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伽蓝 显示图片

虽然一年多前匆匆去了江南一趟,时间间隔并不久,
但江南的风物就像一场梦魇一样,仿彿总是在耳畔呼唤着。
那种呼唤不是尖锐的啼鸣,
而是梅雨季里青苔爬上石阶的窸窣,
是乌篷船底与水波厮磨的絮语,
是寒山寺檐角铜铃锈蚀的颤音,
是旧时明月照在二十四桥上传来的箫声,
也是茶盏搁在雕花木桌上时,白瓷与古木相触的轻叹。

于是某个深夜,我撕掉日历上所有写满借口的纸页,做好了计划,首先订上飞往虹桥机场的航班。把上海作为江南漫行的第一站,然后一路北上,前往苏州、扬州。


上海与江南的关系,算是一场持续百年的文化量子纠缠——既是最决绝的背叛者,又是最深情的转译者:
在地理基因上,上海本是江南的毛细血管,吴淞江(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传统的小舢板载着菱角与莼菜穿过朱家角青砖拱桥。但1843年的开埠如同基因剪刀,将这片冲积平原剪接成混血港口,外滩的希腊式廊柱与石库门的马头墙共生,恰似DNA双螺旋链上的东西方碱基配对。

连同文化肌理,也一同变换。江南的雅集传统在这里裂变成沙龙文化,桑基鱼塘经济进化为黄浦江畔的金融心跳;豫园点春堂里的昆曲水磨腔化作百乐门的爵士转音,苏州评弹的琵琶弦在上世纪40年代唱出《夜上海》的靡靡之音。明代松江布“衣被天下”的基因,潜伏在南京西路高定旗袍的苏绣针脚里;洞庭商帮的算盘珠响,则被陆家嘴的量子计算机重新编译……

三天时间,打卡六个主要景点,充实且不算匆忙,恰到好处。
Day1:航班落地虹桥机场 → 上海城隍庙 → 黄浦江外滩 → 南京路步行街 → 返回酒店休息;
Day2: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 石库门和中共一大会址 → 武康路历史文化街区 → 迪士尼度假区民宿;
Day3: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返回民宿。

【搭乘航班】:上海有两座机场,分别是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两者相距甚远。主要还是看自己想去哪里,根据自己的计划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机场和航班。

【市内出行】:上海是十分适合城市citywalk的城市,而且作为国际大都市,搭乘地铁或坐滴滴、出租车出行都非常方便。在上海的三天时间,基本就以地铁出行为主,但是也要注意,不同地铁的末班时间是不一样的,而且周末与工作日的末班时间也有差异,具体还是在查询清楚时间便于出行。

【门票预定】:本次行程涉及提前预定门票,唯有迪士尼乐园一处地方,而且还是要提前很早预定,迪士尼乐园门票在淡季、旺季的价格是有很大差异,需要前往的最好提前做好攻略,同时留意网上哪些平台会有更大的优惠。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可以在现场进行预约门票,现场办理现场进入,十分方便。

【酒店住宿】:在酒店住宿上没啥好建议,毕竟是魔都这个地方,最不缺乏就是商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每天行程以及预算,就近就便选择评价较好的酒店就好。

下面正式进入旅程 ↓ ↓ ↓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古老的城隍庙静静矗立,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史变迁。
城隍庙对上海的意义,恰似紫禁城之于北京、秦淮河之于南京——是这座现代都市的“文化原代码”。


上海城隍庙,是道教正一派的宫观,供奉的对象是霍光、秦裕伯、陈化成三位城隍神,构成独特的“三城隍”体系。霍光是汉代大将军(象征武力守护),秦裕伯是元代上海知县(象征文治秩序),陈化成是鸦片战争抗英将领(象征近代抗争)。这种多元神格投射出上海市民复杂的精神需求——既渴望商业繁荣,又祈求乱世平安,还要在殖民阴影下守住文化尊严。



