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河南嵩县,探访伊尹故里&牛寨小洱海

作者:月影无痕 显示图片

嵩县,隶属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总面积3009平方千米,为河南省第四大版图县,其中深山区占95%,浅山丘陵区占4.5%,平川区占0.5%。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常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嵩县地域,炎帝时称伊国,夏为豫州伊阙地,商称有莘之野,春秋为陆浑戎地,汉置县,金改州,明降州为县。嵩县属洛阳市。 
嵩县拥有中药材1300余种,被誉为“中药宝库”。盛产于嵩南山区的柴胡被称作“嵩胡”,是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种,皂角、银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
嵩县处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隆起,海拔245-2211.6米,垂直高差达1966.6米。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00多座。白云山玉皇顶为中原海拔至高点,龙池漫峰为伏牛山主峰。汝河、白河、伊河三条河流及696条支流贯穿其间,3700多条沟壑纵横交错。全县总面积中,山区占95%,丘陵占4.5%,平川占0.5%,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
嵩县旅游资源丰富,建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国家4A级景区天池山、木札岭等。A级景区14个,手绘小镇、石头部落、白云小镇等乡村旅游景区23个,陆浑湖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伊河公园在伊河大桥南岸,我们要去嵩县博物馆时路过这里,顺便逗留一下。清晨的伊河公园空气清新,很多当地人在这里晨练遛弯,熟悉的人们一早见面互相打个招呼。


岸边有土坝圈起来的荷塘,夏天的这里荷花盛开,应该是很美的。现在深秋,荷塘中的残荷已经基本被清除,清澈的水质倒映着蓝天,河边飞鸟云集,时而欢快的飞起,时而又落下觅食喝水,很不错的生态环境。



南岸边搭设有浮桥通往静谧的湖心小岛。


游过伊河公园,走了不多远,我们来到了嵩县博物馆,却吃了闭门羹。这也不是周一的闭关日呀,为啥不开门呢,博物馆修的倒是高大上,可能是参观人员太少了吧,干脆闭门谢客。


离开博物馆,下一个目的地是嵩县重点景区,伊尹故里&伊尹祠。距离有5公里左右,我们打车过去很快就到了。远远望见山脚的伊尹祠正在翻新扩建,前面留出了开阔的广场,正晒着粮食。而伊尹祠被茂密的树林环绕,鸟鸣啾啾,深秋的树林正在变幻着五彩的颜色。


嵩县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在远古时期,是有蟜氏部族、炎黄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炎帝时嵩县称伊国;黄帝重孙崇伯鲧在崇高山(今嵩县外方山)治水、筑城、建有崇国;崇伯鲧子大禹在三涂山治水娶涂山氏为妻,生子夏启,夏启为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国君;商朝是有莘国所在地,大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伊尹出生于今嵩县纸房镇桑涧沟,在汤王三聘下,辅佐商王朝五代国君,为商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千六百年前,在古老的嵩县大地上,诞生了一位非常伟大的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叫做——伊尹。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伊尹的名字被反复提及,如同太阳一样光亮夺目,他被称为“元圣”,“中华第一贤相”、“杰出的军事家”、“厨圣”、“食圣”、“烹饪之祖”、“汤药发明人”、“帝王之师”、“中华第一名师”等,在当代的时髦语汇中,伊尹更是被冠名以“中国第一跳槽王”、“中国第一王牌间谍”等称号。这众多的称号集于一人之身,更使伊尹的生平显得扑朔迷离,充满了传奇色彩。


伊尹祠,位于洛阳市嵩县纸房镇龙头村,俗称"元圣祠"。伊尹祠,是为了纪念古代杰出政治家、商朝的开国元勋伊尹而建立的。伊尹,原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我国烹饪鼻祖,商朝辅弼之臣。伊尹祠的建立,不仅是对伊尹伟大贡献的褒奖,也是嵩县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


该祠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布局严谨,祠内塑有伊尹像,供人瞻仰。祠内还有伊尹生平事迹的展示,使游客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古代贤相的生平和贡献。


这是伊尹的出生地。据传,伊尹祠始建于商周时期,秦、汉、唐、宋、明等朝代均有重修。坐北朝南,现存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门楼一座,存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重修伊尹祠记"古碑一通。



伊尹,姓伊名挚,号阿衡。在佐汤伐桀、匡辅太甲、连辅商初四代君王执政过程中,为殷商六百年基业的奠定立下卓越功勋。在中国历代八百七十八位将相中,名冠首位,是中华第一相,世称"元圣"。







