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挺好的,下次还是不来了

作者:我是肉 显示图片

1. 6个月有效期的护照
2. 英标插头转换器
3. 旅游保险
4. 信用卡

一张外币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很多地方已经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但是信用卡适用方便程度明显更高。且最好更新一张带闪付功能的卡,也就是有wifi标记的,地铁公交可以直接刷卡上车


除非需要办理地铁卡,其他场景都没有必须使用现金的需求。机场兑换新币非常方便,记得要求换零钱,有条件可在国内银行预约新币零钱包,汇率更合算

开通漫游可忽略。
需要本地卡的,携程的价格最划算,14天100G+500分钟本地通话,rmb38,比我能查到的任何渠道都便宜。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IOS注册新ID,下载tiktok之类的app。
本地卡还有一种和地铁EZlink二合一卡,也就是可以当公交地铁卡使用,但是价格太高,不如直接办地铁卡划算,可避坑。
一般都是Singtel的电话卡,取完行李出门,柜台就在大厅和行李区之间的玻璃房,很好找,现场需要几分钟等候开通,工作人员给全程操作。


新加坡的地铁公交线路十分发达,完全不需要打车,除非你很有钱(就是字面意思,打车前可以先用过ubber或者支付宝新开通的滴滴查查费用再做决定)。但是地铁只可以刷卡不能付现金,连售票机都没有,公交车人性化一下,可以现金但不找零。

刷卡有两种方式:
1. 办理地铁卡。机场下到地铁进站闸机那层,角落里有地铁卡自动售卖机,可接受微信支付宝,10新币一张含5块工本费(除非想买特殊图案的纪念卡;千万不要办游客卡,非常不划算),但是该卡规定余额不能低于3新币,否则无法刷卡,非常无耻但是你又能怎么办呢?
所以购卡后,要去旁边的自动充值机充值,要找cash accept字样的机器,只接受纸币,而且还是不找零,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必须使用现金的场景。这些机器说是可以接受信用卡,但是只接受本地银行发行的,其他国家的卡片一概不能用。
充值机基本每个大一些的地铁站都会有,所以不需要充太多,刷卡时闸机会显示余额,留意一下即可。
优点:方便,除工本费外,无额外费用,也可在711便利店刷卡消费
缺点:工本费太高,充值必须用现金,余额据说可以在机场退,但是谁有时间去找那个小柜台再耗费时间退费呢?

2. 用有闪付功能的信用卡,一定要是外币卡(双币卡没试过,有人说不好用,不确定),visa,master之类的,可直接刷卡进站上车
优点:不需要关注余额,无工本费
缺点:每天第一次刷卡会扣不到1新币的手续费,0.7还是多少的,信用卡账单也没显示,只要不超过一周,都比地铁卡工本费便宜

不管是地铁卡还是信用卡,地铁、公交车都是通用的。地铁公交起步费都不到1新币,正常出行,每天一共5~8新币就差不多


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正常出行时间完全不需要打车。
地铁内禁止饮食;特需乘客专座有颜色区别,要求只能给老弱病残使用。这两条按规定违反了都可以罚款,但是后一条看过好多本地年轻人也没有让座的意识。
要特别提到公交车乘坐规则,当地司机并不是每站都停,车站候车的话要提前举手示意;要下车一定要提前按铃,好在每个扶手上都有按铃器,还是比较方便。
注意:公交车没有语音报站,只有显示屏显示,需要自己关注还有几站下车
特别注意:公交车下车还要再次刷卡,否则按最长里程计费,切记切记

新加坡可能是唯一一个对中国人毫无语言要求的国家,绝大部分公众服务场所都可以普通话交流,指示牌也都有中文。只有某些酒店可能会有服务人员只会英语,用手机翻译都不是大问题

谷歌地图
谷歌翻译
MyICA Mobile(入境登记)
金沙(金沙观景台预约,会用到身份证照片)
航司app(选座+购买行李+改签,某猪某程所谓的不可改签机票,很多都可以在航司app上操作,可节省不少费用;机票有时候也比第三方网站更便宜)
Changi(玩樟宜机场会用到)

虽然免签,还是要提前填写入境信息。去ICA官网或MyICA的app,只能提前三天填写,选中文界面,非常简单的信息登记。如果两人或以上,可以选择团队,更简洁。最好提前填写,有问题可以及时更改。
落地后,根据指示牌一路去到自动闸机,刷护照+指纹,自助过关即可
,如有问题,现场会有人员指导。
地铁不是24小时运行,夜班飞机需注意末班车时间


同样非常丝滑。
实测周日早8:55的飞机,T4出发,从市区坐上最早一班地铁6:30,出站+T2转运小巴+托运行李+走到登机口,距离起飞还有一个小时,所以完全没必要提前两三小时到机场,查好航班check-in的截止时间即可。
需注意地铁早班时间,周末比平日会延后

