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古镇地处昆山市西南,与古镇周庄相邻,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100公里,无锡机场约75公里。
锦溪古镇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存在。春秋时,聚为集镇,地属会稽郡。三国到唐代,地属吴郡。北宋时,定名锦溪。南宋时,因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锦溪曾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锦溪。
锦溪古镇以河道为骨骼,保持着“一河两街、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拥有明、清及民国历史建筑8.7万平方米,古巷、古弄、古砖门楼30余处。这里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谚语。
锦溪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水乡特色的旅游胜地,无论是欣赏古建筑、感受历史文化还是品味水乡风情,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昆山市的锦溪古镇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这里景如其名,泽浸环市,街巷依水,古桥联袂,每当晨曦初照或日落西山时,金色的阳光便会洒满古镇,映照在蜿蜒流淌的清溪上,水面上浮光跃金,如同一条灿烂夺目的锦带,美得令人沉醉。
游金溪,从南边的莲池寺进入,沿上池或下池一路走。往北走,过长寿路,就来到锦溪北区,就是天水街。从地图上看,天水街属于昆山市锦溪古镇,但实际上古镇开发的时候并没有开发。这是一条充满原生态的老街。虽在景区内,却不是景区。可以感受到真正水乡的原汁原味。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两岸古树参天,河水清新秀美,建筑也是老建筑,如天水桥、陈坟等。区公所遗址仍为文物保护建筑。这里没有繁华的商铺,只有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市民,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
锦溪古镇的第一站:老街泡泡馄饨
店铺不大,但是吃客很多,慕名而来。店内是夫妻两在经营,老板和老板娘都非常热情好客,很有亲和力,可以看到泡泡馄饨的制作过程,喜欢吃的还可以买点生的带回家呢。
普庆桥,又称俞家桥,是位于锦溪古镇的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该桥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并在乾隆年间进行了重修。桥身采用花岗石材质,呈现单孔拱桥结构,横跨市河,具有东西走向。其具体尺寸为:长18.5米、宽2.8米、净跨6米、矢高3.75米。值得一提的是,普庆桥的保存状况相当完整,并附有描述其美景的桥联:“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20xx年12月,该桥被昆山市列为第一批控制保护建筑。
莲池禅院,位于锦溪古镇五保湖畔,是宋孝宗为纪念陈妃而建的佛教寺庙。陈妃病逝后,孝宗为怀念她,下令在此地设立寺庙,并命僧众在寺院东侧挖池种荷,因此得名莲花寺。经过多年的修建,寺内殿堂、廊庑、宝阁和琴堂画舫等建筑一应俱全,成为江南著名的佛门胜地。古莲桥左侧有陈妃水墓,与莲池禅院相邻,共同见证了这段深沉的历史与爱情故事。
文昌阁,又称文星阁、片云阁,位于锦溪古镇的莲池禅院内。该阁原建于通神道院,后于清乾隆三十八年移至现址。阁内供奉主宰文运、点派状元的文曲星,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考生榜上有名的地方。文昌阁四面三层,黄墙朱檐,风铃叮当,拾级而上可俯瞰全镇景致和五保湖风光。这里曾是文人雅士聚集运思酬唱、切磋艺文之地,如今阁内陈列着明代名流高启、沈周、文征明和祝枝山为锦溪所作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