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上海,暑气丝毫未减,反正是个热,决定到福州这个从未去过的南方城市来一个深度City Walk,决心一下立刻行动,说走就走的福州5天4晚双飞自由行开启。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福州
时间:2024.9.1~9.5
行程:
Day1:踏上旅途,初识三坊七巷
Day2:鼓山景区1日游
Day3:日逛博物馆,夜游烟台山
Day4:福州市区深度游-林则徐纪念馆
Day5:走马西禅寺、观花十七孔福州收尾1日游
费用情况:
福州期间步行步数及里程统计(以我个人记录):
第X天 步数 公里
1 21709 15.96
2 16843 12.38
3 17569 12.91
4 20756 15.26
5 17982 13.22
合计:69.73公里
福州5天4晚费用统计及分布:
从费用分布来看,交通费占比较大,占去了半壁江山,主要是机票;景区门票占比很小,也就是说,福州市内景点大部分都免费开放,即使是收费景区也是价格极低,如十八景公园门票才10元,福州真是一个游客友好型城市。
2024.9.1 周日,上海晴,27-36度。
8:30在浦东机场1号航站楼,乘浦东-长乐航班飞往福州,10:00落地,10:30,在机场6号出口乘机场专线,11:30到三坊七巷,票价50/人。福州的气温和上海差不多,一样的闷热。
机场大巴在三坊七巷有站点:
从机场大巴的三坊七巷站点,步行2公里到预定的的酒店,途径忆家香招牌藤椒鱼饭店就餐,一个辣炒墨鱼,一个鱼羹,一个清炒红苋菜,一个黑百威,落地福州的第一餐,品尝的闽菜,凸显食材本味,鱼羹爽滑,墨鱼弹牙,青菜清甜,地道闽菜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鱼羹在北方只能算一个纯汤菜,但这个鱼羹里面有大量的鱼肉,又嫩又鲜,入口非常有满足感。
福州第一餐:鱼羹+辣炒墨鱼+清炒红苋菜
午餐后,14:20入住位于华润万象城附近的酒店,万象城紧邻福州大学东门,图中古建筑为福州大学一墙之隔的西禅寺,后面有详细介绍:
下午短暂休息避开一天最热时光,16:30,出发游览三坊七巷。下面就是三坊七巷各景点(这些景点是通过三次游览一并展示):
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文字摘自百度):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衣锦坊:
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
文儒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原名玉尺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20世纪80至90年代光禄坊因道路改造被辟为马路,后又因保护需要将地面改回石板铺设,并且将两边陈旧的现代建筑给予拆除。
光禄坊和后面的吉僻巷都没有拍到名字,在那里走过几回一直没找到门口的牌楼,另外,从布局和建筑来看,坊和巷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三个叫坊另七个称为巷,不知道什么原因,坊似乎要比巷宽一些,但也没有那么明显。
下面是七巷介绍:
郎官巷为三坊七巷之一,在杨桥巷(杨桥东路)南侧,南后街的东侧。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郎官巷:
门口对联“课学秋灯,书声喧里巷;温诗春酒,豪语动扮榆。”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东达南街(八一七北路)。旧名修文巷,塔巷得名于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部属琅玡安远使募缘建造的木塔,称育王塔,主“文运兴盛”,因此宋时知县陈肃改巷名为“兴文”,不久又改为“文兴”。巷口对联“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惭愧呀,认识不到一半)。
