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斑斓多彩的烟火之城

作者:FiFiFion 显示图片

这趟旅程始于想追蔡老师白日烟花的大王和刚好要在年底清掉假期的我。
很久之前看过蔡老师的纪录片「天梯」,我在豆瓣记录是“最后看哭了”。是最后看到烟火在空中爬升,当时心里想的是人类居然可以用这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感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动。

为了赶上蔡老师下午四点半的烟花,一早广州出发高铁,中午抵达放下行李后马不停蹄打车去秀涂村。接下来就是预料中的各村口封锁,沿着海湾一路向辅警小哥哥寻求最佳观赏点的路线…抄小路、翻栏杆、爬土坡等等🥲
在吹了两个钟海风后,终于和大家在一片田野上看到零星的烟花尾巴。虽然和内场的效果……不能说差之千里但也是大相径庭🥲我们只能从风中消散的彩色烟雾中脑补,从星星点点中找寻形状。但重要的是追的过程不是么~


田野上观看烟花的人们,和星星点点的烟花
竟有种行为艺术的感觉



看到有限的烟火,脑海中是无限的想象。



*附上两张官方视频截图的红帆。至美,至极。

追完白日烟火,第二天就正式开启citywalk~
五天的时间对于泉州这座小城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它绝不是特种兵式旅行可以体验的目的地,一天两三个点已经是极限。
海丝起点、世遗名城,刺桐城,众神之城,佛国都是它的名字。而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庙宇寺堂和烟火气好像无需一个明确的定义。去过不少的历史名城,但没有一座像泉州一样古迹和日常生活融合得如此和谐。

Citywalk第一天一大早先体验一下小白,去吃个侯阿婆肉粽做早饭。干贝肉粽配上沙茶酱~是惊喜的味觉盛宴!




作为游客还是不免俗的到西街走走。毕竟有必打卡的大开元寺,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尝到各种经典小吃。(虽然得不到本地人的认可哈哈,后面会讲~)





西街上无意闯入的精致小院落,随意的拍拍挺好看的。我们一顿拍完出来的时候还发现一对拍摄综艺的大军正准备进场~







西街上各种小吃,还有很受欢迎的怀古堂。我们带了几块砖雕回去~

一顿吃吃喝喝后终于进入今日的主要景点大开元寺。





很喜欢闽南特有的色彩。红砖红瓦都像是特别调出来的颜色,舒服的低饱和度,配上苍绿的树,形态各异的走兽、庄严的字体。每一帧都是垂手可得的美。

开元寺里还有一座弘一法师纪念馆。大师的传奇一生,和馆内的精美设计一样值得驻足细看。




下午打车到蟳埔村簪花。来都来了,对于花花的魅力,女生很难抵挡🥰




村里的奶奶日常的簪花就很好看。



傍晚的渔舟和城市灯火背景



晚上在阿秋吃吃牛排🐮得到本地人对于游客美食榜单上的认可之一。佛系的老板也是亮点之一🤭



「半城烟火半城仙」,大抵就是吃完晚饭后溜达到灯火通明的关岳庙,看到烟火鼎盛与繁华街道同框。拜拜了关公和岳飞大神之后,又回到人来车往的街上。感受到一种人神共处一世的微妙又奇异的感觉。




Day 3 我们驾着小电驴,从婷婷面线糊早餐开启新的一天。不得不说泉州的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小白自不用说,还有自行车和小电驴可以租。随时可以即达任何想去的地方~




然后来到我最喜欢的一个寺,清净寺。
——「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初名“圣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以后又历经修建,仍保持当年创建时的风貌。」
多次整修仍因地震失去穹顶的遗址,破碎仍庄严。整片整片的石砖墙让人有点联想到耶路撒冷的城墙。
它的旁边就是关岳庙,多元包容的宗教氛围在当下的世界显得尤其珍贵。






第二站天后宫,海神妈祖文化的鼻祖,也是现存最大的妈祖宫宇。不禁再次感叹闽南庙宇屋脊构造之精美绝伦,在天后宫体现到了极致。
后来在海上交通史博物馆才了解,在寝殿门前的石柱上有一对珍贵的元代印度教石柱,可惜当时没有去仔细看看。







天后宫前是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前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为全城繁华要地。」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这片街区有多么的繁华,这也是泉州申世遗的片区之一。




天后宫旁边就是秉正堂,经典的石花膏、四果汤、土笋冻(话说经过科普才知道土笋是一种海洋生物🙃)、还有菜粿~量大管饱。



下一站:石狮海边。








洛伽寺在某书上已经成了出片圣地,海边的寺庙是稀有的存在,出发之前我已经在想象着某种类似水城的感觉。
海上佛国的确很美。浮在海面上的一片圣地,有种大自然和神灵互相守护的感觉。如果游客没有那么多,站在墙上拍照的人没有那么喧闹,也许会更美。
黄墙、彩檐、夕阳、大海。在佛家圣地感受人间值得。




总要看一场海上佛国的日落吧。






趁着涨潮咔嚓咔嚓,海水瞬间涌上石头


这几张海边的照片我都非常喜欢。完全没有后期调色,同一个参数,略有不同的时间和位置,就产生了两种落日余晖的色调。果然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调色盘。

海边回来再继续citywalk~打卡了芥子书屋。每座城市的独立书屋就像是它独属的日记本,记录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里面感受这座城市的时光流动。









Day 4 今天主要任务是到少林寺练功🤸🏻(bushi)
可能大部分人只知道河南的少林寺,但其实南少林寺是少林南拳的发源地。金色「禅拳双修」四字在屋檐下显得低调又有力。




