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沉默的鱼 显示图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因为一首诗,去了一座山,
“敬亭山”李白先后7次登临,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篇。李白为什么对敬亭山情有独钟呢,我想除了这里有美好的自然美景外更主要的是这里还有他牵挂的人。循着诗仙李白的足迹也先后多次到访敬亭山,虽不曾每次都登山,但每次远眺青山,心中依然充满敬仰之情。


敬亭山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海拔约317米,现关联景点有韩愈文化园,广教寺、双塔、石涛纪念馆,太白独坐楼,天际阁,相思泉、敬亭之巅宣城广播电视塔等。
  

韩愈文化园属于敬亭山景区的附属景点,在文昌路与梅溪路交叉口,敬亭山南麓,属于公园式免费景点,这里曾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少年求学之地,现建有韩愈纪念馆、昌黎别业等



青山绿水秀江南,一片清风吹古今



韩愈文化园简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纪念馆中午是关门的第一次去的时候就没有进去,第二次找了个合适的时间才进去的



纪念馆大厅的韩愈铜像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在宣城


第一部分:崇文尚学,宣州熏陶,
家世源流,名门望族
迁居宣城,韩氏情恨
宣城求学,受益终身





曲江流饮,雁塔题名








第二部分文道忠勇,经世救民
修辞明道,百代文宗
泰山北斗,道济天下
倡明道学,传道授业
文经武略,勇夺三军






第三部分:知往鉴今,泽及百世
注重法治,依法施政
倡导德治,推行教化
德礼为先,政刑为辅
注重民本,施政为民
严于侓己,重视舆论






第四部分:高山仰止,遗韵悠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韩愈的了解之前也只是停留在曾经学过的这篇《马说》里,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天通过对韩愈纪念馆的参观,对这位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百代文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广教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时期,为江南千古名刹,曾与九华山的化成寺,黄山翠峰寺,琅琊开化寺合称四大名寺,请乾隆年间寺院毁坏严重,历代重修,1937年日军侵华期间寺院毁于战火目前仅存广教寺双塔,现在的广教寺是在2004年恢复重建的



重建后的广教寺山门楼建筑风格


据史载,广教寺之肇基者为晚唐之断际禅师希运,禅师系曹溪六祖之嫡孙,初居高安黄蘖山,故又称黄蘖禅师。唐大中二年(848),裴休知宣州,迎断际禅师来宣,驻锡城内开元寺,第二年创建广教寺。





金弥勒迎八方客,只是现在的广教寺香火气并不是很浓,不过这样也好,佛家本事清净地少了香火,多了修行





大雄宝殿后面的海岛观音浮雕图每一尊都栩栩如生。


龙女和童子分侍两侧


从宋代开始,中国寺庙中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持三宝,护助出家人。韦陀护法为本师如来护持佛法,足迹遍及三大洲,又称三洲感应韦陀尊天。


被封神的关于不但是武财神还是佛教里的伽蓝菩萨成了佛教的守护神之一了



   敬亭山有“ 江南 诗山”的称号前有,谢朓、李白、杜牧、韩愈、后有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文天祥、汤显祖、文征明、石涛、梅清等文化名人在敬亭山,赋诗、作画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登山的人不是很多,风景秀美心旷神怡





缓步到这个古昭亭后面开始了山路







为纪念石涛客居 宣城 350周年, 宣城 市人民政府在石涛曾经生活过的敬亭山修建了石涛纪念馆,纪念馆分四个展厅,详细介绍了石涛1666年-1680年客居 宣城 的活动轨迹。


石涛,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 广西 桂林 人,小字阿长,僧名元济,一作原济,别号很多,大滌子、钝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陈人、清湘老人、清湘遗人、零丁老人。 明 靖江 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





敬亭山的自然风光慰藉了人生失利的石涛,他亲自参与敬亭山采茶等生产活动,得以感悟自然山水之妙。这一时期, 黄山 的游踪,敬亭山的创作,一大批精品力作的诞生,奠定了石涛成为一代宗师的基础。