来到城隍庙时天色已晚,错过了进庙参观时间,但庙宇周边的小吃街、集市商店还是值得逛一逛。
城隍庙连同附近的豫园、湖心亭九曲桥、挹秀楼以及茶馆商铺、小吃店等等,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老城厢”文化街区。



这里既是道教信仰的圣地,还是上海最鲜活的市井图腾。老街、商铺、小吃店等构成了独特的市井文化景观,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置身于古时松江府的街头巷尾。

六百年的香火与喧嚣,在斗阁飞檐间流淌成一首未完成的诗。




颇具特色的双层观光旅游大巴,有多条线路可以选择。
相信坐在车上游览上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挹秀楼的飞檐斗拱、槛窗钩栏,藏于西式楼房的结构中,连同附近的绿波廊、华宝楼、九曲桥,以及不远处的豫园,将上海市井的夜色繁华展现得如此辉煌。


上海城隍庙小吃街,与南京夫子庙小吃街、苏州玄妙观小吃街、长沙火宫殿小吃街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街”。
这里有南翔馒头店、松鹤楼面馆、鲜得来排骨年糕、湖心亭茶楼、绿波廊、大壶春、上海老饭店……不同人群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老上海味道。


在城隍庙建筑群距离不远处,就是外滩万国建筑群,乃至陆家嘴CBD也仅仅隔江相望。从六百年的市井气息,转瞬到近现代风采繁华,我想,它的存在是提醒着上海:那些玻璃幕墙里的资本神话,始终生长在六百年的市井根系之上。

“只有一个晚上留给夜上海的话,来外滩不会让你留下任何遗憾”。
从城隍庙步行至外滩,约是900米的距离,作为上海最为显著的代表,来了上海若是不来看下外滩,真的会很遗憾。


黄浦江畔的外滩,长约1.5公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包括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呈现世界各国建筑共存的局面,有了“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844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在接下来一个世纪时间里,一幢幢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拔地而起,作为外贸机构的集中地,逐渐形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也成为了上海发展的见证者和代言者。



站在黄浦江畔,望着对面的东方明珠塔,不由得给人这样的错觉:
黄浦江如同时空裂变的镜面,将外滩割裂成互为倒影的平行世界,
在江的东岸,陆家嘴“三件套”玻璃幕墙折射着资本光谱,是现代中国高速发展的象征;
在江的西岸,花岗岩建筑群构成殖民权力的实体词典,是19世纪全球化浪潮凝固的标本。
过去与未来在江面相互穿透,殖民伤疤与大国崛起在光影中达成诡异和解。



右侧的是外滩1号大楼,又称亚细亚大楼。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1917年由壳牌石油旗下的“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并命名「亚细亚大楼」。在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建筑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外观带巴洛克装饰,设置了两排爱奥尼式立柱。




在江边细细欣赏外滩,这上海最迷人的艺术切片,52幢历史建筑如凝固的乐章,哥特式的尖顶刺破云层,巴洛克的涡卷里藏着“十里洋场”的鎏金旧梦。



上图左侧为外滩6号,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呈现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采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和半圆券,充满细节的微妙变化。

最初,外滩6号是美商“旗昌洋行”产业,后是官办“轮船招商局”产业。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国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翻开中国金融史的全新篇章。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外滩6号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



上图右侧建筑是外滩7号,由英国“通和洋行”设计,立面三段式划分,装饰有大量希腊爱奥尼柱式,一对巴洛克式黑色穹顶,优雅的立于顶端两侧,造型典雅大方。
外滩7号先后入驻“中国通商银行”和“长江航运公司”等,1995年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泰国“盘古银行”成为首批入驻的外资银行。



上图左侧建筑是外滩12号大楼,在1923年建成,被称为「汇丰银行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
宏大的体量融合精美的设计,八角形门厅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令人目眩神迷,散发着浓郁的欧洲宫廷艺术气息,当时被誉为「 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 」。


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汇丰银行大楼”,直至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后迁出。1997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获得该建筑的使用权。