1月下旬到达,算是当地雨季,非常幸运的躲过之前连续几天的异常大雨,在5天内碰到阴天、小雨、多云等不同天气,总结下来,下雨时间很短,阴天的话,温度舒适;出太阳就是典型东南亚感受,暴晒+湿度,非常热。
有空调的商场等,温度比较舒适,怕冷的会觉得稍低
无空调的食阁,很热

新加坡酒店实在太贵,叠加春节,市中心区域差不多的酒店基本都在2k以上,稍微便宜一点的,房间就变成鸽子笼,更不用说滨海湾周边那几个5星级。如果不是家庭出行,完全可以住的偏一些,本身城市就不大,去哪都很方便,能省下不少银子

景点主要集中在下图所示区域,除圣淘沙和芽笼稍远一点,其他相距都不远。当然,这里的远,跟国内还是没法比的。
因为后面要去斯里兰卡看各种野生动物,没有安排动物园(据说体验感不如长隆)。


这一段算是中心区域,步行即可。以鱼尾狮公园为原点,大致向北会依次经过:安德逊桥&嘉文那桥-亚洲文明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政府大厦大草场-圣安德烈教堂-旧禧街警局-福康宁公园-亚美尼亚教堂-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国家博物馆。如果细细玩下来,也要一天时间,走马观花,半天也足够。

鱼尾狮公园,就是沿海边的一条步行道,作为地标的鱼尾狮雕塑,小小的一个,在步道北侧尽头,永远围满了人,凹出各种造型,永远不缺显眼包

出公园过马路,经过富尔顿酒店,新加坡河上有两座历史感很强的小桥,靠近河口的是 安德逊桥,人车混行,另一座是 嘉文那桥,只通行人,都是建于殖民地时期。在安德逊桥向嘉文那方向,晚上可以拍到不错的商务区夜景。








过嘉文那桥后正对着 亚洲文明博物馆,需购票;经过旁边的 维多利亚剧场,最大的一个建筑就是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美术馆进入不收费,但是看具体的画展需要单独购票,这次幸运的赶上当地艺术节,全部场馆免费开放,薅羊毛就是这么快乐。


美术馆实际是由旧政府大厦和旧最高法院组成,中间连接部分做了艺术装饰,连成一整栋建筑。
正门进入,左边是旧法院,右边是旧政府,网红的方格楼梯在左侧;左侧一路参观到楼顶,可以通过另一个网红连廊进入右侧;
最高层连廊到右侧后,有指示牌可以去到顶层露台(和一个咖啡厅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到正面大草场,视野不错。
右侧政府大厦空间更大,除了中空的大楼梯,内侧的小楼梯也可以一拍,下到最底层,可以再走回左侧地下室,顺便看下之前的监狱隔间。
艺术展这种属于见仁见智,部分展品于我来说一言难尽。更推荐看一下左侧旧法院的展厅,很多就是之前的审判厅,英式风格,可以感受下电影里的场景。买票的话,对非艺术爱好者,完全没必要。





















美术馆正面就是 政府大厦大草场,下午还能看到有球赛;穿过草坪,有个小小的海滨公园,内部有些纪念碑,公园另一边隔马路就是大榴莲造型的 滨海艺术中心;向右沿河边,是一条伊丽莎白女皇小径,可以回到安德逊桥。







美术馆隔壁是一座全白哥特式教堂 圣安德烈教堂,可以入内参观,注意祷告时间勿入;教堂夜间打上灯光也很漂亮。

教堂转西去到禧街,北向南依次会经过 亚美尼亚教堂(很小的一座白色教堂,可入内),民防历史博物馆(红白相间的建筑,紧靠消防局,消防车警报声超级大)和 旧禧街警局(标志性彩色窗户)。







民防博物馆和旧禧街警局之间,就是 福康宁公园 的南入口。这一侧进入公园需要爬一段不短的台阶直接到山顶,老年人可能不太合适。山顶是旧总督府,旗台、灯塔、炮台一应俱全,后面是一些旧兵营遗址,最高处目前可能还是军事设施,围起来禁止进入。
从山顶一直走到最北段,沿福康宁酒店旁边的台阶下去,就能找到某书上的大网红 福康宁树洞,可以从这里直接下去,也可绕到旁边地下通道进入。如果单纯为这个过来,坐车到福康宁公园北面即可,从路边有另一条地下通道直达。对于这种网红景点,随手打卡还不错,专程排队几个小时就有点理解无能。
从这里可以往回走,沿半山腰的山路可以经过一座不大的白色哥特式城门Gothic Gate(旁边就是一片殖民地时期的西洋陵园,并不可怕),进入福康宁绿地,绿地坡顶是福康宁艺术中心,夜晚灯光挺好看。从gothic gate下山就能直接到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继续往前还会经过香料花园(可以带小朋友识别各种香料),Sang Nila Utama Garden(爪哇风情的小花园),回到灯塔所在地。














