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北市场,也称老北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邻市府大路,东接北三经街,西侧是和平北大街。
沈阳老北市街区于1921年开埠,因其拥有独特的满、蒙、锡伯、藏、汉等多民俗、多民族文化及繁盛的商贾百货、鳞次栉比的文艺娱悦、特色各异的美食小吃,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曾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等并称中国的“十大闹市之一”。
近几年沈阳对北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改造后的北市场旧貌换新颜,重建后的北市场重点突出寺庙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2023年,老北市街区依托锡伯家庙、皇寺两大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准改造、商业重构、深化沉浸式体验、策划网红爆款IP、举办利商惠民活动等多项举措,开启将商业业态、多元化沉浸式演艺、体验式互动等元素向主题化、IP化、故事化的深化探索之路。它既恢复了300多年来盛京的风貌又融入了历史文化元素,是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沈阳人的首选打卡地。尤其是它的活动时间持续到午夜24时,大大地丰富了沈阳人和游客的夜生活。
北市场东门石牌坊。巨大的石牌坊是北市场的正门。
牌坊正中端庄的写着金色大字“北市场”,上方是双龙戏珠的图案,四根石柱上蟠龙飞舞,石柱前后盘踞着八只威武的狮子。一座石牌坊尽显盛京的皇家气派。
门口依次摆放着老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娱乐项目
凤舞九天。每天晚上7点和八点半各有一场表演,八点半那场凤凰飞得更久哦!火红的凤凰在空中盘旋飞舞,带来吉祥与祥瑞,让人忍不住鼓掌。
进入东门,右手边即是皇家寺院实胜寺。
实胜寺全称为“莲花净土实胜寺”,是东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实胜寺始建于1636年,是由清太宗皇太极赐建的皇家寺庙,所以又称为“皇寺”。如今尽管寺庙的规模已不如鼎盛时期,但香火仍然旺盛如初,步入其中仍可感受到皇家寺庙的威严与清净。
实胜寺为两进院落,整个寺院由南向北建筑在中轴线上,山门两侧是钟楼、鼓楼,大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为五间重檐歇山式,盖黄琉璃瓦边剪边。殿内供有释迦牟尼、弥勒、无量寿等佛的造像;殿为三间歇山式建筑,殿内有四大的彩绘造像。殿和大殿之间东西都有配殿,大殿两侧有经房和更衣房,大殿的西南有玛哈噶喇楼。殿后有座亭,亭内石碑上以满、蒙、汉、藏四种文字记述了玛哈噶喇金佛的铸造及迁移的经过。玛哈噶喇楼为两层歇山式木结构建筑,是专为供奉玛哈噶喇金佛而建的。楼的下层有佛塔一座,里面葬有默尔根都尔吉喇嘛遗骨。此外,寺中现供有僧舍利八粒。
坛城殿北门
走出皇寺,信步市场,到处都是彩灯高悬,商贾林立。
市场的南侧是一座4层楼高的大商场,冠名“沈阳城市记忆”
进入室内,大红灯笼高高挂,商家牌匾一个接着一个。
楼体、走廊尽显火红色彩,热气腾腾,热情奔放,热情似火。
地上的铜饰,告诉游人开业时代。2003年。
蛇年春节,第五十四届皇寺庙会盛大开幕,浓缩岁月香甜的沈阳果仁酥、传承京味年俗的北京老八件、沉淀时间悠长的哈尔滨老面包、留下千丝万缕甜蜜的非遗手工龙须酥,糖人、炸元宵、锅包肉、雪绵豆沙等各色东北好贺儿让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
沈阳锡伯族家庙,又称沈阳太平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这座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集资修建。最初,寺庙只有五间正殿,但经过历代的维修和扩建,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
寺庙坐北朝南,拥有前后两进院落,主要供奉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四大天王等佛像。沈阳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修复工作,1984年拨款修复了中殿,由民委管理。1985年2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将太平寺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为加强西北边防,从盛京所属各地调遣锡伯族士兵和家属3000余人到新疆伊犁戍边。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伊犁和留居家乡的锡伯族同胞,聚集在锡伯家庙太平寺杀猪祭奠祖先,祈祝平安,并准备盛宴为远征的亲人饯行。自此,每年到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都要在太平寺举行盛大的纪念西迁活动,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
商场多个出入口,各具特色。
龙年的喜庆延续到蛇年
沈阳城市记忆
又一条商业街,穿越1636
照片右侧,枣红色桌凳旁边是《老北市 最沈阳》铸铜浮雕作品,仿佛定格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在游客们的眼前。它将历史故事、历史建筑、市井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构成老北市自己的“盛世上河图”。
浮雕长16.8米、高3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浮雕上层以老北市的历史、文化图腾为背景,既有体现老北市源起的“白骆驼”和“实胜寺”独有文化符号,也有忠诚戍边、保家卫国、民族团结的“锡伯家庙”,还有庄严大气的“北市场牌楼”,结合穿插其中的祥云元素,以示历史的久远,由此可窥见老北市兴起于寺、兴盛于市的历史变迁。
浮雕中层以市集和庙会为主线,像一条极富韵律的故事线,串联了“五行八作”欢乐的市井时光,包罗了摔跤、舞狮、戏曲、皮影、斗鸡、吹糖人等民俗活动。浮雕中的人物多达180个,表情各异,动作丰富,构成三十余个生动的场景。观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游客李先生说:“看到这个作品,仿佛‘穿越’回当时的场面。”
浮雕下层由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如“奉天行省公署”“奉天剧场”“福安里”、商铺“四合盛”、酒肆“润泉居”等组成,错落有致。特别是“福安里”就是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红色文化如星火从这里出发、蔓延,在建党100周年的今天见证着北市场的再度兴盛。
据了解,浮雕由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雕塑设计组的于雷等设计并监制完成。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书协主席胡崇伟老师给予大力支持,并亲书“老北市 最沈阳”。浮雕的总策划郎忠辉老师说:“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就是将老北市的历史和文化做成‘凝固的电影’,采用浮雕的形式更能突出历史的厚重感,配合老北市的升级改造,让过去和现在在这里交汇。”《老北市 最沈阳》将老北市这块繁盛之所的历史文化跃然于墙壁之上,凸显老沈阳的特色,“最沈阳”中的“最”是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最”,而“最”的谐音是“醉”,览《老北市 最沈阳》,也让人沉“醉”其中,余味悠长。
当年沈阳的“两街两市”最为繁华,太原街、中街、南市场、北市场,三处都位于和平区,其中的北市场更是一个文化融合的钟灵毓秀之地。走进老北市,就像走进一部鲜活立体的历史,让人越看越“走心”,越读越“上头”。
市场西门木牌楼
西门外的和平北大街口,就是福安里民宅是当年的我党满洲省委旧址。同时,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在沈阳工作时的秘密居住点。
到达北市场的公交线路众多。有123路,138路,140路,209路,215路,216路,232路,243路,248路,260路,262路,281路,295路,303路,326路,沈抚二号线公交线路; 北市场站附近有北市场西 、北市场东、 北市场西口等相似站点。
乘坐地铁4号线到皇寺路下,D1出口左拐,沿着总站路一直走可到达。2号线人民广场(原市政府广场)站E1出口也可以到达,走路稍远一些。市场附近有停车场,停车较方便。
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皇寺路站,推荐从C口出。可以领略到全沈阳或者是全国都可以数得上的最小、最窄、最便捷、最靠近百姓的地铁出入口了。
没有滚梯,上下通道仅容纳两个人通过。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沈阳充满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北市场遵循这一原则打造了一个有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品位的城市角落,对投资者、旅游者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