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泰宁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六个点中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它需要爬的山并不高,不太费力,所以我并不急于前往。2024年11月,正好有时间,去了一趟。这次被天气预报戏弄,在泰宁的两个整天,预报为晴,实际上基本为阴天,有阳光的时候不到一小时。剩下一个半天,预报为多云转小雨,实际上既有美丽的云层,又有充足的阳光。即便如此,仍然认真浏览了泰宁的主要景区,并深有体会。阴天拍的照片还过得去。
在泰宁的主要体会是:
1.泰宁的旅游交通不太发达,淡季形同虚设,基本靠出租车,而且是公司统一价,并不打表,比较烧钱。
2.观赏价值较高的猫儿山,没有认真开发为常规旅游景点,只靠自驾或包车。猫儿山本身是形象酷似猫类的象形山峰,登高又可以俯瞰金湖。如此美景,却遭主办方忽视,实在可惜。
泰宁有动车站,这条线路属于南昌—莆田的快速铁路,最高时速200公里。
上图,面向动车站,左侧有小饭馆与超市,右侧也有个超市。我到达时是18:20,冬天已经天黑,小饭馆还在营业。离开时在小饭馆吃了午餐,一碗香菇鸡面,14元,份量还可以。
出站下台阶右前方是出租车、公共车上车点:
泰宁站到县城不远,以尚书第为基点,路程约6公里。
泰宁站到县城有5路公交车。
我到达时天已经黑了,没有看到5路车,也不想上出租车,于是叫了滴滴车。我住在泰宁溪南岸的游客中心南边200米处的酒店,距离6公里,用时8分钟,14.5元。
从泰宁站开出才两三百米,迎面看到5路车来了。
来泰宁旅游,一般情况下住县城,各种价位都有,在订房网站容易订到。
泰宁景区分布图如下:
泰宁官方大力扶持宣传的景点有:
1.大金湖 2.寨下大峡谷 3.上清溪竹筏漂流 4.九龙潭(包括日游与夜游,日游包括竹筏与步行两种) 5.尚书第 6.明清园
以上几个,旅游团经常光顾,前五个还是“泰宁文旅公众号予以宣传介绍的。
泰宁官方不太重视的已开发景点有:
1.猫儿山 2.状元岩
这两个景点,“泰宁文旅”公众号基本不理睬。另一个公众号“泰宁旅游集团”,在“公众号简介”一栏里宣称自己主要管猫儿山、状元岩、地质博物苑,但其实公众号文章只是偶尔提一下,各种实用信息不多。
未开发景点有:
八仙崖等。
各景点票价如下:
大金湖门票80元,游船75元,讲解费8元,共163元。
寨下大峡谷55元。
九龙潭日游,门票65元,竹筏30元,往返景交车15元,合计110元。夜游160元(不含接送,景交车已下班)。
上清溪往返景交车35元,竹筏95元,共130元。
尚书第20元。
明清园80元。
状元岩20元,往返景交车8元。
猫儿山15元。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由石网、大金湖、八仙崖、金铙山四个园区及泰宁古城游览区组成。
大金湖园区面积为114.78 km2,包括丰岩、寨下大峡谷、金湖、猫儿山4个景区;
石网园区面积为107.90 km2,包括天成岩、菩陀岩、红石山3个景区。天成岩在上清溪东北方向20多公里处,已属于南平市的邵武。菩陀岩在三明本市的将乐县。红石山倒是在泰宁本县,就在状元岩与上清溪漂流出口以南两三公里处。
八仙崖园区面积为64.10 km2,包括龙王岩、大牙顶和白牙山3个景区。龙王岩在泰宁本县的西南部,大金湖水库西南尽头的对岸。白牙山在三明本市的永安,大牙顶不知道在哪里。
金铙山园区,是花岗岩地貌,包括白石顶、宝峰山2个景区。白石顶在隔壁的建宁县,最高处海拔1800多米,游客中心离建宁汽车站才10公里,值得推荐。宝峰山在泰宁本县的最西部,毗邻建宁县。
至于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泰宁丹霞,究竟包括哪几个区域,一直不清楚。大金湖肯定是,猫儿山、寨下大峡谷、上清溪很可能是。至于九龙潭与状元岩,很可能不是。
泰宁旅游直通车在游客中心、汽车站两处可以乘坐。游客中心系新建,在泰宁溪南岸100米处,与泰宁古城的入口隔溪相望 。
“泰宁文旅”微信公众号公布的直通车时刻表:
泰宁汽车站在游客中心以西3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上清溪、九龙潭、状元岩三景区共用一个分游客中心——长兴游客中心,游人要到长兴游客中心换乘景区交通车。
长兴游客中心到三景点的距离(单程)与观光车价格(往返)如下:
上清溪竹筏上船码头11公里,下船码头2公里,观光车35元。
九龙潭4公里,观光车15元。
状元岩1.8公里,观光车10元。
上清溪、状元岩的景区交通车用同一个检票口,九龙潭单独用另一个。
以县城的游客中心(即旅游集散中心,直通车发车点)为出发点,到各景区的距离如下:
大金湖游客中心(游船启航点):11公里
寨下大峡谷:17公里
长兴游客中心:11公里
猫儿山:28公里
明清园:4.4公里
尚书第:500米
上面说的景区直通车,有两大弊病:
1.只到13:00或13:30为止,难道在此之后游客就不用去各景区了?大金湖游船要4小时,末班船在13:30,直通车下午不开可以理解。其它景区,哪怕是14:30出发,也来得及玩一趟。
2.淡季直通车只管送到景区,不管使用大巴、中巴还是出租车,的确是8元。但回程就不管了,只能包出租车。
泰宁到各景区的出租车不打表,公司规定了一口价:
寨下大峡谷40元
大金湖30,长兴游客中心30,明清园15。
出租车只能到长兴游客中心,但九龙潭除外,可以开到售票处,另加15元,只远了4公里。
我联系的出租车也能直接开到状元岩入口,还是30元。
状元岩的入口与上清溪竹筏的上岸码头在一处,相距200米。