回到亚美尼亚教堂,向北走,路过 土生文化馆,穿过开放式的 新加坡管理大学校园,达到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可以网购,需要在前台更换门票。博物馆不大,展品质量一般,完整介绍了新加坡的前世今生,可以扫码收听中文讲解。去的时候外立面正在装修,照片也没法拍。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略过。





牛车水是华人聚集地,距离福康宁公园大约三站公交车的距离,坐到到maxwell站基本就是牛车水中心位置,车站后面就是著名的maxwell食阁。
牛车水这个抽象的名字,源于早年间没有自来水,华人每天要赶牛车去运水,因此得名。现在也是春节味儿最浓的区域。
最显眼的中式建筑是 佛牙寺龙华园,新修的寺庙,装修很奢华,有些很有趣的细节,比如主佛前面的牌位写的是“新加坡共和国万岁大总统万岁”,香火钱可以扫码,供奉物品可以用类似点餐机的自动设备购买,正在做法师的和尚中途接电话离场,所以,你们懂的。




出龙华院,沿主路桥南路向东北方向,一路经过硕莪街、史密斯街、登坡街、宝塔街、摩士街,牛车水的主要景点基本就是这些了。这些街道中文名称有些奇怪,但是看到英文名称以及附近建筑,那就会觉这些翻译挺有意思。
硕莪街sago street,看上去很无厘头的名字,因为这里曾经是殡仪馆所在地,这个sago貌似是粤语“死人”的发音,当然,现在早已经改造成商业区
史密斯街smith street,用殖民地时期一官员名称命名,曾经有所戏院,也称戏院街,然而更出名的是当年这里是有名的红灯区。从史密斯街拐进去,转到丁加奴街,再去往登婆街(墙上的神牛颇有趣),这一片是非常热闹的市场,很好逛。
登婆街temple street,看英文才能明白是庙街,因为隔壁就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 马里安曼兴都庙。可以免费入内参观,但是需要把鞋放到门口鞋架上,如果穿着不合规,还提供免费的裹裙。
寺庙另一侧就是宝塔街pagoda street,意指印度教寺庙特有的门楼。宝塔街往里走有 牛车水原貌博物馆。
从桥南路继续前行,下一个路口是 摩士街mosque street,又是一个音译,就是清真寺街,因詹美回教堂就在宝塔街和摩士街中间,新加坡对清真寺全都称回教堂,很有趣的叫法。也许是去的时候是礼拜时间,不对游客开放,只能进入大门,无法进入内部参观。
除了这些景点打卡,桥南路两侧的街景也很耐看,走下来一个多小时也够用。如果体力充足,可以导航到克拉码头,一路走过去。到克拉码头就又回到福康宁公园下面的旧禧街警局。














金沙,新加坡的另一个地标建筑,和鱼尾狮隔海相望,交通非常便利,地铁可直达商场内部。
从鱼尾狮公园有南北两个方向可以绕过去,北侧过桥,经艺术中心(大榴莲)沿滨海湾步行道,可以经过一个造型奇特的双螺旋桥直接进入金沙商场顶层,进入后正下方就是金沙的小食中心。
南侧一路沿海湾过去,运气好的话会看到海獭一家出行(靠近码头的海边栏杆有提醒标识),这一侧非常适合走一走。







金沙前面那个临海建筑是商场,地下相连,地铁站是进入商场部分,公交车站在酒店和商场中间。

除了逛吃,商场里还有剧场(话剧歌剧音乐剧演唱会)、空中花园观景台(后面会单独说)、“威尼斯游船”等等。

前面提到的金沙APP这时候就能派上用场,除了付费预定一些场所,还可以通过这个免费薅羊毛。
在国内就可以提前注册一个会员,非常简单的信息填写,然后需要持护照到金沙的柜台开通会员卡。柜台有两处,一处离金沙小食中心很近,另一处在地铁进入商场的位置,靠近“威尼斯游船”。
如果本人是支付宝钻石会员或有visa/master等信用卡是钻石级别(服务人员会仔细核对,信用卡需带实物卡),可以直接升级成尊显会员,可以每天换2张空中花园观景台门票+威尼斯游船票+光之魅影展览票,每月总共可以换6张。如果没有达标,那就需要用普通会员卡去商场任意消费,哪怕只买一瓶水,结账时用这个卡积分一下,就可以回柜台升级。办卡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登记地址,无需原件。
人多的话,可以同时办一张不可名状之卡,也可以薅两张空中花园观景台门票。
除了给实物卡,app里也会生成电子卡,预约门票需要两张卡片切换才能总共订到4张。
所有门票都需要提前预约,特别是空中花园,旺季非常抢手,尤其是夜场,当天开通基本没有可能订到,所以需要提前去开卡,尽早预约。空中花园会在后面空中观景的段落详细介绍。
来这里开卡都是为了薅羊毛,所以有问题直接问柜台就好,不用不好意思,有会中文的员工详细解答。



