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两日一夜逛吃指南,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美景与美食

作者:B-NUT大花生 显示图片

想想真的很久没有在附近的城市走走,
每次出远门都喜欢把攻略做得非常详细,
生怕错过旅途中的美景。

这次汕头之行算是说走就走,
提前一天定了酒店和车票就出发。
所有景点美食都是在汕头的街上临时定下来的,
虽然会浪费点时间,
但同样也会遇到很多意外的惊喜。

说到汕头,
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吃”,
我不是那种因为一个地方“好吃”而出发的人,
“好看”“好拍”才是出发的真正理由。

“好吃”是没去汕头之前对它的“误解”,“好拍”是去过之后才发现的。因为其地理优势和历史原因,汕头目前还保留着大量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群,这些都见证和承载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

先来一组照片来感受一下汕头“好拍”“好吃”都有哪些地方吧!!


身后的这栋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平酒楼旧址,按照当时的规格,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五星级大酒店。这个路口很适合街拍,有点在老上海的感觉。


想要了解汕头的历史和发展,我觉得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光辉历史。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是汕头文化地标之一,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汕头开埠后第一所自建邮局,也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




汕头小公园是名副其实的汕头城市名片,是来汕头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而没有之一。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也承载着不少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记忆,是“潮人精神文化家园”。




汕头旅社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汕头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来都来了就跟风拍一张吧。



西堤公园是欣赏日落的绝佳目的地,免费人还不多,关键是还挺出片。




入夜后的小公园,有没有一点电视剧《繁花》的即视感?



是不是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山公园?走进汕头中山公园看到滑梯的那一刻,感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我是为了这艘“红头船”而来的,没想到里面的各种收藏更加吸引我。这座博物馆是真的好逛好拍。



来汕头吃,那是一定不能错过这条美食街 —— 龙眼南路,这里能满足你对潮汕美食的所有愿望,几乎家家都是上榜美食。




大树肠粉和楼下鸡翅是两家开在一起的小店,名气都挺大,出品中规中矩。


潮汕功夫茶这么有名,没有理由不来一杯新式茶饮 —— 鸭屎香柠檬茶。


非遗出品 —— 潮汕生腌,把海鲜的鲜味做到了极致,好吃上头,就是不能多吃。


卤鹅也是潮汕美食的代表之一,春梅里以其粉肝为特色吸引一众食客,好吃不腻。


果然食材好才是真的好,潮汕的海鲜砂锅粥是真的鲜甜,料足价格实惠。


甜汤类似于广式糖水,但没有那么甜,作为广东人的我是心头好。


本以为只有美式才有加浓,原来豆浆也能加浓,配上潮汕人最爱的姜薯,便成了一道特色美食。


这碗汤谁看了不迷糊,冬天的早餐来一碗猪血汤,感觉一天都会精神抖擞。

汕头玩的地方其实不多,几乎都集中在小公园这一块。但汕头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我觉得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参观一下他们的博物馆,多去了解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这趟行程虽然只有两天,但也几乎把汕头比较热门的景点逛了个遍,而且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几个博物馆、展览馆和陈列馆上,其中个人比较推荐的是: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和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走过的一些地方吧:

 “永平酒楼好布置,陶芳酒楼好鱼翅,中央酒楼好猫腻,中原酒楼好空气。”

这句话描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埠最高档的大酒楼,其中最大、最有名气的一家就是拥有“好布置”的永平酒楼,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身,可以说是汕头初期的商业综合体。



永平酒楼始建于1922年,坐北向南,为砖石木结构,建成后,一二层是餐饮,三四层为旅馆。当年的永平酒楼是谈生意的最佳场所,商人经常出入酒楼,图的不是口福,而是钱财。有的人甚至一日进出永平酒楼三四次。谈生意上永平酒楼,于当时是一种礼节,一种程式。

如今我们看到的永平酒楼就经过修复后的样子,更显气派。



目前的永平酒楼旧址不对外开放,一楼改成了咖啡厅,成了年轻人打卡休闲的好地方。





以它为背景,是不是有一种上海街拍的错觉,太好出片了。

想要了解汕头的历史发展,一定不能错过开埠文化陈列馆,这里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在这里都能详细了解。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一座独立的三层建筑物,为欧陆建筑风格。它的前身曾是民国时期的台湾银行、报馆旧址,建国后作为汕头西医院、报社、法院等机构的办公地点,它见证了汕头开埠的历程。

