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甘南】从黄河首曲 穿越郭莽湿地、桑科草原到圣地拉卜楞寺~

作者:风过无痕 显示图片

因为对香格里拉 Shangri-La的执念
才有了这次暑期的旅行
2017年已经带儿子领略云南丽江和迪庆香格里拉的美
独克宗古城 松赞林寺 纳帕海 虎跳峡 金沙江
丽江古城 束河古镇  白沙村
四方街 石板路 黑龙潭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湛蓝如洗的天 棉花糖似的白云 巍峨的雪山冰川 绿绒绒的草甸
慢腾腾的牦牛 如云般忽然聚散的羊群
还有头疼欲裂的高原反应

香格里拉的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香格里拉的美也让我魂牵梦萦
其他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呢
我要去看看是不是称的起香格里拉这四个字
那什么是香格里拉呢

香格里拉最早出现在《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中
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上世纪初创作的长篇小说

书中描写的香格里拉是一个虚构的神秘国度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神秘祥和的山谷
当地的居民可信奉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并和平共处
当地的藏传佛教会看护整个香格里拉
这里没有战乱和压迫
居民过着宁静快乐的生活
非常长寿 几乎不用担心死亡的到来
这个地方相当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 《圣经》中的伊甸园 亚瑟王传说中的阿瓦隆

在这部小说1933年4月由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首次发行后
香格里拉这个名称被当成是
世外桃源 人间天堂 理想乡与乌托邦的代名词

从1922年到1949年的时间里
美国探险家 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以丽江市为基地
对中国西南地区开展历时共27年的考察
期间通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许多探险日记
对这一地区自然风光 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些文章引起了西方世界对这一地区的很大兴趣

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灵感
正是源自这一时期洛克在《国家地理》发表的探险记述和照片

香格里拉一词声名鹊起后
关于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
世人争论不休

如尼泊尔木斯塘
克什米尔北部巴尔蒂斯坦 东南部拉达克
云南的迪庆 丽江
四川的稻城亚丁 凉山木里
甘肃的甘南迭部卓尼
西藏的察隅 波密 林芝
都对外宣称自己就是书中描绘的原型香格里拉

书中的一些关键词如
中国藏区 一口纯正英语的张姓汉族老人
形如金字塔 海拔28000英尺以上的卡拉卡尔雪山
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
蓝月山谷是进出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
穿过一片云雾缭绕的林海
是不是和守护藏海花的部落很像

第一个命名为香格里拉市的地方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
原中甸县2001年12月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后
2014年12月改为香格里拉市
中甸县独克宗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
意思为“心中的日月”

第一个命名为香格里拉镇的地方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
原名日瓦乡2002年12月更名为香格里拉乡后
2009年02月改为香格里拉镇
香格里拉镇最著名的就是亚丁了
号称蓝色星球的最后一片净土

第一个命名为香格里拉村的地方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水洛镇
原名其拉村2016年更名为香格里拉村
村后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蜿蜒而过
1928年,洛克在当时木里土司的帮助下
前后两次进入稻城亚丁境内探险
他拍摄了243幅彩色照片及503幅黑白照片
记录了稻城与世隔绝的美妙绝伦的壮丽景色
他曾两度从其拉村出发探访贡嘎岭区域
一睹恰朗多吉 仙乃日 央迈勇三座雪山的真容
“恰朗多吉雪山,有埃及金字塔的庄严神秘,顶端却又不似它那般咄咄逼人;从侧面看,它仿佛一只巨型蝙蝠,翅膀正在酝酿展翅高飞的力量。”

还有没参与争香格里拉之名而有香格里拉之实的云南丽江
1998年,丽江发现了一处清朝光绪年间的古石碑
碑面清晰的镌刻着“香各里雄古”等字样
雄古一带曾在一幅1933年印制的地图上被标注为“香各里”
在纳西语里,“香各里”是地名,“拉”是表肯定的语气助词
这处“香各里雄古石碑”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件可以佐证“香格里拉”的出土文物
如今保存于雄古坡观景台正觉寺内
晚年病重躺在夏威夷檀香山病房里的洛克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
“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
玉龙雪山下玉湖村里还遗存有洛克故居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同样没有去争香格里拉之名
1925年4月洛克到达卓尼
与卓尼土司杨积庆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写了长达46页的《在卓尼喇嘛寺的生活》
这个卓尼喇嘛寺就是1295年建成的禅定寺
1926年8月洛克到达迭部
“迭部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
“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
“迄今为止,迭部是整个西北地区植物资源最好的地方,针叶林资源独一无二,有大量稀有桧属植物的种子。云南虽多高山植物,针叶林却不丰富。在这里常常有7种不同类型的针叶树树丛,从远处就可辨认出来,这种情形前所未见。”
‍1927年3月10日洛克离开卓尼

