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在水系上的村落——深澳古村探寻

作者:明月清风俞 显示图片

        距杭州市区65公里的桐庐,有个至今还在享受祖上恩泽,古朴自然,深居闺中的千年古村——深澳。央视《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第九集《潇洒桐庐》也曾介绍过这个古村。
       二〇一六年五月,我们从位于桐庐山坳里的国华驿站出发,沿杭千高速,在深澳出口下来,行驶3公里左右就到了古村。


                                      (我们在桐庐下榻的国华驿站位于山清水秀的山坳里)
        “半亩方塘一鉴开,村口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大水塘,揭开了我们探寻深澳古村的第一页。
        水塘左边是深澳大礼堂,建造于人民公社化时期。礼堂正门像梯级马头墙的外立面中间,是凹凸有致的五角星,两边的标语是火红年代特有的标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中间横额是:“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深奥村口的大剧院)
        深澳是申屠氏的聚集地,家族的宗祠攸叙堂也在村口,这座宗祠创建于900年前的南宋,数百年来,屡毁屡建,最近的一次修建是在2011年。祠堂楹联“汉庭垂勋在京兆,宋裔承辉到邑南”,道出了申屠先祖源于汉朝功勋世家,宋朝发扬光大的历史渊源。
      缥缈的雨点随风洒落,雨中的古村,烟波氤氲,纤丽淡雅。踩着凹凸有致的卵石路,沿着曲径通幽的蜿蜒巷道,穿梭于一幢幢饱经沧桑、黑白分明的明清建筑之间,倏忽间,时光仿佛倒流,思绪穿越百年。


                                                 (深澳村斑驳的古宅)


                                                                        (雨中古村)
        深澳保存有百余幢清朝中后期、民国时期建造的建筑,多为四合式院落。虽还是徽派建筑的精髓,但墙高院深,更觉气派大气。


                                                       (历经百年沧桑的古旧建筑)
        恭思堂是深澳最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拥有7个天井,故又称“七井房”。据说,整个宅子极尽工艺之精湛与华丽,建造时间长达十年,其中仅木雕就耗费了三年时光,用了中国木雕中的所有刀法,有浮雕、线雕、镂空雕、双面雕……


                                                    (五进七个天井的恭思堂)


                                                      (精镂细雕的老宅木雕)


                                                         (用来待客的正堂)
     意外的是,村子里有一幢名为戴公馆的宅院,在远离都市的偏僻小村里怎么会有戴笠的公馆呢?


                                                     (戴公馆里也单独有一个澳口)


                                        (站在戴笠公馆二楼,可以远眺村内外的景色)
        原来,抗战时期,杭州、富阳等地相继沦陷,水陆交通中断,深澳则成为了这一带的陆路交通枢纽,一时商贾云集、异常繁荣,国民党势力在这里也活动频繁。1944年,当地乡绅建造了这座五开间的二层公馆,送给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戴笠把它作为训练特务与会见王姓情人之用。解放初期,这里曾经是深澳乡政府所在地。
      最为奇特的是深澳建于明代的村落水系,堪称一绝。
      澳,在当地方言中指暗渠。暗渠埋在约4 米深的地下,故名“深澳”,这也是村名的由来。
       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明渠、暗沟、溪流、水塘和坎井五个层面的水源立体交叉,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集饮用、洗漱、排污、防涝、储水于一体,综合的供排水系统。


                                        (丰富的水系统遍布全村。这是位于街口的暗渠)
    由村后的应家溪引水到村里,然后通过地下长达800多米的暗渠“深澳”贯通全村,古村就像是一艘漂浮在水上的巨船。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取水口,即“澳口”,方便村民取水使用。全村现有17个澳口,功能不同,各司其职,有的专供饮水,有的用来洗漱。


                                  (房屋下面是老百姓浆洗的坎井,也被称为“江南的坎儿井”)


                                           (这口坎井央视《远方的家》曾介绍过)   
         既有暗渠,自然少不了明沟。明沟位于地面,沿着每家每户的墙边流过,主要排放生活污水、雨水等。
       深澳村的水利系统,历尽数百年不衰,虽然村里早已通了自来水,但人们还是习惯于在澳口洗衣、淘米。这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家族传统的延续。
        通过地下像血管一样密布的“深澳”,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家每户,架起了生命之桥,维系着古村的荣辱兴衰。
     除了古朴的建筑和沧桑的外表,深奥还保持着古老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一黄程庙会,是当地特有的节日,比春节更隆重,不仅左邻右村的乡亲来做客,远方的游子也回到家乡,这是全村人最齐的时候。祭祀、祝寿、演戏,还有表演深澳特有的高空舞狮,大家欢天喜地热热闹闹赶庙会,一时,平时寂静的村子喧闹无比。
       以深澳古村为主,还包括徐畈、环溪、荻浦三个村。这四个村沿应家溪西岸一字排列。其中环溪还是《爱莲说》作者周敦熙后裔的居住地。不过时间不够,我们没去。
      深澳出来,我们来到相邻的荻蒲村。这是申屠氏的发祥地,理所当然也有一座申屠氏宗祠,名叫家正堂,深澳的宗祠比起这里来,还只能算是分祠呢。
      村口耸立着一块四柱三门三层的牌坊,上书“孝子”二字。据史料记载,这是乾隆皇帝御批亲赐给本村大孝子申屠开基的。现在,孝子文化已经作为荻浦村的特色文化。
      村里还有用牛栏改建的咖啡馆,猪栏改建的茶馆,化腐朽为幽雅,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把曾经的猪栏改成猪栏酒吧)
       相比深澳,这里虽然也有祠堂,古建筑,但主要是为了打造深澳古村旅游圈所建造的咖啡馆、商店,甚至还有花海,根据花时举办不同的花卉观赏节,吸引远方的来客。
       在离开杭州这个大都市不远的地方,还存在一个环境幽雅,温婉柔美,古朴自然的原生态古村落,实属难得。

                                                           二〇二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