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云水谣,仿若穿越时光,走进一幅水墨画。古榕垂须,溪水潺潺,土楼静静伫立,似在诉说古老传说。漫步古道,脚下石板路,仿佛在轻吟往昔故事,幽默点说,这石板路怕是比爷爷的爷爷还“年长”,每一步都踩在岁月的皱纹上。
乘坐动车到南靖站,出站后在南靖火车站广场乘坐南靖公交6路,可直达云水谣。若到达南靖汽车站,也可乘坐南靖公交6路前往云水谣,南靖汽车站至云水谣线首末班时间为07:00-18:10。如果定好客栈也可以联系老板去接你哦!
泉州,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像一本厚重又有趣的书。开元寺里,东西塔守望千年,那是岁月沉淀的威严;西街小巷,美食飘香,每一口都是生活的惊喜。街头巷尾,现代潮牌与传统服饰擦肩而过,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时尚对话,这奇妙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叹:泉州,你可真是个“混搭高手”!
沿着西街步行,有个小巷子分支,叫【裴巷】。里面西街有一处叫【小西埕】的文创区,会时不时举行一些活动,在老城区的老巷子里搞文艺,感觉很有趣。再往里走,是一家叫【大拾堂】的文创店,里面很多关于 泉州 (或者说是闽南地区)的小物件小产品,可以去转转,写写明信片。
泉州老街古巷特别多,泉州的小巷子很美,即使冬天天蓝的也会让你怀疑,比较推荐去东街西街,中山路,花巷,水门巷,金鱼巷,古榕巷,涂门街等。不用刻意的去记巷子随意走,遇见了便都是美景。
天主教堂——关帝庙——泉州府文庙——承天寺——天后宫——古城泉州。.按照这个游览顺序,步行就可以哦!
清净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旁边就有好成材牛排馆\斯丹姜母鸭,金鱼巷等等其他景点,
泉州木偶剧,想看的朋友可以去通政巷,每天下午4~5点有免费的公益场。
全国以“中山”命名的街道非常多,泉州中山街却能名声在外,可见是有一定资本的。泉州中山街从唐朝出现后不断发展,如今是非常长的一条街,分中山南路、中山中路和中山北路,全街遍布历史名胜遗迹和风味小吃,董必武用“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说明了中山街在泉州的地位!
中山南路以李贽故居、德济门遗址、天后宫为旅游重心,三处景点都是相连着的,附近还有聚宝南城的大片街巷(有富美宫、水丸店、皇帝宫、宝海庵等等),天后宫旁边的秉正石花膏也是大名鼎鼎的,也是上过舌尖的。
从天后宫那片向北走中山街,穿过中山中路一直到中山北路,一路都是骑楼建筑,非常多的华侨建筑、民国建筑、闽南建筑,雕梁画栋、沧桑古朴,值得细看。其中侨光影剧院、崇阳门遗址、基督教泉南堂、泮宫、钟楼、花桥慈济宫、威远楼、中山公园、泉山门、泉州土地公宫、华侨新村等,是打卡留影的好地方!
东街连着西街,100多年前是泉州的政治中心,原来和西街一样也是老街道,只是整条街很早就改造了,如今是是一片骑楼式的闽南风建筑。
踏入泉州浔埔村,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且鲜活的历史画册,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初临渔村,邂逅浔埔女
刚进村,我便被一群独特的女性所吸引,她们便是浔埔女。她们头戴“簪花围”,那鲜艳欲滴的花朵在发髻间绽放,似是把整个春天都戴在了头上。红的娇艳、粉的柔美、白的纯洁,五彩斑斓却又搭配得恰到好处,与她们古铜色的脸庞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风情。
身着的大裾衫、阔脚裤,简洁又实用。大裾衫宽松舒适,袖口和下摆的彩色滚边,增添了几分精致。阔脚裤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方便她们在劳作时行动自如。浔埔女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勤劳的代表。在码头,我看到她们熟练地搬运着海鲜,那矫健的身姿,丝毫不输男子。与一位浔埔阿姨交谈中得知,她们从小就跟着长辈劳作,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这份坚韧与勤劳,在岁月中代代传承。
可以在泉州行政中心出发,乘坐44路往华侨大学首末站方向,全程耗时34分钟,需步行717米耗时10分钟,在蟳埔菜市下车。
穿梭古巷,探寻蚝壳厝
沿着蜿蜒的古巷前行,眼前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蚝壳厝。这些房屋的外墙由一个个生蚝壳紧密排列镶嵌而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蚝壳的形状大小不一,却排列得错落有致,构成了独特的纹理,仿佛是大海馈赠的天然艺术品。
走进一间蚝壳厝,屋内十分凉爽。原来,蚝壳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在没有空调的过去,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听村里的老人讲,以前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生蚝是远洋商船压舱物,返航后生蚝肉被吃掉,蚝壳便用来建房。这些蚝壳厝不仅是建筑,更是海丝文化的见证,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