考察路线大致在
云南迪庆丽江
四川凉山木里 甘孜稻城 阿坝
甘肃甘南
青海果洛一带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横断地区
也就是大香格里拉区域
这个区域基本都是藏区

去玩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
一是围绕滇西北 藏东南区域的大环
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芒康-巴塘-理塘-稻城-亚丁-木里-宁蒗-丽江
二是围绕甘南 川西北 青东南区域的小环
兰州-临洮-合作-卓尼-迭部-若尔盖-阿坝-久治-玛多-夏河-临夏-兰州
具体有无数种旅行路线组合

我会用若干个篇章进行记载
而这一篇 就是大香格里拉环线中的重要节点

洛克曾经远远的看过阿尼玛卿山
观察点的大致区域就是从阿坝到久治到玛曲
是甘川青三省交汇之处
即甘南 川北 青东南
这3个区域数甘南名气最大 旅行资源最丰富密集且易到达
所以游记命名为行色甘南

人生总要去一次 甘南

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大草原
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和人文故事
这儿是格萨尔王征战过的地方
这里有小学课本中红军长征三次经过的草地
这里有天神的后花园年宝玉则和东方魔界莲宝叶则
这里有无数的牦牛绵羊蓝天白云草甸土拔鼠
这里有川西北高原绿洲若尔盖草原
这里有黄河发源地无数静静的弯和绝美的夕阳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
这里有无数善良朴实的藏民

今天我就带你走一走

从莲宝叶则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准备奔赴久治并赶到阿万仓镇
明天再赶往夏河和拉卜楞寺

行程如下:
D1莲宝叶则-久治-宁玛寺-阿万仓湿地-玛曲县,车程206.8km 4.5h


D2玛曲县-黄河首曲第一桥-阿木去乎镇-桑科草原-拉卜楞寺-甘加草原-西宁,车程476.6km 9h


由于沿途观景以及走错路
实际里程和驾驶时间均大于以上导航

原想从莲宝叶则直接走国道G347去久治县
但是上午从阿坝县去莲宝叶则路上,去久治那个路口立个牌子,提示要绕道阿坝县城走久马高速
导航也提示从高速,遂返回到阿坝县城东





从阿坝入口上久马高速


写游记的时候重新导航截图,就是从岔路口走G347前往久治,不用返回阿坝走久马高速

但阿坝这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交通管制比较多
以上路线仅作为参考,一定根据实时路况选择

高速限速100 车辆很少 沿途风景如画
到久治出口下,收费站估计还没有正式启用
工作人员问从哪里过来的,然后收回卡 免费放行,下了高速转G347国道






一路走来,还没有这么近距离的走进湿地,这些湿地不仅养育了这一方人
还汇聚成溪 最终流向黄河 奔腾入海





在这里还有个小插曲
车辆因档位挂错突然熄火,然后再启动打不着火,心里想别把发动机搞坏了,抛锚在这里可怎么好
过了一会把一切设置还原,内心默默祈祷后重启竟然好了

智青松多镇地处久治县东部 久治县城所在地,2002年由康赛乡改为智青松多镇
东与阿坝县求吉玛乡相连,南与阿坝县甲尔多乡接壤
西与索乎日麻乡、门堂乡为邻,东北濒临黄河与甘肃玛曲县阿万仓镇隔河相望


金光闪闪 规模宏达的寺庙是宁友寺
由属于格鲁派的康赛沙日玛寺和属于觉囊派的康赛日娘曲噶尔寺合并而成,寺僧分属格鲁觉囊二派



在G347上右边有个检查站,前面车辆均打开后备箱检查
可能我面善 特警看了下身份证后就放行了

快抵达久治县城时,可恶的高德将车导航到一条正在修的路



路的尽头是河,路被冲毁了
只能又原烂路返回,吃尽灰土

从久治县到玛曲县,最新版的中国地图上显示也没有路,导航确有
本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就决定跟着导航走

