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唐代著名高道司马承祯在其所著的《上清天宫地府经》中,把天下名山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王屋山极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辕氏黄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坛”。王屋山也是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王屋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分7个景区,125个景点。 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是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具体游览线路如下:
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至索道下站--索道上站--紫藤长廊--天坛顶--总仙宫--老子祠--舍身崖--定心石--太乙池--索道下山--千年银杏--游客中心
在王屋山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远摄王屋山
远眺金顶,在蓝天的映衬下,金光灿灿的金顶煞是好看
从索道上站出来,需要继续攀爬台阶儿。沿途可见周围莽莽太行群山。
离金顶又近了一步
拉近远山,有几个形状独特的顶峰
对面的山岩峭壁刻着四个红字,第一洞天。下面是王母洞,隐约可见洞口矗立着王母神像。
“第一洞天”为王屋山灵山峰上的巨型摩崖石刻。在天坛峰可远远望见“第一洞天”四个大字。
王母洞,传说为王母娘娘修道于此,为王母的修道之所,故名王母洞。洞中套洞,纵横交叉,洞深通向何处传说周回万里,神秘莫测。
唐著名高道司马承祯在其所著的《上清天宫地府经》中,把天下名山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中王屋山被列为“天下第一洞天”,号“小有清虚之天”,奠定了王屋山洞天福地的宗旨地位。
若要去往对面的王母洞,可以开车直达。听说在景区内也有山路相连,但是要走上一两个小时。
经过紫藤长廊
登上天坛顶,金顶就在眼前。
再次用长焦镜头拉近对面这几个形状奇特的山峰,也不知道这是否属于哪个景区的?有知道的朋友欢迎留言告知哈。
登上王者之山,上面就是金光灿灿的总仙宫
王屋山主峰天坛极顶,海拔1715米,主峰之巅有石坛,传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故称天坛峰。天坛峰南临华盖峰,北依灵山峰,后靠五斗峰,东有日精峰,西有月华峰,四周群峰簇拥,岗阜卑围,一峰突起,群峰伏拜,大有王者之风。
天坛峰不是王屋山的最高峰,王屋山最高峰是海拔1955米高的斗顶峰,但海拔1715米的天坛峰才是王屋山主峰,主要的景点都在这座峰上。
天坛峰顶面积大约四亩,被道家视为“五岳四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会之所。”唐时有三清殿、轩辕庙、四角亭、黄帝更衣亭、御爱松等,元初改称“总仙宫”,明代增建玉皇殿、南天门。总仙宫是王屋山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的轴心,与北京天坛祈年殿为同类建筑。
总仙宫正在被镀成金色,尚未完全收工。
登上了富丽堂皇的金顶
周围的太行群山一览无余,像电影大片一样在我们眼前展开绝美的画卷,太美啦
在金殿上停留许久,我们饱览太行山色,最终恋恋不舍下山,前往老子祠
来到舍身崖。舍身崖是一道竖立的山墙,突兀的向前伸出,游人站在这道山墙之上,惊心动魄,如果没有两侧的围栏保护,估计是没有几个人敢走上前的。
定心石与舍身崖相对,为一突出的巨石,阔尺许,长丈余,悬空而立,下临深渊,古时凡登山朝拜者,立此石上,以验其诚。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说:“人心安定,方立此石”,故又名“定心石”。与定心石相对、紧靠定心石的舍身崖下也是崖壁百丈!两处都让人心惊胆顫,胆小者决不敢探视!
老君炼丹池
山回路转,我们来到太乙池。
李白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写到:“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王维在《送张道士归山》中说:“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居,别妇留丹决,驱鸡入白云”。
刘禹锡在《奉送家兄归隐王屋》中写道:“阳落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望。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紫金堂是紫金崖最下方的一处岩洞,相传是轩辕黄帝为战胜蚩尤,曾在这此休憩沐浴更衣,然后登琼林台设坛祭天。难怪水质清冽、仙气升腾。紫金堂所在的紫金崖,是王屋山运动的代表性地貌,专业术语叫“超覆不整合接触景观”
再次经过紫藤长廊,前往索道上站,乘坐索道下山
这里是登山步道的起点。
游览完王屋山,在摆渡车乘坐地点,询问了工作人员是否可以送我们到千年银杏树这个景点?工作人员答复说建议自己走路到银杏树景点,游览完毕后在路边招手拦车即可搭车返回游客中心
老远就看到了这颗硕大的银杏树。
银杏树前面不远有一个水池,是不老全泉,几乎没有什么水。
千年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树高45.7米,胸围9.4米,八人才能合抱,当地有“七楼八拐棍”之称。它占地亩余,是中国五大银杏树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为我国现存最大的银杏树,是神奇的不老不死之树。千百年来,王屋山的这棵银杏树吸日月之精华,蕴王屋山之灵气。自古至今,无数善男信女将它视为神灵、顶礼膜拜,树上挂满了各路信奉者敬献的幔帐。
银杏树这里有个坑,游记看到这里的蜂友可以注意一下。古树旁边有个小屋。里边有个身形微胖的打扮成老道模样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感觉他并不是真的老道,只是一个承包了这个景点儿的商人。他见我们走过来观赏古树就很热情的打招呼,主动介绍古树很灵验、气场很好,要我们绕树膜拜,之后又主动说要赠送祈福的红布条挂在树上,待我们接过布条,又说要在布条上写名字,而签字笔在屋里,所以又引我们进了小屋。递过来签字笔的同时,又打开桌子上一个厚本子,要求我们在本子上签下名字,签完名字他才露出本子上方他故意遮挡的部分,原来前面签名的人都签了功德金,不是几百就是上千,这就是他等着你的坑,既然接了他的红布条,多少也得意思一下,于是也给他转账签了16元。
