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游温州&奇秀雁荡山(灵岩景区)

作者:彪標 显示图片

灵岩景区,如今开辟为两块:一是方洞景区,二是灵岩景区。二景首尾相连,一脉贯通,由卧云栈道接驳。过往介绍称二者为灵岩景区,且是要分别购票的,方洞40、灵岩50,联票80


方洞→灵岩”路线也是游览雁荡山的一个风景优美且比较轻松的路线,从方洞景区进入,经由卧云栈道进入灵岩景区,最后从灵岩景区出来,总共玩了差不多半天时间,沿途大部分都是下山路,想对来说也不是那么费体力,交通车先到灵岩交通车站,再转车盘桓上山,车落停方洞景区西门



11月28日我们在民宿吃完早餐后,7:10出发到景交车到灵岩换景交车,7:45到方洞景区西门,


方洞以险峻闻名,是最能展现雁荡地质奇观之处。其在山体中部开凿而成,由于处于不同岩层,可以看到不同山体地质纹理。方洞景区由一山峰间栈道,1.2千米,将十处景点联袂而成。方洞栈道又名“银崖天廊”,在山腰间沿天然岩层开凿而成。栈道开在雁荡山第三期流岩夹层“金腰带”上,沿途可观赏摩挲火山地质状貌。



进入西门前后,止步仰望:你可目睹山崖中间一条色似金、状如带的金带幛,夹于火山碎屑凝结的凝灰岩与火山灰堆积凝灰岩中,“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方洞栈道,实际上是在雁荡山金带嶂的腰部开凿出的一条悬空栈道,全程就是在这条“金腰带”上行走:


沿天然岩层开凿栈道,栈道中以“方洞”称胜,故名。栈道顺雁荡山第三期喷发的流纹岩夹层(即金腰带)而行,沿途风景优美,景色各异,随处可见各类典型的火山地质现象。”


沿着绝壁行走,右侧是悬崖,可以俯瞰山水美景



洞外开阔地,能看到前方有一座山峰如屏障一样矗立在眼前。是雁荡山最著名的四大山峰之一——观音峰。


进门回首,“天根月窟”摩崖边,极目远望一座石峰,座如莲花,貌若观音,形神酷近,天造地设,一如“佛山只在心里头。”


“观音大士”下,匍匐一巨鳌,首肢壮硕,凝神听经,但求度化,取名“金龟迎客”。


方洞栈道沿悬崖峭壁开辟,崖壁上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丹书题刻,这些摩崖石刻烘托出一种古老文脉源远流长的气息。特别显眼的是“天根月窟”,天根月窟原来是民国的游人来此观摩题写的,


千古流芳“白溪上阮村台胞朱昌信先生挽同村民朱文浩发心修建方洞道路俾便游人上灵岩村题公元一九九二年春月 日立”


那么沿着方洞的石路,以供你俯视眺望 雁荡山 的美景。方洞景区下面有一片大型的村庄,叫上灵岩村,完全浸透在绿色里,风景羡煞旁人。


层层梯田,多为茶田,嫩绿深绿。


进入方洞栈道后,往前走不远,就能到达方洞。路标指示里面有四大景观——莲花座、老寿星、方洞道观、倒插蝙蝠:但是我们没有找到


石级而上,进入方洞。方洞大门正中写有“方洞”两个大字。方洞为一道观,法座上供奉的是“胡公大帝”等


出方洞后,继续往前走,有一大奇观——金钟罩:“洞竖直状,高约100米,形如金钟罩顶,故名。该洞穴是由于岩石受差异风化影响而形成的。”金钟罩下方类似一个巨大的脚印,有导游路过,我听到介绍,说这是佛脚印:


金钟罩下方左侧,还有一个关刀洞,可观不可达


有点像象鼻


继续往前,好比走在天庭上闲庭信步,


浙江雁荡山有个方洞,是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考察点时,


望山底风景,农田屋舍连绵成片, 盘山 公路如一条玉带在翡翠似的山岭间蜿蜒缠绕。


山上绿萦绕,山下路迢迢


移步换景,初见此峰,想象一下如何命名


身在方洞之中看外面的一线天地,更感到洞穴的幽深


下方村庄,有点天庭下窥凡间的味道


好山好水好人家


继续往前,就到达梅花洞了:梅花洞岩壁一侧是洞,外面盖起了亭子:洞内供奉各类神像。



出方洞后回身望去,人面象身贴崖而立



倒侧孔雀在何处




远山有一孕妇矗立,这就是送子峰了


送子峰后边是老佛拜塔


高低两岩,高者如塔,低者如僧,呈朝拜之姿。移步变换方向观之,其造型亦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赋予它新的名称



悬崖咖啡


悬崖之上的洞穴中,辟出一处兼具野趣与极简风的空间,手捧一杯香浓的咖啡,看群山绵延、云卷云舒……


铁花咖啡,室前玻璃观景台,


继续往前,就能到达聚仙阁,聚仙阁是方洞栈道穿山而过的一个山洞


山洞内侧有天然敞口窗户,可以眺望外面的四座山峰景点:


一座石阁,向西一面无遮如一扇天窗,“海狮”、“睡猴”、“观音座莲台”、“铁拳峰”,活灵活现,在你前方展开。尔等凭伢想像,按照你的辨识,给他们命上你可意的名称。




唯妙唯俏海狮



这里就是睡猴峰,一个唯妙唯俏的猴头活灵活现在山头


铁拳峰






聚仙阁出口处,就是方洞铁索桥了:悬空铁索桥,又称“天空之桥”,凌空建在两个悬崖之间


两峰崭岩之间,架长108米,宽1.08米,高192米的铁索桥。


细看,两根粗硕钢缆铆在岩壁,吊拽桥体,数根钢索承托桥面,两侧镶钢框护栏,人行其上,微有晃荡,惊险而不危险。


“不要急不要慌,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在此,你可左右光顾山体峰貌,下探深渊幽谷,也可享受山风,观看鸟儿飞翔。




洞穴处处,幽径处处,整个方洞景区就是由悬崖峭壁上的洞穴构筑贯穿起来的。有的是身在洞中不自知,有的则是看洞见洞不得入内。





铁索桥东有观景台,观景台又叫云息台,落脚小息。在观景台,看铁索道


铁索桥外面是悬崖峭壁以及万丈深渊,是不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的味道。



伫立向南可视“小剪刀峰”和“紫霄峰”;向东将“天心亭”、“仰天湖”一览全收。




俯瞰灵岩村,梯田,崖下人家



道旁高崖有‘珍珠瀑’,瀑下有一泓碧水,巉岩上流下来的水不多,正好被聚集起来,这么神奇,这池被神化也就十分正常。



雨季水大时,山泉水落下的水珠到潭里似珍珠,现在看都有赶脚



穿过山峦,一条石阶曲折蜿蜒通向山顶的凉亭,那边据说还有最后一处景观,仰天湖。来回要40分钟,有人说“不去后悔,去了更后悔”,就不过去了。就直接走卧云栈道到灵岩。


这里的看到“老佛拜塔”,佛是两个了。


方洞与灵岩景区无缝对接,一出一进,买好门票,一抬脚就进入灵岩景区“卧云栈道”。雁荡山卧云栈道,东起小龙湫卧龙谷,西至方洞景区入口


卧云栈道连接‌灵岩景区和‌方洞景区‌,是雁荡山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卧云栈道连接灵岩景区的卧龙谷和方洞景区,卧云栈道开通于24年春节,过去为两个独立景区。它的贯通改变了传统“谷底看峰”的游览模式。我们当年11月亲临体验,好运气!