猫儿山我没有去,也没有问,单程估计得70-80元,甚至100元。
广州东站有一趟能直接到泰宁站的动车,单程要8小时32分钟,还不如从广州南站经长沙南站换乘到泰宁,才6小时8分钟(包括换乘等待时间)。
到长沙南站时晚点6分钟,幸好原来的换乘时间有40分钟,剩34分钟也足够。
耒阳西—衡阳东区间的路基有问题,经常造成南来北往的高铁列车晚点。我乘坐的高铁刹车两次,以不足30公里的时速走了差不多二十公里,后来怎么加速也追不回时间。
在长沙南站吃高铁饭堂,两荦两素40元。
泰宁站—酒店,6公里,14.5元,18:23-31,8分钟。
晚餐吃面14元。
在古城入口吃面,饭后信步到尚书第。
尚书第门票20元,周二到周六延迟关门,旺季是20:30停止售票,21:00关门。淡季20:00停售,20:30关门。
我在尚书第参观正好1小时,19:30-20:30。
大门:
周四晚的尚书第人不多,除了我之外,只有两三个游客。
尚书第、明清园作为人文景点,将另写一篇游记。
一早起来,窗外阴天有雾,完全不是天气预报的“晴”,立刻取消将去大金湖的计划,推迟到次日。
寨下大峡谷的直通车首班是7:45,从阴天衡量,有点太早了。补睡一会儿,在酒店吃完早餐,又不想等9:15的次班车,于是在滴滴平台叫车。
有出租车接单,8:24出发前往寨下大峡谷,44到达,17公里只用了20分钟,车费44.5元。道路为双向两车道水泥路面,看起来有点旧,实则平整。
下车的时候,司机说回程无车,主动留了电话给我。付款时我说选现金付款,扫车上的二维码付了44.5元。但手机里滴滴平台又出现了付款页面,司机说一会儿取消。实际上他并没有取消。等中午接上我的时候,他说从寨下大峡谷到县城这一段,在滴滴平台把44.5支付掉。从县城到长兴游客中心按30元算。
樱枫兄从寨下大峡谷,出租车以包车价40元算。我这滴滴平台反而更贵。
在寨下大峡谷正好三小时,9:00-12:00。游线全长4.5公里,但上坡路段不算长,更不算陡。
寨下大峡谷景区图:
景区由悬天峡——通天峡——倚天峡三条峡谷组成,大体呈等边三角形,加上金龟寺的小三角形,全程约4.5公里。
从游客中心购55元门票后,还要步行300米才到检票口。
路两边是小商铺与民宿,不过看起来没什么生意。
检票口:
进去之后如上图,左边是入口,右边是出口。入口方向诸峰簇拥,右边则是一块大山壁。
入口与出口在一处,意味着在里面上坡、下坡各自的总长度是一样。
景区规划的路线是左进右出(东进西出),按顺时针方向,以悬天峡——通天峡——倚天峡的顺序游览,三条峡谷大体呈等边三角形,共3.6公里,再加上金龟寺小三角形0.9公里,全程约4.5公里。
不过,按我的实地观察,从右边的出口进,走逆时针方向,从左边的入口出,也是成立的,无人干涉。
这一天是冬日的周五,寨下大峡谷游客不多。第一段悬天峡,有两个老年旅游团从后超越慢慢拍照的我。后面两段只碰到零星游客。
寨下大峡谷的主要看点是幽深峡谷里的山壁上各种蜂窝状岩洞。另有气势恢宏的大山崖——云崖岭,以及金龟寺瀑布群。
悬天峡游线的行 进方向 是东北-西南,长度约1.4公里,几乎全是平地,无甚坡度。
景区的介绍:
悬天峡是寨下峡谷群中受南北向断裂控制发育形成的一条峡谷。主峡谷全长约830米,谷宽约5-30米,崖壁与谷底高差约70-100米。
由于地壳变动,丹霞岩层在抬升过程中产生多组的断裂及节理、裂隙。这条" U "型峡谷,在丹霞岩层断裂基础上,受到古河流的侧蚀和下切作用,使两侧的赤壁高悬耸立,似倾欲坠;西侧崖壁的一些垂直节理、裂隙,受流水下切影响,形成众多大小不一" V "型谷;"水"这个神奇的天然雕塑师,还雕琢了天穹岩、弥勒崖和丹霞岩溶洞等奇观。
开头有一段较长的木栈道:
走起来比较愉悦。
来到问天崖:
这里的主要地质特色是壁上一个个的穹隆。上图右下角还有一只“金龟爬壁”。
路边,有一个突出来的尖峰,可惜我错过了。
这里的峡谷很深,如上、下图。地质学说是“网状峡谷”,我理解就是密集的红砂岩山峰群里有一道道窄窄的缝隙而已。
又是一批“蜂窝”:
前面好像称为“弥勒崖”:
因为山崖的表面凹凸不平,如波涛起伏,似弥勒佛的大肚子。
近看“弥勒崖”:
走近看更像。
景区的说明:
岐谷的崖壁为什么会波状起伏?是由于流水沿断裂侵蚀、侧蚀砂砾岩层,在地壳运动稳定时期,水流侧蚀使崖壁在水平方向呈波状。当地壳发生抬升运动时,河流下切,且不断地摆动,使崖壁在纵向上形成" S "形,两种作用的结果,崖壁就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波状。
回头看看:
前面崖上继续有“蜂窝”:
回头则可以看到不少砂砾岩山峰:
随处是大蜂窝:
前面是天穹岩:
“天穹”可能指上、下图中的大岩洞。
景区说明:
这样复杂而又完美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是垂直水流沿崖壁自上而下呈扇形进行浸润、冲蚀,岩层湿胀干缩,产生片状风化剥落、崩塌,形成呈圆弧形内凹的穹窿状洞穴。同时在穹窿状凹洞的内壁形成次级凹洞,次级凹洞内还可以进一步产生次级凹洞。这是套叠状洞穴群的典型代表。
最后是一片竹林:
悬天峡与通天峡的交界处有个洗手间,挺干净 。转个弯是通天峡,行进方向改为东南—西北。
通天峡的长度1.1公里,云崖岭前有一段上坡的台阶。
景区说明:
山崩地裂的丹霞曲径通天峡是寨下峡谷群中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发育形成的一条峡谷。全长约1100米,谷宽约2一30米,崖壁与谷底高差约80-150米。
构成丹霞地貌的崇安组(K2S)砂岩、砂砾岩,因构造运动产生多组不同方向相互交叉穿插的垂直节理、裂隙和断裂,受到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作用的影响,崖壁沿着构造破裂面发生崩塌作用,形成崩塌侵蚀崖壁,以及由崩积物构成的崖麓崩积坡。通天碑、云崖岭、雁栖湖都是平行于崖面的卸荷节理引发重力崩塌形成的。
