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 —— 东交民巷

作者:蔣俪 显示图片

#用游记记录我的2024  #12月去哪儿  #喜欢2024的9个理由
和妹妹一起逛逛🌈北京胡同 —— 东交民巷


截至2024年12月,北京地铁共有29条运营线路,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达到了879公里,共有522座车站和98座换乘站‌。

北京地铁1号线(Beijing Subway Line 1),是中国首条地铁线路,于1969年10月1日通车,其标志色为红色 。

据2024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北京地铁1号线大致呈东西走向,途经石景山区、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通州区。该线在苹果园站封站期间西起古城站,东至环球度假区站 。
据2024年1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北京地铁1号线(含北京地铁八通线部分)全长52.7千米,共设36座车站(其中苹果园站封站改造) 。据2018年11月中青在线网显示,北京地铁1号线日平均客运量超过120万人次。

北京地铁2号线(Beijing Subway Line 2),是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于1984年9月20日开通运营,其标志色为蓝色 。

据2020年3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北京地铁2号线成环贯通运营,走向与原北京城池内城墙基本重合,途经北京西直门、阜成门、复兴门、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建国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最后回到西直门。据2020年3月北京地铁官网显示,北京地铁2号线全长23.1千米,设18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2016年3月25日,北京地铁2号线客流量达到120.2万次。

来北京旅游的话,北京市区比如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天坛、颐和园等等的景点,请查地图APP,如果搜索地铁方便的话,能坐地铁一定是首选

出行路线:
万寿路站  ——  复兴门站(5站) ____换乘地铁2号线   复兴门站_____ 崇文门站(5站)A2出口
🚶步行即可。





新侨三宝乐的奶油蛋糕,多年前生日必备~








东交民巷
东交民着是北京的著名街区,位于东城区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南与前门东大街平行,北与大华路、兴华路报通,中与台法厂大街、正义路相交全长1552米,是目前北京市最长的胡同
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因地处南粮北远的眼啡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客。明代时修建枫盘界,将原来的江米巷微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
明清两代,东交民非是朝廷“五朝六部”所在地,设有吏、户、礼、具、工各部,家人府、太医院、翰林院等。
1900年后,东江米巷被划为使馆区,设有法国、日本、美国、德国、俄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多国使馆。随后出现了英国汇丰银行、俄国俄华道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等外资银行,还开办了法国医院、德国医院、美国医院、法国邮局、大国饭店等设施,并出现了大量风格各异的西式建筑。
1992年,被列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7月,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东交民巷被列入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ir the south thang Distic, the Dongiadminsiaing Alay i a famous btret in Beijing. it runs fom Changwenman innei Street in she ast to Quangchang East Road in the wesk
Paralel to Clanmen fast dre in the south it meets Dahus Road and Xirghus Road in the north and intmrpoce with Taljchang Steel; and Zhendy Rced in the midda. wih a bwil longth of
1.552m.ie the kongest wley in Beging
The Y an D he Dongisominians was cornected with the xilaomnsiang Ale, in te wost of Tansinmen Square. As the statogic passage for fingporting grain from the youth to the normi
twon the n  of lanomi lay cterally nice alley), which was parttiored into two sboys. Dongjiangmuiang and xajang-ixdang, bechuse of the construcation af chgia bard bjungartes in the ting
Dyne
he Ming and Qing Dynastes be Dorow rmngareahmy wa whare the govenmant olios was located, such as te Mriahy of Pursongl. te Minigty of Ravense, the Mirigtry of Ralss, he Ministry of Mr, the Ministry of Works, the Sout of the imporipl .Clan, the Imperial Academy of Medicine, and the Hanlin Acadomy.
1900, the Donalnouindog Aley bec nt cnnet for torigd empaspie, which housed the ambasigs of such countries as fianos. Japian, the U.S.A. Carmany, Plussia, Belglum. Holland. faly enC Ausr's Many formigh barks sisc opened busness here such as the HSBC (Britlain), the Russo-Chinese Bank (Russia); the Yokghama Specie Bank, LTD (Japan). the Duutsch-As Bank (Germany); and the Banq.se de finds-Chune /France), and also established were the Egench Haspital, the German Hospital,the Am rican Hospital, the French Post, and tha Grand Hotel des Wagcn'Lts, id. As a result, a great number of buldings wth yanous westam shye? spring up here.1982, it was lsted as the patrioltiem educaion base in Dongcheng District
July 200f ths embassy buildings were offically designated as ane of the fith group of key nalional cultural relic prolection units by the State Counci
May 204, it was in sluded in the Prolecuian P he 25 psnpacal and coturai siles of the ad City of Beijing