2010年5月才正式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并于当年免费对公众开放。


这面雕刻墙非常适合拍照打卡,壁画以素描的形式展示了开埠150年间汕头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以及建筑、人物、器物都直观展现其中。







首层是多功能展示厅,展出汕头开埠以来的资料和图片。

二楼展厅是整座开埠文化陈列馆最精彩的地方,分别从9个序曲来展开150年汕头开埠史的变迁,还收藏了由市民、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100多件珍贵文物,是个人最推荐参观的一层。

三楼作为潮文化的展示、演示厅,展出潮乐乐器,并不定期开展文化沙龙活动。

周一闭馆,周二-周日9:00-16:30(16:00禁止入场)

1922年建成的汕头邮政总局大楼是汕头文化地标之一,老汕头喜欢称之为“安平邮局”,它是汕头开埠后第一所自建邮局,也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



这个邮局有一段光辉的历史,它见证了汕头开埠以来的邮政通信的发展历史。

中国近代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历史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后的海关邮政时期;1897年,清政府统一邮政权后的大清邮政时期;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建立后的中华邮政时期;最后是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吹响的人民邮政时期。




历史的厚重感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





邮局的陈列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楼外广场的三处景观,分别是代表清朝、民国时期邮政的街景雕塑,以及现代邮政邮筒,这个邮筒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产物,至今还在使用;第二部分是楼内大厅邮政老物件陈列;第三部分是小展览室内的邮政历史图片展,以及潮汕特色珍稀邮票展。

全年免费,周一闭馆,周二-周日9:00-17:00

第一次知道汕头小公园,是因为被这几年火爆网络的英歌舞刷屏而了解到的,围绕着中山纪念亭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画面还历历在目。

当时还在疑惑,这里为什么叫“小公园”,这么小的公园为什么能这么火,为什么能成为汕头的地标?



走进小公园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骑楼群。据了解,小公园是以“中山纪念亭”为起点,“四永一升平”的一道道骑楼老街呈环型放射状,形成城市街区。这里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大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






沿着骑楼群往中山纪念亭方向走,头顶上挂满了非常具有潮汕特色的竹编灯笼,黄底红字的颜色搭配相当复古上相。




沿街是各式的小吃店、特产店、精品店。。。但最能抓住我眼球的还是这家售卖8090复古零食玩具的小卖部,这里的每一件商品真的都是童年的回忆。





这座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亭子大有来头,作为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承载着许多市民、潮籍侨胞的集体记忆。它不仅是市民休闲纳凉、外地游客观光的好去处,更是海外游子寄托思乡情感的地方。

它的经历也是非常丰富:初建于1934年 — 1969年被拆毁 —1997年在原址首次重建 — 2016年10月启动了纪念亭的再次重建工作 — 2017年初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

据了解,整个纪念亭从设计到施工,完全还原1934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始建时的尺寸和工艺,尤其是木结构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几十种榫卯工艺。亭顶内部的藻井部位按照从大到小的比例,一层叠一层,一环扣一环,从底层到顶层共23层,整个榫卯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



小公园在当时是最大最集中的商圈,以小公园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向海边,目的是为了加快商业活动,让多个码头的客商和货物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商业中心进行贸易。

当时有汕头埠“四大百货公司”之称的南生公司,是汕头商业龙头,经营着包括日用百货批发零售、金银首饰、汇兑、酒楼、旅社等,集购物、游玩、餐饮和住宿于一身,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商业综合体的鼻祖级别了。








四周的广告牌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都是“以旧修旧”,尽量还原当年的经商场景,有点影视城的感觉。





小公园的周边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酒店和品牌店,因为其建筑特色,几乎都成了游客们争相拍照打卡的热门点。



入夜后的街景呈现出更加迷人的氛围感。













亮灯后的小公园更是达到了封神级别,有没有一点电视剧《繁花》的即视感?