这一段路确实是让我大开眼界
过了久治县城后,道路是那种历史久远的劣质沥青路面,路基几乎全部损毁
沿途全是大坑 工地 尘土飞扬

可谓是此行最差的路,没有之一
走了1个小时 19:10跨过黄河大桥路况才好转
青海的经济条件比甘肃还是差很多啊



黄河上游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嘛
真想就地搭个帐篷,看夕阳西下 黄河落日圆





天色渐晚 阳光温柔了许多
此时19:13距离天黑还有1个多小时,甘南大约20:30天才黑

宁玛寺是玛曲县阿万仓镇扎西贡色滩中心境内寺庙,又称努尔玛寺 也有叫娘玛寺的
藏语全称桑俄塔尔哇朗 意为密乘解脱洲,月亮已经升起


宁玛寺创建于1834年,寺址选在黄河沿岸 与散日玛寺毗邻,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有香炉为证,叫宁玛寺



这幢金光闪闪的四方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六字真言塔

六字真言大明咒 “唵嘛呢叭咪吽” ,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
内涵异常丰富 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 大智慧 大慈悲


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高42.38米 直径12.43米 重达320吨 筒内装有近十二万册经书







新建的经堂内供奉甘丹哇索活佛所赐《甘珠尔》大藏经
启动藏仓活佛、大法台华丹嘉措所赐吉祥天女唐卡和其他唐卡


时间不早了往玛曲方向继续前行

阿万仓湿地被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草原湿地”之首
更是美国《视野》杂志评选的全球50个户外天堂之一



是甘肃的网红打卡圣地





高山 湿地 草原交织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尤其在落日洒金下,让人流连忘返



阿万仓镇隶属于甘南玛曲县,地处玛曲县境南部
东与甘南州河曲马场 本县阿孜畜牧实验站相接,南与阿坝县求吉玛乡 久治县康赛尔乡相邻
西与木西合乡接壤,北与欧拉镇相连


辖5个行政村:贡赛村、洛隆村、贡乃村、沃特村、道尔加村,镇政府驻曲麦洒桑。


这片广袤的湿地,全称“阿万仓贡赛尔喀木道湿地生态旅游景区”
在藏语中意为三条河流与黄河的汇流之地



不想赶夜路了,真后悔没在阿万仓镇住下,意见统一有地方住就不走了

前方大片亮灯的地方是玛曲县城
玛曲县位于甘南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
玛曲县辖6镇2乡及1场1站,尼玛镇、曼日玛镇、阿万仓镇、齐哈玛镇、采日玛镇、欧拉镇、欧拉秀玛乡、木西合乡
东北以西倾山为界与碌曲县接壤,东南与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邻
西南、西北分别与果洛州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毗邻,北接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玛曲县城汽车站附近德吉快捷酒店,办理好入住21:20,就这条件 一晚461元
儿子太累了 一头扎到床上,也不想吃饭 洗洗睡了

昆仑山系之阿尼玛卿雪山(积石山),从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西秦岭山系之西倾山从北向南绵延进入县境北部,形成了玛曲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的地势。境内海拔在3500~3800米之间,峰巅嵯峨起伏,重峦峭拔,沟壑纵横,河流湍急。东南为黄河二级阶地,地表平坦。


住的路对面就有一家很时尚的兰牛店,看着人不少
不正宗的正宗兰州牛肉面




玛曲系藏语“黄河”之意,奔流不息的河水将玛曲县分割成两半

玛曲县政府驻地尼玛镇,就很小的一条街,西部的县城比中部的镇还要小一点


看下里程表,此时74452km
8:24出发前往黄河首曲第一桥

黄河首曲第一桥位于玛曲县城南4公里处
是黄河上游在玛曲境内建的第一座桥,因此有第一桥之称


西部交通管制措施对外地自驾游客很友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警示 不处罚”
东部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该好好学习



1979年建3孔70米的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桥长280米、宽7.5米、建筑总高31.88米
水面平静 仔细看暗流涌动 流速很快



以往这里交通闭塞 物资运输困难
枯水季节由牦牛驮运过河,河面封冻后从冰上行走,夏季水深流急 行人无法过河



黄河第一桥有两大景观
一是拱桥拓日、二是长河落日,分别对应黄河之上的日出、日落


玛曲黄河大桥位于玛曲县城南黄河“九曲”之首
是甘肃省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桥梁,被誉为“黄河首曲第一桥”