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造于中国13世纪的元朝鼎盛时期。胡同全长1.6千米,从天安门广场的东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门内大街,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早在元大都时期,这里就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因此称之为“江米巷”。

东交民巷是一个集使馆、教堂、银行、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奥匈使馆。比利时使馆、日本公使馆和使馆、意大利使馆、英国使馆等。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保持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采用砖拱券加外廊,木结构角檩架,铁皮坡顶。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

2000年7月,北京市划定了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东交民巷作为北京唯一一处近代历史地段位列其中。

中  文  名:东交民巷
原  用  名:东江米巷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长       度:1552 m
起       点:崇文门内大街
终       点:天安门广场东侧路


少有人知的最长的北京胡同 —— 东交民巷。

大家对于北京胡同的固有印象,几乎都是低矮的平房、狭窄的道路、下棋的老人,而这条隐藏在天安门东侧的很不起眼的胡同却风格迥异,见证了清朝的衰落和新中国的崛起,它就是北京最长胡同——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历史悠久,其位置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路,全长1552米。这条街道在明朝时期被称为东江米巷,因为当时这里是漕运地,主要负责运输江南的粮食到北京。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江米巷在明朝嘉靖年间被截断,分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而东江米巷西口的牌坊被称为“敷文”,与西江米巷东口的“振武”牌坊相对应,形成了“文东武西”的格局。这个牌坊不仅见证了东交民巷的历史变迁,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行社总社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原‌六国饭店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5号‌。‌

六国饭店,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比利时商人在清代太仆寺旧址上筹建。饭店由英、美、日、法、德、俄六国集资合办,故名“六国饭店”。饭店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拥有客房200余套,是当时北京最高级的饭店,也是最高的洋楼之一。六国饭店不仅是北京重要的社交场所,还为近代中国各种政治活动提供了空间,清末发生的各类外交、政治、经济事件,多多少少都和六国饭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场意外火灾导致六国饭店被毁,今天的‌华风宾馆只是在六国饭店一部分原址上新建的建筑。

六国饭店现在被称为华风宾馆‌。华风宾馆隶属于外交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5号,西靠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商业区,东临北京火车站,北靠王府井商业大街,地理位置优越‌。

华风宾馆保留了六国饭店的部分历史建筑和装修风格,提供多种类型的客房和餐饮服务,包括正宗的川、鲁、粤和淮扬风味菜肴‌。此外,宾馆还拥有完善的会议设施,适合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活动‌。

华风宾馆发展历史
华风宾馆位于北京市东交民巷(解放前的使馆区)核心区,是一座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的饭店。其前身六国饭店由英国人于1905年建造,当初是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合资,所以取名为六国饭店。六国饭店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有客房200余套,是当时北京最高的洋楼之一。饭店主要有各国公使、官员及上层人士在此住宿、餐饮、娱乐,形成达官贵人的聚会场所。另外,当时这里还是下台的军政要人的避难所。历经一百余年的岁月沧桑,这里记载了一段沉甸甸的历史,在这个饭店里发生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袁世凯暗杀武昌起义功臣张振武、张作霖暗杀邵飘萍、胡蝶与张学良的绯闻。1945年日本投降,这里曾是美国军官驻地。1949年4月,已经进入北平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里迎接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
1949年北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时,曾在六国饭店面前通过,六国饭店也曾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代表的驻地。这是一幢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解放后改为外交部招待所,可惜一场大火之后,它便在北京的地图上消失了。后来,这里改扩建为华风宾馆。

