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黑神话:悟空》取景地(2025.2.9 第三站:天津 蓟县 独乐寺)

作者:慧心巧思 显示图片

@http://www.mafengwo.cn/u/5432448/note.html
我的个人公众号请扫这里👇


《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以其精美的画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也意外地触动了像我这样的非游戏爱好者。那些精美绝伦的游戏场景,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构建,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我计划以蚕食的方式,逐一探访这些取景地。
第一站 山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
@https://www.mafengwo.cn/i/24580258.html
第二站福建泉州开元寺
@https://www.mafengwo.cn/i/24636372.html
第三站天津蓟县独乐寺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县城内,古城内景点相对集中。从北京出发,一天之内能打个来回。


景点有联票,携程网提前1小时以上购买是40元/人。


独乐寺为安禄山起兵的地方,因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现存辽代建筑尚有山门及观音阁两处,建筑的木构部分为当时所建的原物,是我国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华严寺、天津独乐寺、辽宁奉国寺),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


独乐寺的山门是辽代建筑,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山门正脊的明间悬有“独乐寺”匾额,相传是明代严嵩手笔。


门内两尊辽代泥塑密迹金刚与一般哼哈二将形象区别较大,怒目威严,极具辽代艺术风格。



山门后面两边的四幅壁画,内容是四大天王,是明代的。



独乐寺山门上的鸱吻,高约 1.5 米,尾部顶端远远挑出并向内卷,形成优美的弧线,外形十分古朴,没有涂釉,只有简单的鳞纹和鳍纹,与唐代的鸱吻风格十分接近,属于唐宋之间的过渡形式,符合辽代建筑鸱吻的特征。


独乐寺山门的角兽位于山门石砌台基的西北、东北二角,为辽代遗物。



观音阁是黑悟空取景地,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全木结构无一颗铁钉,历经多次地震屹立千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


墙体有一定坡度,辽宋时期的斗拱雄大坚实,能够起到承重作用,明清以后斗拱日趋弱小纤巧主要用来起装饰作用。


中国古建筑屋脊上的飞禽走兽一般领头的是骑凤仙人,而独乐寺观音阁最前面的却是一个面目狰狞、头戴小帽子的“湖人骑猴”。


上面的“观音之阁”牌匾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下方落款有“太白”两个小字,是李白52岁时,北游幽州时写下的。下面的:“具足圆成”牌匾出自大清咸丰皇帝御笔,为佛教语,意为破除偏执,自然圆满融通。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高23米,三层,歇山顶。观音阁设计匠心独具,全部结构围绕中间的巨型观音像建造,二十八根立柱形成内外两圈有序排列,用梁枋斗供结成一个整体,赋予建筑巨大的抗震能力。斗棋由于位置、功能的不同,式样多达二十四种,使建筑更显气宇轩昂、宏伟壮观。大殿里的:“普门香界”牌匾出自大清乾隆皇帝御笔。


观音阁中央须弥台上矗立着三尊辽代塑像,主像因冠顶置十个小佛头,加上本面,称十一面观音,高16.08米,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泥塑站像。两侧胁侍菩萨像高3.2米,身着护甲,站姿动感优美,造型生动活泼。三尊塑像皆承袭唐代风格,又具辽代特征,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辽代泥塑巅峰之作。这里的三尊塑像连同山门内的哼哈二将,与山门和观音阁一起,被世人并称为“独乐寺三绝”。




观音阁壁画,元代绘制,明代重描,历经近千年,虽有残破,但仍然十分精美。画的是十六罗汉和三头六臂的两明王画像,间以佛教有关的神话故事、世俗题材和重修信士像。绘画以“铁线描”为主,兼用兰叶描,勾勒填色,适当加以晕染,人物造型准确,线条流畅。四面墙壁的罗汉、明王围绕中央的十一面观音像,构成一个庄严肃穆的佛国世界,显示出作画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功力,因此也有人把独乐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并称为“三绝”的。





观音像背后为明代悬塑倒坐观音,观音抬起一腿,自在而坐,头顶五彩祥云,脚下海浪翻腾。


观音阁的西配殿是祖师殿,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悬山顶建筑,殿内供奉着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及六祖慧能、百丈怀海禅师。





观音阁的东配殿是伽蓝殿,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悬山顶建筑,殿内供奉着伽蓝神——关羽及属下大将关平、周仓。





观音阁西侧有一处打金钱眼祈福的地方,旁边有机器可以扫码兑换硬币,开启一年好运气的时刻到来了

韦驮亭位于观音阁北面,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攒尖顶八角亭,亭内原有明代铜铸韦驮铜像一尊,1942年被日军盗毁。现韦驮像为一九八五年重塑。高约3米,表情肃穆,双手合十,怀抱金刚杵,威猛庄严,甲胄鲜明。韦驮为佛教里著名的护法神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有捷疾鬼盗走佛牙,韦驮将其追回,遂成为佛教寺院第一护法神。韦驮像通常供于天王殿,独乐寺单独建亭供奉实为罕见。



据说韦驮的不同姿势对于行脚僧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只要看见寺内的韦驮像双手合掌,表示寺庙里欢迎,路过和尚尽可大摇大摆进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庙不欢迎挂单和尚。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是一座独立的四合院,分为前殿、主殿和东西配殿。院名取自“上报佛恩,下报众生恩”。前殿悬挂的牌匾“报恩院”三字中“院”字少一横,相传为咸丰皇帝题写,暗喻“恩情永世难报完”。前殿居中供奉汉传佛教弥勒菩萨铜像。两侧为中国历史上著名四大疯僧,即寒山、普化、风波、道济的塑像。