右侧建筑为外滩13号的「海关大楼」,在1927年落成。海关大楼最著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海关大楼与汇丰银行大楼共同构成外滩建筑天际线构图的中心,成为了上海外滩建筑群中两幢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20世纪20年代,设计方“公和洋行”选择古典主义风格进行装饰,既有摩天楼般的钟塔,又保留古典多立克柱式,简洁现代,透着浓浓的英伦味道。

海关大钟是当时在中国最大和建造最早的海关大钟,与伦敦著名的大本钟是姊妹钟。
相传当时大钟每一刻钟就有铜锤撞击铜钟报时,声音洪亮,可传数里之外。每当海关大钟金石撞击般雄浑的声音在半空中回荡,上海这座东方的大都市就显得更加的充满活力。



上图左侧为外滩16号建筑,右侧为外滩17号建筑。

在1926年,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的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竣工,建筑属欧洲古典主义风格,具有古希腊神庙式外观,矩形建筑由巨大的古典石柱环绕,雕饰简朴却独具特色,立面设多根变体爱奥尼克式立柱,可谓独一无二。目前为招商银行外滩支行。

外滩17号在1924年建成,由在华出版最著名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报社出资兴建,“德和洋行”设计。
建筑属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两根多立克式柱子,上部设有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巴洛克双塔耸立。在1998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入驻,成为首家回归昔日“远东华尔街”的外资金融机构。



左侧为外滩19号建筑,右侧为外滩20号建筑。

外滩19号在1908年建成,建筑由司各特设计,安妮女王复兴风格,顶部东侧南北各有一座造型迥异的巴洛克式塔亭,室内还安装有两部国内最早的电梯。
这里曾是租借历史最悠久的外资豪华旅馆「汇中饭店」。抗日战争期间汇中饭店曾被日军占领。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易主,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2010年全球最大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将建筑整体修缮,华丽转身为如今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外滩20号由“沙逊洋行”投资兴建、“公和洋行”设计,在1929年建成,被称为「沙逊大厦」。楼高10层,是外滩建筑群中最高也最宏伟的一座,是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幢现代派建筑,有“远东第一楼”之称。
建筑底层西大厅和4-9层原为「华懋饭店」,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以豪华著称,承担过蒋宋大婚、 美国总统克林顿下榻、周恩来总理会见他国政要等大事,早已声名显赫,见证了百年沪上的风云跌宕,笼罩上传奇色彩。在1956年,饭店更名为「和平饭店」,并于2010年修缮翻新。



和平饭店,也是电视剧《繁花》的取景地,剧里胡歌饰演的宝总将办公地点选在了和平饭店,书写属于他的上海滩商业神话。这里也成为众多游客的必打卡地。


站在南京路与外滩中山东一路相汇的路口,旁边就是著名的和平饭店,远眺对面的东方明珠塔,的确别有一番风格。

外滩的每一块花岗岩、每一扇铜质旋转门,都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语法符号。
这场跨越两个世纪的对话,以建筑为词汇、以江河为句读,在时空褶皱中编织出上海独特的复调美学。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来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应是不可错过的瞻仰之地,或是,用“朝觐”一词更为贴切。

在1937年的秋日,淞沪抗战打响,历时3个多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一场大规模战役。广大爱国官兵前仆后继,同仇敌忾,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英勇悲壮的一页。

 在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官兵在团副谢晋元的带领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6日驻防北火车站。谢晋元将军率领524团1营400余名士兵(外称八百壮士)用四昼夜的血战,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英勇抵抗了小日本军队的进攻,掩护88师撤退到上海郊区。

战斗在四行仓库西立面留下了数不清的弹孔和枪眼弹洞,将这座六层钢筋水泥建筑锻造成民族精神的不休丰碑。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苏州河畔、西藏路桥西北角,从曲阜路地铁站出来,步行200米即可到达。纪念馆参观免费,实行实名、全预约参观。