转入通天峡,立刻有个“地裂”景观:
景区说明:
一线天是线谷的俗称,它是近水平的砂砾岩层因受地球内动力作用,岩层中产生断裂(裂隙),流水沿断裂(裂隙)冲刷、侵蚀而形成的" V "形谷。此处即是流水沿北西西向谷裂隙侵蚀而成,顶宽约1~2m,底宽约0.2~1m,壁高约70m,长约80m。
其实就是山体裂开了一块。
前面马上有碇步石:
走完后回望后方的砂岩山体更有意思:
前方出现云崖岭:
景区说明:
这些巨大的石块都是前方崖壁崩塌的产物,从崩塌的石块上还没有长树的情况看,这次崩塌发生的时间不会很久。如此大规模的崩塌如发生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是很重要的。
上图只是初见,再往前一点才是全景:
路边的“云崖岭”红字碑成了有机的前景。
单独看云崖岭:
这一大块齐切切的丹崖,气度非凡,可看作寨下大峡谷的标志性景观。
后方有个大馒头状的砂页岩山峰:
往前上坡走一段,云崖岭的姿态有所变化:
个人认为,上图的拍摄位置是云崖岭的最佳摄影点。
寨下大峡谷的道路起伏不大,云崖岭前面这一段是上坡路最长的一个区间。
走着走着,前面还有不少台阶:
回头看馒头状山峰依然在线:
上图左部的山崖缺了几块,恰似人的侧脸,缺的几块正如人的五官。上图看起来像一个人准备大啃馒头。
五官不全的侧脸照:
云崖岭仍有一段距离:
上图也是云崖岭的最佳摄影点之一。
回头看,啃食馒头的准备似乎更充分了:
云崖岭看起来似乎仍然遥不可及:
人脸的左边出现了佛足崖:
景区说明:
这只巨大的脚掌仿佛正着力撑住对面的崖壁不让其崩落。其实它本身就是崩落的产物,它撑住的那个崖壁是一个破裂面。
过了云崖岭,上坡台阶终于结束。往前走一段平路,出现一个人工小湖:
阴天的山崖、水色都逊色不少。上图右部的大山壁是云崖岭的南侧面,刚才云崖岭的正面是东侧面,二者呈90度垂直相交。
往前还有个简易寺庙:
我起初以为是个服务点,但走进去发现有个和尚,向沿途经过的游客化缘。
通天峡与倚天峡的交界处往里走有个小循环(小三角形),包括瀑布群与金龟寺,从通天峡方向来,必须按道路顺序走逆时针方向小绕一圈,
共长900米。
进去的路是下图上方的栈道:
出来的路则从栈道下方穿过,如上下两张图,两条路无法互通。
景区说明:
金龟寺瀑布群:
漫踏上这静谧的溪畔小道,您已步入邵武﹣河源断裂北侧,这是距今约4亿年前志留纪岩浆活动形成的白云母化二长花岗岩。受地壳运动作用花岗岩产生北西向断裂、裂隙。经流水侵蚀,河床基岩沿断裂裂隙侵蚀成高低不同的岩坎、断崖,形成阶状河床和瀑布。在长红500m的溪流上发育5处瀑布,构成风光旖旎的瀑布群。
先从东南向西北行进,接连出现一批小瀑布:
南方的峡谷一般都伴随着溪流瀑布,冬天有此水量,已经算不错了。
这一条的瀑布似乎称为“三线瀑”。
这批小瀑布为阴天下的寨下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与生气。
最里头有个服务点:
侧着看瀑布,姿态更美:
最里面还有个瀑布:
游道到此结束,只能这样看一眼。
这些小瀑布,落差不大,不是主要景观,仅起调节气氛的作用。
似乎还有一小段漂流还是滑道什么的,工作人员游说我去坐,我没有兴趣 。
从服务点穿出去,改为东北向西南行进,前行一段,豁然开朗,可见金龟寺:
更可观的是寺后的几座砂砾岩山峰:
官方称为“百态岩”。
景区对百态岩的说明:
这样复杂而又完美的洞穴是如何形成的?是垂直水流沿崖壁自上而下呈扇形进行浸润、冲蚀,岩层湿胀干缩,产生片状风化剥落、崩塌,形成呈圆弧形内凹的穹窿状洞穴。同时在穹窿状凹洞的内壁形成次级凹洞,次级凹洞内还可以进一步产生次级凹洞。这是套叠状洞穴群的典型代表。
好象与天穹岩的说明差不多。
山体的垂直表面长满了“蜂窝”,是泰宁丹霞的一大重要特点。
这些蜂窝点缀在山体上,像人的五官,却长得很不整齐。
在密林中好象逐渐改为西北向东南方向行进。
又出现一座类似人的姆指的山峰:
放大看“姆指”:
峻岭上有更多的“蜂窝”:
小循环里的瀑布与上述山峰,算是景色精华区。
接下来的倚天峡,长度1.1公里,基本是自西向东行进,就没什么太显眼的景观了。
景区说明:
断层构造下的丹霞时空隧道倚天峡是寨下峡谷群受北东向断层控制发育形成的一条峡谷。全长约940米,谷宽约5-15米,崖壁与谷底河床高差约100-150米。
这是一处地壳变动的地质遗迹,倚天峡与石塘溪紧紧依傍,断层线穿越了深切曲流。一侧赤壁高耸,危崖劲露,一侧古老变质岩缓坡绿树婆娑,古木参天。漫步其间,清新富氧,百鸟与溪水和鸣,感悟神奇的丹霞时空隧道。倚天峡是邵武一河源大断裂构造带组成部分,呈北东40°方向延伸,断层宽10m~200m,曾经历四期活动。断层西北侧为晚元古代(距今10亿年)Pt3x变质岩及加里东期(距今4亿年) r ,?白云母化花岗岩,东南侧是晚白垩世(距今6500万年) K , c 红色砂砾岩的丹霞地貌,演绎了华夏古陆沧海桑田的历史时空。
有一条山溪潺潺而行:
天书:
景区说明:
这部难以解读的天书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差异风化的产物。由于构造活动,断崖面上产生了多组相互交切的节理,沿着节理面,泥、砂等风化剥落,
形成沿节理分布的沟、槽,组合成复杂的象形文字图案。
路边有个挺拔的尖峰,叫“倚天剑”,但被树丛挡住,不好拍照:
景区说明:
倚天剑错落体是崖壁上局部岩块沿节理、裂隙等破裂面整体崩塌、下错,形成与主体分离、但仍直立的块体。此处耸立的巨大岩块,高约20余米,即是由崖壁沿断面崩下滑的错落体,它象一把遥指苍天的利剑,厚重而苍劲有力。
侧面挺宽:
但仍有遮挡。
