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一座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号称有“九仙二佛”,爬了几座大山以后,返程票也改签不到,干脆再拜拜当地的仙。徐霞客游郴州,写道“郴州为九仙二佛之地”。郴州“天下第十八福地”之名,也是源自唐代苏耽(苏仙)所在的苏仙岭而名。
首先是拜访位于苏仙区中部的王仙。大王仙岭上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寺相山寺,早先就是供奉王仙的。郴州人王相以仁义为本,乐善好施,一生致力于医术,造福了众多乡民。在他年老无疾而终后,乡人因其慈爱方正而立祠祭祀他,称为老人祠,并把他居住的山命名为王相山。其子王锡继承父业,在长沙大疫时,携壶济世,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尊敬。为纪念王锡,长沙人将其饮露羽化的山命名为锡山,山中还设立了露仙台。郴州的王仙岭上有唐代千年古寺相山寺,是纪念王仙的,这一带的山,也叫作王仙岭。
相山寺历史原因毁坏后重建的普济寺(山上迁下去的)一带开发成景区了,因此准备走非景区的路去登山拜仙。2025年2月5日,郴州市区坐27路到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右拐走一段就是去相山寺的路,遇到大拐岔口左拐进水电站方向。现在白水电站已经弃用了,房子一派破落。过水电站后顺沟右侧便是去相山瀑布的小路,瀑布分三级,最上面一道,中间分成两道,下面成三道,水大的时候估计也挺壮观的。返回岔口左侧有石头台阶古道,很直,也是以前水电站输水管道的巡修道,如今也比较荒了。一直走到顶就是王仙岭林区的工班。这里有常住人员,养了不少狗。还好主人在,狗狗没敢造次。早知这样工班前后退去大路绕行更好。
穿过公路后继续上山脊,就是大王仙岭的主脊。上了主脊基本就是宽阔的林业巡护线,这里的特点是巡护线在山脊,清理出的防火带在下面。巡护线很好走,两侧还有大树,夏季应该也是遮阴的。没想到一路上上下下好几个山头,感觉爬升还不小,中间有处岔口可下相山寺走小环。时间足够,就慢慢攀登,缓缓高强度连爬几天大山后酸胀的腿。登顶大王仙岭最高点相山顶时,也快下午一点了,手表记录的海拔居然到了1002米,这里还有以前测绘残留的水泥物,但手机记录不到千米,也不知道官方数据多少。相山顶看景也很开阔,有“相山叠翠”之誉。只是今天天气阴天,观景打折,不过能清楚地看到山间的相山寺,号称郴州版的小布达拉宫。
刚开始下山就听到下面人声嘈杂,原来是一支队伍正在登顶,一问是郴州本地的,自驾从相山寺上来,准备走小环。队伍前后拉得很长,体力参差不齐。下了一段就开始机耕道了,直达相山寺。从旁边近道进去,相山寺重建后今年的正月初一才刚开放,因此来此的香客和游客非常多。出口处汽车都在排队因为里面车位满了。
从相山寺下山全部都是公路,经过一处有房子的地方,遇到当地人说可以逃票进景区,想想新年里规规矩矩别惹事,就一直走到早晨去相山瀑布的三岔口闭合轨迹。然后回到大街上坐27路到裕后街打个卡,旁边还有个湖南起义纪念碑,结束当天行程。
6日返程的火车票是下午1点的,上午还能利用一下,晨爬最近的苏仙岭。很早就起来了,趁天黑徒步到景区入口,现在公园已经免费了。尽管天还黑着,沿途已经很多登山的人了,有的还是专门跑山的。沿着公园观光车道走,中间看到步道就找近。经过蓬莱在望门洞,一会就到山顶了,天也亮了。正好是南禅寺,就是原来的苏仙观,侧边的小楼也是以前软禁张学良的地方,现在叫“屈将室”。其北面有升仙石、摩崖石刻等人文景点。
山顶新建了观景平台,叫“福地仙桥”,很金属现代化,上面看郴州市区绝佳,不过上班期间需要购票进入。穿过平台登顶主峰,有一个平台和亭子,再前面的山头是电视转播台院子。然后小路下中华林,不走回头路,下到景星观,这里也是另一仙唐代廖法正修道之处。再下面就是著名的白鹿洞,是苏耽“鹤覆鹿乳”之处,崖壁上还有著名的“三绝碑”。不远处就是“橘井泉香”和苏母居,沿途的石头上有各种字体和写法的“福”字。苏仙岭虽高度仅仅5百多米,但正体现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文化意境。
苏仙岭下来,找市场买了食品和熟食,赶午后的绿皮车去。本次春节郴州走山行,行程紧凑,完成了八面山、青娥仙、狮子口三座高山,又领略了王仙岭、苏仙岭的历史人文,收获满满。
水土徐徐 复写游记于2025年2月13日
(六只脚轨迹编号:8660653、86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