美国使馆旧址位于前广东大街23号,现存主楼1栋,配楼4栋。现为钓鱼台国宾馆。

美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3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现为“前门23号”。
美国使馆旧址主要建筑为一座主楼和四座配楼,中央是一块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草坪。主楼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内部木结构。
美国使馆旧址建筑是东交民巷使馆区一带的地标性建筑,在清朝保留至今的众多外国使馆区建筑群中,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群,为研究清末民初的使馆建筑提供了实物参考。

日本正金银行旧址‌是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的一处重要历史建筑,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原为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现为中国法院博物馆。
这里原是民宅,《辛丑条约》后,日本新建使馆扩大地盘,利用其南面的这块地修建了银行,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妻木赖黄。

中国法院博物馆的前身是原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这座建筑始建于1910年,采用了荷兰古典主义风格,外立面以红砖与石材交替砌筑,整体呈现红白相间的横向划分。中国法院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是一座两层西洋古典式建筑,转角中心设有一座三层铁皮红色穹顶,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8年2月建成以来,中国法院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中国审判历史、人民审判历程等基本陈列展厅,还设有专题展厅、普法互动区等,成为公众了解法律历史与文化的窗口。‌










到了中国法院博物馆可以往北走,到达北京市政府的旧址。前身为日本公使馆新馆,在《辛丑条约》后,日本借口原址狭小,迫使清政府将西北面的詹事府、肃王府、柴火栏胡同及部分民宅划为新使馆用地。1909年,日本公使馆新馆在英国公使馆的对面建成。1915年1月18日,北洋政府卖国的“二十一条”,就是在日本使馆内签署的。






比利时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西大街9号,台基厂十字路口东北角。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主楼为英国都铎式风格,4栋配楼对称分布,为乡村别墅式。现为紫金宾馆。现为紫金宾馆。


 原日本公使馆现在被称为日本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正义路2号,即现在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内‌。

该使馆旧址建于1909年,最初位于江米巷路北,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因原址狭小不敷使用,清政府被迫将西面的詹事府、肃王府及部分民宅划为新使馆用地。新址南部建使馆,北部为日本兵营。现存建筑包括使馆办公楼和大门等,设计者为日本著名建筑师真水英夫‌。

该建筑群的设计风格为西方近代折衷风格,立面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灰砖砌的碉楼式墩体、古典檐部和巴洛克式装饰。使馆大门楼坐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总长14.74米,中央门洞净宽4.56米。使馆主楼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为不规则矩形,四面都有出入口,但主要入口在南面‌。




原德国医院现在叫做北京医院‌。

北京医院始建于1905年,最初名为德国医院,二战胜利后改称市立北平医院。1949年4月,中央军委卫生部接管了市立北平医院,并随着北京地名的变更改名为北京医院‌。

北京医院继承了延安中央医院的重任和优秀传统,继续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肩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保健事业的重任。


圣米厄尔教堂,又称东交民巷天主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甲13号,是北京城区最小的天主教堂,为法国高嘉理神父创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圣米厄尔教堂为哥特式风格,占地面积2656.4平方米,清水砖墙,内部为木结构,立面为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壁柱、玫瑰窗和壁龛装饰,主体建筑为高二层,坐北朝南,东西面阔三开间,南北进深十四开间。圣米厄尔教堂正门上方为教堂主保天使圣米厄尔(大天使米迦勒)的雕像。
。圣米厄尔教堂造型上别具特色,是西方传教士在北京修建的最后一座天主教堂,对研究清代的天主教建筑有重要研究价值。

1904年,教堂建筑竣工,正式开堂。开堂后的东交民巷天主堂以在华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主堂神甫和辅助神职人员均为法国籍人士,并归法国教会管理。圣弥厄尔教堂相比于天主教在北京的四大教堂:南堂、北堂、东堂和西堂,历史很短,规模很小,但建筑小巧精致,同时也是北京市区内少有的没有经过彻底毁坏和重建的天主教堂。