卧云栈道全长1.3公里,宽2米,其中玻璃栈道长57米,设有悬空观景台一处、玻璃挑台一处。提供了全新的高空游览体验。




卧云栈道,将改变雁荡山传统“谷底看峰”的游览模式,初步构建起谷底、中山、高山多维度游赏体系。



游客可以在栈道上俯瞰群山、远眺层林、观赏云海等壮丽景色。




客从方洞而来,在山巅观峰丛竦峙、山麓瓦舍;到山腰看陡崖岩洞、层林叠翠;下至卧龙谷,目溪水碧潭、流纹天柱。




在这条新游线上,游客可游览崖壁栈道、“天空之桥”、云息台、悬空观景台、玻璃栈道观景台、卧龙谷、小龙湫、灵岩飞渡等风光。






游客在卧云栈道上,可俯瞰群壁竦峙、诸峰竞秀,可远眺群山逶迤、层林叠翠,更可坐观云蒸霞蔚、落日余晖,领略雁荡山的雄浑壮丽。




栈道悬空挂壁而建,蜿蜒曲折,顺着山势此起彼伏。在栈道的最高处,建了一段悬空的玻璃栈道,边上有一个全部用玻璃建成的悬空观景平台,成为整个栈道的核心区域,也是游客挑战自我的必然选择。



栈道盘旋山腰,如飘带缠绕青翠山崖,与周边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仿佛自然峭壁的延伸,悄然融入周围山脉环境之中。





行走于卧云栈道之上,就像徜徉于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可以俯瞰到雁荡山最精彩的景色,一步一景,重峦叠嶂都跌入眼中,仰头是云雾缭绕,低头是纵深幽壑。







栈道俯瞰下方直达卧龙谷,俯瞰卧龙谷,一派仙山幽谷气象。



卧龙谷特别出名,而且也有着很美妙的风景,所以不少影视作品都会在这里取景。


谷内有卧龙潭,潭水澄碧,还有阵阵白雾,好似人间仙境。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当中,这一片景区也是很多侠客的观光之地。经过了人们的不断游览,也真正发现了灵岩卧龙谷的特点。




在卧龙谷还可以体验特别刺激的玻璃栈道。虽然距离不是特别长,但是脚下的景象也是非常刺激,能够让很多人感到特别值得去体验。站在玻璃栈道上去欣赏脚下的美景,也是拥有非常不错的感受。


除了玻璃栈道之外,在山壁之中还有很多的木栈道修建着,看到更高处的美景,也领略到了这个山谷所拥有的更多美景。方洞走卧云栈道就是从这里下来



到达卧龙潭,这是一个不大的水潭,水很清澈。




卧龙溪旁有“卧龙嶂”。每当雨后,瀑水狂飞,气势雄壮。枯水期水太小



卧龙潭时不时有人工造雾,营造些仙气袅袅的氛围



一巨石横卧涧中,形似梭船,故名石船,泉水从石船高处冒出沿石缝下注,称石泉。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云游至此以剑划石,泉即涌出且冬暖夏凉,故称石船神水。



旁边一片枫叶正红着












“龙口湖”乃一溪水积塘,为小龙湫源头。


湖中有观音立于莲花座,右手执净瓶,左手施依印。湖口的“断肠崖”为电视剧《神雕侠侣》取景地,今成为少男绿女打卡地。




断肠崖上叹绝情,绝情谷底笑断肠。人们来这里追寻杨过与小龙女的足迹,寄情于山水之间。


举目霞标自一峰,峰头雾散见孤松。


”在此,你在峡谷腰间,平望“独秀峰”,但见一柱方石,傲立接天,百米有余,节理层叠,风雨侵蚀与主体山体分开。


断肠崖旁边还有一条玻璃栈道,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站在玻璃栈道上凭栏俯瞰,小龙湫奔腾不息,


