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广东顺德逢简水乡

作者:平平 显示图片

       2025年1月12日,我们从顺德的北滘镇,坐车去顺德的杏坛镇,这里有一个闻名遐迩的水乡--逢简古村。它以其独特的岭南水乡风情和历史文化而闻名,因逢简水乡的风光可比肩江南水乡,素有“顺德周庄”的美誉。


水乡的小游船
        据介绍,逢简古村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已达到相当高的农耕文明程度,唐朝就形成了村落。清朝中、后期,逢简因水路交通发达和养蚕丝织业的出现而兴盛起来。
        逢简村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昌盛。千百年来,这个小小村落,走出了不少进士和举人,进入官场。在村口巨济桥边,矗立着一座壮观、古色古香的“进士牌楼”,这是逢简村的骄傲,也是逢简村的重要标志。
        逢简村密布的河流环绕着整个村庄,总长度超过10公里,故称为“逢简水乡”。进入逢简村游览,不收门票。在村口,挂有“逢简旅游地图”和主要景点的指示牌,以方便游客游玩。我们沿着村里的大道朝里走,路边都是商铺,但生意清淡;看得出,逢简村已经高度商业化了,在一定程度上,褪去了古村应有的“古味”。逢简村里的道路、房屋和桥梁,有不少都是新建的;有点突兀;而且,对古桥和古建筑的修缮,没有做到“修旧如旧”,与古村的历史风貌有点不搭。


进士牌楼  


 村口指示牌


在新建的拱桥上


在新建的拱桥上
        逢简村内至今保留的多处古建筑、古桥梁和古树,构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觉得逢简有“两多”:一是古桥多,因为村内小河密布,有30多座各种小桥,其中有始建于宋朝的明远桥、巨济桥和金鳌桥;这三座古桥承载着逢简水乡的历史,是顺德最早的三孔石拱桥。在明远桥的护栏上,保存着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二是古祠堂多,逢简的古祠堂多达70 余间,大多数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其中,规模较大的“和之梁氏公祠”、“刘氏大宗祠”以及“李氏祠堂”等多座宗祠,见证了逢简村人才辈出的繁荣辉煌。刘氏大宗祠是明代的建筑,是逢简村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逢简村的祠堂都是从逢简走出去,在官场取得了功名,当了大官或做生意发财的人,为光宗耀祖,回村捐建的。


在村中小桥上


和之梁氏公祠


逢简村最大的祠堂


金鰲桥


在宋代所建的明远桥上


巨济桥


逢简村里的小吃街  


 特色风味
        逢简水乡作为广东的著名水乡,美食种类丰富多样;在村里有一条传统特色小吃街。一家家小店传承了悠久的顺德饮食文化,特别是均安蒸猪和权少鱼饼等岭南传统菜的招牌,十分醒目。
       均安蒸猪是广东传统的地方名菜,一般是用50公斤重的整猪,屠宰后加入调味料腌制6小时,把整猪摊放在特制的蒸柜里,以旺火隔水蒸制而成。均安蒸猪具有肥而不腻、皮滑肉爽、入口酥化等特点。我们看到一家店铺正在蒸柜里蒸一只整猪,热气腾腾。
        也许我们来的比较早,小吃街上的游客不多,但只要经过店门口,就会听到店家热情的招呼声。街上还有一些顺德和广东地区的特产商店,但店面里冷冷清清的。
        在逢简村,地处都能看到用民宅开设的小商店和民居,这里的商业气息十分浓郁。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河边的一家当地人开的小餐馆,点了几个逢简特色菜,如:‌顺德特色渔面‌、姜撞奶‌、炸虾饼和凉拌鲮鱼皮等。他们三个人吃得不亦乐乎,连连夸奖逢简的美食味道好。只是我肚子不舒服,没有口福,只能看着他们大快朵颐。看到我没有坐在一起吃,小餐馆的老板娘倒有点迷糊了,一直用疑惑的眼神打量我:“这个人怎么不吃?莫非是雇来带路的”?


在河边小餐馆


 鱼皮、鱼面、虾饼
        在小餐馆吃完午饭后,我们就向村口走去,准备叫网约车回顺德北滘的酒店。但在村里,却叫不到车,我们在村口才叫到了网约车;就这样,我们结束了逢简水乡的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