“威尼斯游船”,行程非常短,就是给小朋友体验的,如果不免费就很坑。需按预约时间上船,人少的话可以协商一下提前坐。游船尽头有个漏斗式的瀑布,逛过几次,只有在两点的时候看到有,大约十几分钟,推测可能是整点才有吧。





金沙另一侧是滨海湾花园,一个热带植物园性质的公园,免费进入,里面有几个专馆需要付费,热带植物看多了就没必要专门去。
这里主要有一个灯光秀,位置在超级树丛(几个人造的望天树景观),注意不是有三个树丛那里,是另一个一堆树丛的位置。每晚7:45和8:45各一场,免费,不想站着可以提早一些进去找坐的位置,很多人都躺在树下的座位上(设计的宽度就可以躺下)观看。灯光秀没什么特别的,根据音乐变换灯光,也没有什么特殊变化,错过也不会遗憾。
要重点说一下如何进入,谷歌导航对这里不准确,从金沙过去的话有条近路。上面说过酒店和商场之间隔一条马路,公交车或地铁到这里(Bayfront Stn Exit B/MBS),车站头顶就能看到一个封闭的过街天桥,天桥和酒店连接处,有电梯,坐到到顶层,会发现天桥顶部是露天的步道,穿过酒店,一直走到头就会进入公园,下扶梯往左,根据标志几分钟就能直接到达超级树丛,这是最近的一条路,看完可原路返回。注意,这个天桥,从酒店内部上不去,商场从哪上没看到。





灯光秀不在上图里这三棵树的位置




小印度和甘榜格南是相连的两片区域(致敬印巴?),两片儿之间坐公交车的话要绕行一大圈,不如直接走过去,但是碰上大晴天可有点遭罪。
甘榜格南是穆斯林聚局区,以苏丹回教堂(清真寺)为中心,从清真寺正前方的路往西,依次有亚拉街arab street和网红的哈芝巷haji lane,主打阿拉伯风格的饭店和小商店,旅游纪念品比牛车水要便宜。全部转下来用不了一小时。








小印度,顾名思义,印度裔聚居区,完全印度化,又是另一种体验。这边住宿相对便宜,但是似乎三哥的口碑不太好,很多人不推荐住这里。白天没有感受到任何安全问题,夜晚的话,单身女性还是谨慎为好。
小印度比甘榜格南大一些,基本围绕着巴弗罗路(Buffalo Road)—加保路(Kerbau Road)—甘贝尔巷(Campbell Lane)—狄生路(Dickson Road)逛一下即可,都是些商店、市场。
在buffalo路附近有个陈东龄故居(Former House of Tan Teng Niah),一个彩色的二层建筑,只能外观,是本地一个华裔的发家之地,确地处小印度中心,也是有趣。
另一个地标是维拉玛科里亚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庙,供奉的迦梨女神是湿婆妻子的一个化身,是一个恶神,也许最早移居这里的印度人想借助恶神的能力帮他们抗衡本地势力?入内有时间限制,这次去就碰上有什么活动准备,不能参观。
小印度全走下来1个小时也够用










新加坡最南面的一个小岛,有桥和大陆相连,整个岛都是休闲娱乐度假区。包含环球影城、海洋馆、水上公园、D场,以及三个休闲沙滩。岛上餐饮住宿比较贵,而且沙滩质量一般,没有必要非住岛上。

上岛交通有三种,都需要先到达怡丰城vivo city或港湾城harbourfront,这俩商场在同一个地方,西边的是港湾城,东边的是怡丰城,2楼有天桥连接。
1. 缆车,在港湾城,有单程票和往返票,挺贵的,景色老实说不咋地,而且岛上有个平替,个人不建议;
2. 圣淘沙捷运sentosa express,在怡丰城4楼始发,车票4新币,非常不划算,因为仅在这个站上车才验票,之后在岛上乘坐完全免费,出岛也免费,不是逃票哦,就是这么个规矩,在岛上就是想买捷运票,工作人员都不卖,所以不需要有心理负担;
3. 步行上岛,最划算的方式,怡丰城东面,去到室外就能看到上岛的桥,有遮阳棚,晴天下雨都不受影响,而且有扶梯,旺季时应该会开放,走个15分钟就能到达环球影城,可以说有腿就行,而且路上可以拍到捷运进出山洞的网红照(不巧正在整修)。




