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城市的 N 种美好#梅州江北老街独爱老字号【是小时候的味道】

作者:晴天丫丫 显示图片

不管你是生于50、60、70、80还是90,江北老街在我们的心里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

恰好我是生于80年代,那时的梅城老街可热闹了。

如果村里有人住在江北还是江南街上,都是城里人的模样,可让人羡慕了呢~

我们能从他们回村闲聊中,得知城里发生的新鲜事物,新闻等等。

还有一种就是去老街做生意的村民,早出晚归,有卖胡椒的,有卖日用品,有卖潮州咸菜和萝卜干的。每天骑着自行车出去卖货,上班,回来同样在村头可以给村民讲讲八卦事~

我去老街的记忆是和老妈,老妹有关。

临近春节了,老妈拉着我一起西区市场买东西,再去老街买新春对联,一边看一边选,挑金字的,大门口对联,小门口的对联,出入门的横批,门红啥的,一起买齐,再去衣纸铺买好多套衣纸,上代衣纸,纸币,金币。那时小偷也多,我还真见过小偷偷摸人裤袋里的钱,那人也就二 、三十岁,看他靠近我妈那边,我赶紧大喊一声,老妈,她就过来问我,什么事,我小声告诉她,刚刚有小偷要偷她的钱,她摸了摸裤袋,钱还在,就跑到人少的地方去买东西,买完赶紧带我回家。

和老妹一起去华侨戏院看电影,一般都是夏天,学校通知看什么电影,和家长拿钱交给老师,老师发电影票了,就自己踩单车到民主路看电影,那时看的电影名叫啥我现在还可以说出几部呢!比如《焦裕禄》《大决战》《妈妈再爱我一次》老师让自己带一条手帕,擦眼泪用,《妈妈再爱我一次》我记得没去看,听村里人说,看过的人都哭了,很感人的!

梅州,不仅世人熟知的
“世界客都”“风俗之都”“华侨之乡”对于世界华人来说这里更加是 快乐老家,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客家腌面、盐焗鸡、客家娘酒、三圳酿粄、西河老鼠粄;

金山牛杂、雪梅鲜奶、海记大排档、南门贸易商行……

梅城江北凌风东路和凌风西路,一眼望去,只见沿街两边部分店铺挂上了崭新的复古风招牌,让人眼前一亮。

盐焗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手工鱼丸……十里飘香,游客爆棚;

梅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人气正一天比一天旺。

这座被忽略的广东小城您绝对拒绝不了她的魅力




1. 客家人【买花灯】专区

大红灯笼、小孩赏灯,大红喜帖,窗花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的店~


2. 油罗街 【客家炸货】专区



馓子‖ 咸香、苏脆

看到口水都流了





3. 客家小吃专区


仙人粄来一杯


味窖粄 【要甜的?还是咸的?煎味料】








打糍粑,15元一盒的快乐

越打越有嚼劲,一口甜到心窝里~


4. 西区市场 【海鲜加工市场】



卡通人物气球,小孩们的最爱

妈妈一定要买,不买,娃不肯走



5.卖狮子、大鼓、锣的专区






梅城公交车
























华侨戏院是儿时的记忆,看场电影,玩踩单车去老街,才能看到电影,现在它摇身一变,升级成了停车场🅿️,好歹也是找到了地方,虽然不是老戏院,有点可惜,有点激动,又有点小小的遗憾~毕竟在这里看过好几场电影呢!

若你想读懂梅州

不妨漫步于嘉应古城老街

慢品人间烟火

再移步八角亭、梅州学宫

探寻客家文化的灵魂与底蕴

在老街的凌风西路广场,八角亭静静伫立,三重飞檐,红柱绿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雕梁画栋间藏着精工彩绘的

嘉应古城,是梅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风华,每一街一巷都藏着梅州人的共同回忆。

始建于民国21年的骑楼建筑群,全长1005米,可以很好地感受侨乡文化。

漫步在老街,你会发现,路面重新铺设了青石砖,部分骑楼的外立面被精心制作成富有客家文化的泥塑图。

民国风情的复古招牌,让骑楼建筑别有一番韵味,让“烟火气”与“现代感”在老街激情碰撞。

最令人惊喜的是,路面还用铜板精心制作了梅州历史的介绍。


那些铜板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是岁月的书签,轻轻翻开,便是梅州的千年往事。

梅州老字号喜庆大红灯笼、街边的肉丸汤、牛奶煮蛋,还有那软糯的糍粑、金黄酥脆的炸物……

每一样都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美好,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长情告白。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老街古巷里,人来人往,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时光缓缓不慌不忙。

闲时,不妨去老街走一走,装一袋人间烟火回家去,那是生活的味道,也是岁月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