左:普化和尚(唐)、右:寒山和尚(唐)。


左:道济和尚(南宋)、右:风波和尚(南宋)。


报恩院正殿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俗称"三宝佛",即娑婆世界的佛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主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佛主药师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



大雄宝殿的西配殿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乘青狮坐骑,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毗卢遮那佛的左胁侍,协助佛陀教化众生。象征智慧,代表的是大乘佛教中的般若智慧,被誉为“众佛之母”。


大雄宝殿的东配殿供奉的是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坐骑,道场在四川峨眉山。毗卢遮那佛的右胁侍,协助佛陀宣扬佛法。象征着无量无边的智慧和广大无边的行愿,他代表了众生修行的最终目标,即成就佛果。愿得普贤真妙行,常乐礼仪诸众生。


东跨院为独乐寺行宫也称乾隆行宫,始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是清代皇帝东陵谒祖、参访出游居住休息之所。



主殿回廊内珍藏28块乾隆御笔碑刻为全国罕见。



行宫门口的石狮子是大贪官和珅的墓被盗一空后,唯一所剩。


寺内共有三座大殿,主殿是大雄宝殿,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前出廊,顶作硬山。殿内居中供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摩词迦叶、阿难两位尊者。




西配殿是地藏殿,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顶作硬山。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及二胁侍道明和闵公。地藏菩萨,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愿力深厚,“地狱救母”的故事广为弘传,因此又称“大愿地藏王菩萨”,道教称其“幽冥教主”。



东配殿是观音殿,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出廊,顶作硬山。殿内供奉观音及胁侍善财童子和龙女。观音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众生如有危难,念其名号,便寻声救度。



蓟州白塔是一座建于辽代的喇嘛式宝塔。塔高30.6米,平面为八角形,基石用花岗条石和青砖垒砌,由斗栱、栏杆、蓬花组成,仿木结构制作。塔座是由巨型大理石和精美的砖雕组成的须弥座。须弥座有24组伎乐俑砖雕,笛筝齐奏,翩翩起舞,形成严肃而欢乐的礼佛场面,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各角有硬朗汉雕像,姿态生动,像是在极力支顶塔身,塔身下层八角各有小塔。上下3层各角共有24只惊鸟铃,叮当作响。蓟县白塔上部砌作覆钵式。覆钵就是“倒扣的钵”,覆钵式塔又叫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覆钵之上是十三天相轮和塔刹,即塔顶。相轮就是叠成圆锥形的建筑构件,最多十三层,也叫十三天。塔身有8句谒语,是佛教中的重要理论——缘起论。





蓟州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最初为钟、鼓二楼。当时蓟县城为土城,明洪武四年将土城包以砖石,周围九里十三步,城的东、南、西三面设门,门上建楼,城的四角建角楼,鼓楼建在城的中心。明天顺三年(1459 年),守备刘辅将钟、鼓二楼并为一楼,仍名鼓楼。



蓟州地区古称无终、渔阳等,从隋代改名渔阳开始,渔阳这个名称在当地的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历经唐、辽、金、元等朝代,此地始终是蓟州的州治所在地,渔阳的名称一直被传承和使用,“古渔阳” 的匾额是对这一悠久历史名称的一种纪念和传承。


鲁班庙又称公输子庙,是古代奉祀土木工匠祖师鲁班的地方。鲁班,即春秋鲁国人公输般,是著名的能工巧匠和发明家,被民间供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
山门两侧是门神的雕塑。



先师殿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砖木结构,木料采用铁糙木,是修建清东陵所用木材的余料。顶作歇山,檐下斗拱为一斗三升交麻叶头,角科宝瓶下出单昂。墙面下碱部分为干摆,上身部分是淌白丝缝,工艺精湛,做法考究。殿内供奉鲁班及四弟子像。





在革命战争年代,鲁班庙的西配殿是京东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1933年迁安暴动失败后,中共党组织派李子光秘密到蓟县城开展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为便于接触乡村师范的进步师生,李子光与共产党员何云台、王坤载等筹资,在鲁班庙西耳房开设“一分利”文具店。从1933年至1938年,很多革命志士通过这里和党组织取得联系或传达信息,党的活动由点到面,轰轰烈烈地展开为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积蓄了力量。





蓟州文庙是祭孔的场所,是蓟州儒学(学宫、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棂星门是蓟州文庙入口,四柱三间石坊,四根石柱有前后石鼓夹抱。根星门东西宽10米,高4米,全部用花岗岩方形石柱和石梁搭建而成,下设栅栏门,左右接墙垣。棂星,又称文曲星、魁星,文庙修棂星门,喻祭孔如同尊天。


大成门因大成殿而得名,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又称戟门。“大成门”匾额为雍正皇帝御笔。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顶作硬山。大成门有东、中、西三门,为表示对圣庙的礼敬,遇有重大仪典才开启中门,平日均从旁门出入。



大成殿,又名文宣王殿、宣圣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前檐上方“大成殿”匾额,为清代雍正皇帝御题,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


殿内中央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两侧分供的颜回、曾参、孔级孟子是孔子最著名的学生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




天津蓟县独乐寺达成\(^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