岛上交通全免费:
1. 捷运,连始发站怡丰城算上一共四站,南北走向纵贯圣淘沙,只要不出岛,随意上下不验票,各站到达景点如下:
怡丰城站: Vivocity购物商场 
名胜世界站:环球影城、海洋馆、水上乐园 
英比奥站:杜莎夫人蜡像馆、斜坡滑车 
海滩站:西乐索海滩、巴拉湾海滩、丹戎海滩(自西向东)
2. 穿梭小巴shuttle bus,沿海边东西横穿圣淘沙,从捷运海滩站下车就是小巴站,排队上车即可,不过要注意乘车方向,小巴循环运行,如果等车的人太多上不去,可以去对面车站试一下;每站距离也不太远,走一下也不会太累。





这个哈利波特在地下,听出来的人评价说不好玩



环球影城、水上乐园之类的不多赘言,主要说一下免费的几个景点。

先说一下,每个沙滩都有免费的厕所+更衣淋浴(需自备毛巾),在主路上找一下即可,而且有自动存包的箱子,箱子是否收费忘记看了,喜欢下水游泳的也不必担心更衣存包问题。

巴拉湾海滩palawan beach:捷运海滩站往东,第一个海滩就是,有些水上娱乐设施,主要有一个亚洲大陆最南端southernmost point of continental asia(小巴坐到这一站即可),但是需要通过浮桥过去,有点名不副实,岛上有个90度直角的网红椰子树,现在已经围起来不让坐上去拍照了。上岛可以注意观察草丛,运气好能发现大蜥蜴。










丹戎海滩tanjong beach:巴拉湾再往东就是,相对封闭的一个沙滩。有个丹戎海滩俱乐部,非常显眼,周杰伦在这里拍过照,铁粉可以打卡同款。小巴到这里就掉头往回走了。




西罗索海滩siloso beach:捷运海滩站往西,最大的一片沙滩了,特点就是海湾里并排几个小岛,其中一个可以浮桥走过去。这里主打付费娱乐设施,蹦极,滑索什么的。还能看到学校组织到学生团建。

西罗索炮台fort siloso:小巴终点站下车,沿着索道站旁边走出去,会看到一个电梯塔,电梯到顶,有空中步道可以去到免费的炮台博物馆,这里景色就可以平替索道。步道尽头是二战时期的炮台兵营遗址复原,晚6点关门,但是观景台和电梯会运行到晚10点。









回到捷运名胜世界站,布景灯光夜间会开放,也可以去D场免费喝点东西。

顺便说一下,网红的天际斜坡滑车,就在捷运海滩站往西一点,腿过去很近,当天非周末,6点多路过,多云没有夕阳,排队的人依然很多。

岛上吃饭最便宜的应该就是名胜世界那里的马来西亚美食街,里面的价位基本比怡丰城贵2~3新币。

只玩以上免费的景点,半天的时间足够足够了


有三个可以免费参观的空中观景平台,分别可以看新加坡全景、入内体验空中花园、俯瞰城市建筑。

1. 金沙空中花园观景台。
需要办理金沙会员卡后,通过金沙APP预约。分白天场(10:00~16:30,最晚16点入场)和夜间场(5:00~22:00,最晚21:30入场)。夜间场非常难约,要提前好几天才有机会。白天场相对容易,只要预约上就可以,不用在乎时间,除非人爆满,通常不会核对是否按点到。
预约成功会收到邮件,注意查收垃圾邮箱,有一个验证码,给检票人员出示一下即可。中文交流没问题。
入口在酒店最北边那座楼的室外,出门左转,有个去往地下的入口,很显眼。
直达楼顶,出来会有照相师傅拉活,直接拒绝就好。平台基本可以看到新加坡全景以及马六甲海峡,另有一个二层平台,上去可以看到隔壁酒店客人专用的无边泳池,远观下有钱人的世界。





2. 1 Arden Sky Garden。谷歌 1-Arden garden admission就是预约网站。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8:30-10:30、14:30-17:30。这里也需要提前很久去预约,每天早8点会开放14天后的预约名额,同样,时间段无所谓,只要预约到,当天开放时间都可以去。预约成功也会收到确认邮件,到楼底大堂出示给工作人员即可。如果约不到,消费一杯酒水(大约10新币)也可以上去。
这个花园分两部分,51层的观景台和17~20层的花园层。观景台也做成了花园,和金沙完全不同的感受。17~20层可以直接体验新加坡与众不同的空中绿化文化。
这个点游客很少,体验感好过金沙。






3. ION SKY。位置在乌节路ION Orchard商场,去4楼找到ION ART,大胆往里,直走右转走到底会有个直梯直达55层,出电梯右手边开门,螺旋步道就可以观景,步道尽头也是餐厅,忽略就好。
这个观景台位置更深入新加坡市区,除了远眺,还可以俯瞰周围建筑,感受当地住宅的设计风格,国内这几年才流行的第四代住宅,坡村早已普遍使用,这一点还是能感受到差距。