走过此峰,远远地才能回望到完整的峰形:
我还在瀑布时,司机打来电话,我说还有一公里才能出去。他大概没想到我会在里面这么久,不过他没什么生意,提前来等等也不亏,在哪儿都是等。
从寨下大峡谷去长兴服务区74元,27公里,12:01-31,正好半小时。道路是双向两车道,柏油路面,看起来较新。司机说是近三四年修的,通往南平市的邵武县。
上图左边的建筑是游客服务中心,右边是个食府,看起来很贵的样子,好象无人问津。
我包里还剩一袋面包,干脆把它吃完。
上清溪竹筏票95,景交车35元(往返),合计130元。
购完票,到检票口12:48。13:00才检票发车。
上清溪与状元岩共用同一个检票口,往左。九龙潭用单独的检票口,往前。
大小两种车都有。我检票时共5人,于是只开小巴。13:00准时开。
小巴开了10分钟,下车点是个村庄。从下车点到上筏点,要走好几段路:200+300+200+200米,共900米左右。
冬日的周五,漂流的人不多,但也不致于很难凑人。
一个竹筏6人,等了一会儿,共有5人。于是工作人员提议要5人平摊70元费用,买下最后一个空位的费用。大家立刻应允。
本来130元,这下成了144元。
每筏由两名艄公操控,一前一后。
漂流时间:13:32-15:32。正好两小时。
竹筏的座位,一排两人,共三排。同筏的另四人是两对情侣,其中一个女士率先占据了第一排右侧的座位。我需要在第一排拍照,赶紧占领了左侧座位。这对情侣稍稍一楞,女士便往后退,两人并列坐在第二排。反正他们只用手机拍照,而且后来很少掏手机拍照。最好的位置给我,最能发挥效用。
坐竹筏或小船总是要抢位,所以我更喜欢可以在开阔甲板活动的大游船,特别是能上二层的。
上清溪景区简介:
上清溪自北向南蜿蜒曲折穿行于崇安组紫红色砾岩、砂砾岩中,流程7.45 km ,直线距离5.2km,其中有四道180°的转弯。它是流水沿红层盆地中的北北西向为主的断裂不断侵蚀下切发育形成的峡谷曲流。峡谷最宽处约10 m ,最窄处仅2.5m,深80-200m。乘舟漂流而下,两岸壁立万仞。洞穴千姿百态,转一弯则变一景,过一程则换一貌,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犹如人在画中游。
上清溪漂流,除了感觉在溪流上缓缓移动的悠闲状态之外,更重要的是两岸有层出不穷、造型各异的丹霞山峰,而且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破碎面,制造出奇奇怪怪的造型,尤其与人的五官相似。这是泰宁丹霞的独特之处。
上清溪景点图:
不过,沿途所见奇峰异石,难以跟上图标识的景点一一对应。不管景区的说明了,以自己看到的为主。
启航不久,左边出现“双鱼对吻”:
这一天的水很浑浊,毫无“清溪”的感觉。
每逢湍急的浅滩,前部艄公都奋力控制竹筏:
这样的浅滩有十来处。上图是第一处,由于经验不足,脚直接搭在筏面上,突然发现水能漫上来,幸好抬得快,只有表面湿了一点点。
后来就不敢把脚直接放在筏面上,而是找到座位下方两根伸出来一点点的竹竿上。但两根不对称,只能保持蜷缩、倾斜的姿势。在竹筏上不似金湖游船可以走动,航程又长达2小时,以这样的别扭姿势几乎一动不动(隔几分钟向空中挥舞两下),导致腿有点麻。气温不高,可能在15度以下,以致于后半程观景疲劳。最后十来分钟,险些睡着,同筏者莫不如此。
前方又一个五官不全的大馒头:
不断有“独眼”盯着我们:
艄公继续劈波斩浪:
前方出现一只大鲨鱼:
这厮的血盆大口太逼真了:
小心翼翼地快速掠过,免得葬身鲨口。
上图这个号称是百褶裙。
艄公将竹篙顶向崖壁:
沿途崖壁上有许多小窟窿,都是多年来诸多竹篙撑出来的。
前面有条长着哺乳动物五官的峰头:
大张的鱼嘴:
又有巨鲸出没:
利齿如山:
邪恶的五官:
上图中部对两个洞,连同周围的岩壁,看起来像猫头鹰瞪着双眼。
鲤鱼的嘴:
雄峰夹道:
原来也长着粗线条的五官:
又一个极狭处:
每至狭窄处,都需要艄公用篙奋力抵住崖体,缓缓通过。
前方又有独眼怪兽拦路:
两峰夹峙若天门:
上图的“蜂窝”,较之寨下大峡谷的天穹岩,似乎更胜一筹。
又有“鬼脸”在等着:
怪脸层出不穷:
上图这个比寨下大峡谷的问天崖更有气势。
又一个极狭处:
一批象腿:
前方又一大片波浪纹山岩:
鱼跃龙门:
又一极狭处:
穿过去,对面是天穹岩的升级版:
山崖任意划出曲线:
山峰有点像老人凝视着溪流:
崖壁上挂满了卷柏:
上图左部是半程码头,但尚未投入使用。艄公说,现在会划竹筏的人越来越少,将来会面临掌筏者短缺的局面。为了保证撑筏者能及时循环使用,将行程减少一半,是个有效措施。不过,这个说法从沙鸥在2021年9月来此地时已经存在,至今未实施。当是未雨绸缪之计。
又一排很整齐的波纹状岩穴:
又遇线谷:
上图像右边一条巨鲸,强行冲向左边的山岩,来个死亡之吻。
动画片里的章鱼脸:
上图又像一条鱼的侧脸。
又有血盆大口在等着:
巨大版“双鱼对吻”:
最后一处狭窄水道:
又有悬棺的理想放置处:
前方是终点的桥梁:
上岸处有处鲨鱼巨嘴岩穴:
两艄公完成任务,从容而去:
竹筏将车运回起点码头。
从上岸的码头往前走200米到景交车乘车点:
状元岩入口就在上图大巴车再往前一点的路右边,不过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景交车15:46开,49到,3分钟1.8公里。
回城出租车15:59-16:10,又是30元。
头一天没睡好,导致漂流的后半程快睡着了。回了酒店后,躺着休息到六点才去古城吃晚饭。这是我出外旅游为数不多的白天在旅馆休息。
这一天6:25起床,窗外仍非天气预报所说的晴天,而是雾气一片,比头一天更甚。但已经无法再延迟前往大金湖的时间,只好在房间里吃一袋面包,然后匆匆前往游客中心,赶7:25前往大金湖的首班直通车。