黄巷源自晋代黄元方(公元280-375年),为八姓衣冠入闽始祖之一,闽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说,三坊七巷里却只有“黄巷”,史料有载即福州黄巷祖居黄楼史料有载至少有六人(而实际名不见经传者在五代十国前福州黄巷黄家子孙远在百人以上)。
黄巷:
巷口对联:“科甲蝉联,海峤人文罗福地;声名鹊起,榕垣才望奋清时”。
安民巷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黄巷以南,西通文儒坊,是著名的三坊七巷之一。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安民巷53号是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民巷立本弄3号是中共福州市委旧址。安民巷 15、 16 号是福建省文学院。
安民巷:
巷口对联:“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是当今福州保护最完整的古巷坊之一。巷内有清代建筑13幢。其中,有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近代名人故居。
宫巷:
巷口对联:“紫极祀三清,仙家日月超凡俗;吴兴遗甲第,船政风云耀简编”。
其他几个巷都没拍到,下次补上,另外,感觉自己古文功底实在太差,这些古建筑上的文字和对联有大部分的繁体字尤其是篆字都不认识,补课已经来不及了,好在有百度。
在三坊七巷南后街安民巷附近,有一棵形状天然的心形树,被誉为“爱心树”。这棵树以其独特的形状成为古街巷中的网红打卡地,与古韵坊巷共同构成了一幅浪漫唯美的画卷。
爱心树:看照片都像是假的,在现场看确实很漂亮,尤其是晚上再打上灯光更漂亮。
晚上在同利肉燕吃小吃,肉燕就是用肉泥拍成馄饨皮再包馄饨,属于肉包肉:
吃了肉燕+燕丝+鱼丸全家福,味道不错但没有那么的惊艳。
以上三坊七巷相关的这些景点照片是通过三次游览拍摄,但还是没拍全,留点遗憾,有遗憾才会有下一次。
提示:三坊七巷适合悠闲地散步,沿着古老的街巷细细的品味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繁华相融,美食与美景交织的古巷,一拐弯、一抬头就会有惊喜刺激我们的味觉和视觉。建议从南后街的两头随便哪一个进入,因为三坊七巷就像一个鱼骨图,南后街就是鱼刺的主干,所有的三坊七巷都是枝干,这样游览可以是先宏观再具体,我们第一次是先一猛子扎进衣锦坊,然后在里面的小巷子中拐来拐去,找了半天才到南后街上,对了大部分的美食小吃都在南后街上。
鼓山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闽江北岸,离福州市区7.5千米,由屴崱峰( “lì zè” )、白云峰、狮子峰、钵盂峰等组成,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屴崱峰海拔998米。鼓山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兼有山地气候特点,气候温暖湿润。鼓山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鼓山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福州大学东门上车,乘70路可达鼓山景区,公交大概1小时20分钟,9:20到鼓山公交总站,步行到景区大门,景区免费开放。
鼓山景区大门:
眺望台:
十八景公园门口:
9:30开始爬山,10:48到眺望亭和十八景公园门口,该公园是鼓山景区最漂亮的区域,门票才10元,但实在是爬不动了没进去,返回途中还可以爬海拔900多米的主峰屴崱峰也没有上。
11:08开始下山,12:10到山下,在游客中心休息,衣服整个都湿透了,将湿衣服洗了后重新穿上,12:25,乘70路返回,13:25到福州大学东门,买了二份捞化,回旅馆吃,捞化就是北方的麻辣烫,自选各种食材用热汤烫熟拌调料吃。
下午在酒店避暑休息,晚上骑自行车游市区夜景。
提示:说实话鼓山作为城市公园爬爬山健健身很不错,因为免费所以景色没有那么的突出,据说好景色都在登到山顶后的十八景公园中,虽然才10元门票,可惜这次太累也太热了,爬到公园门口也没进去,留给下次一个稍微凉快的季节再来吧,顺便把主峰也爬了!
