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随行”∽南昌海昏侯、安义古村、奉新百丈寺之旅!

作者:֪知 显示图片

今年的天气,坐上了过山车,一日里四季! 
蛇年的正月,居家做了宅男,不想与天斗!
2025年3月1日,农历2月2,龙抬头的日子,今天的气温30度。
一日秒夏,是个出游的好日子!呵呵,有道是:人间最美三月天!
蛇年第一次出行的周末,两天时间自然是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家人提议到南昌看看海昏侯墓吧,现在是淡季,估计游客也不会太多,把八十高龄老太太也带上,我琢磨一下,干脆把海昏侯墓周边的安义古村、奉新百丈寺一并纳入此次轻奢之旅。

海昏侯墓景点十年前就己经进入我的视野,它的发掘,中央电视台当时进行过现场直播,曾经的同僚还专门写了一部大部头的《海昏侯传》,说句实在的,虽然有这么多前戏,没有去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这座名扬四海的汉墓主是谁?

至于安义古村,也有些耳闻,既然以“古”冠名,总得有它的出处吧,与八十高龄老太太一道“登泰山而小天下”那是万万不可的,可以陪老人家去古村寻觅寻觅曾经属于她的美好回忆。

百丈寺吧,这个草在我心中种了很久很久,“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怀海大和尚所创禅宗清规二十条,影响了千年佛界,也奠定了赣佛教在江湖上的重要地位。于是,百丈寺在我的意识里就像N一样的存在。

周六:九江--南昌,9:30出发,途经永修涂家铺中餐,稍作休息,下午1:30前往海昏侯游览;
住宿:安义全季酒店;
周日:上午游安义古村、下午游奉新百丈寺,宜春--九江。

周六下午1:30中餐后,我们从永修涂家铺出发,车行走在蜿蜒曲折的鄱阳湖堤坝上,昔日波光粼粼,万顷碧水的鄱湖壮景,早已不见踪影;枯水季节,替而代之的是,断断续续的小河沟;部分河床干裂,几株枯草,在早春的风里,无力摇曳;一眼望去,满目萧瑟,偶尔有几个村落从车窗外一闪而过。海昏侯生前为何把重生之地,选择在偏僻荒芜的湖中。


不到30分钟,远处一片仿汉恢弘建筑群跃入眼帘,我们到达目的地~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看到这个全称,我就纳闷:海昏侯国?这“国”字可能大有来头吧?!‌





停车后,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游客中心。
偌大的广场,人影罕见,仿制的硕大马蹄金,静静伏在这里,在期盼、在等待,如同它的主人般寂寞;
与海昏侯墓早已在考古界掀起涛天波澜相比,坊间过于静默,值得我们的文旅部门去探寻、去思考!

整个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经对游客开放的有两个主要区域,一个是它的博物馆;另一个是海昏侯墓区。



我们买好门票第一站是坐观光车前往遗址公园的博物馆。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设计,很有她的建筑特色,以考古研究为依据,通过地形学的设计路径,塑造大地景观,将博物馆的形体空间复归于大遗址的风土地脉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对冲。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视觉是标明刘贺巨大塑像,在主馆的青桐色弧形外墙衬托下,直击人心,也揭开我心中的疑惑,原来墓主是他~汉废帝刘贺!



通过外墙的巨幅壁画,刘贺的形象清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祖母是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驾薨,时年5岁的刘贺成为昌邑王。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他膝下无子,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19岁的刘贺继位。同年8月14日,霍光以其不堪重任,即位时未举行祭拜祖庙,不合祖制为由,废黜了刘贺,在位仅仅27天,送返封地昌邑,削去王号,食邑二千户。壁画上,霍光率文武群臣弹劾的场景,令人唏嘘!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刘贺被汉宣帝改封为海昏侯,送到江西,在南昌以北的豫章郡海昏县建立侯国,食邑4千户。后被削去3千户封邑。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汉朝廷废除海昏侯国。


该展览展示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通过对海昏侯国遗址、海昏侯墓园的完整介绍,以及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全面展示了海昏侯国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西汉皇室、列侯的日常生活,体现海昏侯国文化遗存见证南方开发、中西文化交流等历史意义。