数次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机场总共4个航站楼,T1~T3连接在一起,T4是单独航站楼,主要是廉航使用。
交通:
T1~T3,关内关外各自有轻轨(天车)互通,轻轨停运期间会有穿梭巴士;进出T4则需要搭穿梭巴士,只在T2之间往返。所有交通都免费。
关内:
除了免税店,各航站楼都有设置一些花园类、复古类景观,消磨时间可以逛一下,没必要专门过去。
可以去樟宜官网或下载app,里面有机场内极其详尽的景点、交通等信息,过境的话还有免费游览新加坡的小团可以报名,非常实用。




星耀樟宜:
是一个大型商场,吃喝玩乐的地方,知名的饭店都在这里有分店,且价格没有区别;地下有小食中心。
位置在关外,被T1~T3围在中间,和T1相连;T2和T3也可通过连桥步行前往,不过走的有点远,不如轻轨到T1再走过去。
有付费寄存行李的地方,价格感人,可以和消费的饭店商量一下多存一会。
另有提前值机托运的柜台,离开前可以先托运再逛,注意先查一下各航司提前值机的时间限制。
著名的大瀑布就在商场中心,如果需要近距离观看,就不要提前入关;关内的轻轨会穿过商场大瀑布区域,不出关的话可以反复坐几次,从车上观赏。


和东南亚各国一样,饮食主打一个融合,口味也挺重。网上的口碑打分,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实测并没有那么差,但也绝对不值得吹嘘。

新加坡有个食阁food court的概念,又称为熟食中心、小食中心,其实就是国内商场里的美食城。分为室内室外,室内就是在商场里,有空调;所谓室外也基本有顶棚,只是没有空调,温度高,价格能差个1~2新币吧。比起餐厅,食阁的价格比较亲民了,本地人也基本在此解决三餐问题。至于卫生,评价不一,看上去就是这种水平该有的样子。新加坡没有地摊,食阁就是能找到的最低饮食场所。
不管室内还是室外,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矩,就是餐盘要主动送到回收处,不需要把桌子擦干净,但不能留下餐具,据说这也是可以罚款的一个行为。所以,食阁点餐不会收取服务费。
所谓服务费,也就是小费,据说是新加坡政府为了便于管理,统一计入餐费账单,根据不同餐厅,大约在餐费的7~10%之间,无需向服务人员单独支付。基本上只要是独门独户可以入内就座的,都会有这个费用。
另外还有一个9%的GST消费税(餐费+服务费基础收取),也是几乎除了食阁都会收取。所以,结账的时候比实际消费多出15~20%的费用也不要意外。

珍宝海鲜(机场店)
主打新加坡国菜——辣椒螃蟹,算是游客中名声最响的酒店,去过新加坡的应该都会光顾。有微信公众号可以预约时间段,部分门店比较火爆,最好提前预约,有等候时间限制,过时作废。机场店在星耀樟宜,相对好约。门口可以存行李,商量一下可以帮忙保管更长时间。
老店据说是在东海岸那家,本地人去的比较多,但是位置相对景区有点远。
环境:正规饭店标准环境,干净整洁,中文菜单
服务:很到位,耐心解答问题,没有遇到爱答不理的情况,讲中文
菜品:
辣椒螃蟹:微辣+酸甜,用了番茄酱,有北方网友评价口味难评,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值得国菜的称号。食材主要有青蟹和珍宝蟹,服务员介绍青蟹来自斯里兰卡,珍宝蟹进口自北美,更推荐青蟹。价格根据大小按重量收取。这道菜需要等待30~45分钟,赶飞机的一定要预留时间。
黄金馒头:油炸小馒头,中规中矩。主要为了蘸螃蟹汤汁,其实普通馒头也是可以的。
荔茸带子:带子的瑶柱,裹芋泥油炸,之前没有吃过,卖相口感都不错
麦片虾:甜咸口,去头虾油炸后,加蛋黄麦片,类似蛋黄焗虾。
青龙菜:据说是本地独有的青菜,普普通通。
消费:3人(下同)消费222.4新币,10%服务费+9%消费税,共266.66;可微信支付宝
评价:东西还是好吃的,但价格太贵,建议试过一次就好,专吃螃蟹的话,有好多小店可以平替。



松发肉骨茶(海港城店)
新加坡口味肉骨茶,特色是搭配小油条,比马来的肉骨茶口味要轻一些。遍地都是连锁店。
环境:快餐店标配,干净整洁,中文菜单
服务:正常服务,耐心解答,讲中文
菜品:午间套餐,肉骨茶(可选部位)+油条+白饭+肉汤+小菜+蜂蜜茶;建议小菜选花生,焖的很软糯。
消费:套餐13.8新币,10%服务费+9%消费税,共49.64;可微信支付宝
评价:中规中矩的快餐,吃过马来的肉骨茶可以不必特意打卡