原先的伊尹祠狭小局促,现在左右两边新修了步梯廊道。在原来伊尹祠顶部,又新建了一座大殿,尚未完工。



新建的大殿里,四周彩色壁画基本完工。



参观完伊尹祠,我们回到路边等车,这里是纸房镇龙头村。


或许是临近中午,回县城的班车很少,我们沿着公路徐徐前行,欣赏着路边彩林。


最后终于等到一辆回县城汽车站的班车,每人3元车费返城。

中午吃过午饭回酒店休息。休息够了出门,前往嵩州古城方向游玩。途经嵩州公园,进去转了一转,是个风景秀丽的城市小公园。


从嵩州公园出来继续前行不远,来到陆浑湖湿地。走上湖滨栈道,欣赏湿地风光,一派湖光山色,不少鸟类栖息在此。


湖边芦苇丛一只白鹭悠闲觅食。



远处滩涂有一群鸬鹚在休息,或许已经吃饱了,正在滩涂上晒太阳。



陆浑湖的对岸是玉皇山森林公园。




走到嵩州古城,其实这里仅是一座仿古牌楼。



第二天一早,由于没有等上班车,我们直接打车到牛寨小洱海。这里是个免费景区,位于陆浑湖东南岸牛寨村。这里是网红打卡地,夏天来这里玩水是很热闹的,但现在已是深秋时节,湖边清冷,游客稀少,非常清静。


牛寨村的牛


牛寨村名的由来,伊尹躲避商汤的来访,牛在而人不在,故名牛在,后来演变为牛寨。


牛寨村的沿湖公路刷成了七色彩虹,湖边的各项水上娱乐项目不少



村边的田地,据说在旅游季节开满鲜花


我们到访的深秋时节,鲜花早已败落,只有醒目的语录牌仍然伫立在田间地头。




湖边发现一只白鹭



游船静静地停靠岸边


湖面上雾气茫茫,看不清对岸







一队斑嘴潜鸭有条不紊的游过


水泥大道直通湖中




继续沿湖边向东前行,这里应该是个举办婚礼的露天场所



有人在布置现场,往树上悬挂彩灯


一大片沙滩场地,旁边有卡丁车等娱乐设施




路边的村民民房,外墙上画着中国特色山水画。



彩虹路+彩绘房,美不胜收。美是美了,就是交通不甚方便,最好是自驾,来去自由。如果要坐班车,只有前往饭坡方向的班车路过此地,但是班车的时间间隔没有保障,可能半小时,也可能一个多小时。我们中午12点要回酒店退房,13点要去汽车站乘坐去白河镇的班车,在牛寨村的路边等了半个多小时都没等到回县城的班车,只好在路边招手拦车,幸好没多久就碰到热心的嵩县人一家三口开车回城,简单说明了情况,夫妻俩很热心就搭上我们回县城了。




在嵩县县城,我们慢游两日,秋高气爽的日子温度舒适,行程安排的比较宽松。我们去嵩县坐的是从洛阳去嵩县的班车,单程一个小时多点。在嵩县汽车站周边非常热闹繁华,用餐住宿的选择很多,非常方便。在嵩县,我们遇到的当地百姓很热心也很友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整体游玩起来感觉在嵩县的三、四天十分惬意。
D1. 洛阳汽车站 坐班车至嵩县,车费20元/人,入住嵩县金茂酒店
D2. 上午:伊河大桥-伊河公园-博物馆-伊尹祠&伊尹故里
      下午:嵩州公园-陆浑湖湿地公园-嵩州古城
D3. 上午:伊河大桥-牛寨小洱海
       下午:嵩县汽车站坐班车至白河镇,车费18元/人
D4. 上午:从白河镇搭车至西峡县老界岭景区


从嵩县汽车站前往白河镇,我们目的地是要去西峡县老界岭景区。但是从嵩县去老界岭没有班车可以直达,我们听从了一位当地交警的建议,坐车至白河镇。但是到了白河镇发现虽然仅剩下20公里路程,却没有班车。打听来打听去,决定当晚先在白河镇住下,第二天一早在白河镇的路边搭车前往上庄坪方向。结果出乎意料,搭车过程格外顺利。碰上一对开车回上庄坪采收山茱萸的中年夫妻,非常热心的搭上了我们,本指望他们能搭我们到上庄坪就已经很好了,我们再继续搭别的车到老界岭,结果大家一路聊的很开心,夫妻二人直接开车把我们一路送到老界岭的路口,这实在是太感谢了!
提到白河镇,再多说两句,这里是白河的发源地,正在开发白河源公园,这里的水是甘甜的,深山之中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名不见惊传的白河镇,地处深山包围之中,周围是老君山、白云山、老界岭和龙峪湾几个知名的山林类型大景区,生态环境非常之好,因为交通不太便利,受到的外来干扰较少,民风也很淳朴,当地百姓为人厚道,乐于助人。白河镇自己也有个景区名为云岩寺,以看古老的银杏树为主要特色,我们没有去。同时这里也是几种纯正中药材的产地,如山茱萸、地黄、黄精、野菊花、桑皮等。我们来的时候,正是山茱萸采收季节,漫山遍野的山茱萸,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美不胜收。在白河镇的大街上,有中药材加工店面,正在把刚采收的山茱萸去核,加工成中药-枣皮。
在嵩县的搭车经历以及多次与嵩县人接触的感受,都让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特此写下嵩县游记攻略感恩和留念!