幸运的是,我赶上了当地的“妈祖巡香”活动。整个村子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参与到这场盛大的仪式中。妈祖神像被庄重地抬出,在众人的簇拥下巡游。队伍中,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们脸上洋溢着虔诚与喜悦。
跟随着巡游队伍,感受着那热烈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妈祖信仰在浔埔村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妈祖象征着平安与守护,她的精神融入了村民们的生活,成为凝聚村落的力量。活动结束后,村民们还会摆上丰盛的祭品,共同分享美食,传递着欢乐与祝福。
离开浔埔村时,心中满是不舍。这里的浔埔女、蚝壳厝、民俗活动,如同璀璨的明珠,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渔村画卷,让我深深陶醉在这独特的海丝文化与闽南风情之中。
泉州开元寺,这座屹立于时光长河的千年古刹,宛如一部沉甸甸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辉煌。踏入寺门,仿佛穿越时空,步入了一个融合宗教、艺术与民俗的奇妙世界。
古寺印象:建筑瑰宝的艺术长卷
开元寺的主体建筑东西塔,是泉州的标志性景观。东塔名为镇国塔,西塔名为仁寿塔,均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塔身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教造像,有慈悲庄严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力士,每一尊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国故事。工匠们以鬼斧神工之技,将石材赋予了灵魂与生命,让人不禁为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绝伦而惊叹。
泉州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周边公共交通十分便利,以下是一些可以到达的公交线路:
直达线路:可乘坐17路、21路、44路、002路、006路、014路、601路、K1路、K602路等公交车,在“开元寺”站下车即可。
泉州市区出发,可乘3路、7路、11路等公交,在“少林寺”站下车。若选择打车,车程约20分钟,费用30元左右。
泉州南少林寺,作为佛教圣地与南派武术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从泉州市区出发,乘坐3路公交,约半小时便能抵达。当车辆缓缓停下,“少林寺”的站牌映入眼帘,一座古朴庄严的寺院就近在眼前。
踏入山门,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塑像威严矗立,或怒目圆睁,或神情庄重,无声诉说着守护寺院的使命,传递着独特的佛教文化内涵。
沿着石板路前行,宏伟的大雄宝殿赫然出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建筑的精巧。殿内香烟袅袅,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自觉地心生敬畏,虔诚许愿,沉浸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
武术馆的武术表演不容错过。上午10点,表演准时开场,武僧们身着传统服饰,精神抖擞。南拳刚劲有力,出拳虎虎生风;棍法行云流水,呼呼作响。一招一式尽显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引得观者阵阵叫好。
藏经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虽不能进入翻阅那些珍贵的佛教经典,但仅仅是看着这座建筑,便能感受到少林寺在佛教文化传承上所做出的努力。
临近中午,寺院的素斋值得一尝。新鲜食材经精心烹饪,每一口都满是自然的味道,让人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体悟到寺院的质朴与宁静。
泉州南少林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蕴含深意,它将佛教文化与武术技艺完美融合,给予每一位到访者心灵的触动与洗礼。
在泉州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清源山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从泉州市区出发,乘坐公交K1路、3路、15路等,在“清源山风景区”站下车,便能开启这场心灵的朝圣之旅。
