,过星星峡,真正体会到了在大风中开车的,一路飘飘摇摇,尽管路上车少,车速从未超过90公里/小时。经瓜州、过玉门,到达嘉峪关。本想在嘉峪关看看长城,没想到开车转了一大圈楞没有找到大门入口,一气之下直奔酒泉。入住酒泉宜必思酒店(酒泉市汽车东站店),晚上品尝马有布牛肉面(酒泉总店)。
过星星峡检查站出疆。
星星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峡谷,在哈密市东南,邻接新疆与甘肃省界。星星峡并非峡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第一咽喉重镇"之称。星星峡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不仅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对于新疆人而言星星峡就是一堵院墙,过了院墙就算是出疆了。
在连霍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风真的很大,把身上的衣服都吹起了。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以下为2004年9月的图片: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自然及人文景观。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多个民族,总人口113.2万人。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区。
酒泉市十大主要景点:
1.莫高窟:位于酒泉市东南部的敦煌市境内,是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圣地。
2.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南郊,是酒泉著名的风景名胜,沙漠与清泉在此共存,因其形状酷似新月而得名。
3.金塔胡杨林:金塔胡杨林,是河西走廊规模最大的人工种植林,以胡杨林为主景观。
4.玉门关:玉门关,天下九关之一,也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
5.阳关遗址:阳关,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之上。
6.大地之子:大地之子,是一处以红砂岩为主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
7.雅丹地质公园: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地貌之一。
8.酒泉西汉胜迹:酒泉西汉胜迹,原名酒泉公园,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
9.榆林窟:榆林窟,又名万佛峡,是莫高窟的姊妹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10.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
马有布牛肉面(酒泉总店)是一道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面条,曾被授予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一清、二白、三红、四绿,麻而不闭气、辣而不烈汤鲜味浓、香气溢人的独特风味,成为甘肃一绝。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备部20基地)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地理位置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始建于1958年,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西南,其中基地的核心区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巴音宝格德山下。
这里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额济纳沙漠胡杨林等。
昨天下午到酒泉入住酒店后,我们咨询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驾参观的事情,了解到自驾手续也比较好办理,问题是要提前3天预约。我们归心似箭时间等不起,只好放弃,期待下一次机会吧。早餐后我们离开酒泉,驶入连霍高速一路向东,过张掖和武威,转入定武高速,而后驶进乌玛高速,过沙坡头景区,到达中宁县城,晚上入住宁红宾馆,晚餐网上推荐九月红私房菜(总店)。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宁夏平原南端,隶属中卫市管辖。地处黄河两岸,青铜峡上游是古丝绸之路进入华北与关中的要冲。 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素以“枸杞之乡”著称,中宁枸杞栽培历史悠久,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极高,其药用价值是其他地方枸杞不可替代的。
中宁县城是一个十分干净、整洁的城市,城市规划也很好,绿植很多。晚餐后在街边发现一个爱心行动志愿者的理发车,为75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且上门服务,听老板介绍已经坚持了多年,为她们点赞。
一大早我们离开中宁县驶入高速,出宁夏、进陕西、过陕西,进入河南。
下午六点左右,我们顺利返回到家乡 ,而此时老大哥约好几位好友已在饭店等待我们,为我们接风洗尘,顿感到温馨和激动,非常感谢!几杯酒下肚,一路的疲惫顿消!
本次北疆之行行程约10000公里,历时20天,途径河南 、 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七个省(自治区)。从家乡出发,经山西、陕西到达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
位于丝绸之路上、有着“塞上江南 ”之称的宁夏,在这里领略了塞外大漠的风光;北上内蒙古走京新高速穿越500公里无人区,过吐鲁番到达乌鲁木齐。而后、再从乌鲁木齐出发,沿连霍高速一路向西,走独库公路、游百里画廊;离开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经那拉提到昭苏,穿越伊昭公路,再经伊犁,过果子沟大桥游赛里木湖,经克拉玛依抵达喀纳斯,过布尔津到可可托海,经哈密返回。
一路穿越戈壁、草原、雪山、湖泊,一天经过四季。遗憾的是在那拉提遇上大雨、在特克斯错过了喀拉峻草原和阔克苏大峡谷两个景点,未能徒步夏塔古道去看木尔扎特冰川......路上所及之处每日皆不同,原始的山峰和云杉林,蜿蜒的盘山公路,古朴的村庄,浮在山间的云,清澈的湖水、还有点点的雪山和戈壁沙漠。这段旅程,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体验生活,感受文化,丰富人生。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来新疆看一看,来体会眼睛、心灵、嘴巴都在天堂,只有屁股在地狱的感觉。
新疆的美好在于它的多元。新疆成就了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也成就了新疆 。数千年来络绎不绝的交流让新疆成为了一个万花筒,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见到耀眼的光辉。在这里有中亚风格的建筑,在这里有众多宗教文化的交融,在这里有神奇的民俗,还有美丽的衣裳和诱人的美食。
新疆的美好在于它的纯粹。无尽的沙漠,无尽的戈壁,无尽的草原,无尽的雪山,无尽的牛羊,无尽的林海。渺小是新疆让你最直观的感受,而纯粹是你一路永远抹不去的风景。
新疆的美好在于它的融合。沙漠和草原在这里融合,湖泊和雪山在这里融合,戈壁和河流在这里融合,就连在世界上纷争不断的宗教文化都在这里融合生根。
当不得不踏上归途时,喀纳斯的风似乎还在轻声呢喃,那拉提的琴声仍在耳畔回荡,赛里木湖的波光依旧在心中荡漾。看着窗外掠过的风景下定决心,下个秋天或再下一个冬天,还要重返新疆 ,去看看斑斓多姿的阿勒泰 ,去走一走九转十八弯的盘龙古道,去穿越沙漠公路,去喀什、去体验更多的新疆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