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草之旅:一个人的红旗渠 @https://www.mafengwo.cn/i/24625122.html
红旗渠纪念馆 @https://www.mafengwo.cn/i/24626162.html
络丝潭与跃峰渠碑 @https://www.mafengwo.cn/i/24629004.html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https://www.mafengwo.cn/i/24631706.html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之伟大的商文明 @https://www.mafengwo.cn/i/24633244.html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之“长从何来” @https://www.mafengwo.cn/i/24634492.html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之“子何人哉” @https://www.mafengwo.cn/i/24635697.html
文字博物馆之汉字民俗展 @https://www.mafengwo.cn/i/24637287.html
中国文字博物馆之中国文字发展史(上)@https://www.mafengwo.cn/i/24639401.html
中国文字博物馆之中国文字发展史(下)@https://www.mafengwo.cn/i/24640549.html
安阳天宁寺、文峰塔 @https://www.mafengwo.cn/i/24641346.html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西北郊小屯,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命名。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墟宫殿区驰名中外,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典城邦"之一。50余座建筑遗址分"宫殿、宗庙、祭坛(甲、乙、丙)"三组,宏伟壮观。另外还发现铸铜遗址等。宫殿区出土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等珍贵文物。殷墟文物有的是华夏之最,有的是世界之冠,蕴藏着殷代先民们的创造、智慧和卓越的技能。考古专家评价,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 "。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赋诗云:"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1991年江泽民主席视察该苑时指出:"这个地方学问很深,很有发展前途。"
沿中轴线前行,就能看到殷墟博物苑的大门。这扇大门是著名古建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象形字“門”的构形和殷商纹饰设计的。门额“殷墟博物苑”文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门两侧的浮雕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龙形玉玦放大仿制而成,这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之一。
甲骨文发现地石碑:走进大门,在宽敞的广场中轴线上,屹立着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甲骨文发现地”石碑。正是甲骨文的发现,开启了殷墟遗址的发掘,也揭开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体——中国文字的历史渊源。
前言
妇好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工作队在1976年发掘的一座殷代王室墓。
墓圹为竖井形,随葬器物分7层埋入,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共计1900余件。另有货贝6800余件。根据墓中所出的铜器铭文和甲骨卜辞中的有关记载,此墓墓主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是华夏最早的巾帼将军,庙号辛,死于武丁时期。妇好薑的发现,对于研究殿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国、礼制和铜器断代以及古代科技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你看它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前言
妇好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工作队在1976年发掘的一座殷代王室墓。
墓圹为竖井形,随葬器物分7层埋入,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共计1900余件。另有货贝6800余件。根据墓中所出的铜器铭文和甲骨卜辞中的有关记载,此墓墓主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是华夏最早的巾帼将军,庙号辛,死于武丁时期。妇好薑的发现,对于研究殿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国、礼制和铜器断代以及古代科技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总面积70万平方米,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考古发掘。这里发掘出的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
殷墟甲骨文--中国汉字的鼻祖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现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殷墟YH127甲骨窖穴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形状规整,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YH127甲骨窨穴被人们称为 “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是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史”
1936年6月12日,当时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安阳殷墟发掘团,在殷墟第十三次发掘时于小屯北地发现YH127甲骨窖穴,随后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刻群甲骨共17096片,包括宇甲17088片,字骨8片,其中完整的龟甲有300多版。
1,都属殷王武丁时期:
2,发现了朱书或墨书的简单文辞;
3,发现了契刻龟甲卜兆的现象:
4,发现了改制背甲,即将背甲中间剖开,经削磨并将两端削成近圆形,呈鞋底状;
5、有不少涂朱涂墨的刻醉;
6、发现了来自南方的特大龟甲;
7、记龟甲来源的刻群很多;
8、此客穴以埋藏龟甲为主:
9、此窖穴形状规整,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说明此窨穴的甲骨是殷人有意储藏的:
YH127甲骨窖穴出士甲骨文著录书:蓝作宾《殷墟文字乙编》、张秉权《殷墟文字丙编》(上、中、下三辑各二分册)、另有《殷墟文字丙编考释》等重要著作。书中所收的甲骨出土坑位明确,刻辞内容丰富,涉及到殷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甲骨学和商代历史研究极为珍贵的资料。
,甲骨学专家认为YH127甲骨窖穴的发现,“这真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事” 是“发掘殷墟打破记录的一个奇迹”“在用骨学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占卜,是中国古代流行过的习俗,用整治后的龟甲或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凶吉。
新石器时代的甲骨上未发现文字。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常刻有文字,绝大多数都与占卜问疑有关,故研究者称之为卜群。卜辞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方面,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己经出现了,经过夏代,至商代王室大为盛行。商亡以后仍延续未绝,在某些少数民族甚至保存至今。
Yh127甲骨文是武丁时期殷王室刻或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殷王室占卜活动的记录。甲骨文的内容包括有商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文化等。
其中有奴隶和平民、贵族、官吏、军队、刑罚、战争、方域、贡纳:农业、猎、畜牧、手工业、商业、交通;天文、历法、气象、建筑、疾病、生育、鬼神崇拜、祭祀和吉凶梦幻等。此坑甲骨另有许多新的现象,如卜法文例,记事刻辞、卜群同文、卜辞杂例等,对于甲骨学本身规律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开辟了中国近代学术史的新纪元。1936年YH127甲骨窖穴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这批弥足珍贵的甲骨文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YH127甲骨窖穴,犹如一座璀巍的文化殿堂,吸引着海内外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去研究、探素它的奥秘,发掘、叹赏博大精深的殷商文明。
殷墟车马坑--中国古代最早的车马实物和道路遗迹
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离开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了。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本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殷代车马坑展厅
这里展出的 6座殷代车马坑和复原的商代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殷墟保护区内的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航空运动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
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
第一单元 同人体有天的字
本单元展示的同人体有关的字192个。这类字包含的基本特性,如男女童叟、生老病死、吃喝拉睡、衣食住行和生产劳动拳。这些字把人类的诸多形态、姿势、动作描绘得淋漓尽致,可称其为人体抽象速写大全。
第二单元 同人体器官有关的字
本单元展示的同人体器官有关的字245个,由此可知,甲骨文对人体器官的描迷已经非常详细。例如人的头、面手足和五官(耳、鼻、口、目)以及人的心、皮、骨、毛等,甚至男女生殖器官都有文字的描迷。
第三单元 同自然有天的字
本单元展示的同自然有关的字234个,这类文字的描迷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中有关天文气象方面的。如日月星风雨等字:二是有关地理方面的如山河、水泉等字:三是有关植物方面的,如林木和农作物等字:四是有天动物方面的如飞禽(鸟燕鸡)和兽类的牛马羊犬豕鹿家以及神活传说中的动物龙风等字。尤其是动物类的象形字、栩栩如生。
第四单元 同人类行方有关的字
本单元展示的同人类行为有关的字244个。这类字主要是描写上古先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字。如祭祀生产,古卜军事、数字、天方地支季节和分位等描写人类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中的一些具体行为的字。形象逼真,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