这个角度可以俯瞰着茶山



太白独坐楼楼高31.5米共四层,仿唐建筑,逐层退减观景平台,相传为李白《独坐敬亭山》题诗处




门口正对的是一尊李白独坐木雕






二层展示了李白的人生经历












三层是一些敬亭山标志建筑介绍










太白独坐楼算是敬亭山的一个中转点向东可以去敬亭之巅,向西可以去天际阁。



去往一峰天际阁的石板路,道路虽有台阶但相对比较平缓,适合慢游




远处就是敬亭之巅宣城广播电视塔了


天际阁,位于敬亭山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米,楼名取自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诗句。阁楼底层面积230平方米,为3层唐代风格阁楼,为敬亭诗经全程最佳观景点之一。



阁楼一层进口是协调石像,阁内介绍谢朓的相关介绍和诗文








天机阁视野非常开阔俯瞰群山及远处的城区








谢朓和宣城深度融合,除了这里的天际阁,宣城还有谢眺楼、登江亭,云齐阁等







谢朓就是李白诗句“,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小谢,与“大榭”谢灵运是同族。


敬亭之巅在敬亭山的东边,这里建设有宣城广播电视塔,118米的钢架塔体坐落在318米的敬亭山上很是壮观,被誉为敬亭之巅





日出观景平台因场地有限需要预约,刚下了一场阵雨后四野莽莽,虽然当天的能见度不是太好但是仍让人心旷神怡






在前往望江亭的路上又下起了雨全身都湿透了幸好是夏天,一场雨下来走在这山间廊道上反而无比的舒适


望江亭是一个新建的八角凉亭,由于四周都被植被包裹,根本看不到下面的景色,反而来是的道路让人更加悠闲。


借位看到下面的蜿蜒水阳江


下山的路我没有走原来的路而是走了这一千四百步的楼梯道,一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是难得的雨后青山


步梯道的出口,因为不知道外面通往哪里又反馈到石涛纪念馆返回的。



原路返回,在石涛纪念馆补看了之前漏掉的神树。


神树是一棵一百多年的枫香树,下面还有人祭拜



玉真公主除了是李白仕途上的引路人,更是他的一位红颜知己,他们心心相惜心心相印只是因为世俗,伦理,政治这些羁绊及时狂放如李白也不能幸免,他们不是世俗的男女,更像是心灵的伴侣,在这敬亭山上相看两不厌的不是那山,而是那人,哪里有他羁绊一生的人,及时那时候的李白没有了年少轻狂,已经是耄耋老人白发苍苍。


玉真公主,号“持盈”,法号无上真,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在王屋山入道修仙,尊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师”。玉真公主算是唐朝历史上的明星公主,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一样广为人知。



相思泉,又名皇姑泉。相传,玉真公主玉陨后,李白悲痛欲绝,常来皇姑坟前祭悼。皇姑为其真情所感,遂引一清泉,此泉清碧甘冽,四季不竭,供李白煮酒烹茗。


雨后的茶园

广教寺双塔兴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为仿木楼阁式砖塔,现存于广教寺旧址,也是宣城旅游文化名片之一





双塔并肩比立独特罕见,他们这样相互这样对视千年想看两不厌



广教寺遗址,这里曾经也是佛声鼎沸,香火萦绕,如今只留下这双塔对视,古木匆匆





广教寺双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值得一看,免费开放但是一定要规划好时间是周二到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13:30-17:00



这里是敬亭山的一牌坊进山大门,牌坊上有陈毅的诗:“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上不在高有仙者名,敬亭山不高只有三百多米,因诗仙李白而变得不同
李白的一生放荡不拘爱自由,而他却独爱敬亭山,我一直相信这里有他的牵挂,有他的红颜,有他的挚爱
敬亭山:这里有青山绿水,这里有青竹淡茶,这里有文人雅客,这里有琴棋书画,这里有梵音袅袅,这里有诗仙足迹,这里还将有传颂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