挂满灯笼的街道也很好拍,出来的效果感觉就像在清迈过天灯节一样。

吃货来汕头,“一路一街”是不能错过的。“一路”是指汕头最火的龙眼南路,那里聚集了许多必打卡的汕头特色美食;“一街”指的是在小公园的这条镇邦美食街。









入驻镇邦美食街的商家基本是本土地道潮菜美食品牌,其中有10多家拥有“老字号”品牌,还拥有10多项餐饮食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涵盖卤鹅、牛肉丸、蚝烙、猪血汤、潮汕打冷、潮汕甜品等地道潮汕美食。

可能不是饭点时间,虽然靠近人气火爆的小公园,但是这里的人流量明显没有龙眼南路的多,可能吃货们确实都喜欢更接地气的小店。

位于商平路43号的汕头旅社,地处汕头早期商业服务业、物流仓储的发散地,当年商贾云集,宾客往来众多,最红火的时候都是一床难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城市发展东移,加上楼房老化不宜继续经营,1996年7月汕头旅社正式歇业。



潮流是个轮回,没想到沉寂多年以后的汕头旅社重新火热起来,不过如今换了一种方式,变成了旅客们到此一游拍照打卡的热门地——以前是商贾云集,一床难求;现在是游客聚集,机位难求。


这是汕头旅社每天的拍照盛况,最好的机位已经被当地付费拍照的摄影师“预定”了,想要拍到空镜,只能起个大早。



哈哈哈,对于摄影师的我,怎么能被当下的困难吓倒。变换一下构图,低角度仰拍,或者找个前景作为遮挡物,就能避开人群拍到“空无一人”的打卡照。




如果不是凑热闹或者非得要拍到千篇一律的打卡照,其实在汕头旅社附近的很多街道的建筑物也很有代表性。从旅社去往西堤公园的路上,还有很多老破小的房子,当地的老人还生活在那里,其实更能深入感受到本土人情。

从汕头旅社到西堤公园,步行只要15分钟左右,这里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地方,最好在5点半前到达,太阳下山的时间非常短。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这面刻着“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的纪念墙,因此侨批便是西堤公园的主题。





西堤公园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承载了汕头几百年历史记忆,是百载商埠繁荣的发祥地,也是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





公园的南面为礐石海,横跨在水面上的就是汕头礐石大桥,在日落的映衬下有其壮观。










西堤公园不大,但千万不要逛完就走,好戏在后头,日落才是这里的精髓。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安静地看完一场日落了,每次旅行都是步履匆匆,一个点拍完立刻赶往下一个目的地,生怕错过更好的素材。

放慢脚步,好好感受当下的美景,这样的旅行才更有意义吧。

全年免费,每天6:30-18:30

汕头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主要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代陶瓷器、书画、铜器、玉器、金漆木雕等各类文物及藏品,喜欢历史文物的不妨来参观参观。








博物馆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16:30停止进场,逢周一闭馆,记得提前在公众号上预约哦!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佛山人,中山公园可谓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每逢大年初一,就会全家老小逛祖庙逛中山公园,在摆满年花的大门前拍新年的第一张合影,这些照片至今还好好保存在我的相册中,每次翻看都回忆满满。

没想到这次汕头之旅,也偶遇到属于汕头自己的中山公园,这跟我回忆中的简直一模一样,让我忍不住感慨: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山公园?



牌楼、假山、九曲桥三处园林建筑被誉为汕头中山公园的“三绝”。其中牌楼高达18米,巨柱矗立,气势雄伟壮观。正面镶有谭延闿手书“中山公园”四个浮雕金字,背面为孙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浮雕金字。




牌楼的后面矗立着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眺望着整个绿树成荫的公园。


在进门右手边,是中山公园的“三绝”之一 —— 假山。假山的底层保留了一幅展现汕头三十年代繁荣景象的“汕头商埠图”的浮雕壁画,被誉为是“汕头的敦煌壁画”。

跟我印象中一样,这些假山已经成为当地小朋友们玩抓迷藏的最佳首选地。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玩过这种水泥做的大象滑梯,真的主打就是一个坚固耐用,那是真的一点都不滑。在我的回忆里,这是以前公园的标配,玩得不亦乐乎,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了。



有湖必有船,脚踏船好像也是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游玩项目。



公园里还有一个忠烈祠,展示了汕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影像和故事,也很值得参观。

全年免费,每天6:00-23:00(22:30后停止入场)

是“工夫茶”还是“功夫茶”? 
“功夫茶”里到底有什么“功夫”?