敷文牌楼的重建与拆除:敷文牌楼在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被毁,后在1902年复建,1912年“北京兵变”期间再次被毁,1915年袁世凯筹备登基时再次复建,采用水泥构件的仿木形式。最后,在1958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对天安门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后被拆除‌。

尽管敷文牌楼现已不存在,但它作为东交民巷的一部分,是了解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东交民巷如今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在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北京警察博物馆,时间充裕的话可以用身份证领票入内参观。其前身为美国花旗银行,建成于1914年,建筑本身颇具西方古典风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整体采用砖石结构。正面以四根爱奥尼花岗石檐柱承托了两层前廊,顶檐正面装饰有圆形徽章。‌北京警察博物馆的前身是20世纪初的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这座建筑具有典型的西洋古典建筑风格,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该建筑在解放前是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的旧址,解放后一直作为北京市公安局的办公用房‌2。

北京警察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36号,馆址原为美国花旗银行北京分行旧址。博物馆设有4层展厅,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编年史与重大专题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展示北京地区警察行业的起源与发展,以及首都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保卫人民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所做出的成就‌23。

此外,北京警察博物馆还承担着文物征集、编辑、鉴定、修复、保管以及图像录制、编辑、出版等工作,并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法制教育宣传‌。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6:00(周一闭馆),成人票价为5元/人,中小学生、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凭证免费‌






紧邻原日本公使馆旧馆的建筑为法国邮政局旧址,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京城,各国得到了在北京开设邮局的权利,此地成为了法国邮政局的营业场所,1923年1月17日外国所设邮局全部裁撤。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南正立面左、右对称;东西两侧各开1门,门两侧有花岗岩贴面壁柱,正面墙体砌有六扇连续拱券式大窗。

再往前走是法国使馆旧址,1861年3月25日法国第一任公使布尔布隆正式进驻纯公府改造的法国使馆。由于早于英国使馆一天进驻,因此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大使外交关系设立的里程碑时刻。《辛丑条约》签订后,法国使馆范围进一步扩大,将使馆与位于台基厂中段路西海关总税务司之间的柴火栏胡同以南及原法使馆西北部的民

‌法国邮政局旧址的建筑结构具有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主体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南正立面左右对称,东西两侧各开一门,门两侧有花岗岩贴面壁柱。正面墙体砌有六扇连续拱券式大窗,两门外侧各一扇,两门之间连续四扇。墙体为中式清水砖墙,顶部以中式叠涩砖彻出两重风火檐,两檐间的矮墙壁砌以中式女儿墙,并饰有中式砖雕。‌

‌法国邮政局旧址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01年,最初作为法国邮政局使用。‌在1990年代初之前,这座建筑一直作为邮局使用,东厅面向公众提供各种邮政服务,而西厅则供邮局职工内部使用。后来,这座建筑经历了多次功能转变,曾作为餐厅使用,直到2016年。

‌法国邮政局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作为列强在京城修建最早的一批近代领事馆区建筑之一,融入了许多西方建筑特点的折中主义风格。1995年,它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偶遇一对新人拍照,恭贺!!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东长安街14号公安部大院内。这里原来是康熙皇帝第七个儿子允祐的王府。传到贝子奕梁时,王府被俗称为梁公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抢占王府后,以王府建筑为中心,四周布以中国传统和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大门仿罗马凯旋门风格,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原为淳亲王府,始建于1862年,是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建筑群保留了清代早期主路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法国使馆旧址位干东交民巷15号。使馆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大门有砖砌的壁柱和拱券,配楼对称排列,为法国乡村别墅式,现存大门和4栋配楼。

‌法国使馆旧址现在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法国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15号,原为纯亲王府的宅地。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法国在此设立使馆。1861年,法国使馆正式驻扎在此,并进行了一系列修缮和扩建工作‌。使馆大门类似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内部建筑则为法国乡村式别墅风格‌。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使馆部分建筑被毁。《辛丑条约》签订后,使馆范围进一步扩大‌。