玛曲是亚洲第一的“天然牧场”,又称“中国赛马之乡”,拥有1200多万亩集中连片、舒展平坦、草质优良、耐牧性强的亚洲最美草甸草原
是河曲马 玛曲牦牛 欧拉羊的核心产地,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

8月13日 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第十五届格萨尔赛马会开幕,所以物价飞涨

忠克观景台在距玛曲县城仅14公里的忠克山口,是兰州前往玛曲的必经之地
忠克的意思为野牦牛出没的地方




一望无垠的丰美草原
星罗棋布的湿地湖泊



山顶不时有雄鹰飞过
牦牛羊群星星点点散落在草原上




继续前行右转就是尕海湖,尕海湖藏语称为“姜托措钦” 意为“高寒湖” 
当地牧民称其为“高原神湖”,传说尕海湖是七仙女在尕海草原上翩翩起舞时不慎遗落的一颗翡翠

这个路口就是前往尕海的小路
特意掉头回去补拍路口 非铺装路面



尕海上游水是真清澈啊
把车停下后欣喜的奔向水边




甘南的尕海湖异于青海省海晏县尕海和德令哈市的尕海盐湖
尕海湖平均水深为1.5米,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尕海湖所在的地域 属于碌曲县尕海镇,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

尕海湖水草丰茂 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 灰鹤 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

吉拉观景台位于尕海镇境内 甘青两省交界处,海拨3537米
是通往玛曲的必经之路


这一片草原应该就是郭莽湿地了 面积1万余公顷

郭莽湿地位于碌曲县尕海乡213国道旁边,尕海路口西北约8km处
这里是唐蕃古道,茶马古丝绸之路的经过地,广袤的原野一望无际 风轻云淡 山峦起伏 层峦叠嶂



远远的那座闪光的山应该就是李恰如山峰

李恰如山位于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东部50公里处,是巍巍西倾山山脉的一大支脉,主峰额日宰在赛尔龙乡境内,海拔4483米
李恰如山属深切割高山,群峰耸立、山势雄伟、陡峻嵯峨,峰之巅终年积雪、曜日生辉、气象万千



离开观景台继续沿着S204前行

碌曲”系藏语音译,意为洮水
因地处西倾山以东、洮水之源而得名




碌曲县域共辖5镇2乡2场,县政府驻玛艾镇,辖玛艾镇、郎木寺镇、尕海镇、西仓镇、双岔镇、拉仁关乡、阿拉乡,双岔林场、李恰如种蓄场

前天去的郎木寺就属于碌曲县境内了,离开碌曲县进入夏河县了

夏河县位于甘南州西北部,东、南面分别与合作市 碌曲县相邻,北依临夏州及青海省循化县、同仁市,西接青海省泽库县

黄河的支流——大夏河宛如一条巨龙穿城而过,夏河县也因此得名






夏河这座小城,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海拔在3000-3800米之间
是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带,也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更是历来藏汉文化交流荟萃之地

黑力宁巴观景台位于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村
是G213(兰磨线)附近的小众观景台 海拔3080米



沿着木栈道前行就到了观景台
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草场



莲花台上面有一个巨大象 猴 兔 鸟组合的塑像,名为“和睦四瑞”,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
寓意着四瑞兽齐心协力将种子呵护成果实,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鲜花都尽收眼底




好一幅和谐的诗意山水田园风光画

阿木去乎镇地处夏河县南部,东靠合作市,南接碌曲县双岔镇、阿拉乡,东西南接碌曲县,北邻博拉镇




一辆旅游大巴带着游客在路边生火支灶做饭



只有在高原特别洁净的空气中,光才会弯曲
雄鹰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阿木去乎”在藏语中是“翘楚”的意思,镇政府驻加科村,下辖10个行政村:安果村、黑力宁巴村、扎代村、加禾村、吉昂村、完恳村、尼玛龙村、格合咱村、阿纳村、牙利吉村