步入“金色海昏”展区,330斤金器铺陈眼前——马蹄金麒趾金型如祥瑞,金饼排列如军阵,金板上的纹饰细若发丝。


夫人指着展柜惊叹:这可是西汉的硬通货,难怪刘贺被贬时敢说“咱不差钱”!老太太却摇头:再多的金子,有什么用,还是敌不过权势倾轧。这刘贺从皇帝到侯爵,怕是满屋金子也是寝食难安。
















截至2021年末,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出土金器、青铜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数量之多、品类之多均创我国汉墓考古之最。也是我国近年考古工作所罕见。其中发掘出土的金器多达480件,是中国考古史上最多的一次,是过去历次汉墓考古所获之和。同时,孔子衣镜、鎏金花纹编钟编磬、玉印、《齐论语》等一批珍贵文物的发现,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刘贺”螭纽玉印:该印由和田白玉制成,玉质坚硬莹秀,局部有浅褐色沁斑,为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字迹线条粗细一致,左右等分,规整大气。印纽为高浮雕幼螭,螭身一侧生双翼,螭角、螭尾均阴刻作纽丝状,造型生动。


螭为龙的九子之一,西汉螭纽玉印,除此印外,目前仅见“皇后之玺”玉印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方无字玉印,“刘贺”玉印采用皇帝玺印才能使用的螭纽造型,在汉武帝时期规范印章制度之后的私印中罕见。


熊形石嵌:呈片状,单面浅浮雕,整体呈侧身蹲踞状,熊形爪足,作抚胸招手式。头部为正面剪影,似熊面,小耳圆眼,双眉上挑,张嘴吐舌,兽身圆胖,以涡纹勾勒关节,四肢粗壮有力。此器物雕琢细致,线条流畅,神兽刻画传神,活灵活现。从审美的角度看,熊形石嵌饰因形象怪异而更显神秘。

迈入书香海昏展厅,5000多枚竹木汉简陈列有序














成千上万的竹简中,让人驻足良久还是已经失传《齐论语》,看来汉人读的《论语》,比今人多一篇。司马迁的《史记》说刘贺“荒淫无度”,可是他的墓中这些竹简、乐器、医书,分明也是个文化人。
嗨,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言书吧,成者为王败者寇!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乘观光车前往墎墩苑。




刘贺墓与其他几座陪葬坑裸露在下午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在这里你大致可以了解到刘贺墓的考古历程,它居然源自一场盗墓!



①孔子画像



这面孔子徒人图漆衣镜,她完美的颠覆了孔子外在形象,还原了孔子是个“长子”真实历史记载。就身高而言,曾经有媒体报道:“古有孔明,今有姚明”。
当然,这幅画像还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孔子像。


她集镜体、镜背、镜掩(镜盖)、镜架与图文于一体。其中镜体为光洁的矩形铜板,出土时从中间断裂为上下两块,通体素面无纹饰。镜背木质,保存较为完整,表里均髹红漆,上绘孔子及其弟子画像。此外,衣镜上有1850个字,这些文字用墨汁在漆木器上书写,字迹清楚,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另有《衣镜赋》19行文字。由此可见,这是一面具有 “图史自镜”作用的穿衣镜。
②南昌名字的由来



南昌名称的起源‌:出土文物上的“南昌”字样或许揭示了这个地名的最早使用。虽然历史记载显示南昌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其确切的起源一直是个谜。
我猜想,刘贺从山东昌邑被汉宣帝刘恂册封至海昏为侯,看起来是恩赐,实则囚禁,因为据史书记载刘贺腿有疾,要知道那时候的海昏,还是蛮荒之所,南方湿气对一个有腿疾的患者意味着什么,从发掘的竹简也可以看到刘贺几次上书参加祭祖活动也足以说明。人都有怀念故土之情,东晋南渡后,在北归无望之际,也有在南方住居地之前冠以”南“字,比如取名”南琅琊”等,因此刘贺极有可能因为思念故土而将封国取名南昌邑!