工夫茶是工夫红茶的简称,是红茶三种制作工艺之一,采用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生产的红茶成为工夫红茶。

功夫茶是茶艺的一种,主要是在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饮茶习俗,因此也称为潮汕功夫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夫茶里的“工夫”是指制作这种红茶是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对工艺的控制需要下工夫,才能制出好茶来;而“功夫茶”里的“功夫”是强调这种饮茶的习俗是非常讲究、有规范的程序和茶道。








这个展览馆也是我们在逛中山公园的时候偶遇的,既然潮汕功夫茶如此闻名,当然不能错过深入了解它的机会。它就在中山公园北侧,分两层,一层为多功能厅、茶艺展厅、茶史展厅;二层为茶境打卡区、古代茶器展厅、现代茶器展厅。








茶不但是饮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态度。展馆的二楼打造了从宋代至现代6个时期的饮茶场景,立体地展示了潮汕人在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非常有趣,

喝茶不仅仅是喝茶,有时候喝的也是一个环境。






这里的展品丰富多彩,包括茶碗、茶壶、茶杯、盖瓯、红泥炉等茶器用具,年代最古老的可追溯至唐代。

展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除周一闭馆外,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开放。

在这趟汕头之旅参观的4个展览馆中,我最喜欢的当属这个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真的是好逛好看又好拍。想要深入了解多元化的潮汕文化和历史,来这里就对了。



潮博中心集潮汕文化展示、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潮汕文化综合体,里面的藏品更是涵盖了潮汕地区社会变迁的藏品资料、潮汕地区出土的标本、相关文物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相关的各种代表性历史见证物等实物藏品,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也是最快多方位了解潮汕文化最好的途径。








潮博中心的开放时间是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4:30就不允许进入,周一闭馆。个人建议下午2点左右到达,这个时候场馆的光线最好,适合拍照,且有足够的时间参观。







一楼潮汕地区标志性的红头船是最热门的打卡点。据历史记载,雍正年间将船头漆成红色是出于官府的强制,目的是切断当地居民与海盗的联系,几百年来“红头船”都与当地人的生活和历史交织在一起,散发着一种艺术化的民俗色彩,慢慢也就成了广东潮汕人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整个潮博中心比较推荐这3个场馆: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潮汕华侨博物馆、汕头美术馆。

美术馆在第三、四层、五层,主要展示了粤东地区近现代及当代美术的收藏,画的主题大都围绕着潮汕地区独有的元素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当属三者中最精彩的一部分,里面汇聚了潮汕地区大量的精美艺术品,用多种形式展示潮汕非遗项目。

其中的嵌瓷、木雕、石雕、彩画等技艺,抽纱、潮绣、金漆木雕神龛等实物展品,都是这里的精品中精品。非遗馆第二展厅使用各种大型现代装置来展示潮汕非遗项目,可近距离观看非遗项目潮剧的各种服饰、袍服的潮绣、冠帽的制作。



从展馆的后门出来,是汕头的内海湾,坐在这里吹吹海风,欣赏日落也是一种享受。

汕头回来,如果你问我汕头有什么好吃的推荐,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龙眼南路最好吃。

一条街让你从早吃到晚,这里几乎囊括了所有你来汕头必吃的美食,小到一个糖葱薄饼、炸鸡翅,大到一顿牛肉火锅、砂锅粥等等,都能在这里找到必吃榜上的美食。










这些一家家开在农民房下不起眼的小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如今火爆汕头的龙眼南路美食街。

我们走进龙眼南路的第一想法就是:到底要吃什么,确定了要吃的品种之后,就是到底要吃哪家,这就是选择太多的烦恼。其实作为美食天堂的潮汕地区,且能在这条街上生存下去的商家,没有一些实际功夫是做不下去的,所以看到合眼缘的就吃吧,一般不会踩雷。

接下来我就说说这两天我们都吃了啥,给大家推荐推荐一下:

店名:大树肠粉(龙眼园店)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路73号
营业时间:06:30-次日03:00
人均消费:14元/人
推荐:牛肉肠粉、猪肉蛋虾肠粉、全家福肠粉  

作为一个广东佛山人,从小到大吃的早餐就是肠粉,没想到肠粉在汕头也能成为一道必打卡的美食。毫不夸张地说在龙眼南路就有不下10家肠粉店,其中小吴、椰园、 大树 、阿象是当中比较火的几家,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们是第一家碰到的大树,就直接选择了它。



汕头肠粉的做法跟佛山的做法大有不同,佛山的就是直接把自己选好的肉(有牛肉片或碎、猪肉片或碎、猪肝等)放在米浆上蒸,最多就加个鸡蛋或者拼个其他肉;汕头是把馅料如牛肉碎、猪肉碎、虾仁、鸡蛋等先放到小碗里搅拌均匀,再抹在米浆上蒸。