大金湖是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头牌,主要看点是从甘露岩寺——陆上一线天沿途的水上丹霞,山体颜色比较红,与泰宁丹霞的其它区域不一样。其余还有悬崖上的寺庙甘露岩寺,以及在湖中远观猫儿山。至于陆上斜一线天,许多地方都有,不算独特。野趣园更加无趣。
然而,7:05来到200多米外的游客中心,却发现大门紧锁,透过玻璃一看,里面自然是空空荡荡的。正在踌躇之际,一辆体型较大、可容六、七人的巡游出租车驶来下客。女司机见我,问我是不是一个人,然后指着马路边上一辆正在调头的公交大巴,说那个车可以去大金湖。我问是不是不再发前往大金湖的直通车了,她不回答,跟司机说了几句,便要我记下她的手机号码,说中午无车回来,她的出租车单程30元。
游客中心-金湖,7:09-25,4元。16分钟,算比较快了。
然后我就上了下图的黄色公交车:
行驶路线图:
原来这就是“泰宁文旅”公众号所说的新开的一条公交线路。
公交车在金湖游客中心门口让我下。
下车点位置如下图:
这条街道对面全是餐馆:
而游客中心还锁着门,里面有工作人员在活动,我隔着伸缩门问几点开门,无人理睬。
这时候对面餐馆的老板娘在热情招呼我吃早餐,我想游客中心一时开不了门,还不如去餐馆坐着吃口热食,于是去点了一碗粉,有鸡蛋青菜,15元。如果再加点肉丝则是20元。
这个餐馆的价格如下:
我已经吃过面包,所以几经努力,但无法消灭一大碗粉,弄得有点撑。
游客中心里有点座位与售货点,朝北是售票处:
朝南是洗手间与乘船入口。
售票处8:00才开始上班卖票,门票80+船票75+讲解费8元=163元。
第一班游船是8:30,这是我原先就掌握的。早知景区直通车不靠谱,我可以从容地吃完酒店的早餐,7:45再打车出发 。
整装待发的游船:
停靠三个点,依次是甘露岩寺、陆上一线天、野趣园。
8:32开船,163元只能在下层的船舱坐着,不能到走廊活动,更加无法上二楼。
讲解员不断地宣传,升舱到二楼茶座,每人30元,包间则要600多元一间。
我虽然早早上船,抢占了右边靠窗的座位,虽然是雾天,但坐了三四分钟之后,我仍然决定升舱到二层,以获得自由活动、拍照的空间。
掏钱升舱的情况已经听樱枫兄介绍过,心中有数。
二楼舱内座位如下:
有的沙发可并排坐三四人,有的两人,我坐了唯一一个单人座位。
冬日的周六,大金湖的游船人很多。与我们差不时时间启航的轮船,起码有四艘。登岸的三个点,全都挤得水泄不通。
启航后不久,可以出到甲板上活动。湖面上的雾仍然挺大,湖山有如水墨画:
回望离码头渐远:
前方云雾氤氲:
航船速度不慢,才几分钟,便靠近了第一个点“甘露岩寺”码头。
只见丹霞山体依旧笼罩在雾中:
披云戴雾的丹霞山峰亦具一番风味,不亚于漓江烟雨中的喀斯特尖峰。
回望后方湖面,苍山如黛:
一
不多时,船驶抵甘露寺码头。讲解员强调活动时间是8:40-9:35,实际9:55才开船。总有不少人不守时,而我一向能掐在讲解员规定的最后期限到达。
登岸后前行一小会儿,便可以看到前临小湖的一片丹霞山峰:
甘露岩寺就隐藏在后面这一片山峰中。导游大声说,登寺必须从上图过桥往右,而回程则从左边出来 。
往右过桥后,折向北行,约走三四百米可到甘露岩寺。
又看到岩壁上的“蜂窝”:
岩壁上又有“印身佛”:
景区介绍:在佛教中,只有当一个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可能现"印身佛影",甘露寺背后的这个"印身佛",验证了这片山的非凡佛缘。它是赤壁丹崖长期受到水流冲刷或浸润,生长了苔类植物,苔藓类植物死亡后留下黑色的印迹。
甘露岩寺原来处于一片V形山谷中:
上图左上方的亭台是观赏甘露岩寺全景的最佳角度。
景区介绍:
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860多年的历史,岩寺修建于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30多米,下部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的央穴内,岩壁为红色砂岩,上方有一形似龙头的钟乳石长年滴水,水质甘冽,故名甘露岩寺,它左边一块红色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那块象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岩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有"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之说。甘露岩寺主体建筑都为木质结构,采用插拱的形式,用一句话可概括其建筑特点"一柱插地,不假片瓦"。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到福建考察,取样于甘露岩寺的" T "形头拱,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
大雄宝殿一带:
左边的配殿:
殿内有和尚修行,师傅们看起来不太欢迎众多游客打扰,不住地指着下山方向,说“看完就赶紧下山了。”我想也是,游客熙熙攘攘而来,走马观花地聚集,而且大呼小叫,的确是个干扰。于是没在大殿附近停留过久,快速到了右边的观全景区。
甘露岩寺深深地嵌入各种“蜂窝”之中:
侧着看全景:
这妥妥地与悬空寺是同一类型,修建不易。
竖拍更有纵深感:
绕到更正面之处拍全景:
还是得竖拍:
因为时间有限,我赶快下山。路遇半山的僧房:
这时已经能够看到蓝天,只不过照片显示不出来。
下山路线与上山路线错开,但仍可看到印身佛与“蜂窝”:
横着看整面大崖壁:
阳光渐盛,绕到崖壁的另一面,侧看成峰:
另一座呈赤红色的砂砾岩山峰:
时间比较紧张,我来不及加偏振镜,直接用裸镜拍摄。刚刚拔开云雾,天空的蓝色与山体的红色都自然可喜。
回到湖边,在难得的阳光下拍湖光山色:
倒影尤其可喜:
阳光越发灿烂,山体愈发明艳,特地多拍几张。
以上这批,终于显示了金湖丹霞的实力。
在船上坐了十来分钟才开船,等待期间拍一下南边湖内的蓝天白云:
船开后,重返甲板,换个角度看湖内:
这比早上的“水墨画”开朗多了。
船开后,可以回望到丹霞山峰。这回旋上了偏振镜,如虎添翼。
湖山映蔚:
长云飘逸:
转到前甲板,前方逐渐出现丹霞山峰:
姿态各异。
前方出现标志性景观——丹霞大赤壁:
有阳光的时候也就四十分钟左右,正好出现在甘露寺、水上丹霞这一批精华区域。
船往右转,先有哨兵一样的山峰把门:
移步换形。
一峰独立:
逐渐横看成岭:
里面出现了另一标志性的景观—姐妹峰(夫妻峰):
游船不肯往前开了,在原地稍停了一会儿。广角镜头裁切后,最小也如上图。
只好用手机的长焦看看:
这俩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难舍难离,倒像是一段佳话。
游船很快又启动了,渐渐远离这一大景观:
很快拐个弯,不见了。
离守着水门的山峰也越来越远了:
又见各种丹霞奇峰:
再度经过大赤壁:
这回从大赤壁前面横移而过。
缓缓地告别这一段水上丹霞精华区。
游船实际上开得挺快的,从大赤壁到下一个点陆上一线天,航程就几分钟。
10:15-45是陆上一线天的活动时间,实际10:55才开船。
一线天码头附近也有赤壁:
停泊处的红崖更大:
九龙潭的丹霞山体接近黑色,寨下大峡谷与上清溪的比较淡。相比之下,金湖中心区域这一片丹崖红得可爱。
停泊点右侧有个尖桃型山峰:
近一点看,又像被大师兄啃过的:
陆上一线天的游览图:
斜一线天排队状况:
我一看行走极其缓慢,已丧失旅游的愉悦体验感,便不再排队,转头回到泊船处,开始走临水栈道。
好一片大赤壁:
走完后回望:
尽显峥嵘之态:
这一片大红崖的侧脸:
赤壁的主体:
泊船处有个服务点。
远观桃子状山峰:
回船后,换了角度看桃形山峰:
船渐渐开动,看到了临水栈道所在的大赤壁的全貌:
渐渐远去:
再度经过大赤壁附近,这个角度更好:
缓缓离去:
告别水上丹霞精华区,往西到湖的中心深处,准备远眺猫儿山。
航渡过程中还有一点水中丹霞,但比起前面的精华区,有明显差距,略过不提。
大概航行了十分钟多一点,前方出现青山:
这段时间,天空中又重新被云层统治。不过相比起头一天的浓阴,至少能显现出低空云团的轮廊,观景效果尚可。
湖心岛衬托着远山:
前方右侧也有远峰:
左侧这一片远山最有层次感:
右侧的山岭形态最佳:
最有层次感的与形态最佳的同框:
突破近处岛屿的阻挡,远山独自展示层次感:
渐渐地,猫儿山开始现身:
左边有铁塔,有待观瞻,破坏构图。
要避开铁塔,只能往右拍照:
长岭往右延伸,倒也不坏。
游船在此暂停一会儿,让游客们拍照,同时解说员略作讲解。
用手机长焦看一下猫儿山:
湖面上的电线无法避开,任何游记里都伴随着这两根电线。
电线有切割掉猫儿的感觉,实在没办法。
右边有丹崖:
但天空太暗,显得山体不红,也无能为力。
游船只在停留三四分钟,便掉头返航。
告别这一片山岭:
基本上是“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
再度经过大赤壁一带:
这时候天色较暗,赤壁也黯然失色。
下图是甘露岩寺所在的山体:
这一带稍亮一些。
早上八点多启航的时候,上、下图中一南一北的山体笼罩在震雾中,现在稍微明亮,可以看得清楚一些。
接近了野趣园码头:
甘露岩寺、陆上一线天、猫儿山都在游客中心的西边。
野趣园,在游客中心的东北方向,活动时间11:45-12:20,实际上30分才开船,36分回到游客中心码头。
登岸后回望游客中心一带:
野趣园的游览图:
野趣园无景可观,是个游乐园,有丛林飞车等。不带小孩的基本不云。
码头附近有个“天迹水帘”瀑布,我就看了看瀑布,然后在服务点旁边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这瀑布高约20米,宽约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地质学上,因其处在不同的地层接触面上。上层为沉积岩,相对较松软;下层为火山岩,岩性较坚硬。经水流侵蚀切割,上层较松软的岩层被剥蚀,下层较坚硬的火山岩便形成了悬崖,水流从悬崖上倾泻下来,形成了景色壮丽的水际瀑布景观。
最后在游船上回望野趣园所在的山岭:
这时候天空稍亮了一点,有点可观之处。
8:32-12:36,行程刚过四小时 。
中午仍在游客中心对面的餐馆吃面,这次加了肉丝,20元。
开始吃时打了电话给头一天的出租车司机,吃完不久他就到了,以30元送回县城。
13:12-26,金湖-县城。我让司机在楼下等我10分钟,上楼换衣服后,再度上车前往九龙潭。
13:37-53从酒店到九龙潭售票处,然后扫75元给司机。其中45元是县城—九龙潭售票处的价格,只比长兴游客中心远了4公里,多收15元。不过我想免去在游客中心等待换乘景区交通车的时间(经常等20分钟),所以可以忍受。
游客中心前的观光车依靠点:
游客中心背倚大赤壁:
从景区入口到游船码头500米左右。
先上一段台阶(约200米),接下来到公路,立了块牌子,说到码头200米,实际上200米后只到下图的路口:
再走100多米才到码头。不许走左边的公路,只让走右边的台阶。不过回程时我不管那么多,从公路走上来,台阶有点陡。
码头旁边有卖简易食品、饮料的服务点,也有洗手间。
前方是排队乘筏的检票口:
步行登山也在这个入口。
工作人员确认了我的42号号码单可以坐竹筏,要稍等一会,前面有两个人了。但我声明不愿意坐,要全程步行。