4个小时的游览结束,我们踏着鄱阳湖夕阳的余晖,返回停车场。告别遗址公园我在想刘贺从为王称帝,到被废为平民,再到封侯,刘贺一生跌宕又短暂。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据说,她还有10多个大谜团,考古工作者正在潜心的研究;这里应该感谢鄱阳湖水的淹没,使得她得以重见天日。

▶美食







这家名曰安义小炒王的店真心不错,菜系丰富、味道地道、价格合理😊上面图例还少了一个菜苔,一共价格127元
▶住宿:安义全季酒店。
▶交通:自驾路线
【路线1】南昌火车站——八一大道——北京西路——洪都大道快速路——英雄大桥—— 一环线——丰和北大道——金山大道——昌九大道——海昏大道——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 ;
【路线2】昌北国际机场——南昌东环线——坎七段——乐昌段——海昏大道——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 [17]路线三南昌西站——石钟山路——茶园街——龙虎山大道——祥云大道——西一环路——蛟桥立交—— 一环线——丰和北大道——金山大道——昌九大道——海昏大道——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 



【路线3】3月3日至12月31日,开通滕王阁与海昏侯遗址公园互通直达旅游观光车,购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门票,即享乘车优惠,往返车费加成人门票套票仅需90元
▶门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实行大门票制,通票价格100元/人次(含遗址博物馆和刘贺墓园);开园伊始门票优惠价为60元/人次,试行一年,不分淡、旺季;园区内部可乘电瓶车往返,电瓶车票价15元/人次。 
▶开放:9:00—17:00(游客中心16:00停止售检票)。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放采取预约限流,游客进入公园必须提前网上预约,开园后的第一个月为试运营期,每天限预约人数6000人。(如果当日名额预约已满,即使到达公园现场,也不能入园参观,请务必预约成功后再来。)

 次日用完早餐,我们离开全季酒店,驱车20分钟左右到达安义古村景区停车场。车辆停放后,步行几分钟买好门票(有个小贴士哈😊网购70元/人,游客中心现场买80元/人)进入村里,乘坐观光车开始我们古村之旅。


安义古村群景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境内,由京台村、罗田村和水南村三大古村落组成,景区面积3平方千米。 





如果没有老人同行也可以选择徒步,三村相距约300米,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相连通。


观光车把我们送到第一村~罗田村,下车伊始就是标志性景点:千年唐樟!



老人家很是精神,还不忘跟观光车司机挥手致谢 👍



在这千年古樟下面,老人家思考什么我不得而知,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间或是千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坦然!




古树的前身今生,它的宣传版面上写得清清楚楚,它记录着罗田村的过去,更承载罗田人的未来~有风、有梦、还有你!


罗田世大夫第——坐落在石鼻镇罗田村,始建于乾隆辛巳年(1762年),占地面积4400多平方米。由十一幢房屋组合而成,主体建筑由三幢房屋在一条轴线上纵向排列相互连接而成,面阔15.3米,进深51.8米,四重进。主屋正厅大木构架采用了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形成高旷宏敞的大厅。室内装饰讲究、雕刻精美。整个建筑体量庞大,古朴庄重,为清代赣派建筑中少有的精品。 


古屋



古楼


留有历史车轮痕迹的石板路



古井


古街


黄氏宗祠





景区内赣派古民居有数百栋,是赣文化与赣商文化结合的典范。 




古建民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饰精美、文化内涵厚重,是传统赣派建筑在赣抚平原的典型代表。 





这石条凳上又有多少行客、商贾在此停留歇歇,这也是罗田人文明的最好注脚!

一个小时后,我们又乘5分钟观光车前往第二站~水南村。


水南余庆堂民宅,坐落在石鼻镇水南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940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由前后两幢房屋相连组合而成。砖木结构,穿斗式马头墙。建筑后堂,俗称“闺秀楼”,设凭眺栏杆和堂楼花窗,回廊的背面和二侧的房间均用雕花木质扇门相隔,有各种雕刻图案,屋顶天花采用汉文花格纹,堂楼平盘上雕有莲花瓣纹,顺枋上刻有汉文连体纹。花窗、桃枋,日枋都雕有精美图案。建筑构筑独特,布局巧妙,雕刻工艺精湛、纹饰繁缛,为清代赣派建筑之精品。 