解放后,法国使馆旧址曾作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的住所‌5。目前,该遗址不对外开放,主要用于文物保护和研究‌

德国使馆旧址位于东交民巷路南、洪昌胡同北口西侧,与法国使馆隔街相对。德国使馆1862年设立。现已改建成首都大酒店。

位于东交民巷20号,法国邮政局旧址对面,现为首都大酒店,对外开放。始建于1862年。1900年后,德国占用了广成木厂及附近大量民房,扩建使馆和建立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其兵营归荷兰使用。目前原有建筑已基本无存。
       首都大酒店是从南面拍摄的,位于东城区前门东大街。

意大利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大街1号。最初的意大利使馆设在东交民巷东口路北,与其他外国使馆相隔较远。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意大利使馆首当其冲被攻克。清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在现址建新使馆。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意大利使馆旧址现在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办公场所‌。该旧址位于北京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号,属于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之一。由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参观‌12。

意大利使馆旧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意大利于1866年在北京设立使馆,正式落成于1869年。1900年,在庚子国变中,使馆被严重损毁,随后搬迁到现址‌。

荷兰使馆旧址位于前门东大街11号。荷兰使馆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原来大门开在东交民巷路南40号。现门洞早被封砌了,山墙面的装饰物也被剔除,但其轮廓痕迹仍可见。整个使馆外貌为16世纪尼德兰地区荷兰风格,即用红砖砌墙,以白石做墙角隅石、门窗套及水平线脚。
‌荷兰使馆旧址现在是中央文史研究馆等单位在使用‌‌12。

荷兰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11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室‌1。使馆旧址内的建筑在1901年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现存的两栋建筑建于1909年,另外还仿照原有建筑风格新建了两栋建筑。这些建筑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用于中央文史研究馆等单位‌

奥地利使馆旧址位于台基厂头条6号。西洋古典式建筑,立面大门作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现仅存大门与主楼。

奥地利使馆旧址现在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的所在地‌‌。

奥地利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头条3号,原为裕亲王府,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奥匈使馆。该建筑为西洋古典式,立面大门做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突出重点,两边围廊‌。1995年10月20日,奥地利使馆旧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包含奥匈使馆旧址在内的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十年(1871年),当时奥匈帝国任命了首任公使喜理治。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公使馆代办阿图尔·冯·纳色恩买下邻近的地产,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成了公使馆。1900年被义和团烧毁,后在《辛丑条约》后重建并扩展。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宣布参加协约国,驱逐了参加同盟国的奥匈帝国的大使。此后,该建筑经历了多次变更用途,包括作为德国和美国的大使馆,最终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为国家所有‌。

目前,奥地利使馆旧址的大门和主楼保存较完好,主楼上下两层都带有外廊,整体造型简洁,为法国古典主义风格‌。

日本使馆旧址位于正义路2号。现存主楼与大门,主楼地上两层,立面为欧洲古典式。大门中间为砖券大门,两边装饰粗大壁柱,并建有券廊和柱廊。现为原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日本使馆旧址现在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该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2号,原为肃亲王府,于1901年改建为日本使馆‌12。现存建筑包括由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设计的使馆办公楼和大门等,这些建筑保留了肃亲王府花园的部分山石、树木与围墙‌12。

日本使馆旧址在义和团运动中未遭到损毁,1900年后日本以原公使馆原址狭小为由,将西部的詹事府、肃亲王府及部分民宅划为新的使馆用地,南部新建日本使馆,北部新建日本兵营‌2。该旧址现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交民巷,不仅仅是一条胡同,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的缩影。 无论是漫步其中,还是驻足欣赏,这里都能让你感受到北京的独特魅力。

‌原西班牙使馆的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甲25号。该使馆建于1868年,是清末国际金融区和使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是《辛丑条约》的签约现场,见证了清政府与各国全权代表的合影。
‌西班牙使馆旧址目前被用作东交民巷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