上图三角形屋顶的木房子背后有个登山台阶口,工作人员指引我从此口上,并说连后山走完要两个多小时,后来果如其然。
九龙潭景区示意图:
景区规定了游玩方向,无论是步行还是坐竹筏,都是左进右出(以上图为准),步行的最长线距离是2200米左右。
我要求买的是不坐竹筏的纯步行线路的票,售票员说65元。到了200米外的检票口时,检票员查看了我的票,从闸机打印了一张号码单(类似于中国电信等营业服务厅打出来的叫号纸),说是坐竹筏的顺序,我是42号。
九龙潭自己有个微信公众号,独立于“泰宁文旅”,上面说日游(水陆联票)110元,包含:1.从长兴服务区到九龙潭的往返景交车,15元。2.大门票(陆地栈道),65元。3.水上竹筏,每人30元。其中竹筏可坐4个人,坐满才发排,否则要补30元/人的差价。在某程上买是100元。
竹筏并非全程,到了“环潭画廊”前必须上岸。剩下的500多米,虽然有水路,但竹筏不伺候了,得从陆地走回大门口。所以叫“水陆联游”。
夜游票则是168元。
我的游玩时间是13:55-16:40。因为在上清溪已经坐过竹筏,加上天色很阴,我就不再坐筏了。在竹筏上没有行动自由,还要抢占有利拍照位置,太费神。
冬日的周六下午,九龙潭游客不多。竹筏四人要等一会才能凑齐,能成行的竹筏不多,水面上隔很久才来一张筏。
步行的人更少,我只在翻越第一个山头下山时碰一伙人,后面只零星碰到三五人。
九龙潭步行路线,一北一南两端要登上一座丹霞山峰,再从另一侧下山,坡陡,上升高度几十米,不太难。
看点是沿途观赏密集的丹霞山峰与峡谷,以及崖壁上的各种“蜂窝”洞穴、波纹造型。
一进去,才几十米就是连环的上坡栈道:
登到这座山头的较高处,北望对面,有“五马布岳”景观:
景区说明:
眼前的峰丛(基座相连的山峰集群)叫"五龙布岳",其五座山峰的峰顶都是圆滑的。究其原因与构成它们的岩石性质有关:厚层块状的砂砾岩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均质体,因此在风化时往往形成球状风化,从而使山顶呈现出圆滑形态。
东边两小峰的姿态更美:
再往前走一小段,回望北边,远处闪出更折的青山:
翻过坡顶下山,南边出现外观不凡的砂砾岩山峰与很窄的巷台:
景区说明:
山下那条水巷叫虬龙峡,长350多米,高约70米的谷壁陡峭。巷谷两端还可以看到清晰的近于垂直的断裂,生动地展示了断裂决定峡谷方向和形态的根本作用。
虬龙峡右边有一座类似于大面包的砂砾岩巨峰:
虬龙峡左边与前方两座山峰的尖顶显得很有型:
最喜欢左边这座圆锥形山峰:
在山坡上为一伙登山爱好者拍了合照,却忘记请他们帮我拍一张。
下到山脚,有岔道口:
上图左方的路口可以很快到达东岸,绕回出口。往右走则进入虬龙峡的水边栈道。
在低处看,左边的砂砾岩山峰没了尖顶:
看起来像个浑圆的大馒头。从这一处开始,眼前的水道成为竹筏的行驶路线。
景区说明崖壁上洞穴的成因:
砂砾岩虽然从宏观上是均质体,但由于其岩石内部成分复杂,碎屑胶结程度各异,加上各种裂隙的影响,使岩石各部分的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产生差异风化,渗水性和含水性好的部分风化剥蚀的速度快,便形成了洞穴。
再走一段,浑圆馒头又有点向右拉伸变形:
在峡谷里很不好构图,前方勉强能看:
竹筏正是沿上图的狭窄水道向前行进,这一天的游客不多,只有一条竹筏从我旁边划过。
回头看的效果就差一点了:
可以看看水中的倒影,以及山坡上下行的栈道,可知这段山路很不容易。
走远一点,峡谷的夹角还行:
前方“仙女晒布岩”的倒影倒是不错:
回头则是蜂窝山壁:
在砂砾岩山壁夹成的峡谷里走了许久,前面出现绿树,顿时眼前一亮:
来到仙女晒布岩的正面:
景区解释“仙女晒布岩”的成因:
赤壁丹崖长期受到水流的浸润,生长了苔藓类植物,苔藓类植物死亡后留下了黑色的印迹;而没有黑色印迹的地方则可能是岩石表面受水流冲刷片状风化剥落的结果。
回看绿树映衬中的仙女晒布岩:
又出现岔路口:
上图往左过桥,经过玻璃栈道,又可以到达东岸,绕回出口。
往前可以继续前行一小段,先是看见一片形似人的侧脸的岩石:
又出现大蜂窝:
来到转弯点,往前看,首先是上坡的栈道,如下图:
此处有休息平台,坐着两个年轻人。
有处“洋葱状剥离体”:
又有“米阶畅台”:
米阶畅台是丹霞药农文化遗迹。
此处是一个供游客休憩的观景平台。丹霞崖壁"顶平、坡陡、麓缓","米阶"在当地系道家术士、药农为上山采药临时开凿的攀登石阶。此处可见泰宁民间药农手凿的 Z 字石坎弯折向上。相传800年前,泰宁青年邹应龙为入深山苦读,因状元岩无路可上,曾假此斗米石阶抵达山顶。5年后邹应龙赴京赶考高中状元,艰险的山崖小阶成为他深山求隐、苦读经书的最好见证。
从休息平台开始登山,很快对面就出现了窝窝头状的砂砾岩山峰:
山峰表面千疮百孔,似饱经风霜的老人。眼前这条水道叫晴龙峡,竹筏由此从虬龙峡拐入晴龙峡。
回头看坡下的休息平台:
上图这片山崖的蜂窝特别硕大。
从这里往后,一直到竹筏的上岸点,只有我一个人。
随着高度的提升,对面的山峰逐渐出现群峰荟聚的状态:
回头看休息平台上方的巨峰,逐渐显出全貌:
原来它也是个“象鼻山”,只不过长满了蜂窝。
上、下图可见,群峰荟萃。
景区将其称为"工"字迷潭”-﹣丹霞峡谷群,并解释成因:
此处俯瞰深潭,两峰对峙,四周植被葱郁,山水相依,"虬龙峡"和"晴龙峡"两峡平行,在水面正好构成一个"工"字型状。这是水平的砂砾岩因地质构造运动作用产生大量断裂和裂隙,流水沿不同方向的断裂长期侵蚀冲刷、下切崩落形成多组的 V 形谷,这种峡谷群发育是泰宁青年期丹霞又一典型例证。
工字迷潭渐行渐远:
前面出现波纹状的山崖:
景区的路线是,沿着我脚下的台阶路,走到上图崖壁的尽头,再登上崖顶,之后沿崖顶的山脊行进,线路与脚下的路平行,但方向恰好相反。最后从背面下山。
山崖上有类似眼睛、嘴巴的岩洞:
上图是“岩波画壁”-﹣波状丹霞崖壁。