一个小时后我们再乘观光车前往第三站~京台村。




京台戏台,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秋,占地86平方米,坐南朝北。民国六年(1917年)曾修葺一新,1968年重修。
戏台为四阿顶,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凸字型,内梁架为穿斗式,中设有藻井,采用如意计拱造型,台高7.8米,宽10米,深8.5米。 
戏台属赣派建筑,集古戏台建筑精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有独创性,为古戏台建筑典范。 









上午11点25分,我们结束安义古村的游览,老人家对古村由衷地赞许,在景区,她反反复复的说到仿佛穿越到童年时代的修水当铺巷。我也在琢磨,同是偏僻山区,为什么安义古村在火热的年代,村落得以完好保存而某些地区却损失殆尽,是否与文化的传承、民风不无关系😒

从安义古村到奉新百丈寺60多公里,由于山路崎岖,我们一个半时辰到达,从大众点评上查找一家口碑较好的农家小店,可惜关门歇业了,只好另寻一家路边店,将就用了中餐,店主还行,人也厚道,老太太喜欢店里的茶水,临走时她还特意送了一点当地黄豆菊花盐水茶给老人家,把老太太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老板娘笑着说托百丈寺的福,结一次佛的缘!


吃完中饭,3分钟的行程就到了百丈禅寺,巨大的卧石书刻:雄风百丈四个金色大字。


硕大的天下清规牌坊,张开双翅,拥抱四方来客与信徒。


百丈寺地处江西省修水、铜鼓、宜丰、奉新四县交界的赣西北山区,坐落于国家4A级景区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是中国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禅林清规”(即“天下清规”)发祥地。最初为“乡导庵”,后因大智禅师怀海在此住持修行改为“百丈寺”。
我对百丈禅寺的了解和崇敬,是缘由“写在前面”里提到的那句佛言: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何等䜭智之语!当然,这与多年来从事职业不无关系,这次专访,既是深入感悟一下百丈清规的博大精深,也是了却一段佛缘吧!



走进佛院,百丈寺东、西、北三面均倚山,寺院卧其中呈“太师椅”之势




关于百丈寺还有一段关于唐朝一个皇帝唐宣宗的传说,当时,李忱尚未即位,遭其侄武宗之猜忌,处境险恶,遂决定外出,避避灾祸。一天,他遇见一名高僧,谈及此事,高僧留下“退至百丈”四个字。李忱翻阅地图,发现奉新有座百丈山,便历尽万水千山,来到百丈山,见高山耸立,峰峦叠翠,山花吐艳、景色迷人。
有感于这一方山水,写下这首:“仙花三月不间色,灵境无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来到,晨钟暮鼓碧云端”。于是留下来参禅悟道,终于得到佛的教诲,回到朝廷当了皇帝。


这个毕竟是故事,真假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千百年来,百丈寺经过多次毁坏、修复再毁坏、重建的过程。
直到怀海到达百丈寺,勤研佛经,探究禅理,一改僧尼云游在外,沿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开创农禅并重的实践,强化丛林组织形式,并在百丈寺为禅宗另立一种规式,撰写了“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百丈清规”。


从此百丈寺声名大振,香火极盛,四方僧人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在中外佛教界极负盛名,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 



2004年,当代佛门泰斗,百岁高龄本焕长老筹集1亿多元善款,重建百丈寺祖庭。工程于2009年9月顺利告竣,寺庙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2011年8月31日举行了开光庆典。
















下午4:35分,我们打道回府,一路绝尘,从宜春返浔城。驱车行走在杭瑞高速,只见车窗外的山峦一闪而过,如同我们两天看过的历史,它是人类历史长河里的一瞬间。
我们仨聊着,老人家说:看海昏侯遗址公园,感觉金子再多,不如汉简里的学问,人能留下的还是思想和文化;看安义古村,文物保护,不仅仅是古建筑,更是古人生活的温度,是给后人留下的念想;看百丈禅寺,它不仅仅是游览景色,也是对宗教哲学的尊重,别让历史断了线。
我与夫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笑道:您老人家,思维敏捷,身体硬朗,能吃能睡,希望您的这种状态长久并传承。
回望两天来的游历,三个景点都有关于权力与财富、历史与当下、传承与反思的碰撞,它们都以静默的清辉,照亮我们对文明的敬畏,也让我们在一地清辉间,触摸到历史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