阿米贡洪位于阿木去乎镇安果村,海拔不高,也就3000米左右
附近海拔4249米的阿米贡洪神山为甘南第二高峰

从前面路口左转往夏河机场方向直行到南畔尕玛村





这儿是一处私享的后花园,视野开阔,自由如风
万亩梯田与远山此起彼伏,交织出一副壮美辽阔的山水田园风光





继续向前就是夏河机场航站楼了,导航从这里直行也可以前往拉卜楞寺
可能会有小路,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大路上吧











若尔盖地区海拔较高,满目都是青青草原
夏河海拔低一点,青稞的黄色和草地的绿色以及土壤的褐色交织在一起
在漫天流云的衬托下 美不胜收

夏河县阿木去乎镇安果村是名副其实的甘南空港第一村
被誉为“距城市最近的世外桃源”



阿米贡洪神山是这片水土藏民族文化的精神力量与智慧之所
天空的云慢慢幻化成一羽凤凰神鸟



远处的白顶帐篷应该就是著名的野奢诺尔丹营地了,酒店建在阿米贡洪神山脚下
这里的天然花海花期一直持续到10月,白色藏式帐篷散布其中,风景独好

桑科草原距夏河县城拉卜楞镇西南18公里,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
是甘南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我们就沿着G316(桑阿线)穿越桑科草原



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颜色的花 黄的 紫的 白的
停车把从黑力宁巴观景台那里买的西瓜给干掉 冰凉冰凉的 水分充足 甜如蜜







这里是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
藏语中称烟祭为桑火,进行烟祭为煨桑,因此称此地为桑科(煨桑的地域)




一路走来经过太多的草原,美仁大草原 、红原、若尔盖草原、漫泽塘、阿万仓湿地、郭莽湿地
其实已经有了点审美疲劳,现在下午两点,太阳很大,晒得发晕

拉卜楞镇地处夏河县城区,东邻达麦乡,南接扎油乡,西邻桑科镇,北连甘加镇。辖4个社区、2个行政村:塔哇社区、上人民街社区、下人民街社区、河南村社区、九甲村、麻莲滩村,镇政府驻河南村。



这次出行之前,只知道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和山以北、河以南为阴的河流之南
这次行程中,竟然路过了河南县、河南村,更感慨于祖国的地大物博

拉扑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大夏河滨的桑科草原上,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 旧称扎西奇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拉卜楞寺背依风山,面对龙山,地处“金盆养鱼”之地
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



从大夏河旁的主路左转进入繁华的商业街绕一大圈排队进入停车场
然后再排队买票跟随乌央乌央的人流再次排队检票,一番折腾,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心情了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
没概念是吧,对比下紫禁城就知道拉卜楞寺建筑群规模多么庞大
故宫占地约108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有房间8707间

这么规模宏大、路网密集的建筑群,却是迄今为止见过最没有导览功能最不清晰最不靠谱的导览图

号称是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有1700多个转经筒,全长约3.5公里,转一圈需要一个多小时。



转经长廊也需要排长队
刚从广袤的大草原归来,一时间竟不适应这里的人潮汹涌,竟想快速离开

无数人着各式服装在背景墙这里排队拍照打卡
东侧院内的精美建筑吸引了我




弥勒佛殿也被称为“寿槽寺”,位于大经堂西北角,楼高六层。这座佛殿初建于1788年,1844年再次翻修。弥勒佛殿是藏汉混合式结构,最高层是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面覆盖了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铜如意,阳光下金碧辉煌。殿内供奉高8米左右的镏金弥勒佛铜像,殿内藏有金、银粉书写的《甘珠尔》。


这里不给进去 也不给拍照,在门口远远的拍下门头和院中的建筑





寺庙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 熠熠生辉
棉花糖一样的云层很低






‌‌篇蔴草也被称为‌荨麻草,是一种荨麻目‌大麻科草本植物,其有效化学成分包括‌四氢大麻酚(THC)
这种成分在吸食或口服后具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

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分全集、哲学、密宗、医药、声明、缀韵、历史、宗教、传记、工巧、数学、诗词12类,成为藏书最多的寺院。

看到寺管处里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身处藏区的我不仅热泪盈眶








顺着游览道路一直走也拐不了弯,道路旁边都是僧舍,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不用进去

这处白房子是讲解员委派处,穿过硕大的中央广场,旁边就是大经堂,又叫闻思学院


大经堂占地十余亩,坐北朝南,乃进行教务会议的场所。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

1985年4月7日,大经堂被火烧毁。1987年,重建的大经堂正式落成,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包括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总计百间房屋。