踏入清源山,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宋代老君岩的巨型石雕,庄严肃穆,却又透着慈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讲述着岁月的故事。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南台岩的奇松怪石、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里不仅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摩崖石刻上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镌刻着他们对山川的热爱与敬畏。
清源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一次与自然、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泉州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要离开泉州了,最后把时间留给了西湖公园,这个公园虽然没有杭州的名气大,但是风景也是相当不赖的。
泉州:舌尖上的宋元韵脚
面线糊:温暖清晨的温柔慰藉
面线糊是泉州人早餐的宠儿。细如发丝的面线在鲜美高汤中沉浮,加入大肠、醋肉、虾仁、鱿鱼等配料,再撒上胡椒粉、葱花、香菜提味。清晨来上一碗,滚烫鲜美的面线糊顺着喉咙滑下,暖胃又暖心,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斯丹姜母鸭:香韵悠长的滋补盛宴
斯丹姜母鸭是泉州的招牌美食之一。选用红头正番鸭,切块后与大量姜片、米酒、芝麻油等一同入锅煸炒,再经慢火焖炖。鸭肉鲜嫩不柴,姜味浓郁却不辛辣,汤汁醇厚,每一口都饱含着温暖与鲜香,具有滋养身体的功效,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游客不可错过的美味。
肉粽:香糯扎实的碳水炸弹
肉粽堪称泉州小吃的门面担当。用糯米作底,搭配香菇、栗子、莲子、五花肉等丰富馅料,再以粽叶精心包裹、慢火细炖。上桌时,剥开粽叶,香气瞬间弥漫。咬上一口,糯米的软糯、五花肉的醇厚、香菇的鲜香相互交织,最后蘸上甜辣酱,咸香中多了一丝酸甜,层次丰富,令人欲罢不能 。
四果汤:清甜冰爽的夏日限定
炎炎夏日,来一碗四果汤再惬意不过。以刨冰打底,浇上蜂蜜水或椰汁,再放上红豆、绿豆、薏仁、莲子、芋泥、西瓜、菠萝等多种水果和配料,色彩缤纷。舀上一勺,冰爽清甜,瞬间驱散夏日的燥热,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正泉茂绿豆饼:传统工艺的甜蜜传承
正泉茂绿豆饼是泉州的老字号糕点。坚持传统手工制作,饼皮层层酥脆,内馅是精心熬制的绿豆沙,细腻绵密,甜度适中,散发着浓郁的豆香。每一口都是对传统味道的致敬,无论是当作伴手礼还是日常茶点,都备受喜爱。
好成材牛排:独特风味的食肉之选
好成材牛排并非西式牛排,而是精选牛肋条肉,用独特的香料配方卤制而成。肉质软烂入味,轻轻一咬,肉骨分离,卤香四溢。搭配上咸粥或米饭,再来一碟特色蘸料,无论是作为正餐还是小吃,都能让人吃得满足过瘾 。
东来菜头酸:酸甜爽脆的清新滋味
东来菜头酸是泉州特色的腌制小吃,以白萝卜为主要原料。白萝卜切成小块后,加入特制的糖醋汁腌制,历经数小时入味。腌制好的菜头酸色泽透亮,咬下去爽脆可口,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清爽解腻,无论是搭配主食,还是当作闲暇时的零嘴,都十分合适,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厦门,宛如一颗璀璨的海上明珠,散发着浪漫气息。鼓浪屿上,琴声悠扬,建筑风格各异,宛如童话世界。环岛路骑行,海风拂面,一边是无垠大海,一边是繁华都市。瞧那沙滩上,游客们或嬉戏,或发呆,都沉浸在这鹭岛的悠闲中,我也忍不住想,是不是这海风有“魔力”,让人瞬间忘了烦恼,只想在这浪漫里“赖着不走”。
泉州有多个火车站,如泉州站、泉州东站等,可以乘坐高铁或动车前往厦门。厦门的主要火车站是厦门站和厦门北站。高铁和动车行程大约需要30分钟到1小时不等,是最快捷的方式。
厦门环岛路沿海而建,全程31公里,其中厦门大学到会展中心的一段海岸,被称为“黄金海岸线”。
又名五色路: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绿色的草地、红色的跑道、灰色的公路。
沿途有众多景点,胡里山炮台、椰风寨、国际会展中心、五缘湾等,这些景点都非常漂亮。
在环岛路向大海的一边,有“鼓浪屿之波”、“大海冥想曲”、“选择”等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很有观赏价值。
可以租辆自行车骑行,让海风拂面,别有一番韵味,其中椰风寨到会展中心是最美的一段,骑车40分钟左右。
土笋冻:海边馈赠的奇妙果冻
土笋冻的原料是生长在海边滩涂的星虫,洗净熬煮后,其胶质融入水中,冷却凝固成晶莹剔透的“果冻”。搭配上酱油、醋、芥末、芝麻等调料,入口爽滑Q弹,星虫的鲜美与调料的丰富味道完美融合,是一道极具特色的闽南风味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