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人文景观:尚书第、明清园、古城夜景

作者:橄榄树 显示图片

泰宁是一个既有山水景观,又有历史文化遗迹的闽西北小城。自然风光以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宁丹霞著称,人文历史方面则有泰宁古城,又以尚书第为核心。
泰宁自然风光请看:泰宁丹霞二日游:金湖、寨下大峡谷、上清溪、九龙潭@https://www.mafengwo.cn/i/24608458.html
本篇介绍对泰宁的人文历史观感。


冬天傍晚六点多到达泰宁,天已经全黑了。


出站台阶右边有个餐厅与超市:


不难想象,当饿着肚子的南来北往的旅客在黑暗中看见这一片明灯,心中该有多么温暖。
上图餐厅对面便是公交车与出租车的上车区域,有5路公交车可到县城。
台阶左边也有个便利店:


打车到 泰宁 溪南岸的游客中心南边200米处的华大酒店,距离6公里,用时8分钟,14.5元。
华大酒店旁边都是点菜的高级餐厅,于是办好入住手续后,便过东洲桥,去桥北的泰宁古城觅食。

下图是泰宁溪南岸、东洲桥的南起点牌坊:




这是巡游出租车:


据我的包车师傅介绍,所有出租车都是巡游出租车,上图这种容量稍大,是7座车。
旁边是新建的泰宁游客中心:


刚上东洲桥,便可以看到西边同心桥一带灯光璀璨:


泰宁溪北岸一带灯火通明:



那几天有大型活动,大搞灯光秀:



过了东洲桥,迎面是一组水车:


据樱枫兄介绍,这是泰宁县的风水水车。我当时则没有注意到。


上图这棵树像栎社树一样,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同时是居民活动的好场所。
旁边一溜儿餐馆,我就在人多的一家吃面。
往里走是泰宁古城,但这一片以仿古建筑居多:


北边是尚书第所在的尚书巷的东入口:


往西进入尚书巷:



尚书第旁边的李氏宗祠:


它现在是梅林戏演示中心,但晚上肯定不开门了。




尚书第现在兼着泰宁县博物馆。
开放时间:
夏令时:09:00-18:00
(17:30停止售票)
周二至周六延时开放至21:00(20:30停止售票)
冬令时:09:00-17:30
(17:00停止售票)
周二至周六延时开放至20:30(20:00停止售票)
票价20元。

"尚书第"简介:

尚书第,又称"五福堂",建于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是明末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府第,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该堂以南北向角道为基线,设南门楼、北仪仗厅、坐西朝东的五幢主体建筑,以及书院、辅房、马房、后花园等附属建筑。主体建筑每幢三进,用封火墙相隔,有廊门相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座典型的泰宁传统"三厅九栋"砖木结构的建筑群。
尚书第,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既借鉴了京城官府建筑的恢弘气度,又糅合地方民居的精巧元素,是迄今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且独具风格的明代建筑群,有"江南第一民居"之美誉。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尚书第的特点是:大面积、大甬道、大空间、大回廊、大台阶、大厅堂、大架梁,建筑借鉴了京城官府建筑的恢弘气势,又糅合本地府第式建筑的元素,形成了泰宁特有的"三厅九栋"传统砖木结构建筑格局。打造了以"一个人(李春烨生平)、一个家(李春烨家族)、一个居(尚书第等民居)、一个城(泰宁古城)"为主线的"尚书第书院""泰宁古城与尚书第""李春烨与尚书第""李氏家族生活馆""泰宁节俗馆""泰宁传统建筑工艺和福建名宅名府"六大基本陈列,展现泰宁明清古建筑群的整体价值和意义。

尚书第大门对面的戏台:


尚书第大门:


这大门是朝北的。上图有一对情侣,在门口合计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进去,但一直挡在门前,只好把他们拍进去。
情侣终于离开后,再拍一张无人的:


尚书第门票20元。
我吃完了晚饭来到此地正好19:30,既然开到20:30,那就购票进入,免得后面的几天还要专门安排来一趟 。


五座院落,从北向南,一字排开。每座院落都是座西朝东。
进门后是一条自北向南的巷道:


尚书第有五座院落,上图右边的门进去是个“泰宁古城与尚书第”以及“尚书第书院”。
回头看入口方向:


真正的参观入口是下图的小门:


由此门进入,可以开始第一座院落的参观。每座院落皆由前、中、后三堂组成。

第一座院落是“泰宁古城与尚书第”展览。

前堂有展览序言:




灯碧辉煌的中堂:


中堂正壁上是泰宁古城的地图:


还有沙盘模型:


泰宁从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升归化场为归化县,第一次有了县城的概念。宋元枯元年(1086)始有"泰宁"之名。正如县名的寓意,长期以来境域内"人自足用,无所外求,天下并争于干戈,无所与也。"僻静的泰宁县城一直没有正式的城防。到了明代嘉靖年间,修筑进可攻、退可守的高墙坚壁,被新任的县令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历时五年告竣。从此,有了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泰宁县城。筑城后的古城山水相依,金溪水环绕山城,半壁合抱弯如长月,古城浑若红日座落当中,形成充满田园诗意的"日月星"格局。今天,在泰宁县城所能看到的建筑,基本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保留下来。


两厢墙上则有一批关于泰宁县建制的图文展览:



后堂外观:


木窗有点意思:


后堂室内陈列:



另外,可以从旁边绕到北边的附属院落,该院的展览叫“尚书第书院”,以原建筑展示为主:


已经搞不清哪个是前堂、哪个是中堂后堂了。
厢房内的陈列:





有历代建筑与名人展:



还有泰宁科举陈列:




过上图的“义路”门是第二座院落。

该院的展览是“李春烨与尚书第”,大门上有“四世一品”牌匮:



“四世一品”是说李春烨一家四代人享有一品官的荣誉。明朝的封赠制度规定:凡一品官封赠官员本人及妻子、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四代:二、三品官封赠本身及妻子、父母、祖父母三代;四至七品官封赠本身及妻子、父母两代:八品九品仅封官员本人和妻子。李春烨的本职官位为正二品,加虚衔为从一品,因此可以享受封赠四代的荣耀。封赠只是一种表示荣耀的名份,并非授予某种实际职务,也不发给相应的俸禄。



前堂是佑启堂:


万历三十四年(1606)李春烨中举,随后三次赴京应试未及第,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时年46岁。此后,用了十年时间,从一个人微言轻的行人司 的八 品行人,奇迹般的擢升至位极人臣的一品大员。不过,晚明天启年间,是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的黑暗时期,仕途顺畅带来的仅是暂时的荣耀,却为他的后半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尽管一生饱学诗书礼教,以"孝、忠、福"贯穿始终,依然无法独善其身的逃避政治旋涡的左右,最后在崇祯肃整朝纲、清除魏忠贤党羽中,惨败出局。
崇祯元年,敏感的李春烨离开了京城,次年,因阉党案论罪,后诏令免于处分。这座与其身份匹配的宏伟建筑成为他人生辉煌时的见证,和黯然叶落归根之所。他在尚书第里度过安样而寂寞的最后十年,直到生命的谢幕。


按照上述佑启堂壁上的介绍,李春烨显然因投靠魏忠贤阉党起家,终至兵部尚书。阉党失势后,崇祯帝没有治其罪、仅仅是革职还乡,已经很不错了。
李春烨是尚书第的主人,而尚书第是泰宁县的主要文物古迹,泰宁县博物馆能这样介绍他的生平已经很不错了,没有“两眼一闭就是吹”,而能客观指出他依附阉党的行为。要泰宁文博部门对其口诛笔伐、痛斥其非是不太可能的事。

中堂:


题有“清朝师柱”四字。
这是福建布政使司分守建南道右参政莫俨皋为李春烨立的一块匾额。清朝是说清正廉明的朝代。师指"太子太师",柱就是"柱国"。太子太师是李春烨的加衔,柱国是朝廷给李春烨授的勋。它们都是明代表示官员品级的一种虚衔,都表示从一品。明清时期,朝廷常常给文武官员加授高于本职的加官、勋、阶等,用以表示优崇,但没有实际权力。




两边有李春烨仕途展:



右边是“功名之路”:


左边是“腾达之路”:


两侧厢房有状元扇、状元轿等展示:


后堂:


题有“青宫太师”四字。
青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青宫太师即太子太师,它是一种加衔,只表示官员的品级,而不参予辅导太子读书的实际工作。