晴天寡水时,就只有一马尾似的水帘悠悠飘然,轻落细洒在潭陂间。雨后天晴,配上人工雾气,狂水细流各有滋味。


栈道下方直达卧龙谷,谷内的卧龙潭潭水澄澈碧绿,阵阵白雾升腾,仿若仙境中的幽谷,静谧而神秘。


栈道是从山峰缝隙中部穿过。







下山的路上已经听到灵岩飞渡的表演的声音,我们对这不是很感兴趣,没有急着往下赶


在下山的途中,有岔路去龙鼻洞。


龙鼻洞又名龙鼻龛,位于灵岩寺右侧的插龙峰下。此洞崖碑刻特多,记有80多处,被称为“雁山石窟





跟着路标找到小龙湫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小龙湫正是枯水季节,传说中的飞天而下声势浩大的凌空飞瀑只剩得细细一线,孱弱单薄得有气无力,没有了气势,没有了震撼,只剩得山形依旧,无可奈何。


今之小龙湫,骨相清奇,鬼斧神工,百树参天,枝柯横斜,百态千姿,争奇斗艳,然欣欣向荣之间,涧水干枯,不闻飞瀑之咆哮,不闻溪流之潺潺,神色终觉黯然矣!山无水,灵气散焉,为小龙湫一憾!






离开小龙湫灵岩飞渡表演还在进行,到游客聚集茶歇的地方,没有看到表演,在转过来,就是一处空旷地,也是灵岩寺所在。观看 “灵岩飞渡”绝佳观赏地。驻足观赏,看了个结尾。










灵岩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原寺几经战乱已毁,这是1996年新建的大殿。现在灵岩寺建筑由南向北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灵岩寺四周被山峰环绕寺前是260米高的天柱峰,寺东是展旗峰,寺后是屏霞峰,寺西是卓笔峰。


背对大雄宝殿向右看,势若擎天,所以叫“天柱峰”,高270米。


在天柱峰的右恻,有两座并列着的山峰,形似凤凰,头朝着灵岩寺,叫“双峦峰”。


面朝大雄宝殿仰视后面的崖嶂,称之为“屏霞嶂”,


它的右端上方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象一只金乌,相对应树丛中有一只玉兔。“金乌”代表阳,“玉兔”代表月亮,故称日月同辉。






再转过头看大雄宝殿左边,在山的外端有一峰耸立,如大旗飘扬,气势磅礴,叫“展旗峰”,高达260米,与右边的天柱峰相对峙,称之为灵岩寺的南天门。


两峰之间距离250米。上方横空而过的铁索,用于空中飞渡。


灵岩古寺四周群峰环列,环境幽雅。以屏霞为幛,得天柱和展旗为南天门,可见灵岩是一块宝地。山门左右写了“灵光独耀,岩石争奇”的对联。上方各有一字念“轰”是梵文,代表着吉祥如意灵岩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是目前雁荡十八古刹至今保持最完好的寺院。供着南海观音。


莫言观光所题:名胜多欺客,此山亲游人,奇峰幻八景,飞瀑裁九云,石叠千卷书,溪流万斛金,雁荡如仙境,一见倾我心。


宝塔峰十分的逼真。与展旗峰实际是一峰,移形换步,只是观看的不同位置所产生的不同景点的关系,这就是 雁荡山 景区所说的移步换景的神奇所在。


换个角度仰视“雄鹰展翅”的山峰,真犹如大鹏鸟一般要飞扑下来,


高低两岩,低者如僧,高者如塔,好似灵岩寺出来一位老僧,身穿袈裟,双手合十,恭恭敬敬朝塔虔诚地拜着,故名“老僧拜塔”。




青绿山林中,有数座形如青蛙的巨石突出,头朝一处,名曰“青蛙聚会”。


鲁迅头像


嵌于灵岩寺谷口的岩壁间的碑刻,由国画大师潘天寿题,是赠给当时灵岩寺住持守觉法师的诗:一夜 黄梅 雨后时,风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


田纪云题词:雁荡奇景,贵在天然。


一块巨石刻着“灵岩”两个朱红大字,癸亥年卧云先生题写。



景区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上刻着“钟鼓齐鸣”四个大字,据说这是 上海 朱文龙等六个文人应景题写的。而“陆文龙”有说是其中三人各取一字,不知真假,这里的拍照率相当高。


11:03出灵岩景区,在景区外吃午餐,11:50等去灵峰景区景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