汕头肠粉还会放青菜和芽菜等一些蔬菜。而广式肠粉一般都不会有,在口感上也会大有不同。


而其中的精华——酱料,也有所不同。佛山会比较简单,只会放偏甜且淡的酱油,喜欢吃辣的就会加酱油泡过的辣椒圈;而汕头则会加调制好的酱汁和菜谱,酱汁会稍微偏咸一点。


既然是来这里打卡美食,我的建议就是两个人点一份大份的就完全足够了,千万别吃多,毕竟后面还有更多好吃的等着。

店名:楼下鸡翅(龙眼园店)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区6栋101房(大树肠粉旁)
营业时间:11:00-次日01:00
人均消费:13元/人
推荐:腐乳鸡翅、经典炸鸡翅、雪花鸡翅、虾饼

这家店主营的是炸物,而其中鸡翅是这里的招牌,也是龙眼南路炸物店中比较火的一家,开在大树肠粉旁。店面很小,不设堂食,可以和肠粉一起搭配尝尝。



腐乳鸡翅腐乳味不太明显,其他炸物还算过得去,没有任何蘸料,口味比较淡。

店名:鮀茶堂(龙眼南路店)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路84号
营业时间:10:00-22:30
人均消费:19元/人
推荐:炙烧黑糖珍珠厚乳、黄金时代、潮汕酒酿香柠茶





为什么在龙眼南路众多的茶饮品牌中选择了这家,原因有二:1.“鮀”这个字一开始因为不知道怎么发音而吸引了我,然后去网上查,才知道原来汕头也称为鮀城;2.小小门店确装修得很精致,确实很能抓住眼球。





门店很小,几乎没有太多的位置坐,基本都是打包带走,但两边墙壁上的装饰很适合拍照打卡。刚吃完肠粉和炸物,来杯鸭屎香柠檬茶解解腻很不错。

店名:非遗.金二顺潮汕生腌(龙眼南分店)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路79号
营业时间:10:30-次日02:00
人均消费:80元/人
推荐:生腌活虾、生腌膏蟹、腌生蚝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海鲜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而潮汕地区,更是把海鲜的鲜做到了极致——生腌,这种做法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鲜而不腥、嫩而不生”的口感,潮汕人认为生腌是处理海鲜的最佳方式。





这家位于龙眼南路的金二顺生腌是潮汕的老字号,我们这次点的是生腌膏蟹、鲍鱼和活虾海鲜三拼的套餐,112元。膏蟹最深得我们俩一致好评的,把蟹的鲜做到了极致;活虾的量最多,但吃多了感觉有点腻;鲍鱼的口感非常Q弹。

吃生腌一定要配白粥,且不能多吃,个人觉得这个三拼的量两个人吃刚刚好,非常推荐。

店名:桥下猪肚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路79号
营业时间:全天营业
人均消费:24元/人
推荐:原汁猪肚汤、猪肚粿条汤、莲藕猪肚汤

这家店就在金二顺生腌的旁边,可以点一碗猪肚汤作为前菜暖暖胃,搭配生腌一起吃。味道就是比较大众的,没有特别地惊艳。


店名:春梅里卤鹅馆(中山路店)
地址:金平区黄岗路3号1号居民楼
营业时间:8:30-20:30
人均消费:78元/人
推荐:招牌鹅肉、粉肝、鹅头

潮汕的卤鹅也是出了名的好吃,能吃上这家汕头潮粤菜No1的店也是偶然。上午逛完博物馆和旁边的中山公园后我们正苦恼中午吃什么,本来打算边逛边看,随便找家路边摊解决算了,但偏偏就被我们发现了这家外表看上去就很不一般的卤鹅馆。








你说它好找吧,它又偏偏藏在非常不起眼的老旧居民楼里;你说不好找吧,只要一进路口,门头各式眼花缭乱的招牌又一下子抓住你的眼球。能藏得那么深,做得那么大,当时盲猜味道一定不会差。







外表的广告IP做得那么好,里面的装修也很有潮汕风格:复古的楼梯、潮汕老爷、大红对联、老旧物件等等元素。





总结来说这是我们这次来汕头最推荐吃的一家,甚至回程的时候还打包了一份在高铁上吃。鹅肝是来这里必吃的,有招牌鹅肝和粉肝可选,粉肝价格会贵一半左右,但是我觉得值得尝试,入口即化,而且一点都没有膻味。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或者可以选择三拼、五拼拼盘的形式,每样都可以尝试。