“苏州河在此处拐了个决绝的弯,将四行仓库灰白色的躯体推成一座悲怆的纪念碑”。



四行仓库原是北四行(金城银行、 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 仓库为地上五层(第六层是1970年代加盖的)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体系,具有银行仓库所具备的坚固耐用军事属性。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基本陈列,内容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部分,加上序厅、尾厅共六个部分,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八百壮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踏入纪念馆,时光被切割成残酷的蒙太奇: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子的家书,还带着墨渍的温度。



八一三 · 淞沪抗战,是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前线战士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灰,中国军队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话语。



1937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期间,谢晋元将军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第八十八师262旅524团一营420余名官兵担任断后任务,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抗击日军数万人,共计歼敌200余人,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谢晋元将军率部撤入租界后,八百壮士被英军解除武装,送往“孤军营”。谢晋元将军虽身处逆境,仍每日清晨带领孤军唱国歌、举行精神升旗仪式,出操上课,教育部属勿忘中国军人的人格和国格。此后,汪伪政府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禄诱降他,均被其严词拒绝。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将军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士兵刺杀,不幸身亡,时年37岁。



2020年的战争电影《八佰》,生动再现了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坚守四天四夜保卫上海最后一块阵地的故事。其中一个镜头很是动人:一个个敢死队队员安排好后事,把一排手榴弹、炸药包背上肩头,纵身跳入鬼子盾牌阵,与正要进行墙角爆破的日军同归于尽。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同伴们的守阵成功。

在纪念馆内,可以看到按照真人1:1制作的蜡像,真实地还原了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



“八百壮士”大多是湖北咸宁籍人士。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出口处有一个雕像:《战争与和平》,钢枪等战争元素演变成为一只巨大的和平鸽,和平鸽的羽毛上生长出橄榄枝,同时孕育出小和平鸽,表达了告别战争、珍惜和平的美好愿景。


四行仓库是目前唯一留下来的当年淞沪会战中完整的建筑,而四行仓库西侧弹孔遍布的墙壁也成为一面独一无二的抗战纪念墙,依旧在诉说着那段激战的历史。


四行仓库旁的苏州河与西藏路桥。


站在苏州河边,想起了一段话:
“正如苏州河不在苏州,南京路不在南京。
这世界上的告别仪式往往不会是念想那样,
可以喝一场大酒、来一场旅行、或者情不自禁的在车站大哭一场,
人生中的大部分告别是悄无声息的。”

从四行仓库步行至“新闸路”地铁站,搭乘地铁1号线,到“一大会址·黄陂南路”地铁站下车,到达中共一大会址附近。




石库门作为上海最独特的建筑密码,青红砖墙与乌漆大门构成市井生活的棋盘。
而在兴业路76号的那扇门后,藏着改写中国命运的星火。


一百年前的七月,只是一个寻常的夏天。
但微澜既起,大浪将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望志路106号(如今兴业路76号)召开,
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同两名共产国际代表,在只有18平方米的石库门客厅中相聚。


望志路106号,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这里正门临街,有后门通向贝勒路树德里,环境僻静,使得这里成为当时一个比较理想的秘密开会的地方。

当代表们在客堂间的八仙桌上翻开了《共产党宣言》,也翻开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页。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一百年来,由一个不到60人的“地下党”,从上海石库门走出来,
发展壮大成拥有9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领航伟大中国浩荡前行。


2021年6月,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全新开馆。


纪念馆位于兴业路太平湖畔,与一大会址隔街相望,并延续了其青红砖的石库门风格。


▼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纪念馆免费参观,实行实名、全预约制度,个人或团体观众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进行预约。


以“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为主题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展览。通过序厅“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第一部分“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第二部分“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第三部分“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第四部分“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第五部分“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和尾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共7个板块,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聚焦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13位中共一大代表错落有致、步伐坚定地迈出石库门,象征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迈向征程。