堂内陈设:


各院落之间横向贯通联系的耳门:



过上图的“曳覆星辰”门便到了第三座院落。

此院的展览是“李春烨与家人”。


前堂是孝友堂:


孝友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意思。这块匾是李春烨亲笔书写送给一个名叫肖重熙的人的,肖重熙,本县城关人,与李春烨生活在同一时代,肖重熙学识渊博,为人清介,曾担任过江西靖安县的知县。
李家世系表:


李府百态图:


李春烨的婚姻:


家居日常用品陈列:


后堂是孝恬堂:


孝即孝顺。恬是恬静、淡然的意思。孝恬的意思是表扬李春烨对官场的荣华富贵淡然处之,毫不在意,而要求回家行孝道侍奉老母。匾额上有"玉音"二字,据说是由天启皇帝口授,由内阁大学士张瑞图书写的。张瑞图,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探花,明末著名书画家。


李春烨其舅照顾他的场景:


李春烨孝顺母亲图展:


李家添丁展:



过上图的“礼门”可到达第四进院落。
“礼门”与前面的“义路”相呼应。
《孟子.万章下》云:"夫义,路也;礼,门也。唯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义路、礼门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通过仁义之路,进入礼教之门。

第四进院落是泰宁民俗展。


前堂:


题有“熙朝少保”四字。
熙朝与前面的清朝一样,都是粉饰太平的词语。实际上李春烨所在的天启朝,地方连年灾荒,人民食不果腹,朝挺宦官擅权,政治腐败,边境又有满族入侵,屡屡报警,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王朝末日,哪谈得上繁荣昌盛。
厢房有泰宁奇石展:


后堂:


无匮额。
室内是神主牌位:


两厢仍是奇石展:






在这进院落,每隔一分钟会传来两三声哨声,不知何意。游客只有我一人,在阴森森的古建筑里头,听起来有点瘆得慌。


过上图的“依光日月”门可到达第五进院落。“依光日月”即字面意思。

此院落的展览是泰宁建筑文化展。


门上题有“柱国少保”四字。"柱国"和"少保"都是明代文武官员的加衔,并无实职。天启七年,李春烨又一次被加封为"柱国""太保",由此可以证明李春烨当年的仕途是很顺利的。

前堂:


木结构构件模型:


厢房是各种家具:


后堂:


室内还是家具展:



营造习俗介绍:








后花园:


在尚书第参观一小时,看得算比较细致。除了我之外,夜间只有两三个游客。


从尚书第出来,继续沿尚书巷西行。感觉这条巷搞得很现代化。


西行不久,向南拐入九举巷:


这条巷比较古朴:



上、下几张图中的建筑物的外饰,如灯笼、招旗等,虽然也是近年布置的,但能与古巷环境融为一体。






到达九举巷的南口牌坊:


从九举巷出到河边,依然是灯碧辉煌:


同心桥上有仿古桥楼建筑:


同心桥与华鑫酒店同框:


华鑫酒店:



河边有城墙:


但估计是近年重建的。


北望东洲桥:


古城与河边之间的广场上在搞活动:



夜景不错:


汉唐酒店:


回到东洲桥南侧的门楼:



11月22-23日,泰宁自然景观二日游,详情请看:泰宁丹霞二日游:金湖、寨下大峡谷、上清溪、九龙潭@https://www.mafengwo.cn/i/24608458.html

明清园门票80元,偏贵。在某程等网络订票渠道要下单后一小时后才生效。
明清园的文物原为个人收藏家出资收购而来,后来与政府合作,开辟为收费景区,向公众开放展览 。
明清园的面积不大不小,与一般的小学差不多大。背靠山坡,各展室散布在坡上坡下。
泰宁县博物馆在尚书第内,面积不大,文物与图文展览不多。明清园正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游览图如下:


在明清园门口饱享泰宁的阳光:


南边远处有小山岗:


回头看检票口所在的门楼:


进门有一面照壁:


一进门左边是主展区聚贤堂:


室内挺大,绕墙壁一周,摆满了主人从各地收来的文物。
镇园文物——“聚贤堂”照壁:


这是是光绪年间徐文达的友人赠送于他新宅落成的纪念物。长11米,宽2.55米,信16米,"照壁"有两个惊人的数字。重达36吨!小构件有6660分件:整个照壁采用金丝楠木和红木制作。像一条扬帆远航的船,盛载了美好的愿望和憧憬,也寓意一帆风顺。

照壁背面:


侧面有个“忠信义勇”照壁:


估计是颂扬关公的。


两边是木雕故事画:



"道志和""后堂:



这是大户人家祠堂理所使用的。用铁力本做框。山天然的矿物质原料绘制而成四彩系,历时数百年依旧色彩斑斓。后堂的主要功能为祭祀,议事,教化后人。



莹心书屋:


书屋内部不能进,把相机伸进去看看:



莹心书屋"民间也称八角书屋,此书屋面积约为75平方米,高3.3米,由全楠木制作而成。正门牌匾上书"莹心书屋"其意为"清澈心灵的书屋"。厅内采用的是高浮雕手法艺术性的浓缩了朱熹一生中主要的九个故事,积极吸取朱熹思想体系的优秀成果。

金丝楠拔步床:



金丝楠拔步床是清中期精雕细琢的精品。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整体造型稳重大方,装饰花纹精美华丽,是清式床具的经典之作。

百福百禄书柜:


此柜为乾隆年间红榉木所打造的藏书柜,为西子故里浙江诸暨一带雕刻工艺,榉木生长缓慢,其质地坚硬,但整个书柜雕刻精细、雕工精美,柜门格心及左右隔板采用镂空雕、透雕等雕刻手法雕刻了上百只形态各异的蝙蝠以及栩栩如生的鲤鱼,取古话"百福有余,延福不断"之意。栏板上雕刻生动活泼、林间嬉戏的百鹿,一派祥和景象。鹿与"禄"谐音,象征加官进禄,将蝙蝠和鹿组念在起形成的"百福百禄"图,寄寓"福禄双全"的美

"小自在"架子床:



小自在架子床由金丝楠水制作而成,上方落款乙卯年(1855年),为清代管家及账房先生小憩时所用。小巧精致的架子床却暗藏机关,下方是暗柜,小憩时账房先生会将账本等贵重物品藏于此处。前方挂钩是玳瑁壳所制(海龟壳),整体做工精美清雅别致:极具收藏价值。


西边也摆放着一大片照壁:


但只有木雕画:


没有文字匮额。
其余还有一批没有文字说明的木制文物。


上图这四根柱子,连着里面的屏风,但未作说明,不知其来源与功用,有些可惜。

有一组单独的木雕的佛、菩萨: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塔的模型:


不知何处弄来的木马车:


这个应该也是间书屋:


这批木制家具,不管有没有文字介绍,就其外观而言,皆美纶美奂。

出来后看检票口愈发靓丽:


出门左转,小山坡上是碧桂斋。

碧桂斋:


此书斋名为"菩椎斋",从广西收购而来,建于宣统三年,原为读书写字作画的场所,又名"爱吾庐",小小书斋有三绝;一、材质绝,书斋采用珍贵木料花梨木制作而成,二、工艺绝,花梨木质地坚硬,不易雕刻,但书斋梁上有大量的精美淫雕;三、文化内酒绝,在"爱吾庐"左右壁上刻有清代中叶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馔并书龙门对联。
正堂题“爱吾庐”:



花梨木不仅坚硬,而且呈原木色,古朴、不花哨。




在斋前回望庭院:


旁边是德馨书屋。

德馨书屋甚至没有被画进景区图里,外观如下:


亦无文字说明,不知来历,应该也是整屋搬迁至此。


我根据屋檐下的“德馨书屋”四字来称呼它。
里面的结构与题辞似文庙:


雕花木窗很精美:


书屋前立着孔子雕像:


这也是与文庙相近之处。


办公楼:


往里走是百福楼。

百福馆简介:

百福馆主要展陈明清两代有关"福"字的藏品,有"百福图"、"福田永、五福赐"大花篮、大型漆金矿彩画的"福寿堂"、福屏、福匾、福箱、福秤、福字画等数百件藏品,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饱含着古圣先贤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彰显出"福"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围绕我省"福"文化推广工作,泰宁县以明清园百福馆为阵地,旨在向市民宣传、推广"福"文化,让"福潮""福风"成为新的流行符号,营造关注、参与、乐享、发展"福"文化的浓厚氛围。
外观:


上图右部的建筑便是百福馆。

楠木“风调雨顺”二十四节气神:


这一组木雕体量巨大。
金丝楠长榻:




全丝楠木为桢楠属树种,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金丝楠木无论作为建筑还是家具用材而是权定的材料,这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了五犬特性。耐腐、防虫、性温、型正、绞美,这件金丝楠长榻,是金丝楠里面的极品。

古戏台:


戏台是民国时期的家族戏台,也是南方古戏台之家柱王全都绘有彩画,檐柱的牛腿也雕刻绘彩戏曲人物。因此每逢年节婚丧嫁娶,全家人齐聚一堂观看戏。

楠木屏风百吉图:


楠木屏风百吉图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有99只鸡.寓意圆满,'鸡'寓意吉祥。同时也具有五德,文,武,义,勇,信。这正是中国传统观念中应该具有和力争达到的境界与美德。

楠木木雕花篮:


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木雕花篮乃是整棵楠木对半开雕刻而成,重达三吨多。这对精美的木雕珍品精雕细成花篮,且无任何拼凑,各种美好寓意的雕刻题材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一只巨型蝙蝠高卧于花篮顶端,另外四只依附于其翅膀上,寓意福在眼前,蝙蝠与寿桃寓意福寿双全,左右双边狮子戏球,太狮,小狮仰天而望寓意祖祖辈辈做高官的美好愿景。

大花篮有两只,对称地立于两侧。我只上了一张图。
木雕精品海神轿:


这是从新加坡回流的一个神轿,该神轿是清中期的浙东地区渔民祭祀海神的一个轿形神龛。神轿由三部分组成。上部有前、中、后三个台阁,中部有转页风轮,四个转页代表东西南北、一年四季,底座是轿台。
楠木"时和岁丰"十二生肖守护神:


楠木"时和岁丰"十二生肖守护神是清末由楠木雕刻而成,底座清晰有印楠木精美的蛇缎纹,上面采用深浮雕的手法刻有十二生肖守护神和对应的生肖属相。
这一组也十分巨大,侧看才能看全:


另有一批没有文字说明的文物。
这个看不懂是干什么的:


这应该是一扇屏风:



上图这一大片柜子不是是什么用途。
一批屏风组合:


出口处的佛塔:


说不定也是从外地弄回来的文物。

看外观也是座书屋:


里面是演示、体验区:


这个馆比较简单。

关帝庙还在一座小丘上:


在坡上俯瞰明清园的前半部分与远山:


关帝庙本身也就这样:


应该也是整体从外地迁来的,比起前面的各展馆,也就这样,随便看一眼。
回望百福馆一带:


这一天上午的条状云蔚为壮观,值得观赏。

信仪堂是下图这一长条房子:


它也没有被列入景区示意图里,我按照正厅中央的匮题“信仪堂”三字称呼它。
正厅:


右侧:


左侧:


这里的木材不知是哪一种,反光严重,反不如碧桂斋的花梨木呈现的原木色。

这个馆在最里面:


其实没什么文物,就门口一条很长的独木舟还有点看头:


一柴轩是座小小的书屋:


里面的木头倒是呈古色古香状:


下坡到达出口附近:


这个大出口一般封闭,可能有重要人物与车辆才开此门。平时往上图右部出去。
回头是司马府第。

这座府第倒是宏伟:


巨大的门楼里面是府门:


里面有戏台:


门楼走廊:


还荟萃了一大批匮额:



可惜没有说明这座司马府系从何处迁来。
往出口行进时,路过一座未开放的宅院:


观其造型,倒也别致,可惜不开。
最后回望一眼聚贤堂:


出口处还有一座石塔:


然而同样没有说明。
8:30-10:50,慢腾腾地在明清园转了两个多小时,有效地使用了时间。
周日上午,明清园的游客不算多。在聚贤堂、百福馆各碰到一个旅游团,其余就是零星游客了。
我的背包放在出租车上,打电话通知司机过来,前往泰宁站,10分钟就到了。


晴空下的泰宁站又是另一般风味。
站前的出租车与公交车上客点:


站前餐馆:


平时的周日中午,候车室人不多:


站台东南方向远山连绵:



告别这座呆了三天的小小山城。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