墙上绘制的唐卡,讲述的是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故事

大经堂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




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




往白塔方向继续前行就是祝寿佛殿

祝寿佛殿环境优雅宜人,还拥有寺内最佳的观景平台,观景台上,你可以俯瞰整个寺庙的全景





祝寿佛殿里还有个护法神殿,立了个提示牌:女人不能入内

护法神殿不大,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
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



出来右转就到了观景平台了








乱哄哄的吵人,遂决定不在此停留,看时间还早,决定杀到西宁

原路返回再次经过巍峨的白塔,天气太热,游客都躲在阴凉处避暑




人类吸食大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余年以前
20世纪以来,大麻在毒品和宗教方面的使用有所增加
荨麻草的全身都带有绒毛,这些绒毛如果碰到皮肤,会引起强烈的刺痛感,因此被称为“咬人草”


这都是一套一套的僧舍院子,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快速出来在游客中心餐厅简单吃点,此时16:36,前后1h20min
拉卜楞寺本来是重头戏,但商业氛围过浓,人太多,现在却变成了最想逃离的地方

甘加草原位于夏河县城以北33公里处的甘加镇,属于高原草甸。
这里人口少面积大,草原辽阔无际,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甘南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一条长长的夏河,把大片草原分成一南一北,河南是桑科草原,河的北边便是甘加草原。

在甘加镇上选择直行不右转,则可游览甘加秘境。
甘加秘境集中了八角城古遗址、白石崖寺、白石崖溶洞、作海苯教寺等众多古迹。




前方城镇就是地处夏河县西北部的甘加镇,甘加镇东接麻当镇,南邻拉卜楞镇、达麦乡,西邻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北靠青海循化县。
下辖7个行政村:八角城村、作海村、卡加村、仁青村、哇代村、西科村、仁艾村,镇政府驻仁青村。



甘加草原的尽头是高耸入云的巨大峭壁——白石崖,白石崖呈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5-6百米。白石崖坐落在甘加草原深处,成为一个游客较少的秘境

我们穿过镇中心后选择了左转,这里视线很好,可以看到白石崖如屏障般屹立在草原深处
此时17:40,距离天黑还有两个多小时

沿着G316前行约20min就离开了甘加草原,从甘南进入青海黄南州地界
远方的彩虹再向我们告别








随着海拔的升高,和若尔盖草原一样的青青高山草甸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瓜什则寺亦称恰科日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处,泽曲河北岸
为隆务寺所属格鲁派寺院,系原瓜什则八部落的帐房寺,传由雍仲坚赞活佛初建




虽属格鲁派寺院,但土房寺由格鲁派和宁玛派僧人合建,现两派僧人合住 分别举行法事活动

黄河在青海东部的一级支流,亦称隆务格曲、格曲
“隆务河”藏语意为“九条溪流汇合的河”


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山地夏德日山,源头海拔4482米。上游段称曲玛日河,接纳马科曲后称麦秀河,北流入麦秀山峡谷和林区,出峡后纳支流扎毛曲进入同仁市境,始称隆务河,因流经隆务镇而得名。
其后在宽阔的山谷中北行,河长156.8公里,河宽约20米,深2米左右,经曲库乎、隆务镇、保安镇和长20多千米的隆务峡河谷,在尖扎县昂拉汇入黄河,汇口海拔2160米。已建小水电站4座


保安镇隶属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地处黄河南岸的隆务河河谷地带
保安镇的民间书法、刺绣、剪纸等艺术历史悠久,素有“特色文化之乡”之美誉







沿途已有丹霞地貌了





想着从兰州拉面之乡青海化隆县绕一下,吃一碗地地道道的兰州拉面
加上G213和X604并线,路况差大车多工地多,就19:18从同仁北上高速

一路无话 心里惦记着兰州拉面


过海黄大桥后开始下暴雨了,路上没有加油站又油量有限,遂决定直接前往西宁,化隆以后再说吧

一路暴雨,终于在20:43从西宁下高速
奇怪得很,到西宁竟然是从海东西下高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没有去化隆县吃到地道的兰州拉面,就到西宁吃排行第一的羊肉串和当地美食
味道确实是不错,吃过饭去中石化加油站加满油,返回塔尔寺旁边的民宿已经很晚了
明天开始青甘环线
晚安 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