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二日

作者:风往北吹 显示图片

今天的目标是广东省博物馆,来广州之前就预约好了的。

清晨,到流花湖公园散步。
流花湖公园位于越秀区流花路100号,占地54.43万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占60%,绿化占陆地面积88%。流花湖公园现址相传是晋代芝兰湖,后成为菜田。1958年市政府为疏导街道水患,组织全市人民义务劳动,建成流花湖等四个人工湖,后辟为公园,除原有蓄水防洪功能外,还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195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7月起免费开放。










广州处处飘散着桂花香,就是这样的小百花。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1957年开始筹建,1959年正式开放。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开工,201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馆藏集岭南文物之大成,汇聚历史、艺术、革命、自然等诸多种类于一体,是华南地区藏品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特色最鲜明的博物馆。藏品总数32万余件(套),其中,古代书画和陶瓷两类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居于全国博物馆前列,外销艺术品、出水文物、华侨文物、潮州木雕、端砚等特色文物收藏在全国首屈一指。
















































































六榕寺塔又名六榕寺花塔、千佛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87号六榕寺内。原寺名宝庄严寺。五代十国时南汉改称长寿寺。后因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来寺,手题“六榕”寺榜,后来遂称六榕寺,寺内塔称为六榕寺塔。六榕寺塔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一479年)。清初,重修六榕寺塔。1987年,重建大雄宝殿。1983年、1987年,先后重建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六榕寺塔楼梯上有层层叠叠、具有规整几何花边的楼梯顶,如往下倾斜的拱门,展示了古塔建筑中的重要工艺。




光孝寺,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1961年,光孝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