Muthu’s Curry(小印度)
在小印度排名靠前的餐厅,如假包换的印度餐,米饭用树叶打底,可以上手,也配餐具。
环境:正规餐厅,干净整洁,英文菜单
服务:到位,耐心解答,部分印度服务生会中文
菜品:咖喱鱼肉,玛莎拉羊肉,黄油鸡肉,米饭,赠送脆饼
消费:69新币,10%服务费+9%消费税,共82.75
评价:对重口味人群,咖喱一切都是好吃的,非常下饭,不能吃辣需要提前询问,米饭会配小菜(可选种类,茄子较辣),但是价格有点贵,适合想吃印度菜却不能忍受小摊位卫生状况的。免费提供的饮水,100%是自来水,一股生水味,肠胃不好建议还是买瓶装水


芽笼,一个评价复杂的区域,几大宗教庙宇毗邻而立,食阁餐厅林立,各色人等鱼龙混杂,风月场所也不鲜见,主路上常有坡村难得一见的重卡呼啸而过,人行道虽然破旧但依然整洁,提醒你这里还是新加坡。不是一个游览性很高的地方,但绝对是一个可以深入探究本地饮食的所在。

新山亚明小厨
以白胡椒螃蟹闻名,旺季饭点需要排队,据说可以提前跟老板电话预约(某评有号码)
环境:传统大排档,室内有空调,中文菜单
服务:光顾时已过饭点,入内仍需主动招服务员要座位,介绍菜品有耐心(也许人少原因),有些不适合中国口味的会帮忙避雷,会中文
菜品:
白胡椒螃蟹:招牌菜,不同于辣椒螃蟹的甜辣,咸口配合胡椒的辣味,更适合北方重口味。也是按重量计价,性价比优于珍宝。也需要一段时间上菜。
三楼米粉:名称比较另类,似乎是马来新山市的一家大排档招牌叫三楼,因此得名。米线卖相一般,但仍是重口味,非常对胃。
青龙菜:味道好过珍宝,量也大不少,但还是普普通通。
消费:114.4新币,7%服务费+9%消费税,共133.4;可微信
评价:非常推荐,根据店面大小,可以想象饭点时排队的痛苦和拥挤的就餐环境,可是架不住确实好吃。



九巷活田鸡
离新山亚明不太远,二楼似乎有单间
环境:传统大排档
服务:无需排队,会主动招呼引座,点菜介绍也很详细,会中文
菜品:宫保田鸡,9新币/只,重油重盐,有点辣,“田鸡“肉很嫩,比较入味。白粥按大中小锅,单独付费,3人中锅足够
消费:30新币,9%消费税,共32.7。
评价:田鸡其实是牛蛙,这边似乎都是这样叫,每天这个消费量,用真田鸡也不现实。价格有点贵,可以尝个鲜,没必要专程打卡。厕所在店后,很干净。


明辉田鸡粥
离九巷田鸡粥不远,米其林一星,前后两个店面同时营业,仍需排队,可见火爆程度
环境:传统大排档,比较拥挤,室内只有风扇,卫生一般
服务:一般,人太多,排队进去后要过一会才有人招呼,上菜时间非常慢。
菜品:宫保田鸡,比九巷口重,更辣一些;姜葱田鸡,仅是没那么辣,其他区别不大。因为从九巷吃过再过来,没有点粥。价格18新币2只送一只。
消费:36新币,服务费+消费税未知(只接受现金,没有账单),共40.4;
评价:也许曾经确实是米其林级别,出名之后量大就降低标准吧,很普通口味,胜在价格便宜。晚上8点左右过来看排大队,先去九巷吃了一锅,回来仍排队近一小时,上菜又等了40分钟+,吃完已经接近11点。考虑到时间成本,不太推荐。如果路过刚好有位置,还可以试一下,否则有点不值。


Maxwell小贩中心/食阁(牛车水)
单独一片区域,有门头有顶棚,无空调有些热;共5排档口,食客非常多,本地人、游客都有;部分摊位有自己的营业时间限制,到点就下班不伺候了(比如老伴豆花就是这样);
桌子随便坐,按本地规矩,桌上有纸巾雨伞之类的代表占座;
餐盘回收处在两排档口连接通道处;
所有店家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中文自由;有免费厕所,很干净。

天天海南鸡饭
食阁里评价最高的一家,排队的人也最多,欧美人对这个接受程度也很高;排队先点餐交费再领餐,鸡饭大中小价格为9/6/5新币;有白斩鸡和烧鸡两种,可双拼,但是烧鸡很快就卖光。北方人胃口,想吃饱要点大份。
白斩鸡味道很赞,无愧高分。

老娘惹叻沙
另一家高分店,标配价格5/7新币,人气不如天天,但是味道没得说,不输马来。

福来成潮州鱼圆肉脞(cuǒ)面
肉脞面是早期潮州移民带入新加坡改良后形成的本地特色面。这家店也排着长队,主打是6.5新币的猪肉鱼丸汤配拌面,面条有多重选择,也可选米线米粉。
鱼丸汤很鲜美,选的黄面也够劲道,就是量太小