店名:老胡甜汤
地址:金平区梅翠街梅园3栋103房
营业时间:10:00-22:30
人均消费:15元/人
推荐:豆花、姜薯汤、五果汤

甜汤其实就类似于广式的糖水,在潮汕地区人们习惯称作为甜汤,是本地人最爱的传统宵夜之一。这家店最出名的是豆花,但我们晚上8点多去的时候已经卖完。绿豆爽、五果汤、姜薯汤、招牌糯米钱都是汕头甜汤的特色,闭眼点就行。




甜度适中,个人感觉比广式糖水要淡一点,作为饭后糖水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切记晚饭千万别吃太饱。

店名:老牌福记加浓豆浆
地址:金平区龙眼南路51号菊园6栋102
营业时间:21:00-次日10:00
人均消费:15元/人
推荐:招牌姜薯豆浆、网红小油条、芋泥蛋黄黄油煎堆

这家是名副其实的深夜豆浆,晚上9点才开门营业,到第二天的10点。加浓豆浆是这家的招牌,可以选择在豆浆中加入汕头特色的姜薯或鸡蛋,加姜薯的目的是让豆浆口感更滑的同时可以祛除豆浆的腥味。





搭配这里的小油条和煎堆更是一绝,泡过豆浆的油条就是棉中带脆,口感一流。

店名:适口餐厅砂锅粥(公信路总店)
地址:金平区公信路29号之一军休楼下
营业时间:11:00-次日02:00
人均消费:77元/人
推荐:螃蟹鲜虾粥、菜脯煎蛋





这家老店也是藏在街巷里,不论是招牌和室内的装修都非常不起眼,但这里的砂锅粥出品绝对惊艳。推荐螃蟹鲜虾粥,海鲜的鲜味安全融入到粥里面,没有添加调味料才能吃出真原味。这跟我在深圳吃到的潮汕砂锅粥真完全不一样。一份螃蟹鲜虾粥加菜脯煎蛋,139元的消费非常实惠。

店名:老四猪血汤
地址:金平区龙华街24栋
营业时间:05:00-14:00
人均消费:21元/人
推荐:猪血汤加益母草、猪血枸杞叶猪杂汤、西洋菜猪血汤




从档口里那一大锅的猪血汤和几大盆的各种青菜可以看得出来,生意有多火爆。猪血汤一般的经典搭配就是益母草、枸杞叶、西洋菜、珍珠花菜,因为人流量大,所以肉和菜都非常新鲜,建议两个人点小碗就行。

店名:傅记油条
地址:金平区金环南路竹园22栋
营业时间:05:00-12:00
人均消费:3元/人
推荐:油条、香酥麻球


这家店就在老四猪血汤旁,油条都是刚上锅就很快卖完,都是本地人来吃的多。豆浆和油条一律两块,现炸都油条就是香脆,而且一点也不油。吃完忘记拍照了。

汕头大部分的景点和美食打卡点都比较集中,所以安排两天一夜的行程是非常充足的。

Day1:深圳坪山站 — 汕头站 — 大树肠粉、楼下鸡翅 — 鮀茶堂 — 小公园 — 汕头旅社 — 西堤公园 — 桥下猪肚、金二顺生腌

Day2:老四猪血汤、傅记油条 — 汕头市博物馆 — 中山公园 — 潮汕功夫茶文化展览馆 — 春梅里卤鹅馆 — 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 — 适口餐厅砂锅粥 — 老胡甜汤 — 福记加浓豆浆、

汕头的景点逛得玩,但汕头的吃是真的吃不完,奈何没有那么大的胃,总的建议就是逛景点能走则走,尽量消化,吃的能点小份就小份,尽量多尝试不一样的美食——不过,切勿贪吃哦!!!

 1.关于住宿



这次我们住的是汕头海润酒店(汕头万象城店),这里离汕头高铁站仅15分钟的车程,步行至万象城只需要13分钟,步行至龙眼南路也只要20分钟,出行很方便。酒店的整体环境和房间都干净舒适。

2.关于出行
如果住宿选好了地方,汕头其实是一个更加适合citywalk的城市,慢节奏是这座城市的特点,无论是逛景点还寻觅美食都容不得你快,一快你可能就错过了一个好地方。


如果真的不想走路,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街小巷都能扫到共享电动车,像这款摩托车外形的电动车,还经过精心涂装,开着拉风,拍照好看,果然是一座为旅游而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