观音阁屋檐下栩栩如生的木雕少林寺功夫和尚,每个都不一样。
阁里还有一座全国最大的木雕观音,但我们一直没有去拍神像的习惯。留在脑海里就好~








这片后山的树林,很安静,很喜欢。

以前想象中的少林寺是在深山高林里面,需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但是南少林寺其实离古城非常近,打车也就十来分钟。
逛完少林寺之后我们就分开两路走了,大王回去搬砖,我继续瞎逛几天~
中午在少林寺吃完斋饭(还蛮推荐的,34的自助)就去了洛阳桥。
桥跨越了洛阳江,但是现在看到的只是一片湿地和盘旋的飞鸟。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桥基的筏形基础和把海蛎像寄生一样“种”在桥墩,用来稳固桥基的结构。感叹古人的智慧。


桥中部有个平台,有一些记录洛阳桥历史的石碑。        


还有神像,和远处的高楼在同一视角下看,一幅魔幻现实主义的图景。



桥的另一端是主持建修洛阳桥的蔡襄像,和在雕像下修复碑文的叔叔们。
继续往前走是一片小而美的旧街区。在这里终于看到刺桐。一座古庙宇就藏在绿树掩映的街角,几个同为旅客的老奶奶告诉我,庙宇门前的碑文,都是重要的史料。







再往前走是一家有窑烤面包的咖啡邮局。老板闲鱼大叔是一位真诚又善良的叔叔。有些店员是听障人士,但不碍于正常的懂得客人的需求。他说,他会一直坚持教会他们做面包咖啡的技能。一边聊一边喝一口咖啡,心里暖暖的。




Day 5 继续一个人的旅程——博物馆之日
第一站: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博物馆在体育中心里面,外表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老旧,但真的是一个荟萃了泉州文化精髓的地方。难怪被称为不能错过的小众必游点。在这里可以逛足一个上午了。
展品真的都很有特色,每一件单独拎出来都值得细细观察。闽南人民的手是真的巧,各种物料都能玩出花样来,真正的智慧在民间,



第二站: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泉州作为中心地带的历史。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先来看博物馆再去各大古迹会更有深刻的体会。



下午从博物馆回到中山路,准备在花巷溜达一下。经过之前没有细看的中山路,人来人往的商业气息有点掩盖了它精巧又随意的美。那就重新再好好感受一下吧~








花巷倒是比想象中的清净,尤其到了天主教堂,更是一个人都没有。
最惊喜的吃到了超级好吃的!浮粿!刚刚炸出来的太好吃了~才五块!











真的,旅行中有些突然周围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刻,和环境的关系会变得紧密起来,会记得特别深刻。

Day 6 踏上回程之前,最后一个景点是承天寺。
说来也巧,最后这天换了一家民宿,而围绕着民宿附近刚好两个地方都是临时起意的。另外一个是巴浪鱼咖啡。
其实承天寺应该在必游清单里,而不是在最后的临时起意里。因为它的规模和名气仅在开元寺之后,而开元寺其实比较景点化了,但承天寺更接近真实的寺庙生活。里面还有参拜活动(有看到幕布后面他们忙碌地准备着),有随处可见的僧侣。









承天寺里面有很多“字”都让人不禁驻足细看,汉字的美在这座庙宇里得到完整的呈现。
最喜欢“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这对弘一法师题写在山门上的对联。
•  有无量自在:指的是通过修行达到一种无限的自由与可能性的状态。这种“自在”意味着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并能自由地做出选择,不受环境和自我限制的影响。
•  入不二法门:是一个佛教术语,指那些能够帮助修行者直接契入绝对真理,超越相对性和差别的所有方法。强调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
这副对联表达了通过修行可以达到一种超越世俗束缚、心灵自由的境界,进而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达到无我、无执、无烦恼的状态。

虽然作为凡夫俗子,修行没那么高。对普通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哲学,借着佛门的智慧站得高一点去思考某些问题,也许是会让我们更平和从容一点。




承天寺出来,去了昨晚本地小伙伴推荐的巴浪鱼咖啡。他们说这是泉州的一家文艺重店,很多泉州当地的艺文活动都在这里进行。里面提供的不止咖啡,是比咖啡还重要的东西。
当然,冷萃还是让人惊喜的好。(这时应该配上早餐那条大大的油条哈哈)







这里还得cue一下前天晚上在民宿楼下的酒吧,名字怪可爱的叫「中性牛奶旅店Neutral milk hotel」,是一支乐队的名字(在觅鲤文创园旁边)。在里面和当地小伙伴畅饮畅聊了三四个小时,聊美食聊八卦聊人生~bartender小哥哥甚至把他的私伙调酒都拿出来分享了~他们还告诉我西街的小吃都是他们本地人不会碰的哈哈(除了润饼),他们会去西街后面的小街吃日常的摊子。完全感受到当地人又开放又淳朴的热情。一如泉州开放包容的历史气质。
越来越觉得来到一个地方旅行,去博物馆看、跟当地人聊天都是最最好的了解这个地方的途径。打败了小某书上的精美攻略,而且这种在地的感觉非常的真实。




这趟泉州之旅是丰富的斑斓的,体验感非常好。有种一头扑进人间烟火,被浓厚的宗教氛围和生活气息温暖包围着的感觉,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它的多样性。而多样性是我们热爱这个世界的理由,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可以自在的活。
每次去完一个地方旅行都会说想再来,但泉州的确是真心想二刷的城市。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