9月3日,周二,晴,27-36度。
省博物院紧邻福州西湖公园,早晨早起趁着凉快先游览一下福州西湖,说实话福州西湖的古树和美景不管是从生态价值还是美学价值都不输杭州西湖,只是湖面面积小了些,但是那些参天大树简直太美了:
福州西湖美景:
古树:
那些繁茂的须根都成了树,果然是独木成林。
古迹:
9:00,博物馆开馆,游国家宝藏馆,福建历史等:
福建博物院:
德化白瓷文昌星,这里文昌星是星宿名,主持文运功名。
文昌星与北斗星的位置关系:
文昌星:材质黄杨木与金丝楠木齐名的名贵木
5000年前的陶鬹(gui):透着质朴与童趣
5000多年前的陶壶:器型很符合现代审美
将近4000年前的陶瓶:粗犷大气
1000多年前的执壶:釉色清亮造型完美
清代的黄釉豆:造型果然很逗
这个六连瓶:加工、施釉和烧制难度应该都很大
最喜欢的器型:天球瓶
建盏:找到老家了
琳琅满目的出土瓷器
磁灶窑(公元1127年-1368年)素胎贴塑龙纹军持,知道磁州窑,磁灶窑第一次看见
专门有一个展厅介绍南岛语族:
12:40博物馆游览完毕打车回酒店,在酒店附近吃顺德原生态醉鹅之后回酒店休息。下午稍晚一点凉快后去上下杭景区,闽江之心,烟台山景区游览。
上下杭景区是一个部分开放正在开发的景区,有点类似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夜景也很美。
上下杭景区入口:
上下杭小桥流水及夜景:
里面还藏着个红木家具展厅,展出家具非常经典:
从上下杭景区出来就是解放大桥和闽江之心,可以观赏闽江夜景:
解放大桥+闽江之心:
闽江两岸夜景很美:
步行跨过解放大桥就到烟台山街区,下面是烟台山商业街区:
合体字
提示:福州博物院非常值得一去,我甚至去了两次,充分了解百越部落和八闽历史以及南岛语族的演变史;上下杭正在开发中,烟台山是比较成熟的商业街区,两者相隔闽江可以一起玩,建议晚上去,夜景很漂亮。
9月4日,周三,晴,27-34度。
早晨搜到最近的位于福屿后路的连江锅边糊店吃早餐,点了2份锅边糊豪华海鲜15,普通海鲜10,外加绿豆糕和黄糕5,合计30。(普通锅边糊4元)。曾经在央视美食节目看过锅边糊的介绍,用新鲜的米浆在热锅上转一圈加水后放海鲜和其他食材,当时在电视上看的哈喇子流一地,这次来福州也被列为必吃小吃之一,来的这家店据当地人讲也是最地道的,当时是早餐时间,里面都是当地人吃早餐,吃过后,说实话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过于清淡了,但是米糊的口感还不错。
餐后我们分头行动,我继续去博物馆看南岛语族展,福建考古成就展,宋词里的福建等。下午继续三坊七巷游览。主要是在林则徐纪念馆,领略一下民族英雄的家国情怀:
纪念馆内部园林:
著名的海国图志:
十无益:
家书:
伟人题词:
9月5日,周四,多云28-34度。
今天是来福州的第5天,利用早晨时间快速游览西禅寺。
西禅寺,原名长庆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工业路西南侧,怡山山麓,邻近福州大学,始建于唐代,宋、元、明屡经兴废。福州旧时东西南北四郊均有禅寺,而长庆寺在西郊,故俗称“西禅寺”。现占地6万多平方米。西禅寺山门坐西向东,主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门票20元,7:00进入游览,8:06出寺庙,以下是寺内美景:
唐七星井:
西禅寺的塔和大殿:
最有特色的是寺内古建筑将飞檐斗拱、勾心斗角做到了极致,简直美轮美奂:
8点多出了西禅寺,在福州大学东门一家小吃店吃福鼎肉片+粉。
8:45返回酒店,整理东西,手机充电准备返程,傍晚的飞机,所以搜了一下准备在长乐机场附近的十七孔景点再玩半天。10:15,退宿步行到地铁站,10:30,在地铁4号线凤凰池站上车,15站后,11:03到达林浦站,11:11在林浦站换乘地铁6号线,11:50,15站后在万寿站下车。在万寿站C2口打车到十七孔景点,12:20到达,在王母礁拍照等。
十七孔景点就是海边的一块礁石上面有个妈祖像和寺庙,由于海风非常大,过那个桥的时候要抓准时机,否则会被海浪打湿,游人很少,可看可玩的也不多,据说附近的海滩不错。
14:30,打车去长乐机场,15:00到达长乐机场,在机场候机3个多小时。18:50登机,19:20准时起飞。21:00到达浦东机场,22:30到家,至此5天4晚福州游圆满结束。
做为久居北方的我,福州是个印象深刻的地方,那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参天古树,和独具特色的古街坊巷形成了一幅迷人的南国画卷,令你想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享誉中外的八闽美食和琳琅满目的街边小吃让你流连忘返想细细品尝。这次虽然名义上是深度游,但远没有达到深度了解福州的程度,比如平潭的海,周边的古镇都有待继续探索发现,下次换个季节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