景区解释其成因:
崖壁表面径流沿断裂面侵蚀岩层,由于岩壁不同部位的岩性结构差异,造成差异风化,软弱的岩层侵蚀快而崩落,使崖壁在纵向上凹凸不平呈" S "形的波状起伏,这种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天然曲线,称为"波状崖壁",为泰宁丹霞地貌特有。
放大看山崖顶部的“眼睛”:
参照郴州飞天山、鹰潭龙虎山的习俗,上图的岩洞是放置悬棺的好地方。
下图这个更像眼睛:
可以称为大象之眼。
前面还有络绎不绝的岩穴:
太逼真了,很不适合密集恐惧症者。
在一段荒凉的道路上,下一段台阶,又上另一段,逐渐接近徒步线路的V形顶点。回头看这一片大崖壁:
很快便到达了V形顶点,可以向南俯瞰深谷:
景区将其命名为“登峰造极”-﹣丹霞风水文化。
成因解释如下:
远处一条北西向深切峡谷,树林茂密,仿佛一条"或跃在渊"的神龙,故名"跃龙谷"。其北面的高大山峰就是泰宁状元邹应龙青年时读书的状元岩,面前的崖壁上有一条垂直岩槽,是长期受流水侵蚀形成的,望似一条直冲云霄的飞龙,取名"飞龙崖"。
折向北是沿山脊登山的台阶路:
这条登山路是有点陡的。
在半坡俯瞰峡谷的角度更好:
一个人在寂寂的空山中行走,感觉挺不错,特别是登高远眺时。
到了坡顶有200-300米较平的道路:
平路结束,穿出密林,向北展望,可见层层叠叠的山岭:
回看刚刚在山下走过的180度相反方向的路:
远山近岭,层次分明。
再往前走一点,坡下出现休息亭:
休息亭前这一座窝窝头状大山峰特别抢眼:
它与武夷山虎啸岩景区好汉坡前的一座怪峰非常相似。
右边又出现水道:
上图的水道也是竹筏的通道,竹筏在刚才爬坡那一段必须钻山洞200-300米才难过来,想必有点意思。
向窝窝头状山峰进发:
窝窝头后面还藏着一众小伙伴:
回头看走过的路:
西边山崖上也有理想的悬棺放置处:
谷中有玻璃栈道:
原来窝窝头表面也长满了眼:
路边也有血盆大口与利齿在等着:
从索桥与玻璃栈道横切过来的路口:
本来还有时间可以走这条横切过来的路,再原但因为天空是浓阴,游兴一般,于是作罢。
回头看刚才下过的陡台阶:
往前是水边栈道:
上图是接近终点的竹筏,正在驶近对面的一处丹崖:
很像大白鲨的一排排利齿。
对面另有一排鳄鱼状的岩石:
这时候,听到后边竹筏上的乘客向筏工感谢道别,双方互道珍重。回头一看,乘客已上岸,两竹筏在缓缓驶向竹筏集中点。
两叶轻筏甚是惬意:
上岸点在水边栈道的起始点。景区所谓的“水陆联游”,指竹筏走完大半程,剩下几百米,游客徒步从水边栈道走到出口。
前方则有刚刚启程的竹筏漂来:
竹筏启航点在上、下图右前方约300米处,驶到此处,向左横穿,很快就进入虬龙峡,再沿晴龙峡绕个圈,转到身后上岸。
身后的空筏不断靠近,我有意减慢脚步,等它们近前。
对面又有整齐的岩穴:
长条造型:
两筏翩翩而来:
上图像一个人,有双眼、鼻孔,却长着一张不匹配的、特别大的嘴。
我站在桥上,目送两筏穿过桥孔,缓缓而去。
再走300米到出口,一路上景色一般。
快到出口时,能看到对面的徒步起点处的上山栈道:
16:58-17:12回程,仍是45元。
这一天6点半醒来,窗外终于出现了阳光:
天气预报是多云转小雨,但我估计上午应该没雨。11:54的车,在泰宁还有小半天,再去大金湖会误车。再去一趟寨下大峡谷拍有蓝天白云的照片,有点费事,只有云崖岭值得,其余部分还要抢着赶路,不是上策。剩下的景区只有状元岩了,它也是登山类型的,有点阳光,再掺杂点云,挺好的。于是决定云状元岩。
7:50收拾完毕,打了电话给出租车司机,同时下楼退房。办好手续,司机正好赶到,前往状元岩。
司机也没去过状元岩,我说就在长兴服务区不远处,他开了导航,过了长兴服务区两三分钟,导航说目的地到了。只见路边空荡荡的:
一个人都没有。上图右部的白房子是景交车乘坐点,工作人员根本没来。对面有一间商铺,也是铁将军把军。
我往上图拍摄点的背后走了200米,来到一条溪边,突然发现这里是上清溪竹筏的上岸码头,再折回到路口,发现这就是前天我来过的景交车上车点。再认真寻找,周围没有一点与状元岩相关的信息。
本来我对状元岩之行就处于疑惑的状态,因为网上对状元岩的介绍非常少,包括泰宁文旅、泰宁旅游集团两个公众号都不怎么介绍。我连景区图都没看过,也不知道具体里程有多长,山坡陡不陡。在准备离开泰宁的小半天里急匆匆地来这样一场无充分准备的旅行,不符合我的习惯。现在又处于空无一人、找不到一丝状元岩信息的状态,只好决定放弃。
司机刚走没多久,我立刻打电话叫他回来,前往我的最后一个备胎——明清园。
在等司机的几分钟里,拍一下蓝天白云下的泰宁丹霞地貌:
重新坐上出租车,才开到上图红黄牌子的位置,无意中往右一望,里面有块牌子,写着“状元岩入口”,伴着一个向前的箭头,但过于简陋,我仍决定返回明清园。
折腾一圈,8:25到达明清园门口。从酒店出发大约是8:03,22分钟便 已经从状元岩转一圈回来了。
明清园在泰宁城东,离游客中心大约4.3公里,是个私人老板收藏文物的处所,后来开辟为景区。
票价80元,在某程上买63元,但要一小时后才生效,只好现场买80元的票。
周日上午的明清园还有点人,来了几个旅游团。不过旅游团消失后,要拍到一大片室内无人的照片并不难。
招牌文物“聚贤堂”:
另一核心文物:
有个“司马第”:
系移动重新的古建筑。
出口牌坊:
在观赏文物的间隙,在室外拍点风景,也算见识过泰宁的蓝天。
8:25-10:55,慢悠悠地转了两个半小时。
10:55与出租车司机会合,12分钟后到达泰宁站。
在泰宁站外的小餐馆吃了碗面,再从容进站,顺延结束泰宁之行。
泰宁站的候车室挺大的:
平时周日人也不多。
13:32到达南昌西站,中转换乘时间有57分钟,又去二楼的一家“南昌瓦罐汤”连锁店吃了一份米粉。
18:14回到新塘站。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