阳台宫本来是王屋山不合缺少的一个重要景点,但近期阳台宫正在内部修缮,目前不对外开放,所以无缘参观,是个小小的遗憾,这也是以后再来一趟的理由。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为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定级为“一级甲”。现存于 北京 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为李白自书其四言诗,共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
全文: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创作缘由:
李白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出蜀游 三峡 ,至 江陵 遇道士司马承祯,得到司马承祯赞赏。后唐玄宗命司马承祯王屋山建立道观,并题写匾额。而司马承祯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擅长山水画。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 山阳 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
整个王屋山景区的最南端“第一洞天”大牌坊,这才是王屋山景区的正门,游客中心和景交车起始点都在这儿。
从第一洞天牌坊进门后,会有一系列的道教特色建筑,依次为五行四象广场、祭天醮坛、黄帝统一华夏浮雕、老子道德经石刻、正天门 、文化长廊、献殿。我们这一路是倒序走过来。
来到王屋老街附近,首先看到最醒目的网红吊桥,远处是地标建筑文峰塔
老戏台
经过一所古色古香的院落,有工作人员在打扫卫生
原来这个院落是状元府
王屋老街公主亭
文峰塔共有七层,每层供有佛像,我们登上去看了,本想登高望远,结果窗户是关闭的,不能打开眺望风景。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王屋老街别有一番韵味
虽是淡季游客稀少,老街的各种旅馆酒店、餐馆小吃店大部分都闭门歇业了,但夜景依然是灯火通明的,并未逊色
交通:济源客运总站没有直接发往王屋山的班车,要到济源老公交站这个地方,才有发往济源下属乡镇的班车。去王屋山必须坐“ 济源--邵原”班车,发车间隔大约40分钟,路程大约一小时。去王屋山景区,需在阳台宫路口下车,最好提前告知司机,让他到站提醒你下车。
住宿:下车的地方是十字路口,吃饭和住宿都在附近寻找即可。我们住的是下面这家叫做山里人家的农家院,他家有三栋小楼,新旧不同,房型报价各不同,也可从美团、去哪儿等APP上查房价。赶上淡季,我们入住时客房都空着,没有其他客人,适当砍了价,比网上订房要便宜。房间是新装的,又宽敞又干净。
老板姓赵,一个人打理自家农家院,打扫、做饭和接待都是一个人前后忙活,既能干又比较实在,老妈帮他带孩子,打打下手,媳妇在学校做老师,晚上才下班回家。
小镇上也有几家餐馆,一开始我们没有在自家老板这里吃饭,想着先看看镇上餐馆的手艺,在外面吃了两顿结果有些失望,于是决定回自家民宿尝尝老板亲自下厨的手艺,结果比镇上餐馆的手艺还要好,感觉还是吃自家民宿的饭菜舒适。早餐稀饭馒头+素菜,10元/人。晚餐面条也是10元/人。午餐给我们搭配的二荤二素套餐25元/人,在他家吃饭的两三日是我们这一段行程吃的最舒适的几天。
我们的行程
D1 洛阳龙门客运站坐大巴至济源,车票5.5元/人
济源老公交站坐大巴到王屋山阳台宫路口,车票7元/人
先找住宿,经对比最终选择住在山里人农家院,淡季双标间80元
下午游阳台宫,阳台宫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
游览轩辕殿、正天门、道境广场及王屋老街,欣赏夜景
D2 前往游客中心,门票+往返观光车+往返索道合计185元
坐观光车去索道站,乘坐索道上山游览王屋山
D3 本打算从王屋山搭乘过路班车前往黄河三峡景区游玩,但不巧这天班车停运,也找不到其他合适车辆去黄河三峡。前面接连游览了老君山和王屋山,于是决定干脆在这休整一天,然后返回济源
王屋山这边大多是乘坐大巴而来的团队游客,也有一些自驾游的散客,像我们这样乘坐班车来的游客是少之又少,像我们这样依赖班车前往黄河三峡景区很是不方便。
关于买票:我们当天早晨在美团定的票,全套门票+往返观光车和索道总计185元。如果能提前一天订票,还能再优惠10元。
关于观光车:我们下车的地点在阳台宫东侧两百米十字路口,路口向北100米即是检票山门。如果不买观光车票,从山门检票后徒步走到索道口或者是登山步道口,还有4公里之远。而你若想坐观光车,还要向南走1km到游客中心才可以坐上观光车。观光车在半路是不给你停车的。景区总是能创造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延长这一段路程,想方设法让你掏出兜里银子坐上观光车滴。
王屋山主峰天坛山,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王屋山景区是道家第一洞天,气场非常好,值得一游,在淡季来这里放松小住几日非常巴适。
道教早期的著名人物,如仙人王子晋,清虚真人王褒,著名方士于吉,南岳夫人魏华存,道教理论家葛洪等都曾修道于王屋山。被称为“药王”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著名道士之一,晚年结庐于王屋山翠微庵,采药行医,济世救人,直至仙逝于此,现孙真人坟墓尚存。孙思邈墓,称孙真人坟,坐落在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南麓的林山村庙岭上。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往探访。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而位于王屋山天坛峰东山脚下的千年红豆杉,其树龄已有1300余年,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一株古红豆杉树,值得一探。
王屋山是秋季观赏红叶的好地方,但我们来的时间稍微早了几天,若是在十月的中下旬则是看红叶的最佳时节。以后如有机会还可以二刷,同时补上阳台宫的缺憾,以此游记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