其他

亚坤咖椰吐司
新加坡的国民早餐,但不会只在早上营业,到处都有分店。听从建议选了套餐A,两块夹黄油咖椰酱的吐司+溏心蛋+豆浆咖啡(需加钱升级),吐司很甜,溏心蛋基本就是三分熟,豆浆咖啡的搭配也很独特,本地吃法是吐司蘸着蛋液,全家评价都是非常好吃,极力推荐。
光顾着吃了,忘记拍照,只能从官网搞一张凑数。


福建面(怡丰城底层小食中心)
靠近圣淘沙的怡丰城,有两个小食中心,4楼捷运车站旁边有一个,主要服务游客,饭点人很多;另一个在最底层靠近地铁站,本地人为主。
在底层小食中心尝试了一下大概率福建本地没有的福建面,可选择各种面或米线,不同配菜,仍然是重油重盐,量也可以,7~9新币/份。简单一餐没问题。


榴莲珍多durian chendol(一家人)
百度百科:Chendol是印尼话里的传统的甜点,也是其中一种配料名,Chendol就像绿色条形粉类品。第一次吃到这种带绿豆粉条的甜品,大块的榴莲肉,配合红豆、椰奶、冰沙,消暑佳品。7.5新币/份。店内还有其他各种可选的甜品小食,冷热都有,3~5新币不等,适合不同人群
位置可以定位南洋艺术学院,就在对面Fortune Centre楼下那个商场的2楼,店名就叫一家人,铺面不大,但是排队的人巨多,至少等20分钟,但是绝对值得。
这个商场厕所不对外,需要用的话,可以跟店主要一下钥匙。


斑斓蛋糕(樟宜机场T4)
又是一个网红的新加坡“国糕”,机场Bengawan Solo门店有售(T4的门店在复古街区那里),种类很多,最知名的应该就是这个大绿蛋糕,门店没有展示,但是询问店员,马上就会拿出包装好的手提袋,可见受欢迎程度。
好吃是真好吃,价格也是真贵,一个18.35新币。


Long Bar 新加坡司令
位于莱福士酒店的long bar,是经典鸡尾酒新加坡司令的发源地,查了一下是41新币/份,简直离谱,本鸡尾酒爱好者出门一向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但这个价格也着实劝退,还是回家自己摇两杯得了。想感受情调可以去体会下。


城市国家+高消费+繁琐的签证程序,新加坡从来没有被列入出行计划,如果不是免签政策,这次也只会作为去斯里兰卡的中转站。

和印象中一样,城市非常干净,有看到某单位门卫,用鼓风机吹扫室外地面落叶,一点扬尘没有,固然有地理气候原因,也不得不佩服当地的卫生程度,即使在鱼龙混杂的芽笼,目力所及的地面也没有垃圾。而且特别留意过公厕,即使是大排档的厕所,也保持的非常整洁,可见鞭子是真有用。

新加坡还有一个花园城市的标签,这真不是盖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除了尽可能的地面绿化,更多的绿色向立体空间延展,许多高层都设置有镂空的空中花园,有些楼甚至一半的体积都用于此,综合气候、经济、人口密度种种因素,这种设计理念恐怕也只有在新加坡才能应用。

大量的绿化给小动物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空间,除了各种鸟类,孔雀、蜥蜴也很容易看到,在公园绿地里随处溜达的野/鸡也是本地一大特色,不过流浪猫狗一只都没有见过,这点倒是治理的非常好。

对坡村一直有个疑问,一个华裔为主的国家却并不亲华,刨除意识形态和小国的生存之道,这次在游览博物馆、美术馆这一区域殖民地时期建筑时,找到了部分答案。从旧建筑介绍,展品的描述,道路的命名,到对某些自殖民时期传承至今的政府机构组织简介,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对昔日大英帝国的感激与崇敬,即使是在寻求独立的一些描述里,也能清楚的看出作者的春秋笔法,精英层对殖民时期的态度绝对是更加认同的(可以想见部分HK的心态从何而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有许多小学生分组在里面上历史课,简单的旁听一下,讲述内容更多是在强调殖民者在落后地区转变为现代国家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另一个肉疼感受就是消费水平实在是太高了,标价看起来跟国内差不多,奈何汇率都要x5,5天的花费和斯里兰卡两周的花销基本持平(且兰卡并不便宜),而且只是在一个城市里转来转去,这种性价比,旅游体验感就显得非常低了。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推荐新加坡,吃住行玩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得到周边国家相同水准的体验,仅仅是因为语言友好?当然,对土豪来说,追求顶级享受,新加坡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如果仅为了解锁一个国家或者感受下风情,中转的时候最多待两天也就够了,没有必要专程前往,有这个钱去东南亚其他国家能享受到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