主雕塑两旁石墙上,镌刻着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南陈(陈独秀)北李(李大钊)相约建党:
在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由李大钊护送秘密出京。两人在途中商讨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事宜。其后陈独秀赴上海,李大钊回北京,两人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一大代表展厅,“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的白铜雕塑。


从上海石库门,到浙江嘉兴南湖,再到北京天安门,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深刻的根本性转折。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汗水乃至鲜血,让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书写出气壮山河的人类史诗。


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出来,继续搭乘地铁1号线,“衡山路”站下车,就来到上海著名的CityWalk之地——武康路历史文化街。



武康路位于徐汇区的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修筑于1907年,1943年10月更名“武康路”,是上海仅有的三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在林荫大道两旁,高级花园别墅汇集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包括英国乡村式、法国文艺复兴式、西班牙式、地中海式、装饰艺术派、现代派以及混合式建筑等。
在这各色建筑里,曾居住着旧上海的达官贵人、军阀政要、洋商富贾、名流学者、爱国志士等,
他们的存在成为城市文化身份和历史进程的象征,展示了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


与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区不同,
在这里,时间以咖啡的流速计量,
路边的百年梧桐将街道装扮的时分安静祥和,
是上海最优雅的散文诗。


▶ 密丹公寓

密丹公寓位于武康路与湖南路的交汇处,由法国建筑师赉安及其所在的赉安洋行设计,并于1931年底完工。公寓北面的夹角甚至不到60度,最窄处的厚度仅有一米。尽管占地面积小,但通过巧妙的设计,它形成了一座独特的装饰艺术地标,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经典之作。



▶ 国富门公寓

国富门公寓建于1936年,建筑面积748平方米。201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座现代派公寓建筑,融合了装饰艺术派风格,由上海哈沙德洋行设计。



▶  德利那齐宅

沿着武康路漫步,来到网红“蝴蝶结阳台”所在地。这个建筑建于1929年,西班牙风格独立式花园住宅,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
如今阳台的蝴蝶结换成了向日葵,米黄色墙面点缀着半圆形券门,藤蔓植物的根须爬满了墙头,何尝不是另一种的法式浪漫与海派美感呢?



▶  积庆堂

积庆堂坐落于于武康路372号, 为一栋带花园庭院的三层洋楼,原为香港商人叶黎成先生的私宅。


▶  武康大楼

整条武康路,最出名的莫过于处在天平路、 余庆路、 兴国路、淮海中路和武康路交界处的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为纪念一战中著名的法国战舰而得名。武康大楼由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建成于1924年,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

外观十分有特色,三角形的造型楼体宛如一艘缓缓起航的巨轮,也是世界上仅存的3栋船型建筑之一。



大楼建筑立面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一、二层是东南亚常有的骑楼样式,拱门形成的长廊可以供行人遮阳避雨,立面是水泥墙面,如同一个莲花的基座,底层外墙为连续拱形券廊。


武康大楼是无数影视剧的取景地(比如2007年梁朝伟汤唯电影《色戒》,2017年金城武周冬雨电影《喜欢你》),现在俨然成为上海最好看代表建筑之一,也是游客来武康路Citywalk的必打卡之地。



武康大楼以30度的锐角劈开五条街巷的风,
成为无数镜头追逐的几何谜题。
楼下老麦咖啡馆的提拉米苏藏着弄堂阿婆的秘方,
拿铁拉花与武康大楼的倒影在阳光下私语,
演绎出了浓浓的法式文艺复兴风。



相信,迪士尼是上海最绚丽的梦幻结界,很多成年人选择在这里重拾赤子之心,梦想与欢乐是这里的通行货币。


▶  购票建议:上海迪士尼乐园门票价格也分淡旺季,不同的时期门票价格也不同。具体可以关注各售票网站,还有要下载上海迪士尼乐园APP,里面有较为齐全的游览信息。

▶  住宿建议:因迪士尼乐园地处上海浦东新区的郊区,位置较为偏僻,还是建议想一早就入园的游客,提前一晚住到迪士尼附近的酒店、民宿,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方便进园游玩。



比如,这次旅程住过的“胖哒屋”民宿,真心可以推荐!
民宿距离迪士尼乐园并不远,环境也不错,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要去迪士尼乐园游玩的游客,
店主会热情地统计每个游客第二天想入园的时间,如有合适时间段就集体包车送游客到迪士尼门口。



在来到上海第三天的一大早,就来到迪士尼乐园。
虽然来的时间不算晚,但在安检处已经有很多游客在排队。没有购买早享卡(乐园早享卡是从7:15开始放人进入,普通票则是8:30),只能乖乖地在普通票那侧排队。在这个外号敌视你(穷鬼)的乐园里,想要美好的体验果然还是要用一堆堆金钱来换取的。
无论怎样,还是要建议提前1个小时过来排队,即使在工作日。


进入迪士尼乐园,穿过米奇大街,就来到了奇幻童话城堡。


➹  奇幻童话城堡。城堡宏伟壮丽,塔尖高耸入云,是全球迪士尼乐园中最高最大的城堡,这里赋予了传奇的迪士尼故事无限生命力。



➹  爱丽丝梦游仙境迷宫。穿越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蜿蜒的迷宫,参加愉快的疯狂茶会派对。



➹ 疯狂动物城里的露露精品店。



在疯狂动物城里,非常推荐的一个必玩项目:【热力追踪】。场景做得很好,有互动有特色,视觉感觉也非常不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结尾部分的高潮追逐戏,迪士尼设计超越正常视野范围的屏幕,通过巨幅动画和迎面吹风,营造了一个极其逼真的高速追逐画面,非常值得一试。


➹ 迪士尼乐园商店。

里面满是童年的回忆啊,小熊维尼与小猪、跳跳虎、花栗鼠、米奇与唐老鸭……



在迪士尼乐园,除了刺激的游乐设施,还有精彩的剧场演出。

▼ “冰雪奇缘·欢唱盛会”演出。






▼  “米奇妙游童话书”演出




夜幕降临,奇幻童话城堡也披上炫彩的灯光外衣,静待着每天的奇梦之光幻影秀。






➹ “幻想曲旋转木马”。伴随迪士尼《幻想曲》中恢弘大气的交响乐,回旋在梦幻的世界里。


➹  奇梦之光幻影秀

踏入光影交织的迪士尼奇梦,一场新锐科技与光影艺术编织的童话奇梦,在烟花、火焰、水幕、激光与投影的流转互动中,呈现360度沉浸式体验。



当城堡尖顶刺破云层,花车巡游洒落彩虹,夜晚的烟花秀将幻想推向高潮,
这一切,都将成为梦想编织成童话的终极注解。


正如上海迪士尼那句对每位游客简单且真诚的祝福:祝你拥有神奇的一天!



最后一部分,想留给上海的美食记忆。上海菜以本帮菜为主,浓油赤酱,但同时也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细腻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海派风格。


➹  排骨年糕。
作为上海的传统小吃,主要材料是排骨和年糕。排骨通常是炸的,外脆里嫩,年糕软糯,搭配甜面酱或辣酱油,以炸猪排的江湖气魄与年糕的吴侬脾性,完成了海派饮食最精妙的中西合璧。
这道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上海本地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  苏式面与响油鳝丝。
严格来说,苏式面和响油鳝丝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江南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帮菜,不仅仅是上海特有的美食。来沪第一天,在城隍庙的松鹤楼吃完了苏式面,的确是爱惨了这道美食。
以前在苏州吃过,来到上海算是第二次吃,果然在江南吃的苏式面与其他地方的确实不一样。


➹  上海小馄饨。
平常生活里“上海小馄饨”的名号听多了,但是否正宗不得而知。
这家馄饨店是在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旁边的吉友饮食店, 店面虽然不大,但出品确是一流。
鲜肉柴爿小馄饨,皮薄馅足,一碗超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